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教学是我国中小学教育的基本构成部分,是实施学校教育的基本途径。而新课程改革对课堂教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已有数年,改革的成效更是日趋显著,硕果累累。新课程改革倡导自主探究,从“做”中“学”,从探索中发现知识,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调动学生自主探索知识、发现知识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也满足了不同学生的需求,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是顺应教学发展的必然结果。但至今为止还有少部分教师,尤其是农村边远贫困地区的中老年教师对新课程改革仍就心存余虑,无所适从,仍然使用老办法来教新教材,达不到教学效果,教学质量更是让人担忧。只有改变我们传统的教学方式,才能提高学生的能力,也只有改革,才能提高一个学校总体的教学水平。因此课程改革是每个学校都要认真贯彻实施下去的重要任务。
贯彻新课改中提出的课堂教学“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本”的理念,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改变过去课堂教学以教师的教为主的教学模式,在老师的引导下,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彻底改变传统教育给我们的教育带来的负面影响。所以根据自身教学实践经验,我认为应该在以下几点中下功夫:
一、加强对课改工作的领导,明确各自的责任
校领导应高度重视课改工作,成立课改领导小组,明确各自的责任和任务。构建教科室—教研组—备课组—学科教师的四级管理体系、分工明确、合作有效。领导带头反思课改、营造课改反思的良好氛围。课程改革是新生事物,反思是课改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程序。课改在反思中积累经验,只有认真反思,课改才能少走弯路,在反思中前进。
二、建章立制和课改实践并行
“课改是为了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课改是实实在在用课堂时间让学生学会知识。”我们一直坚信这个理念。我们把“杜郎口教学模式”作为课改的起点,组织教师听课学习、交流研讨,先模仿,再创新。可以骨干教师带动,强势学科先行。扎实有效的开展听评课活动,以教研组为单位定时听评课。组织开展优质课大赛,并录成视频,放到校园网上供全体教师进行研讨交流,使每一位教师都在课改中不断的完善自己。
三、精心备课,将导学案与课本有机结合
导学案是学生前置自学即课前预习的资料。课前预习的重要性不必多说,但由于现在的学生学习能力及习惯都欠缺,所以有的学校提倡预习要在课上进行,学生依据导学案在老师的指导下,带着问题自主学习,完成有关问题,同时可以生成新问题,教师也可以在指导学生自学中了解学情,根据情况二次备课。当然,在引导学生课上预习一段时间后,根据情况也可由课上引上课外。因此,导学案是教师课前准备的重要内容。教师在备课时,先认真阅读教材,再深钻细研导学案,并对其进行梳理,还可以适当进行批判刑的修改。没有意义的、重复的或脱离课标的内容删掉;不符合自己教学思路的可以前后调整;重点内容不够突出的需要添加。做到条理清晰、重点突出、难点分散。总之,就是让设计的问题有层次、梯度性,使学生意识到要解决导学案上的问题,不看书不行,看书不细致不行,光看书不思考不行,思考不深不透也不行。充分利用导学案,让柯本与导学案有机结合,让它们在课堂上相得益彰,指导学生依据导学案的“设问导读”环节深入本节课内容,组织学生讨论导学案中的有关问题,简单易懂的内容一带而过,重点难点问题一到学生讨论交流,再针对存在的共性问题精讲释疑。并且学生独立完成导学案上的课堂检测题,当堂纠错,直接获取了课堂教学反馈的信息,查漏补缺,做到堂堂清。我们都清楚“教无定法”,怎样课本与导学案有机结合,让它们在课堂上相得益彰,每个人都有自己得心应手的办法。
四、教学中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学有动力
没有学生参与的课改是毫无生命力的。如何让学生一起参与到课改中、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也是课改中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因此,以学生为主体,突出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应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教材、一切教学手段,都应为学生的“学”服务,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一旦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不会感到学习是一种负担。因此要让学生愉快有效地学习,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学有动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有很多.比如:抓住导入环节设下悬念,能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合理的提问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激情;引人入胜的教学实验,让学生以研究者的身份,参与包括探索、发现等获得知识的全过程,使其体会到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功的快感,从而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求知欲。
五、大胆的让学生去实践,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我们传统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往往忽视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所以我们在教学方法上往往是讲授法,这样我们的学生习惯于我们这种知识的灌输,一旦他们离开了老师,往往就无所适从,学习能力与动手能力很差,更别说创新能力。出现这种状况是我们的教育方式与方法剥夺了学生动手的机会,压抑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所以在新教改中我们要多给学生创造、设置更多的动手的机会,让我们的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去体会、去学习、去归纳、去总结,既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给了学生动手的机会,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道理大家都懂,但在实际教学中考虑到进度以及不好把握课堂的节奏,我们的老师往往省去了这一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因此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多给学生动手的机会,因为培养学生的能力才是我们的目的,应该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不利局面,提高我们中华民族整体的创造力。
总之,课改工作任重而道远,我们将在实践中探索,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前进。克服困难,总结经验,树立课改必胜的信念,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深信,只要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平时多注意一些方法,多收集一些学生喜欢的趣题、益智题以开拓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他们由让我学变为我要学,让课堂焕发师生生命的活力,让课堂更精彩。
贯彻新课改中提出的课堂教学“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本”的理念,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改变过去课堂教学以教师的教为主的教学模式,在老师的引导下,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彻底改变传统教育给我们的教育带来的负面影响。所以根据自身教学实践经验,我认为应该在以下几点中下功夫:
一、加强对课改工作的领导,明确各自的责任
校领导应高度重视课改工作,成立课改领导小组,明确各自的责任和任务。构建教科室—教研组—备课组—学科教师的四级管理体系、分工明确、合作有效。领导带头反思课改、营造课改反思的良好氛围。课程改革是新生事物,反思是课改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程序。课改在反思中积累经验,只有认真反思,课改才能少走弯路,在反思中前进。
二、建章立制和课改实践并行
“课改是为了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课改是实实在在用课堂时间让学生学会知识。”我们一直坚信这个理念。我们把“杜郎口教学模式”作为课改的起点,组织教师听课学习、交流研讨,先模仿,再创新。可以骨干教师带动,强势学科先行。扎实有效的开展听评课活动,以教研组为单位定时听评课。组织开展优质课大赛,并录成视频,放到校园网上供全体教师进行研讨交流,使每一位教师都在课改中不断的完善自己。
三、精心备课,将导学案与课本有机结合
导学案是学生前置自学即课前预习的资料。课前预习的重要性不必多说,但由于现在的学生学习能力及习惯都欠缺,所以有的学校提倡预习要在课上进行,学生依据导学案在老师的指导下,带着问题自主学习,完成有关问题,同时可以生成新问题,教师也可以在指导学生自学中了解学情,根据情况二次备课。当然,在引导学生课上预习一段时间后,根据情况也可由课上引上课外。因此,导学案是教师课前准备的重要内容。教师在备课时,先认真阅读教材,再深钻细研导学案,并对其进行梳理,还可以适当进行批判刑的修改。没有意义的、重复的或脱离课标的内容删掉;不符合自己教学思路的可以前后调整;重点内容不够突出的需要添加。做到条理清晰、重点突出、难点分散。总之,就是让设计的问题有层次、梯度性,使学生意识到要解决导学案上的问题,不看书不行,看书不细致不行,光看书不思考不行,思考不深不透也不行。充分利用导学案,让柯本与导学案有机结合,让它们在课堂上相得益彰,指导学生依据导学案的“设问导读”环节深入本节课内容,组织学生讨论导学案中的有关问题,简单易懂的内容一带而过,重点难点问题一到学生讨论交流,再针对存在的共性问题精讲释疑。并且学生独立完成导学案上的课堂检测题,当堂纠错,直接获取了课堂教学反馈的信息,查漏补缺,做到堂堂清。我们都清楚“教无定法”,怎样课本与导学案有机结合,让它们在课堂上相得益彰,每个人都有自己得心应手的办法。
四、教学中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学有动力
没有学生参与的课改是毫无生命力的。如何让学生一起参与到课改中、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也是课改中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因此,以学生为主体,突出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应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教材、一切教学手段,都应为学生的“学”服务,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一旦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不会感到学习是一种负担。因此要让学生愉快有效地学习,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学有动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有很多.比如:抓住导入环节设下悬念,能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合理的提问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激情;引人入胜的教学实验,让学生以研究者的身份,参与包括探索、发现等获得知识的全过程,使其体会到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功的快感,从而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求知欲。
五、大胆的让学生去实践,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我们传统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往往忽视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所以我们在教学方法上往往是讲授法,这样我们的学生习惯于我们这种知识的灌输,一旦他们离开了老师,往往就无所适从,学习能力与动手能力很差,更别说创新能力。出现这种状况是我们的教育方式与方法剥夺了学生动手的机会,压抑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所以在新教改中我们要多给学生创造、设置更多的动手的机会,让我们的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去体会、去学习、去归纳、去总结,既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给了学生动手的机会,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道理大家都懂,但在实际教学中考虑到进度以及不好把握课堂的节奏,我们的老师往往省去了这一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因此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多给学生动手的机会,因为培养学生的能力才是我们的目的,应该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不利局面,提高我们中华民族整体的创造力。
总之,课改工作任重而道远,我们将在实践中探索,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前进。克服困难,总结经验,树立课改必胜的信念,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深信,只要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平时多注意一些方法,多收集一些学生喜欢的趣题、益智题以开拓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他们由让我学变为我要学,让课堂焕发师生生命的活力,让课堂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