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荷兰 自行车成“国骑”

来源 :世界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eylong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年骑车917公里
  荷兰人口1600万,却拥有1700多万辆自行车,以人均拥有1.25辆高居全球之冠。在这个国度里,有近1/4的荷兰人选择骑车上下班,人们30%以上的旅行是骑自行车完成的,平均每人每年骑车“行走”917公里。除了作为交通工具之外,自行车还被广泛用于锻炼、休闲和娱乐。说自行车是荷兰的“国骑”,一点也没有夸大其词。世界著名民调机构盖洛普通过全球大规模的最新民意调查后发现,在最幸福国家排名榜上,荷兰和瑞典并列第四。
  荷兰在世界体坛大显身手是从2000年悉尼奥运会的自行车项目开始的,女选手范莫塞尔在悉尼奥运自行车项目一人就摘得3枚金牌,后来夺得公路自行车女子个人计时赛的冠军,又添一金,把自己的奥运会金牌数增加到了4枚。从此,自行车运动在该国体育频道的收看率一路飙升,排在不可动摇的足球和网球之后,名列第三。
  悉尼奥运会取得巨大成功之后,荷兰奥委会及荷兰体育联合会认识到,荷兰人之所以在奥运会上所有的自行车奖项中获奖较多,与该国的自行车文化分不开,虽然荷兰在体育比赛上扬眉吐气靠的是自行车,但是洗尽金牌的光芒,使其变成大众生活和娱乐的一部分才是更重要和有意义的大事。他们在全国发起了一项名为“荷兰,体育王国”的运动,强调体育的社会影响力,把体育植根于社区里,让民众明白体育有助于提高荷兰整体国际形象。
  骑自行车在荷兰从来没有看做身份高低贵贱的标志,不论男女老幼,还是官商贫富,甚至连王室成员都加入自行车族的行列,女王贝亚特丽克斯有时候也骑自行车出行。“骑自行车是我们迷恋和钟情的一种交通手段,成为全民喜爱并积极参与的运动项目。作为热爱自然、享受人生的生活方式,它现在已经升华为独特的尼德兰民族文化现象。”荷兰一位学者说,“在我国,骑自行车呈现的是一种后汽车时代比较从容和淡定的生活景象,人们不需要以汽车来显示财富与地位,更多地体现出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与相互尊重。”
  正如荷兰人自己所说:“鱼儿离不开水,荷兰人离不开自行车。”自行车不仅仅是国民的一种代步工具,更是一种生活方式。人们骑自行车的热情风雨无阻、四季不减。老百姓上下班、出门购物甚至外出旅行都喜欢骑自行车。
  骑车在荷兰街道上,随时都会遇上全身专业装备的自行车车手。在这些自行车发烧友中,有的是去郊外参加一年一度的自行车比赛,表演自行车特技。有的是单独上路旅行的,各个年龄层的人都有。在荷兰,骑自行车旅行已成为很多年轻人喜爱的社交活动。他们经常一辆自行车、一个睡袋、一个旅行包,独自游遍西欧。
  买新车补助750欧元
  自行车在荷兰备受青睐,成为重要的交通工具。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人们向来热爱自行车休闲运动,另一方面与政府的扶持分不开。出于节能和环保的考虑,荷兰政府大力提倡人们以自行车作为代步工具,给了骑自行车最肥沃的成长“土壤”。在一些公司,职员如果购买了新自行车,有“自行车补助”,分三年报销,总金额为750欧元。
  政府十分看好自行车,将其视为可持续发展交通发展战略的重要一环。在荷兰,有全国连成一片的自行车路线网,长达1.8万公里。每一条路都分为三部分:机动车道、自行车道、人行道,分别用不同的颜色标明,使人一看便知哪个道是自行车道。有的交通路口还视需要分别设有自行车通行的信号灯和机动车通行的信号灯,而且人们已经养成了这样一个习惯,即在转弯等候的时候,机动车一般都要让自行车。公园都有专门的自行车通道,给骑车大开绿灯,连豪华轿车也无此待遇。在有的自然保护区,不开通机动车道,却专门辟有自行车路线,供人们骑自行车游览。
  除了自行车专用道,荷兰的自行车停车场也是一景。公园、市中心、学校、广场、火车站,到处都是自行车停车场——大部分免费,每辆自行车有固定车架,方便上锁绑定。一车一架,很整齐,方便人们停放,几乎没有车子东倒西歪的情况。
  荷兰交通部还制订了“自行车专家计划”,包括新款自行车的研制、增设自行车停车场和租赁场、允许将自行车带上火车等。在荷兰,像火车站等地方,都有专门的自行车停车场和租赁市场。熟悉这一情况的人每到一个城市,就会去租自行车来锻炼和游玩。自行车信托市场也很发达,修理自行车的地方也比较容易找到。
  为确保安全,荷兰的自行车在设计时考虑同时采用手刹和脚刹两种制动装置,此外还配备有前后车灯。夜间骑车必须保证车灯闪亮照明,否则会被处以10欧元的罚款。车灯照明的能量来源绝对清洁,完全依靠骑车人的动力转换而来,并不配备干电池。荷兰是一个石油能源丰富的国家,“壳牌”为国际驰名商标。然而透过在自行车上的设计细节,可以看出这个国家对低碳环保的高度重视。
  在荷兰,自行车的设计样式越来越丰富。有一种专为长途骑车者设计的自行车,可以让人半躺在车身上骑车,不会太累。荷兰人骑自行车旅行时很喜欢带上儿女或孙儿孙女出,一种“母子自行车”应运而生,它的前面能坐下两三个小孩儿,小家伙在妈妈骑车时可以自由嬉戏,不时和她相对,会心大笑,既安全又方便沟通。卧式自行车专门为失去手臂的残疾人设计,速度一点也不慢。在这些特殊的设计中,处处透露出对人性的关怀和对人的尊严的尊重。
  桥上泊车成一景
  首都阿姆斯特丹有70多万人口,共有55万辆自行车,全城约有40%的交通要由自行车承担。放眼大街小巷,只见一辆辆自行车在人流和汽车的夹缝中招摇过市,“叮叮当当”的自行车铃声不绝于耳。有趣的是,很少看到轻巧漂亮的山地车,耐用不耐看的老式加重28车倒是很多。
  早在上世纪60年代,阿姆斯特丹就启动了“白自行车工程”。由市政当局出资购置了一批白色的公用自行车,放在街上。谁需要都能骑,用完了可以存放在附近的任意一个存车点。然而由于骑车人“白”用不管维修,不少自行车很快就七零八落了。至于那些没坏的自行车,有相当部分被人“白”拿,刷上别的颜色“私有化”了。但是政府并没有灰心,自那以后隔一段时间就会推出一批“白自行车”,丢光了为止。   在阿姆斯特丹,数百家自行车出租铺子的生意十分红火。顾客只要付点租金,另外按车子的新旧程度交上一些押金,就可以租一辆普通的自行车上路。租车的人大部分是外来游客,看当地人骑车惬意,也想过把瘾。骑车可以逛阿姆斯特丹,也可以沿6000公里的自行车长途专线走遍全国。荷兰是有名的“低地之国”,很少山地丘陵,气候温和,很适合骑自行车远足。如果骑累了,可以买一个一人来高的专用纸盒子,轮船、铁路和民航都可以办理自行车托运。
  阿姆斯特丹是个“水都”,有165条纵横交错的大小运河,运河上有近1300座大大小小的桥梁。除了栏杆和灯柱外,桥梁成了几十万辆自行车理想的存车处。远远望去,每一座桥上左右两侧的铁栏杆上顺序排了一溜儿的自行车,构成了阿姆斯特丹的一景。
  和许多阿姆斯特丹人一样,71岁的亨德里克德拜尔泽信奉“自行车更环保,更实用”的理念。他骑了一辈子的自行车,无论刮风下雨,酷暑严寒,始终对自行车情有独钟。老人拥有多辆旅行自行车,另外还有一辆他和妻子可以一起骑的双座自行车。前段日子,他又给女儿添置了一辆“母子自行车”。从阿姆斯特丹的自行车的普及与流行,我们不难看出这座城市市民不尚虚荣、踏实务实的生活态度。
  销售价格日益见涨
  荷兰自行车的自有品牌Union享誉世界,深受自行车用户的喜爱。另外,许多国外的自行车品牌在荷兰都建有组装厂。荷兰具有欧陆门户的优越地理位置,许多自行车在这里组装后不仅在国内销售,更转销到德国、比利时、法国等周围国家。正因为如此,荷兰拥有庞大的自行车市场,在世界自行车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自行车专卖店是荷兰自行车的主要销售渠道,占销售量的85%以上,售出的商品多为高品质的知名产品,因此价格也高于其它渠道销售的品质和知名度不高的产品。2001年专卖店卖出的自行车平均售价为每辆635欧元,而通过其它渠道卖出的自行车平均售价为240欧元。目前中等价位、多重混合颜色的自行车逐渐受到消费者喜爱。
  在荷兰,严禁购买非法黑车。一旦被发现,除没收车辆外,还将被课以极高的罚款,并且留下不良信用记录。这样的不良记录将直接影响本人的信用等级,丧失办理银行贷款、乘车优惠、博物馆优惠卡等方面的资格。
  在购物方面,荷兰人都很挑剔,既要价格好又要质量高。但是在购买自行车时却首先要质量高,价格再低,质量不好也不要。所以要在荷兰销售自行车,最重要的是质量要好。提高产品质量是拓展荷兰市场关键,同时还要在提高知名度上多下功夫。为了有效的拓销,积极参加相关展览和投入产品形象广告以增加产品知名度是必不可少的措施。
  在荷兰国内,有两个最主要的自行车展览。其中Fiets Rai是一个国际性的自行车展览,由阿姆斯特丹RAI展览公司主办,展期在每年3月。另一个为Bike Mottioni,又称经销商展,顾名思义展览对象为经销商,该展展期为每年10月。对于零售商来说,销售旺季则在每年的春夏季。
  自行车在荷兰可称得上是一种时髦,销售价格日益见涨,一般在500~560欧元一辆。中国台湾地区出口荷兰的自行车都属于低档车,平均售价210~250美元,数量在每月1.5万辆左右。一种前面有个小斗的三轮自行车在阿姆斯特丹十分畅销,既可以用来运载小孩儿,也能用作买菜,甚至搭乘小到电视机大到床垫的家私。好品牌的这种车价格3000美元左右,可以买到一辆相当不错的二手福特小汽车。
其他文献
经历了五年主权债务危机的法国,经济依然没有摆脱低迷的状态,高债务、高失业、低增长、低通货膨胀成为新常态,民众的购买力明显下降。然而,唯有图书出版业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法国人钟情于读书,在咖啡馆里、在地铁车厢里、在公园的椅子上……随处可见法国人在读书的情景。法国作家帕特里克·莫迪亚诺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不仅给法国社会带来了一丝暖意,而且也给2014年度法国文学奖增添了一份热度。  法国设有大大小小的文
在水下18 米的幽暗海底,在鲨鱼和海龟的环绕之中,有几个头戴黄色头盔、身着特殊潜水服的人影在晃动着,看上去他们的动作跟平常人很不一样,就像是在月球上,慢镜头似的跳跃着前进。在他们身后不远,矗立着一个形状奇特的物体。  假如有人告诉你,这些人并不是潜水员或海洋科学家,而是宇航员,你一定会大吃一惊:宇航员怎么会出现在海底?其实,你不必感到惊奇,因为这些宇航员正在为日后的登月做准备。他们正在接受一项被称
11年前,阿根廷妇女苏珊娜·特里玛尔科23岁的女儿出门去见医生,结果她再也没有回来。于是特里玛尔科开始了艰难且危险的寻女之路,同时与拐卖人口的行为进行英勇斗争。  特里玛尔科今年59岁,有一头深色的直发和一双明亮而犀利的眼睛,她说话干净利落,充满热情。  特里玛尔科唯一的女儿名字叫玛丽塔,失踪以后至今杳无音讯。玛丽塔到底发生了什么事?特里玛尔科一直在想着这个悲伤的问题。她拿着一张金箔纸反反复复折叠
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会长马庆株教授并转  《语法修辞讲话》发表60周年學术研讨会:  值此“纪念《语法修辞讲话》发表60周年学术研讨会”开幕之际,谨在此致以最热烈的祝贺,祝贺研讨会隆重举行。  我是学着《讲话》成长的,1974年《语法修辞讲话》修订时我又受命参与了修订工作,理应出席这次研讨会;但研讨会举行之时我恰逢有外访任务,不能与会,敬请与会者谅解。而这对于我来说是个很大的损失,失去了一个与大家交
Two men, both seriously ill, occupied the same hospital room. One man was allowed to sit up in his bed for an hour each afternoon to help drain the fluid from his lungs. His bed was next to the room’s
那是20世纪80年代初,我在吉林市举办的一次美术讲座中知道了法国印象派大师莫奈后,就疯狂地在图书馆里了解印象派画家莫奈、马奈、塞尚、雷诺阿、毕沙罗、修拉、德加等人的生平资料和作品。雷诺阿是我比较偏爱的,因为他所画的都是漂亮的儿童、女人、花朵,美丽的景色,特别是可爱的女人,她们的身体透着光,浑身散发着孕育生命的蓬勃伟力。这些都深深地吸引我,让我过目难忘。就像雷诺阿说:“为什么艺术不能是美的呢?世界上
炽热的高温,不时的沙尘暴,熙熙攘攘的人群,随处可见的独具阿拉伯特色的清真寺,以及飘荡在空气中小商小贩的叫卖声和烤羊肉的香味,形成了对这个北非城市苏丹喀土穆的印象。然而最使我念念不忘的还是那群充满了迷惑与神秘、在金黄的沙海中默默矗立而饱经沧桑的小金字塔。据悉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正式认定这些小金字塔为世界文化遗产,它也是苏丹首个世界文化遗产。  在一个天高云淡的日子,我和朋友从苏丹首都喀土穆出
“亚利桑那(Arizona)”来自西班牙语“áridazona”,意思是“干燥不毛之地”。这个州,南部大多数地方为沙漠、戈壁、荒漠,不过不是撒哈拉沙漠那样的沙漠,而是常常被称为“疏草沙漠”,有稀稀拉拉的仙人掌和季节性的草生长;北部是科罗拉多高原和高山地区。这个州的大多数地方是不“适宜人居住”的,甚至在美国建国后,也长期人烟稀少。它是美国本土最后建立的州,即美国本土最后开发的州。  奇怪的是,近一百
瑜伽是梵文“Yoga”的音译,意为“一致”“结合”或“和谐”。我们现在通常所讲的瑜伽,是指一系列用来增进身体、心智和精神健康的修身养心方法。它能帮助人们静气凝神,控制自己的感官,最终达到一种超然的“清净之静”,被认为是达到身心与自然交融的最有效方式。  印度北部北阿坎德邦的小镇瑞诗凯诗是著名的“世界瑜伽之都”、瑜伽的发源地。瑞诗凯诗坐落在喜马拉雅山脉入口处,三面环山,被称作是通往喜马拉雅的门户。发
当今世界,自由绝对是个时髦语汇,但自由紧密地渗入我们的生活其实是现代以后的事。此前,自由只是依附于政治、宗教等重大议题的小小注脚,直到启蒙运动时期才形成概念。彼时的欧洲,教会式微,皇权岌岌,社会各阶层人人思变,自由的观念遂被推到前台。因此,对启蒙自由的理解有助于厘清自由的历史演进与意义内涵。本文就从人文艺术角度入手,由对花园的分析,逐步展现法国启蒙时期的自由观。  坐落于巴黎近郊马里森林中的莱兹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