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金马车:奢侈和亲民的矛盾统一

来源 :初中生世界(初二年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dd123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荷兰宪法规定。每年9月的第3个星期二为“王子日”。这一天,荷兰女王和陪伴她的王室成员将前往议会发表演说,和国会议员、政府大臣们共商国是,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讨论预算。每年的“王子日”,都有成千上万的民众聚集在海牙,早早守候在从女王宫殿到议会骑士厅的路上,他们并不关心大政方针,而是想一睹女王盛大的出行仪式和她的“金马车”。
  
  “金马车”并非纯金打造
  
  金马车是1898年由当时著名的马车制造师世派克兄弟打造的。世派克兄弟后来改行做汽车,成为了现在荷兰超豪华跑车世爵品牌的创始人。虽然叫“金马车”,但确切地说它只是“金色”马车,并不是金子做的。该车由产自印尼爪哇岛的柚木打造而成,外表部分由金叶覆盖,有的地方还有彩绘。
  车子的设计风格源自荷兰文艺复兴运动。车身的雕塑主要由当时两位著名的艺术家完成。车内由当时孤儿院的女孩们用纳纱绣法精心制作的红色丝质布料覆盖。车檐上雕刻着马车建造时荷兰各省的省徽和捐赠马车的阿姆斯特丹市的市徽。
  
  “金马车”取之于民
  
  这辆金马车确实称得上“取之于民”。19世纪末,阿姆斯特丹社会各阶层矛盾深重,贫富分化明显,百姓怨声载道。为了表达荷兰团结统一的情感,在现任女王贝娅特丽克丝的奶奶威廉敏娜加冕前,在一位牧师的呼吁和阿姆斯特丹市民协会的具体组织下,阿姆斯特丹各界市民集体捐款,让威廉敏娜坐着这辆金马车参加加冕礼。荷兰并不是一个很崇尚奢华的国家。在荷兰的传统文化中,炫耀财富甚至被看成是一种可耻的行为。也许正是出于这种顾虑,威廉敏娜女王并不想在自己的加冕日接受任何礼物——尤其是这样贵重的礼物。她担心荷兰人会因为马车过于奢华而产生反感。当年为建造这辆车共花了12万荷兰盾,按现在的标准来折算,大约相当于300万欧元(约2640万元人民币)。在金马车的制造过程中,始终伴随着贫苦工人的抗议活动。因此,威廉敏娜在加冕日的第二天才正式接受了金马车。
  但是这辆金马车随即在世爵公司的展厅中尘封了两年多的时间。王室本来计划将它捐赠给国家博物馆,最终还是决定保留。但直到1901年威廉敏娜结婚时,才第一次正式启用。从1903年开始,金马车被作为“王子日”女王(国王)的座驾使用。王室成员的重要活动,有时也偶尔使用金马车。比如威廉敏娜的女儿、继任女王朱丽安娜的洗礼和婚礼,现任女王贝娅特丽克丝的洗礼和婚礼。王室最近一次在重要活动中使用金马车,是在2002年现任王储威廉·亚历山大的婚礼上。但同样是使用金马车,为了显示区别,只有女王亲自用的时候才能使用8匹马拉,而其他人只能使用6匹。
  
  曾因无马拉车被搁置
  
  金马车还有几个为荷兰人津津乐道的小故事。一战的时候。皇家马厩的马匹都被送到骑兵部队打仗用。当时即使是荷兰王室也无法找到合适的马匹来拉金马车,因此女王在“王子日”也只能乘坐普通马车去参加典礼。直到1930年才恢复了这一传统。1966年,还是公主的贝娅特丽克丝和德国外交官克劳斯在婚礼上乘坐金马车行驶在阿姆斯特丹街头,险些被人用点燃的烟雾弹击中——显然当时荷兰人还记得二战带来的痛苦,无法忍受一个德国人当未来女王的丈夫。
  2001年的“王子日”(9月18日),美国还沉浸在“9·11”恐怖袭击的余痛中,为表达对美国人民的慰问,女王特意决定取消金马车随行的乐队演奏,并在路过美国大使馆时停留了15秒钟,这也给金马车的历史上留下了一段特殊的回忆。
  虽然几经周折,甚至屡遭磨难,已经使用了百年之久的金马车仍然尽职尽责地坚守着岗位,并继续作为国家统一和团结的象征出现在世人面前。
其他文献
思路话语/明星人物
一个人不该口出狂言,但是,应该对未来充满信心。
刘超,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出生的青年才俊,他对中国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的文脉都有着十分深刻的把握。十几年前,他搞了一个系列“作家访谈”,当时崛起的文坛新锐,几乎都被他访谈过,好像南京的《青春》雜志还特意为他开辟了一个专门的栏目,把他的访谈文字源源不断地发表,在当时颇有影响。我的那一期访谈,他居然写了近两万字,成为我文学生涯最重要、最珍贵的一个历史文献,经常被后来的研究者引用。  这些访谈对象,现在大多都
你最喜爱的花是什么?  经常有女孩这样问我。也许她们希望听到“芙蕖,风露清愁令人嗟咨惋叹”,或是“玫瑰,法兰西百年来不老的传奇”,抑或是“郁金香,它艳丽得叫人睁不开眼睛,完美得让人透不过气来”这样的回答。但其实,我热爱草木胜于花朵。如果一定要说,那该是牡丹:容色无双,不需要文人无病呻吟地为它增添矫饰的词句,单是那骄傲绝丽的姿容,就能轻易征服一切目光,使之驻留。  所以我是不喜欢芍药的,我以为它是在
贫穷,在不少的时候是中国社会的历史包袱。因為贫穷,中华民族经历了许多的磨难和屈辱。因此,与贫困的抗争一直是中国社会无法回避的难题。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也是伴随和追寻要独立、反饥饿与求生存、谋幸福而开展的。最近十年来,一个伟大的扶贫行动,最终要实现全面脱贫目标的攻坚行动,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国很多地方全面持续展开。这是中国历史上直面贫穷展开的伟大反贫困奋斗的故事,也是人类历
20世纪50年代:列宁装·布拉吉·中山装   新中国成立初期,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无不以苏联为样板,苏联服装当然也成为了革命的象征,深深地影响着城镇居民。这期间列宁装、布拉吉、中山装颇为流行。   列宁装一度成为最流行的服装。其主要特点是:大翻领,单、双排扣,斜插袋,还可以系一条腰带。主要是妇女穿着,再梳上短发,给人一种整洁利落、朴素大方的感觉。此外,仿苏联坦克兵服装设计的坦克服、俄罗斯风格的连
这是一个关于心灵犯罪与赎罪的荡气回肠的故事——  一个12岁的男孩,看着自己最忠诚的伙伴为了他而被恶棍凌辱,因为怯懦,因为自私,或者还有别的什么,他没有挺身而出,只是躲在一角目睹了事件的全过程……事情发生以后,他陷入了深深的自责和愧疚,这让他甚至做了一件更加难以饶恕的事情——他用诬陷的手段逼走了仆人一家,使他们流落异乡。从此,他的灵魂沉重得再也无法自由飞翔……  这个男孩名叫阿米尔,出身于阿富汗上
大家都说江南好,生在江南,也一直没有深究江南究竟什么好,只知道唐人说“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宋人说“春水碧如天,画船听雨眠”。曾经有幸看到一位被骗来常州搞传销的西部打工仔骗同学也来常州搞传销的信,他介绍常州怎么怎么好,说到后来,他自己认为最能打动同学的一句话就是:“这个地方好得不得了,到处是水,快来。”  我当时心弦一动,江南好,就是水好吧。  常州是典型的江南城市,当年水绕四城。城中还有两条
胡适曾在1931年4月2日给北平香山慈幼院教育图书馆一位叫贺秉钧的青年回过一封信。查《胡适全集·书信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胡适书信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和《胡适遗稿及秘藏书信》(黄山书社1994年版)等均不载此信,这封一百余字的短札当属佚文了。其实见过这封短札的人还不止发信、收信的二人,当时贺秉钧将这封回信连同自己的去函,另加上香山慈幼院院长、曾任北洋政府国务总理的熊希
最近,微软公司董事长比尔·盖茨预言,计算机业将迎来下一个“数字10年”,计算机将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工具。作为人机互动模式,目前的键盘和鼠标将逐步被一种更为自然、更具直觉性的科技手段——声控式和触摸式界面所取代,从而给人们带来全新的体验。  盖茨说,多年来他一直在推广这种自然的交互模式。为此,微软已经开发出语言识别和触摸技术产品。例如,去年曾为福特汽车研发配备了Sync汽车音频和移动电话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