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箭伤人

来源 :看历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wwac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暗箭伤人这个成语,意为偷偷放冷箭伤人,其引申义自然是指那些喜欢背地里搞阴谋诡计的人。而此语的出处,颇有意思——春秋第一美男子与一员老将因争夺兵车引发了血案。
  这春秋第一美男子,名叫公孙阏,字子都。对于其美色,《孟子》云:“至于子都,天下莫不知其姣也。不知子都之姣者,无目者也。”《诗经》云:“山有扶苏,隰有荷华。不见子都,乃见狂且”。尤令人羡慕的是,此君出身郑国贵族世家,年纪轻轻就当上了郑国大夫。但他有个致命的缺点——心胸狭窄。
  据《左传》记载,郑庄公欲兴兵收拾一个名叫许的小国,出兵之前,比武选将。“郑伯将伐许。五月,甲辰,授兵于大宫。”大约郑庄公在这个选将活动中设置了“授兵”的环节,其中的一项,便是由郑庄公亲自派发兵车。
  结果就出现了两个手下公然为争夺兵车而大打出手的闹剧,“公孙阏与颍考叔争车,颍考叔挟辀以走,子都拔棘以逐之”,颍考叔抢到车后就驾着兵车走了,气得公孙子都拿着兵器就去追杀。
  颖考叔也不是一个简单角色。据《史记》记载,此人曾帮助郑庄公克服了不能与母亲相见的大难题:
  庄公元年,封弟段于京,号太叔。祭仲曰:京大于国,非所以封庶也。庄公曰:武姜欲之,我弗敢夺也。段至京,缮治甲兵,与其母武姜谋袭郑。二十二年,段果袭郑,武姜为内应。
  郑庄公的母亲武姜因为协同郑庄公的弟弟造反,而被郑庄公强行驱走,还发毒誓“不至黄泉,毋相见也”。结果没过多久,郑庄公就因思念母亲而后悔发那个毒誓了。颖考叔不但点出了郑庄公的难题,还发明了挖隧道到“黄泉”的方式,化解了那毒誓,让郑庄公和其母得以相见。
  但公孙子都竟然没追上颖考叔,眼睁睁看着颖考叔驾着兵车留下一堆嘲讽的灰尘而去。公孙子都相当愤怒,比一般人要愤怒得多。
  他是春秋第一美男子,又是郑国大夫,应该是想要什么有什么,只有他抢人家的,哪还会有人敢抢他的?
  公孙子都已然具备了“暗箭伤人”的心理状态,只需要等一个机会了。
  两个月之后,郑庄公带着大军去收拾许国了,“秋,七月,公会齐侯、郑伯伐许。庚辰,傅于许”。乱军之中袭杀颖考叔,那可是有很多的机会。而碰巧颖考叔又要在此刻奋勇争先,欲在主子面前再一次卖弄一番自己的本事,将早已经心理扭曲的公孙子都以及同他抢车的事情,都全然忘记了。于是,“颍考叔取郑伯之旗蝥弧以先登,子都自下射之,颠”。
  从公孙子都“暗箭伤人”的作案手法分析,他当是在城墙下以弓箭狙杀城头上的敌方将领,估计是听到登城成功的颖考叔的喊叫,立即有了狙杀他的念头。当时处于混战状态,不太可能会有人知道他瞄准的不是城头上的敌人,而是刚登上城头的颖考叔。而颖考叔中箭之后从城头上摔下来死掉,也会被以为是为敌所伤,摔下而死,怀疑到公孙子都头上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然而,公孙子都所射出的箭,毕竟是郑国工匠所制,战后请专业人士一查验,便知道颖考叔竟然是被自己人从后面放冷箭给干掉了。根据《左传》记载,郑庄公得知此事之后,“使卒出豭,行出犬、雞,以诅射潁考叔者”。
  郑庄公,号称“春秋小霸”,乃郑国最杰出的国君,甚至连齐国一度都要跟着他混。而且此君厉害之处,不仅仅是对外打仗方面,对内也是很有一套,其故意让有造反企图的弟弟壮大实力,好有理由将其诛灭一事就是鲜明的体现。
  一个如此了得的人物,会不知道是谁放冷箭射杀了颖考叔?公孙子都与颖考叔为争车而大打出手的一幕,可是在他眼皮子底下上演的,他对此是视而不见呢,还是有意为之?选将出征,诚然有个高下之分,也没必要搞出个争夺兵车的情节吧,这不摆明了要让公孙子都心生暗杀颖考叔之意吗?
  史书对于郑庄公是如何看待曾助他化解毒誓难题的颖考叔,并没有相应的记载。但根据郑庄公的一生所为,大约可以推断出,面对一个能如此精确把握住自己心理动向,而且又爱卖弄本事的下属,性格霸道而阴沉的郑庄公,会作何感想?何况这颖考叔还是堂而皇之地对郑庄公的家事指手画脚,即便他是多了不起的实力派人物,对主子如此“关心”,想必也会招来不少的猜忌吧。
  联系到颖考叔这国之栋梁死后,郑庄公那装模作样的“诅咒”,不难想到,所谓公孙子都“暗箭伤人”的事情,极有可能是公孙子都和颖考叔在不知不觉之中,钻进了主子所布的一个生死局里面。换句话说,郑庄公借公孙子都之手杀了已经令人讨厌的颖考叔,而公孙子都可能根本不知情。
  他知道了又能怎样?
  说到底,暗箭伤人者,郑庄公也。而其所放暗箭的方式,当是卑鄙杀人法中最高明的一种,让死的人都不知道是怎么死的。
  而心理很不健康的公孙子都,则因心胸狭窄而留名于世。
其他文献
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把国家权力划分为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美国的立国者对政府普遍采取不信任的态度。为了保障公民自由和限制政府的权力,他们采用了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将行政权归总统,立法权归议会,司法权归最高法院,并让三者彼此制衡。  二战之后,资本主义各国行政权力普遍坐大,议会的权力反而日渐衰微,美国也不例外,总统的权势逐渐凌驾于议会的立法权与监督权之上,双方的矛盾时有发生。
期刊
读杂志 据说,近四亿五千四百万人从没有见过他,也不知道他长什么样。他从不公开露面,也不让记者采访,而且几乎从不让人给他照相。《柯莱尔斯》杂志称他为“亚洲的一个神秘人物”。  史叔:近期,一部《王牌特工:特工学院》在全国各大影院掀起了一股间谍热。大家似乎对于这种神秘又危险的职业充满了好奇,但现实总是比电影还要精彩百倍!史叔特意挖来了中国间谍界的传奇人物——戴笠的人生故事与大家分享。  小鱼干呢:  
期刊
公元1937年,农历丁丑年八月十五,中秋。当时的小津,也就是后来大家所熟知的导演小津安二郎,来到了黄浦江畔。他眺望黄埔江上的月亮,心旷神怡。他想起了当年日本的遣唐留学生阿倍仲麻吕的诗句:“翘首望东天”,咏的正是此情此景……但此时的小津,却是作为日本军人,作为侵华战争中的非正义的一方,作为毒气部队的一员,“进入”眼前这个颇有诗意的中国。  一面看风景,一面放毒气  1937年的小津安二郎,只是一名普
期刊
樊建川问来汇报的工作人员:“第一小分队到哪儿了?”  “已经到了没有路的地方。”工作人员展开一张手绘的地图。  今年是抗战胜利70周年,建川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从来没这么忙碌过。6月3日这一天,馆长樊建川要接待7波来访人员,但是他仍抽出时间来安排近期他最关心的事情——想办法从西藏阿里海拔4000米以上的山上,把美军飞虎队在二战时坠毁的飞机残骸背下来。听说飞机的一部分被美国人弄走,他禁不住骂了一句粗话。
期刊
坚硬无比的诺基亚手机,已经逝去,变成了一个业界传说,它什么时候卷土重来,目前尚不得而知。要对它做一番追忆和沉思的话,那么就必然要谈一谈它的历史,一谈它的历史,又会吃上一惊。  这家做手机的,原来是开造纸厂的!  纸业大亨  从表面上来看,手机与造纸完全是风马牛不相及,但事实上,两者大有渊源。手机所代表,乃是一种盛行于现代的人类信息传播技术;造纸,则代表的是发轫于古代的人类信息传播技术,本质上,它们
期刊
从罗家伦到钱钟书  有关民国时期的“高考”,被传诵最多的大概是与钱钟书有关的故事。  1929年,清华大学外语系招生时爆出一条新闻,一位数学只考了15分、本应被退回的考生却被破格录取,这个人就是钱钟书。为了突出戏剧性,在另外的版本中,钱先生的数学成绩被说成是0分。他自己后来回忆,“我数学考得不及格,但国文及英文还可以,为此事,当时校长罗家伦还特地召我至校长室谈话,蒙他特准而入学。我并向罗家伦弯腰鞠
期刊
大海是希腊文明的摇篮和归宿,且是恒久不变的主题。苏尼翁是希腊海边最美的所在,因为那里镶嵌着波塞冬海神殿。  海神殿形似离堆,风大。冬天的阳光,湛蓝的海水,在风的指引下分外美丽。海神殿矗立在风中,任世人瞻仰、凭吊。  静静地站在波塞冬海神殿中央,眺望着湛蓝的爱琴海,我真的为这样的宁静气场而深深折服。在这样的气场里,仰视海神殿那仅存的洁白石柱搭出的超越时空的几何图形,凝神静气,外部图像和内在意蕴上的巨
期刊
当我们唱着这首雄壮与悲壮相融的歌“五月的鲜花,开遍了原野”时,内心深处都会涌起一种莫名的感慨。当时间转盘的指针指向五月之时,我们会条件反射一样,在记忆的底片上搜索并曝光那场“8.0级撼世大地震”的每一个瞬间。一个月前,尼泊尔更为猛烈的地震再次令我们惊惶不已唏嘘不已……仅仅几十秒,加德满都12处世界文化遗产便毁之一旦……强大的天灾面前,渺小的人类再次变得不堪一击。  人类文明有史以来,伴随着地球的各
期刊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抗日战争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七十年了。今年,中国政府将对抗战给予历史上从未有过的隆重纪念,那么从历史主义观点看,我们今天究竟应该怎样纪念抗战与二战呢?  回想八十四年前,即1931年9月18日,中日两国在东北发生军事冲突,日军乘机侵占沈阳,进而占领东三省。翌年,东北全境沦陷,日本扶植前清废帝溥仪粉墨登场,成立满洲国,中日第二次战争由此开始。  “九一八事变”改变了中国历史走向
期刊
在2015年4月的第3周,A股新增开户数300多万,股市的又一个疯狂期来临了。  股市不仅出产百万富翁,还出产段子。比如经典的段子是,公交车上的大妈也开始讨论股市了,那么股市又离暴跌不远了。这种说法表面上有道理,但暗含着某种优越感,似乎大妈就不配买股票似的。其实,一个健康的股市,是可以让更多的人参与的。或者说,在现代社会,股票已是除了现金、存款之外较有力的金融工具,在有些发达国家,很多人都没存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