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专业设置是高职院校的实际教学工作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的纽带,文章结合高职院校的现状,指出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要求,提出地方高职院校必须结合地方经济的发展要求和发展阶段设置专业,为地方输送合格的人才。
关键词:专业设置;高职院校;地方经济发展
对于高职院校来说,专业设置是至关重要的。一方面,它直接影响到学生毕业后能否学有所用,同时,也关系到学生所学能否满足企业的需求。因此,专业设置是学校的实际教学工作与社会、企业需求结合的纽带,是学校能否很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对高职院校来说,专业设置是学校获得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必须按照地方经济对人才的需求进行专业设置, 其专业设置要受地方经济发展阶段的影响。
一、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现状
当前,部分高职院校在进行专业设置时,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没有对地方经济的发展阶段进行详细研究,对社会需求状况的调研也不是很重视,没有进行科学的专业论证和专业预测。专业设置思路老套,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过程中,缺少行业和企业专家的参与,因此,开设的专业与实际有一些脱节,不能适应地方经济和产业的发展趋势,具体来说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专业设置过于大而全。当前,受片面追求发展规模影响,部分高职院校一心一意想办成综合性的高职院校,设置的专业过多。实际上,任何一所高职院校都不可能全面发展,设置过多的专业反而会削弱自己的优势和特色。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工作中,要根据自己的办学历史和优势,并根据地方经济发展需要设置自己的专业。
2.专业的设置存在随意性的现象。近年来,国家鼓励高职院校在宽口径下设置专业方向,这种专业设置的思想是值得鼓励的,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部分高职院校在设置专业方向时,随意性较大,并没有按照本专业的市场需求和地方经济对人才的需求去考虑。
3.对专业的及时调整不够重视。部分高职院校片面追求拥有专业的总量,对于地方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研究不够,部分专业已经没有市场需求,但受师资力量限制,学校不能或不愿意下决心进行调整和改造。
4.文科社科类的专业过多。高职院校受办学成本的影响,喜欢设置办学成本较低的文科社科类专业,而地方经济发展急需的理工科专业设置相对较少,其结果是学生就业困难。因此,学校应根据市场需要和学生就业情况来确定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计划。
二、专业设置的基本要求
高职院校主要为社会培养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主要是面向企业的一线岗位,因此,专业设置要根据社会的发展阶段和企业的实际需求设置,同时还要立足于地方,为地方经济的发展输送合格的人才。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高职院校就应该设置相应的专业满足社会的要求,同时适时地调整相应专业。总体来说,专业设置应满足以下要求:
1.满足社会需求的要求。高职院校首先要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设置,包括对人才的数量、层次、质量、专业类别的需求。要应根据地方的经济发展阶段、企业人才需求结构等实际需要而进行合理的专业布局。
2.规范性和科学性要求。专业设置操作过程要科学规范。设置过程中要有行业和企业的专家参与,不能由个别人拍脑袋决策。专业设置指导思想要明确,专业划分要科学,名称要规范,要能够反映教育科学客观规律。
3.灵活性要求。当今的社会日新月异,变化很快,因此专业设置也应该具备一定的灵活性,以适应社会的变化。专业设置要适应地方经济发展和人才层次的需要,也要能够根据学生的个性要求进行灵活的调整,根据地方产业调整的要求和社会发展变化及时调整,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4.依托地方经济发展的要求。高职院校的生源大部分来源于当地,毕业后也大部分留在当地。因此专业设置要根据地方优势产业进行,与地方龙头企业紧密合作,最大限度地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对各类专业人才的的需求。
5.前瞻性要求。对于学生来说,从进校到毕业有3-4年时间,在校期间学习的专业知识毕业后是否适用也是个问题,因此,高职院校进行专业设置时,一定要认真研究地方经济的发展历程、阶段、产业优势及其发展趋势,合理预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及时调整专业教学的内容。
三、地方经济发展对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导向作用
地方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对人才的需求,适当的人才也是保证地方经济良性发展的重要资源。因此,地方企业也应该与高职院校紧密联系,一方面将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信息告知学校,同时也可以依靠学校的科技实力,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真正做到校企合作,互利共赢。学生也可以从校企合作中得知企业对人才规格、能力的需求,这样可以促进学生认真学习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毕业后能够实现零距离就业。对于学校来说,在校企合作过程中,能够及时获得社会对岗位能力的需要,及时确定与岗位相适应的专业,同时对已有的相关专业的培养方向、教学模式及课程设置进行修改和调整。
1.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应与地方经济发展的阶段相适应。
我国现阶段全国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地的自然条件也各不尽相同,各地的产业政策也各具地方特色,因此,高职院校只有树立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理念,与地方行业和企业紧密合作,不断开拓人才培养的界限,提高人才培养的水平,才能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研究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首先应该认真地对地方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和社会发展的趋势进行详细的研究。在产业布局上,南通市要加快建设长三角北翼先进制造业和基础产业基地,推进服务业加速发展,提升建筑业核心竞争力。这些发展规划为学校的专业设置和定位指明了方向。
2. 地方龙头企业合理引导高职院校专业结构布局。
每一个地方都有自己的发展历史,发展阶段,一般都会结合自己所处的地理位置发展自己的优势产业,因此,作为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高职院校,应该认真研究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分析预测人才需求和行业的发展,设置一些适应地方经济特别是产业发展趋势、人才需求量大的专业。同时,根据本校的发展历史,优势专业,合理进行专业结构的布局,发挥自己的优势,更好地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源源不断地输送合格的人才。 作为地方政府,尤其是地方用人需求大的龙头企业,应该定期与高职院校保持联系,通过企业现状介绍,企业对人才知识、能力方面的要求,企业的发展方向,影响高职院校的专业布局。同时,委派企业技术负责人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深入参与学校的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训活动中,帮助学生做中学,学中做。唯有院校与企业通力合作,才能真正培养好市场需求的人才。
四、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专业建设规划
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国家示范性建设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方面紧紧围绕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根据市场的变化及时调整专业结构,主要做法如下:
1.科学规划专业布局,适应南通市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
江苏工程位于长三角北翼的重要城市南通,因此,学校在专业规划中定位为南通的经济发展培养合格人才。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考虑学校的办学历史和优势专业,根据学校现有的办学实力,合理设置相关专业。南通作为长三角北翼的重要城市,素有“纺织之乡”“建筑之乡”的美誉,纺织、家纺、建筑在全国同类城市中处于领先状态。学校依托这样的行业背景,结合自身的办学条件与优势专业,选择以纺织类专业为主体,家纺、建筑类专业协调发展,与地方性行业龙头企业大生集团、罗莱家纺、南通四建集团紧密合作,共同确定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方案,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同时强化专业定位意识,在规划专业的过程中,认真研究南通及其周边长三角经济产业结构的发展趋势;在培养规格上,注意适应企业对人才层次的需求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在办学规模上,注意研究自身的情况合理确定办学规模;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校企合作,学做一体,充分考虑与社会、企业实践相结合。
2.根据南通地方经济的发展趋势和学院的实际情况构建若干专业群。
随着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化,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专业化,但单独培养一个细化的专业将造成成本高昂。学校根据这一形势的变化,依托学校办学实力强、办学历史悠久,师资力量强的重点建设专业为核心专业,若干个技术领域相近、专业学科基础接近的相关专业组成的一个集合,形成一系列专业群。专业群内的专业是围绕某一行业或技术设置形成的一类相近专业,各专业理论基础课程相近,但专业方向有差距,能够满足行业企业对不同专业方向人才的需求。专业群建设有力地提高学校专业集中度,降低办学成本的途径,提高办学效率。学校通过对市场人才需求的分析研究,以服务南通及长三角周边城市核心产业和支柱产业为目标,结合学校自身的办学条件和专业发展历程,对于技术领域相近、学科基础相同的若干专业,构建与地方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专业群体系。
3.根据市场的变化适时调整专业方向。
市场对于不同人才的需求总是处于变化之中,学校必须根据市场变化适时调整自己的专业。我院根据自身的特点,每年定期召开企业专家访谈会、学校专业建设会,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了解学校自身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对专业方向及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及时的调整,以便适应企业的需要。由于追求以市场为导向的专业设置,我院的毕业生一直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连续五年就业率在98%以上,被评为国家就业先进单位。
五、结语
高职院校主要为地方经济建设贡献人才,其专业的设置不仅要符合人才培养的规律,也要考虑到地方经济的现阶段对人才专业、规格、层次的要求。学校教育的改革与专业设置一定要紧密联系企业和市场的需求,分析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与企业合作共同确定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根据企业的要求和市场的变化及时更新专业和调整教学内容,只有这样,高职院校培养出来的人才才能真正符合社会和企业的要求,为地方经济发展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李业明、李贵霞.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地方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与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3(5).
[2]冯和平, 李莉. 试论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管理[J ].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2(4).
作者简介:曹兵(1973- )男,江苏海门人,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建工学院副教授,注册一级建造师。
关键词:专业设置;高职院校;地方经济发展
对于高职院校来说,专业设置是至关重要的。一方面,它直接影响到学生毕业后能否学有所用,同时,也关系到学生所学能否满足企业的需求。因此,专业设置是学校的实际教学工作与社会、企业需求结合的纽带,是学校能否很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对高职院校来说,专业设置是学校获得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必须按照地方经济对人才的需求进行专业设置, 其专业设置要受地方经济发展阶段的影响。
一、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现状
当前,部分高职院校在进行专业设置时,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没有对地方经济的发展阶段进行详细研究,对社会需求状况的调研也不是很重视,没有进行科学的专业论证和专业预测。专业设置思路老套,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过程中,缺少行业和企业专家的参与,因此,开设的专业与实际有一些脱节,不能适应地方经济和产业的发展趋势,具体来说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专业设置过于大而全。当前,受片面追求发展规模影响,部分高职院校一心一意想办成综合性的高职院校,设置的专业过多。实际上,任何一所高职院校都不可能全面发展,设置过多的专业反而会削弱自己的优势和特色。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工作中,要根据自己的办学历史和优势,并根据地方经济发展需要设置自己的专业。
2.专业的设置存在随意性的现象。近年来,国家鼓励高职院校在宽口径下设置专业方向,这种专业设置的思想是值得鼓励的,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部分高职院校在设置专业方向时,随意性较大,并没有按照本专业的市场需求和地方经济对人才的需求去考虑。
3.对专业的及时调整不够重视。部分高职院校片面追求拥有专业的总量,对于地方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研究不够,部分专业已经没有市场需求,但受师资力量限制,学校不能或不愿意下决心进行调整和改造。
4.文科社科类的专业过多。高职院校受办学成本的影响,喜欢设置办学成本较低的文科社科类专业,而地方经济发展急需的理工科专业设置相对较少,其结果是学生就业困难。因此,学校应根据市场需要和学生就业情况来确定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计划。
二、专业设置的基本要求
高职院校主要为社会培养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主要是面向企业的一线岗位,因此,专业设置要根据社会的发展阶段和企业的实际需求设置,同时还要立足于地方,为地方经济的发展输送合格的人才。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高职院校就应该设置相应的专业满足社会的要求,同时适时地调整相应专业。总体来说,专业设置应满足以下要求:
1.满足社会需求的要求。高职院校首先要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设置,包括对人才的数量、层次、质量、专业类别的需求。要应根据地方的经济发展阶段、企业人才需求结构等实际需要而进行合理的专业布局。
2.规范性和科学性要求。专业设置操作过程要科学规范。设置过程中要有行业和企业的专家参与,不能由个别人拍脑袋决策。专业设置指导思想要明确,专业划分要科学,名称要规范,要能够反映教育科学客观规律。
3.灵活性要求。当今的社会日新月异,变化很快,因此专业设置也应该具备一定的灵活性,以适应社会的变化。专业设置要适应地方经济发展和人才层次的需要,也要能够根据学生的个性要求进行灵活的调整,根据地方产业调整的要求和社会发展变化及时调整,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4.依托地方经济发展的要求。高职院校的生源大部分来源于当地,毕业后也大部分留在当地。因此专业设置要根据地方优势产业进行,与地方龙头企业紧密合作,最大限度地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对各类专业人才的的需求。
5.前瞻性要求。对于学生来说,从进校到毕业有3-4年时间,在校期间学习的专业知识毕业后是否适用也是个问题,因此,高职院校进行专业设置时,一定要认真研究地方经济的发展历程、阶段、产业优势及其发展趋势,合理预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及时调整专业教学的内容。
三、地方经济发展对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导向作用
地方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对人才的需求,适当的人才也是保证地方经济良性发展的重要资源。因此,地方企业也应该与高职院校紧密联系,一方面将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信息告知学校,同时也可以依靠学校的科技实力,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真正做到校企合作,互利共赢。学生也可以从校企合作中得知企业对人才规格、能力的需求,这样可以促进学生认真学习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毕业后能够实现零距离就业。对于学校来说,在校企合作过程中,能够及时获得社会对岗位能力的需要,及时确定与岗位相适应的专业,同时对已有的相关专业的培养方向、教学模式及课程设置进行修改和调整。
1.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应与地方经济发展的阶段相适应。
我国现阶段全国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地的自然条件也各不尽相同,各地的产业政策也各具地方特色,因此,高职院校只有树立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理念,与地方行业和企业紧密合作,不断开拓人才培养的界限,提高人才培养的水平,才能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研究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首先应该认真地对地方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和社会发展的趋势进行详细的研究。在产业布局上,南通市要加快建设长三角北翼先进制造业和基础产业基地,推进服务业加速发展,提升建筑业核心竞争力。这些发展规划为学校的专业设置和定位指明了方向。
2. 地方龙头企业合理引导高职院校专业结构布局。
每一个地方都有自己的发展历史,发展阶段,一般都会结合自己所处的地理位置发展自己的优势产业,因此,作为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高职院校,应该认真研究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分析预测人才需求和行业的发展,设置一些适应地方经济特别是产业发展趋势、人才需求量大的专业。同时,根据本校的发展历史,优势专业,合理进行专业结构的布局,发挥自己的优势,更好地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源源不断地输送合格的人才。 作为地方政府,尤其是地方用人需求大的龙头企业,应该定期与高职院校保持联系,通过企业现状介绍,企业对人才知识、能力方面的要求,企业的发展方向,影响高职院校的专业布局。同时,委派企业技术负责人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深入参与学校的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训活动中,帮助学生做中学,学中做。唯有院校与企业通力合作,才能真正培养好市场需求的人才。
四、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专业建设规划
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国家示范性建设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方面紧紧围绕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根据市场的变化及时调整专业结构,主要做法如下:
1.科学规划专业布局,适应南通市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
江苏工程位于长三角北翼的重要城市南通,因此,学校在专业规划中定位为南通的经济发展培养合格人才。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考虑学校的办学历史和优势专业,根据学校现有的办学实力,合理设置相关专业。南通作为长三角北翼的重要城市,素有“纺织之乡”“建筑之乡”的美誉,纺织、家纺、建筑在全国同类城市中处于领先状态。学校依托这样的行业背景,结合自身的办学条件与优势专业,选择以纺织类专业为主体,家纺、建筑类专业协调发展,与地方性行业龙头企业大生集团、罗莱家纺、南通四建集团紧密合作,共同确定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方案,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同时强化专业定位意识,在规划专业的过程中,认真研究南通及其周边长三角经济产业结构的发展趋势;在培养规格上,注意适应企业对人才层次的需求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在办学规模上,注意研究自身的情况合理确定办学规模;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校企合作,学做一体,充分考虑与社会、企业实践相结合。
2.根据南通地方经济的发展趋势和学院的实际情况构建若干专业群。
随着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化,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专业化,但单独培养一个细化的专业将造成成本高昂。学校根据这一形势的变化,依托学校办学实力强、办学历史悠久,师资力量强的重点建设专业为核心专业,若干个技术领域相近、专业学科基础接近的相关专业组成的一个集合,形成一系列专业群。专业群内的专业是围绕某一行业或技术设置形成的一类相近专业,各专业理论基础课程相近,但专业方向有差距,能够满足行业企业对不同专业方向人才的需求。专业群建设有力地提高学校专业集中度,降低办学成本的途径,提高办学效率。学校通过对市场人才需求的分析研究,以服务南通及长三角周边城市核心产业和支柱产业为目标,结合学校自身的办学条件和专业发展历程,对于技术领域相近、学科基础相同的若干专业,构建与地方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专业群体系。
3.根据市场的变化适时调整专业方向。
市场对于不同人才的需求总是处于变化之中,学校必须根据市场变化适时调整自己的专业。我院根据自身的特点,每年定期召开企业专家访谈会、学校专业建设会,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了解学校自身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对专业方向及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及时的调整,以便适应企业的需要。由于追求以市场为导向的专业设置,我院的毕业生一直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连续五年就业率在98%以上,被评为国家就业先进单位。
五、结语
高职院校主要为地方经济建设贡献人才,其专业的设置不仅要符合人才培养的规律,也要考虑到地方经济的现阶段对人才专业、规格、层次的要求。学校教育的改革与专业设置一定要紧密联系企业和市场的需求,分析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与企业合作共同确定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根据企业的要求和市场的变化及时更新专业和调整教学内容,只有这样,高职院校培养出来的人才才能真正符合社会和企业的要求,为地方经济发展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李业明、李贵霞.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地方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与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3(5).
[2]冯和平, 李莉. 试论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管理[J ].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2(4).
作者简介:曹兵(1973- )男,江苏海门人,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建工学院副教授,注册一级建造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