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前,我国各地的高校都在大力开展创业教育,学校也在致力于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改革人才培养体系、培育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在学好理论知识的同时经常参加社会实践,充分利用好图书馆,多参加各级各类的校园文化活动,多读书,多与其他人交流,充分完善自身的综合素质,快速成长,以缩短将来的社会化进程,对学生起到了较好的教育效果。本文对创业教育受众的需求性进行调研,并提出针对动科专业进行创业教育的思考和对策。
【关键词】高校;创业教育;需求
一、大学生创业教育需求调研及分析
(一)大学生在校期间所做兼职基本情况分析
在校大学生学习期间很少机会及空闲时间真正意义上去创业,创业技能主要来自于社会兼职,从兼职类型来看,大学生创业类型过于单一,很多人在校园内开了书店、花店和打印室等等,也称之为创业,有的做些中介服务,如家教中介、代售门票、二手货中介等。这种创业产品相对层次较低,没什么技术含量,对大学生的管理能力和商务运作能力要求也不高。另外,由于大学生资金有限,很多人采取建立网站的形式创业。有的甚至还提出“给我一个支点,我能转动地球”的口号。“简单、方便、来钱快”固然是选择网站的原因,但一哄而上搞网站创业,这样的热潮未免有太多泡沫。
(二)大学生获得创业教育需求分析
从创业教育时间需求来看,调查结果显示13.20%的学生希望在大一的时候获得创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而希望在大四的时候获得创业知识和技能的学生仅占11.64%,其余的75.16%的学生则希望在大二和大三的时候获得创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从创业教育的途径需求来看,23.33%同学认为亲身实践等方式来获取创业技能和知识,19.23%同学认为应通过活动训练的方式来获取创业技能和知识。58.32%的学生希望通过学校的教师来获取创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同时有17.93%学生希望通过有过创业经验的企业人士或创业中心的工作人员来了解创业知识技能,23.75%想通过其他人学习创业知识。
目前创业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学科设置上并没有清晰划分,但就狭义概念上的创业教育课而言,有的高校主管部门是团委、有的是学工处、有的是就业指导部门,还有的是教务处;而广义上创业教育从牵头单位到具体培养模式可以说每个高校都不一样,而高校内每个学院又都有自己的特色品牌。但就教授形式来看,目前很多高校都将创业教育作为一项普通课程,主要还是采取课堂教学的形式来开展。
二、对大学生进行差异性创业教育的任务及必要性
1.充分关注创业教育需求的具体差异性,大学生在专业、年级、性别、性格、家庭环境、成长经历等方面的差异,对创业教育的具体需求也会不同,这就需要学校要充分关注创业教育需求的具体差异,实行区别对待,而不是简单的“一刀切”。
2.在以往粗放的创业教育强调人才培养的广泛性基础上,突出人才培养的优质性,实施“卓越畜牧师”培养计划,培养一大批具有服务国家和人民的社会责任感、有献身国家农林事业志向、有解决农林业生产实际问题能力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能就业能创业,重视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3.从课程的总体规划、分科要求和具体内容去考虑创业课程设计,使创业教育系统化、长期化。增加学生的创业体验。以院企共建班及创业兴趣小组为主要模式;以“经理人讲堂”和专业社会实践平台为载体,以树立专业信念和培养学风为最终目标。形成贯穿大学四年的全程化学风培育体系。让不同需求的学生结合自身的优势与劣势,进行目的明确的创业基本素质和创业实践能力的锻炼。
三、对大学生进行差异性创业教育的方法手段
(一)加强创业师资队伍建设
通过创业导师与校内教师的交流与合作,加快了教学内容的更新,推动了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及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通过创业导师为学生开设创业教育系列讲座、指导学生制定商业计划等,增强了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业动力;通过无偿为所带班级学生提供到自己的企业实习实践的条件,使学生由被动实践变成了自觉主动利用双休日和节假日的自己导师的企业进行实践,实践动手能力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建立起了一批稳定的导师实践基地;通过创业导师与学生政治辅导员合作,以企业家回报社会和母校的人格魅力以及企业家精神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合作,学会感恩,学会奉献,使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加灵活有效。一些企业家还全部解决了自己班级的特困生生活困难。
鼓励教师进行创业教育理论的研究,使其具备创业教育教学的专业知识,加强青年教师与兼职导师的交流沟通与结合,提升青年教师的形势政策水平和社会实践动手能力,深化对本行业的认识和理解。一方面强化创业教育的知识和技能;一方面可以将教师的研究成果应用到创业教育过程中,丰富创业教育的理论体系,为课堂授课提供良好的信息和素材。
(二)增加创业实践平台,提高创业教育实践环节比重
通过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对学生进行职业素质训练。这对培养学生企业设计理念、熟悉企业运作模式、了解本行业发展行情有着充分的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为了完成作品,小组成员精诚合作,经常利用课余时间深入企业、深入现场了解情况,向课外导师咨询寻求指导,去图书馆或利用网络获取资料,同学们感慨颇深,感觉作品完成的过程是他们学习的过程,而且这种学习是在课堂上无法进行的,此项赛事对学生是一种很好的职业训练,好多导师将自己企业的运作模式交到学生手中作为参考,让学生们亲身感受到了各位导师对学生们的爱护与期望,同时同学们也体会到了要想完成一个完整的企业或项目的设计方案,需要了解很多专业知识、数学知识、管理及财物等相关知识,还需要不断的深入实践了解实际情况,甚至需要进行相应的岗位训练。
我们应该注意培养大学生分工合作、团队协作的精神,促进学生与企业的交流、与社会的交融,同时学生在大赛设计的全过程中,提高了自身的动手能力与实战能力,为将来融入社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缩短了学生的社会化进程。
作者簡介:罗可成(1974.6-),男,汉族,湖北省天门市人,副教授,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430205,研究方向:思想政治。
【关键词】高校;创业教育;需求
一、大学生创业教育需求调研及分析
(一)大学生在校期间所做兼职基本情况分析
在校大学生学习期间很少机会及空闲时间真正意义上去创业,创业技能主要来自于社会兼职,从兼职类型来看,大学生创业类型过于单一,很多人在校园内开了书店、花店和打印室等等,也称之为创业,有的做些中介服务,如家教中介、代售门票、二手货中介等。这种创业产品相对层次较低,没什么技术含量,对大学生的管理能力和商务运作能力要求也不高。另外,由于大学生资金有限,很多人采取建立网站的形式创业。有的甚至还提出“给我一个支点,我能转动地球”的口号。“简单、方便、来钱快”固然是选择网站的原因,但一哄而上搞网站创业,这样的热潮未免有太多泡沫。
(二)大学生获得创业教育需求分析
从创业教育时间需求来看,调查结果显示13.20%的学生希望在大一的时候获得创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而希望在大四的时候获得创业知识和技能的学生仅占11.64%,其余的75.16%的学生则希望在大二和大三的时候获得创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从创业教育的途径需求来看,23.33%同学认为亲身实践等方式来获取创业技能和知识,19.23%同学认为应通过活动训练的方式来获取创业技能和知识。58.32%的学生希望通过学校的教师来获取创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同时有17.93%学生希望通过有过创业经验的企业人士或创业中心的工作人员来了解创业知识技能,23.75%想通过其他人学习创业知识。
目前创业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学科设置上并没有清晰划分,但就狭义概念上的创业教育课而言,有的高校主管部门是团委、有的是学工处、有的是就业指导部门,还有的是教务处;而广义上创业教育从牵头单位到具体培养模式可以说每个高校都不一样,而高校内每个学院又都有自己的特色品牌。但就教授形式来看,目前很多高校都将创业教育作为一项普通课程,主要还是采取课堂教学的形式来开展。
二、对大学生进行差异性创业教育的任务及必要性
1.充分关注创业教育需求的具体差异性,大学生在专业、年级、性别、性格、家庭环境、成长经历等方面的差异,对创业教育的具体需求也会不同,这就需要学校要充分关注创业教育需求的具体差异,实行区别对待,而不是简单的“一刀切”。
2.在以往粗放的创业教育强调人才培养的广泛性基础上,突出人才培养的优质性,实施“卓越畜牧师”培养计划,培养一大批具有服务国家和人民的社会责任感、有献身国家农林事业志向、有解决农林业生产实际问题能力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能就业能创业,重视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3.从课程的总体规划、分科要求和具体内容去考虑创业课程设计,使创业教育系统化、长期化。增加学生的创业体验。以院企共建班及创业兴趣小组为主要模式;以“经理人讲堂”和专业社会实践平台为载体,以树立专业信念和培养学风为最终目标。形成贯穿大学四年的全程化学风培育体系。让不同需求的学生结合自身的优势与劣势,进行目的明确的创业基本素质和创业实践能力的锻炼。
三、对大学生进行差异性创业教育的方法手段
(一)加强创业师资队伍建设
通过创业导师与校内教师的交流与合作,加快了教学内容的更新,推动了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及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通过创业导师为学生开设创业教育系列讲座、指导学生制定商业计划等,增强了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业动力;通过无偿为所带班级学生提供到自己的企业实习实践的条件,使学生由被动实践变成了自觉主动利用双休日和节假日的自己导师的企业进行实践,实践动手能力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建立起了一批稳定的导师实践基地;通过创业导师与学生政治辅导员合作,以企业家回报社会和母校的人格魅力以及企业家精神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合作,学会感恩,学会奉献,使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加灵活有效。一些企业家还全部解决了自己班级的特困生生活困难。
鼓励教师进行创业教育理论的研究,使其具备创业教育教学的专业知识,加强青年教师与兼职导师的交流沟通与结合,提升青年教师的形势政策水平和社会实践动手能力,深化对本行业的认识和理解。一方面强化创业教育的知识和技能;一方面可以将教师的研究成果应用到创业教育过程中,丰富创业教育的理论体系,为课堂授课提供良好的信息和素材。
(二)增加创业实践平台,提高创业教育实践环节比重
通过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对学生进行职业素质训练。这对培养学生企业设计理念、熟悉企业运作模式、了解本行业发展行情有着充分的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为了完成作品,小组成员精诚合作,经常利用课余时间深入企业、深入现场了解情况,向课外导师咨询寻求指导,去图书馆或利用网络获取资料,同学们感慨颇深,感觉作品完成的过程是他们学习的过程,而且这种学习是在课堂上无法进行的,此项赛事对学生是一种很好的职业训练,好多导师将自己企业的运作模式交到学生手中作为参考,让学生们亲身感受到了各位导师对学生们的爱护与期望,同时同学们也体会到了要想完成一个完整的企业或项目的设计方案,需要了解很多专业知识、数学知识、管理及财物等相关知识,还需要不断的深入实践了解实际情况,甚至需要进行相应的岗位训练。
我们应该注意培养大学生分工合作、团队协作的精神,促进学生与企业的交流、与社会的交融,同时学生在大赛设计的全过程中,提高了自身的动手能力与实战能力,为将来融入社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缩短了学生的社会化进程。
作者簡介:罗可成(1974.6-),男,汉族,湖北省天门市人,副教授,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430205,研究方向:思想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