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塔城市第五小学 新疆 塔城 834700)
【摘 要】在教学过程中,听说读写是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但要发现教师自身存在的听说读写能力问题,分析解决好自身问题,解决好听说读写能力问题,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切实提高教学水平。
【关键词】教学;听说读写;语文
语文学习能力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概括的说,就是通过语文学习,培养学生具备辨别语音,理解语意,评品话语,即用听觉去辨别世界;能正确使用语言,有效地组织语言表情达意,能正确完成阅读活动,包括认读、理解和一定的速读能力,能用书面语言传递信息,表达情感,反映客观事物的能力。
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形成,说起来简单,做起来不容易。结合自身小学语文教学经历,我认为小学语文教师如果能在语文教学中认真查找问题,分析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才能够进一步培养、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1. 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一直存在着一个突出的弊端,就是重“文”轻“语”,重“读写”而轻“听说”。这种片面性严重影响了小学生口头语言的发展,使得相当多的学生不爱说话,不会说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长期以来很多教师总认为,读写是“硬”任务,听说是“软”任务,练不练无关紧要。还有的教师甚至认为听话说话是人人都会的,读写能力提高了,听说也会跟着提高,用不着单独训练。有的教师埋怨,语文老师都够累的了,那还有时间去搞听说练习。在这些错误思想支配下,语文教学中就常常出现“欺软怕硬”的现象——对读写内容不敢有丝毫马虎,而对说话课则往往是敷衍了事,走过场,有时则干脆为读写让路。还有的教师主观上也想把听说抓上去,但由于平时对听说教学不研究或研究不够,在教学中练不得法,训不到位,出现问题时又指导不上去,所以常常是费时费力不少而收效甚微。因此几个“回合”之后也就气馁下来。这种由于教师教育思想不正确或训练不得要领而造成的形式主义的听说训练目前还普遍存在。所以听说训练很难走出误区。
一是阅读分析为主,忽视听说训练。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语文课堂中那种老师“满堂灌”学生静听式的现象大大减少了。但是要把课文“讲深”“讲透”的观念仍在许多教师的头脑中占主导地位。但却忽视了对学生听说能力的训练。教学中尽管有频频“启发”、“提问”和“谈话”,也不乏有“一声雷”似的热闹景象,但仍没有跳出以教师为中心,以讲授语文知识为重点的传统模式。真正的语言能力训练和提高却是微乎其微。
二是重读写,听说能力水平低。重“读写”轻“听说”,影响小学生听说能力的提高,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不敢说、不会说、不爱说和不善说。有的学生在课堂提问时,站起来就紧张脸红,低头不语,即使有回答,也声音低得难以听清,或对所要说的知识不懂,手足无措。在课堂中不难发现,有一部分学生虽然很注意听讲,但总是沉默不语,自己很少举手,当然也就更少有说话的机会。还有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许多班级举手率虽然很高,但能言语流畅比较准确回答问题的还只是少数。多数学生往往在说话时出现神态紧张,声音偏低或偏高,有的词语贫乏、内容简短,或语句重复脱节,语病比较多等问题。
2. 存在的原因 口语和书面语(即听说和读写)相辅相成,都是人们用以交际的主要手段,应该受到同样的重视。但许多人总认为听说是一种与生俱来的自然成长的能力,而未意识到自然生成的听说能力只是一种低级的语文能力。因此听说教学一直被冷落,陷入误区而难以自拔。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教师的问题,教师对听说训练的认识不高,能力不强,方法不当。
一是有的教师自身的听说能力不强——或者是普通话不标准,方言土语较重;或者是口齿不清,语气不明,语流不畅;或者是语言罗嗦,语意不清,中心不明;或者是对学生说的话理解不准,指导失误。
二是有的教师在课堂上方法简单,态度生硬,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有的教师只提问尖子学生,而冷落了一般的多数学生;有的教师对他满意的学生倍加表扬,而对“笨嘴拙舌”的学生则极尽挖苦讽刺之能事。
3. 解决问题的措施 要彻底扭转重读写轻听说的倾向,把语文教学真正转到听说读写互相结合,以能力训练为主要任务的轨道上来,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实践。
一是加强现职教师听说教学能力培训。现职教师没有受过系统严格的听说能力的训练,这就需要学校和行政教育部门采取多种形式对他们进行“补课”和培训,对于提高教师职业素质,扭转重“读写”轻“听说”的不良倾向,对在岗的语文教师十分重要的。
二是加强多样化考试。进一步确立全面贯彻九年义务教育大纲的观念,考试要以真正做到既考语文知识又考听说读写能力,二者统筹兼顾。要按着先易后难,由单项到综合,平时考察和集中测评相结合的原则,逐步克服说听测试中的困难。
三是加强探索听说读写综合训练中好的方法。要认真总结已有的经验和做法,认真研究新大纲和新教材,努力探索听说读写有机结合协调发展的最佳途径,形成科学有序的训练方法。
【摘 要】在教学过程中,听说读写是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但要发现教师自身存在的听说读写能力问题,分析解决好自身问题,解决好听说读写能力问题,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切实提高教学水平。
【关键词】教学;听说读写;语文
语文学习能力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概括的说,就是通过语文学习,培养学生具备辨别语音,理解语意,评品话语,即用听觉去辨别世界;能正确使用语言,有效地组织语言表情达意,能正确完成阅读活动,包括认读、理解和一定的速读能力,能用书面语言传递信息,表达情感,反映客观事物的能力。
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形成,说起来简单,做起来不容易。结合自身小学语文教学经历,我认为小学语文教师如果能在语文教学中认真查找问题,分析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才能够进一步培养、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1. 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一直存在着一个突出的弊端,就是重“文”轻“语”,重“读写”而轻“听说”。这种片面性严重影响了小学生口头语言的发展,使得相当多的学生不爱说话,不会说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长期以来很多教师总认为,读写是“硬”任务,听说是“软”任务,练不练无关紧要。还有的教师甚至认为听话说话是人人都会的,读写能力提高了,听说也会跟着提高,用不着单独训练。有的教师埋怨,语文老师都够累的了,那还有时间去搞听说练习。在这些错误思想支配下,语文教学中就常常出现“欺软怕硬”的现象——对读写内容不敢有丝毫马虎,而对说话课则往往是敷衍了事,走过场,有时则干脆为读写让路。还有的教师主观上也想把听说抓上去,但由于平时对听说教学不研究或研究不够,在教学中练不得法,训不到位,出现问题时又指导不上去,所以常常是费时费力不少而收效甚微。因此几个“回合”之后也就气馁下来。这种由于教师教育思想不正确或训练不得要领而造成的形式主义的听说训练目前还普遍存在。所以听说训练很难走出误区。
一是阅读分析为主,忽视听说训练。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语文课堂中那种老师“满堂灌”学生静听式的现象大大减少了。但是要把课文“讲深”“讲透”的观念仍在许多教师的头脑中占主导地位。但却忽视了对学生听说能力的训练。教学中尽管有频频“启发”、“提问”和“谈话”,也不乏有“一声雷”似的热闹景象,但仍没有跳出以教师为中心,以讲授语文知识为重点的传统模式。真正的语言能力训练和提高却是微乎其微。
二是重读写,听说能力水平低。重“读写”轻“听说”,影响小学生听说能力的提高,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不敢说、不会说、不爱说和不善说。有的学生在课堂提问时,站起来就紧张脸红,低头不语,即使有回答,也声音低得难以听清,或对所要说的知识不懂,手足无措。在课堂中不难发现,有一部分学生虽然很注意听讲,但总是沉默不语,自己很少举手,当然也就更少有说话的机会。还有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许多班级举手率虽然很高,但能言语流畅比较准确回答问题的还只是少数。多数学生往往在说话时出现神态紧张,声音偏低或偏高,有的词语贫乏、内容简短,或语句重复脱节,语病比较多等问题。
2. 存在的原因 口语和书面语(即听说和读写)相辅相成,都是人们用以交际的主要手段,应该受到同样的重视。但许多人总认为听说是一种与生俱来的自然成长的能力,而未意识到自然生成的听说能力只是一种低级的语文能力。因此听说教学一直被冷落,陷入误区而难以自拔。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教师的问题,教师对听说训练的认识不高,能力不强,方法不当。
一是有的教师自身的听说能力不强——或者是普通话不标准,方言土语较重;或者是口齿不清,语气不明,语流不畅;或者是语言罗嗦,语意不清,中心不明;或者是对学生说的话理解不准,指导失误。
二是有的教师在课堂上方法简单,态度生硬,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有的教师只提问尖子学生,而冷落了一般的多数学生;有的教师对他满意的学生倍加表扬,而对“笨嘴拙舌”的学生则极尽挖苦讽刺之能事。
3. 解决问题的措施 要彻底扭转重读写轻听说的倾向,把语文教学真正转到听说读写互相结合,以能力训练为主要任务的轨道上来,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实践。
一是加强现职教师听说教学能力培训。现职教师没有受过系统严格的听说能力的训练,这就需要学校和行政教育部门采取多种形式对他们进行“补课”和培训,对于提高教师职业素质,扭转重“读写”轻“听说”的不良倾向,对在岗的语文教师十分重要的。
二是加强多样化考试。进一步确立全面贯彻九年义务教育大纲的观念,考试要以真正做到既考语文知识又考听说读写能力,二者统筹兼顾。要按着先易后难,由单项到综合,平时考察和集中测评相结合的原则,逐步克服说听测试中的困难。
三是加强探索听说读写综合训练中好的方法。要认真总结已有的经验和做法,认真研究新大纲和新教材,努力探索听说读写有机结合协调发展的最佳途径,形成科学有序的训练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