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亚利桑那(Arizona)”来自西班牙语“áridazona”,意思是“干燥不毛之地”。这个州,南部大多数地方为沙漠、戈壁、荒漠,不过不是撒哈拉沙漠那样的沙漠,而是常常被称为“疏草沙漠”,有稀稀拉拉的仙人掌和季节性的草生长;北部是科罗拉多高原和高山地区。这个州的大多数地方是不“适宜人居住”的,甚至在美国建国后,也长期人烟稀少。它是美国本土最后建立的州,即美国本土最后开发的州。
奇怪的是,近一百年来,亚利桑那州人口却增长迅速,百分之十以上的增长率远超其他各州。更有意思的是,它的邻近各州——与墨西哥接壤的各州,如加利福尼亚州、德克萨斯州,人口增长也很快;但与它相比,却有一个明显的差异,这些州近几十年迁徙而来的主流是拉美移民,主要是讲西班牙语的墨西哥人,以及中美洲人、南美洲人。西班牙语,几乎快成为那些州的第二语言。以至于当代美国著名政治哲学家,哈佛大学教授亨廷顿,居然为此而担忧,在他影响极大的《我们是谁》一书中,对于拉美移民的涌入,持严厉批评态度,深深忧虑会因此改变美国的特性,会对盎格鲁-新教的美国文化核心构成重大威胁,改变已经形成的美国民族性,甚至分裂美国。
亚利桑那州有着目前美国最严厉的打击非法移民的法律,而且也不是拉美移民实现“美国梦”的优质空间,虽然与墨西哥也有着漫长的边境,不过其迅速增加的人口,同样主要是“移民”,但却多是来自美国的中部,甚至东部、北部的盎格鲁-撒克逊族裔的白人,已经几代人都是“迁徙”的美国公民。
这是否是建构美国的“边疆精神”在暗中发挥作用?这是否是建构了美国的“西进运动”的最后的回响?在美国人的集体无意识中,边疆荒漠既是文明应该征服的巨兽,又是精神危机时的避难所。亚利桑那州,资源相对贫乏,气候相对恶劣,似乎没有什么可吸引人的特性,但却是美国本土的“最后的边疆”! 直到1912年,它才建州。确实,很多由美国人 “开拓边疆”的精神而支撑的大计划,在亚利桑那州策划、实施。例如,上个世纪下半纪开始的“索诺兰沙漠计划”——对亚利桑那州的南部的索诺兰沙漠,进行大规模的开发和保护,甚至试图在这个沙漠中建立类似“伊甸园”的群体性的大型建筑。其实,州首府凤凰城以及亚利桑那州的第二大城市图森都处于这个沙漠中。
众所周知,美国并不缺乏“生存空间”,在美国自驾车漫游,美国的地广人稀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除了东部曾经的老殖民区和少数几个大城市的核心区,不要说与欧洲相比,就是比起中国来,也毫无繁华热闹之感,就是一个近乎荒凉的“巨大农庄”。适合开发的空间,充裕到可以随意浪费,有必要去开发沙漠吗?而且该计划的重心和目的是“保存开发重要的自然区域,为保护文化和历史资源提供基础和服务,以帮助确保我们的西方的生活方式、文化传统,仍可延续”——这难道是美国人的“忧患意识”?
更能说明问题的是另一个世界闻名的大工程:“Biosphere Two”——可译为“第二生物圈”。它的基本构想是当人类移民月球或者火星时,建设一个足以供人类生存的封闭环境。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建,延续至今,有人称之为是与人类登陆月球相配套的边疆开拓。科幻电影中已经有这样的虚构式叙事,为观众所熟悉。而在现实中,它结结实实地矗立在亚利桑那州的沙漠里。二十多年来,已经有了重大进展,科学家们全面地观察了,在人工制造的完全封闭的建筑群环境里,地球上各类生物:人、动物、昆虫、植物,将怎样生存,能够怎样生存。这完全可以称得上是人类最伟大的实验之一,人类抬头向前,将会逐渐证实它的重要性。实验还在继续,而且已经有了商业价值:旅游景点。
1893年,美国著名历史学家特纳在其撰写的,或许是美国历史文献中最负盛名的论文《边疆在美国历史中的重要性》中论述道:美国史就是一部向西部边疆的开拓史,“边疆精神”构成了美国的民族性。一百年后,在1992年出版的当代美国学者集体撰写的《构建美国》一书中,作者们仍然宣称:“美国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西进运动中不断向西扩张的边疆。”另一位作者甚至称“可以把鲁滨逊看作是我们共同的祖先”。于是,甚至 “美国与科学的关系看起来总是以探险为中心”。“边疆精神”仍然是美国精神的核心构成,这是一个由边疆来定义未来的国家。于是,年轻好斗的美国人发自内在的冲动,促使他们西进美国本土最后的边疆——亚利桑那州。或许,在国际活动中,美国常常被其他国家认为好斗,大概也与这种“边疆精神”相关。
值得注意的是,亚利桑那州三分之二的人聚集在凤凰城和图森两大城市区。凤凰城,以常住人口计算,上个世纪初,不过是一个数万人的偏僻边疆小城,1990年已经成为美国第九大城市,2010年超过费城,成为美国第五大城市。按照目前这种增长率,十年后,凤凰城完全有可能超过芝加哥,而成为美国第三或者第四大城市。20世纪以来,纽约、芝加哥这些东部老牌大城市,人口增长甚慢,新兴城市洛杉矶、休斯顿,尤其是凤凰城却发展迅速。中国人耳熟能详的美国大城市,如西雅图、亚特兰大、旧金山、波士顿、迈阿密等,无论面积还是人口,实际上现在都不及凤凰城的一半。有意思的是,美国前四名的大城市:纽约、洛杉矶、休斯顿,都面朝大洋,芝加哥濒临五大湖——“北美地中海”,正所谓“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唯独凤凰城,深处内陆,置身于沙漠、荒漠中,而且是美国城市中有名的“火炉”。七八月份的天气,几乎每天气温都在40℃以上。据说,其干燥、炎热的程度,即使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大城市中,也只有沙特阿拉伯的利雅得,伊拉克的巴格达,可以与之相提并论。
它建立在盐河河谷,据考古发掘,几千年前就有人类(印第安人)活动;但盐河近几百年来,基本上是半干涸的。上个世纪“罗斯福水坝”解决了水源供应问题,现代城市得以建立;后又再修一座水库,位于凤凰城的直辖区“坦佩”城内,即称之为“坦佩湖”,成为凤凰城的一道风景。亚利桑那州近一半的人生活在此城及其附近,虽然,这仍是不怎么适宜人居住的空间。
现代大城市常常与高楼群甚至摩天大厦群直接相联系,而凤凰城十层以上的“高”楼,寥寥可数;绝大多数是三层以下的木建筑,无论是在商业区,还是行政区,更不用提住宅区。“大城市——高楼大厦”这种印象,应是上个世纪60年代前的美国城市所构建的;而现在美国城市的扩张,尤其是西部新兴城市,主要是横向铺开,离散的建构;城市郊区化,郊区城市化,才是城市建设的主流。“高楼林立”绝非是对这种大城市的描述,在这种城市里,四层以上就算高楼。驾车在凤凰城漫游,第一印象,这是一个“扩张版”的乡镇。当很多后发达国家、欠发达国家纷纷竞争着建设一个比一个高、一个比一个大的高楼群,来展示雄心与强盛时,美国人已经失去了用高楼来象征 “欲与天公试比高”,试图挑战上帝的兴趣。 更为有意思的是凤凰城的生长模式。一般城市的建成,有起点,有中心,有郊区边缘,而凤凰城则既无中心,也无起点。粗略浏览,如一大群农庄和小镇的组合版。机场就在市区内;而繁华商业区则在边缘;“坦佩湖”类似中心,但向北不到两公里就是“帕帕戈”——原生态的沙漠地貌;而“帕帕戈公园”周围仍是市区。封闭式的高速公路,纵横交错在市区内。因而,公路上不到两公里必有进出口。一般而言,城市的生长是市区向四方郊区的扩张,而凤凰城似乎是郊区向城区的逆袭版;或者可称之为市区与郊区互博而成,这种动态的互博生长,时时都在进行中。
西海岸城市,新崛起的西部城市,如更有代表性的美国第二大城市洛杉矶,实际上,也大致如是。它不过不到十幢的摩天大楼,绝大多数建筑也在四层以下。当代中国的游客,常感叹:远不如中国繁华!洛杉矶也是既无中心,也无起点,它们就如一条大河,奔流到一个低洼,汇集起来,随性漫开,扩张而成为一个大城市。
边疆精神,在美国普通公民的显著表现之一,就是喜爱工作。衡量经济的指标,对于欧洲是社会福利状况,对于发展中国家则是GDP;而对于美国,首先是“失业率”。任何失业率的高涨,政府都会惶惶不安。这是美国力量的根源所在。进一步,是追求超越“工作”的“事业”,工作是朝九晚五,每周五天;“事业”是每天24小时,每周七天。工作是要求做的,事业是想要做的。
“边疆精神”,使美国人真正强大的力量表现在何处?
是开着皮卡,奔波劳作在荒野,强悍的六七十岁的大爷大妈。
是赤脚穿着一双“人字拖”,昂然坦然,前往万里外的他国异乡;在越洋飞机,紧皱眉头,埋首电脑,工作不息的妙龄少女。
是五十摄氏度高温中,在不准用空调的“快递”货车上,快速地跳上跳下的帅小伙子。
是66号公路上的,斯坦贝克的《愤怒的葡萄》中的乔德,而不是66号公路上的,凯迪亚克的《在路上》中的狄安·莫里亚蒂;是库柏“皮裹腿”系列中的纳蒂·邦波,而不是大卫·塞林格的《麦田里的守望者》中的霍尔顿·考尔菲德。
是杰克·伦敦的《热爱生命》,而不是约瑟夫·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
是硅谷,而不是迪斯尼。
甚至,是在车库里挥汗的比尔·盖茨,是在公园里徘徊的乔布斯;不是迈克尔·乔丹,不是麦当娜·西科尼。
希望这强悍的、骄傲的民族,不再用“边疆精神”去与各国对抗,从而迷失了方向,而是去仰望太空,踏上“天路”,去登火星、测银河,仍可引领世界前行。
世界各民族、各国家,都有自己的“边疆”意识,或边疆精神,只是内涵有异,表现有异。人们常常称中国人是“安土重迁”,是“居”的民族,其实中国人也有自己的“边疆精神”,不然,在这小小地球上,为什么有人居住的地方,就有华人?美国人的“边疆精神”是强暴的,强力介入的;而中国人则是融入的,适应的,随弯就曲,如水流泻地,水润万物,不动声色,却是无隙不入的。与美国人相同的,仅仅在于中国的“边疆精神”,就是没有“边疆”。
奇怪的是,近一百年来,亚利桑那州人口却增长迅速,百分之十以上的增长率远超其他各州。更有意思的是,它的邻近各州——与墨西哥接壤的各州,如加利福尼亚州、德克萨斯州,人口增长也很快;但与它相比,却有一个明显的差异,这些州近几十年迁徙而来的主流是拉美移民,主要是讲西班牙语的墨西哥人,以及中美洲人、南美洲人。西班牙语,几乎快成为那些州的第二语言。以至于当代美国著名政治哲学家,哈佛大学教授亨廷顿,居然为此而担忧,在他影响极大的《我们是谁》一书中,对于拉美移民的涌入,持严厉批评态度,深深忧虑会因此改变美国的特性,会对盎格鲁-新教的美国文化核心构成重大威胁,改变已经形成的美国民族性,甚至分裂美国。
亚利桑那州有着目前美国最严厉的打击非法移民的法律,而且也不是拉美移民实现“美国梦”的优质空间,虽然与墨西哥也有着漫长的边境,不过其迅速增加的人口,同样主要是“移民”,但却多是来自美国的中部,甚至东部、北部的盎格鲁-撒克逊族裔的白人,已经几代人都是“迁徙”的美国公民。
这是否是建构美国的“边疆精神”在暗中发挥作用?这是否是建构了美国的“西进运动”的最后的回响?在美国人的集体无意识中,边疆荒漠既是文明应该征服的巨兽,又是精神危机时的避难所。亚利桑那州,资源相对贫乏,气候相对恶劣,似乎没有什么可吸引人的特性,但却是美国本土的“最后的边疆”! 直到1912年,它才建州。确实,很多由美国人 “开拓边疆”的精神而支撑的大计划,在亚利桑那州策划、实施。例如,上个世纪下半纪开始的“索诺兰沙漠计划”——对亚利桑那州的南部的索诺兰沙漠,进行大规模的开发和保护,甚至试图在这个沙漠中建立类似“伊甸园”的群体性的大型建筑。其实,州首府凤凰城以及亚利桑那州的第二大城市图森都处于这个沙漠中。
众所周知,美国并不缺乏“生存空间”,在美国自驾车漫游,美国的地广人稀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除了东部曾经的老殖民区和少数几个大城市的核心区,不要说与欧洲相比,就是比起中国来,也毫无繁华热闹之感,就是一个近乎荒凉的“巨大农庄”。适合开发的空间,充裕到可以随意浪费,有必要去开发沙漠吗?而且该计划的重心和目的是“保存开发重要的自然区域,为保护文化和历史资源提供基础和服务,以帮助确保我们的西方的生活方式、文化传统,仍可延续”——这难道是美国人的“忧患意识”?
更能说明问题的是另一个世界闻名的大工程:“Biosphere Two”——可译为“第二生物圈”。它的基本构想是当人类移民月球或者火星时,建设一个足以供人类生存的封闭环境。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建,延续至今,有人称之为是与人类登陆月球相配套的边疆开拓。科幻电影中已经有这样的虚构式叙事,为观众所熟悉。而在现实中,它结结实实地矗立在亚利桑那州的沙漠里。二十多年来,已经有了重大进展,科学家们全面地观察了,在人工制造的完全封闭的建筑群环境里,地球上各类生物:人、动物、昆虫、植物,将怎样生存,能够怎样生存。这完全可以称得上是人类最伟大的实验之一,人类抬头向前,将会逐渐证实它的重要性。实验还在继续,而且已经有了商业价值:旅游景点。
1893年,美国著名历史学家特纳在其撰写的,或许是美国历史文献中最负盛名的论文《边疆在美国历史中的重要性》中论述道:美国史就是一部向西部边疆的开拓史,“边疆精神”构成了美国的民族性。一百年后,在1992年出版的当代美国学者集体撰写的《构建美国》一书中,作者们仍然宣称:“美国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西进运动中不断向西扩张的边疆。”另一位作者甚至称“可以把鲁滨逊看作是我们共同的祖先”。于是,甚至 “美国与科学的关系看起来总是以探险为中心”。“边疆精神”仍然是美国精神的核心构成,这是一个由边疆来定义未来的国家。于是,年轻好斗的美国人发自内在的冲动,促使他们西进美国本土最后的边疆——亚利桑那州。或许,在国际活动中,美国常常被其他国家认为好斗,大概也与这种“边疆精神”相关。
值得注意的是,亚利桑那州三分之二的人聚集在凤凰城和图森两大城市区。凤凰城,以常住人口计算,上个世纪初,不过是一个数万人的偏僻边疆小城,1990年已经成为美国第九大城市,2010年超过费城,成为美国第五大城市。按照目前这种增长率,十年后,凤凰城完全有可能超过芝加哥,而成为美国第三或者第四大城市。20世纪以来,纽约、芝加哥这些东部老牌大城市,人口增长甚慢,新兴城市洛杉矶、休斯顿,尤其是凤凰城却发展迅速。中国人耳熟能详的美国大城市,如西雅图、亚特兰大、旧金山、波士顿、迈阿密等,无论面积还是人口,实际上现在都不及凤凰城的一半。有意思的是,美国前四名的大城市:纽约、洛杉矶、休斯顿,都面朝大洋,芝加哥濒临五大湖——“北美地中海”,正所谓“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唯独凤凰城,深处内陆,置身于沙漠、荒漠中,而且是美国城市中有名的“火炉”。七八月份的天气,几乎每天气温都在40℃以上。据说,其干燥、炎热的程度,即使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大城市中,也只有沙特阿拉伯的利雅得,伊拉克的巴格达,可以与之相提并论。
它建立在盐河河谷,据考古发掘,几千年前就有人类(印第安人)活动;但盐河近几百年来,基本上是半干涸的。上个世纪“罗斯福水坝”解决了水源供应问题,现代城市得以建立;后又再修一座水库,位于凤凰城的直辖区“坦佩”城内,即称之为“坦佩湖”,成为凤凰城的一道风景。亚利桑那州近一半的人生活在此城及其附近,虽然,这仍是不怎么适宜人居住的空间。
现代大城市常常与高楼群甚至摩天大厦群直接相联系,而凤凰城十层以上的“高”楼,寥寥可数;绝大多数是三层以下的木建筑,无论是在商业区,还是行政区,更不用提住宅区。“大城市——高楼大厦”这种印象,应是上个世纪60年代前的美国城市所构建的;而现在美国城市的扩张,尤其是西部新兴城市,主要是横向铺开,离散的建构;城市郊区化,郊区城市化,才是城市建设的主流。“高楼林立”绝非是对这种大城市的描述,在这种城市里,四层以上就算高楼。驾车在凤凰城漫游,第一印象,这是一个“扩张版”的乡镇。当很多后发达国家、欠发达国家纷纷竞争着建设一个比一个高、一个比一个大的高楼群,来展示雄心与强盛时,美国人已经失去了用高楼来象征 “欲与天公试比高”,试图挑战上帝的兴趣。 更为有意思的是凤凰城的生长模式。一般城市的建成,有起点,有中心,有郊区边缘,而凤凰城则既无中心,也无起点。粗略浏览,如一大群农庄和小镇的组合版。机场就在市区内;而繁华商业区则在边缘;“坦佩湖”类似中心,但向北不到两公里就是“帕帕戈”——原生态的沙漠地貌;而“帕帕戈公园”周围仍是市区。封闭式的高速公路,纵横交错在市区内。因而,公路上不到两公里必有进出口。一般而言,城市的生长是市区向四方郊区的扩张,而凤凰城似乎是郊区向城区的逆袭版;或者可称之为市区与郊区互博而成,这种动态的互博生长,时时都在进行中。
西海岸城市,新崛起的西部城市,如更有代表性的美国第二大城市洛杉矶,实际上,也大致如是。它不过不到十幢的摩天大楼,绝大多数建筑也在四层以下。当代中国的游客,常感叹:远不如中国繁华!洛杉矶也是既无中心,也无起点,它们就如一条大河,奔流到一个低洼,汇集起来,随性漫开,扩张而成为一个大城市。
边疆精神,在美国普通公民的显著表现之一,就是喜爱工作。衡量经济的指标,对于欧洲是社会福利状况,对于发展中国家则是GDP;而对于美国,首先是“失业率”。任何失业率的高涨,政府都会惶惶不安。这是美国力量的根源所在。进一步,是追求超越“工作”的“事业”,工作是朝九晚五,每周五天;“事业”是每天24小时,每周七天。工作是要求做的,事业是想要做的。
“边疆精神”,使美国人真正强大的力量表现在何处?
是开着皮卡,奔波劳作在荒野,强悍的六七十岁的大爷大妈。
是赤脚穿着一双“人字拖”,昂然坦然,前往万里外的他国异乡;在越洋飞机,紧皱眉头,埋首电脑,工作不息的妙龄少女。
是五十摄氏度高温中,在不准用空调的“快递”货车上,快速地跳上跳下的帅小伙子。
是66号公路上的,斯坦贝克的《愤怒的葡萄》中的乔德,而不是66号公路上的,凯迪亚克的《在路上》中的狄安·莫里亚蒂;是库柏“皮裹腿”系列中的纳蒂·邦波,而不是大卫·塞林格的《麦田里的守望者》中的霍尔顿·考尔菲德。
是杰克·伦敦的《热爱生命》,而不是约瑟夫·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
是硅谷,而不是迪斯尼。
甚至,是在车库里挥汗的比尔·盖茨,是在公园里徘徊的乔布斯;不是迈克尔·乔丹,不是麦当娜·西科尼。
希望这强悍的、骄傲的民族,不再用“边疆精神”去与各国对抗,从而迷失了方向,而是去仰望太空,踏上“天路”,去登火星、测银河,仍可引领世界前行。
世界各民族、各国家,都有自己的“边疆”意识,或边疆精神,只是内涵有异,表现有异。人们常常称中国人是“安土重迁”,是“居”的民族,其实中国人也有自己的“边疆精神”,不然,在这小小地球上,为什么有人居住的地方,就有华人?美国人的“边疆精神”是强暴的,强力介入的;而中国人则是融入的,适应的,随弯就曲,如水流泻地,水润万物,不动声色,却是无隙不入的。与美国人相同的,仅仅在于中国的“边疆精神”,就是没有“边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