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平面设计是艺术专业和传媒专业的重要课程,当前,我国很多高校都相继开设了这一课程,进而满足市场对人才的能力需要,但是在具体教学中,教师更加关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发散思维,对强调内在关系、理论性强以及较为抽象的逻辑思维缺乏重视。在此背景下,文章主要针对平面设计教学中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进行分析和阐述,希望给予我国高等教育以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平面设计教学;逻辑思维能力;培养
逻辑思维是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最为常用的思考方式,逻辑思维能够帮助人们辨别以及认清事物内在联系,进而发现事物的特征和本质属性。在平面设计过程中,逻辑思维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属于平面设计的基本思维,但是当前教师更加重视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发散思维进行培养,认为发散思维更加有助于学生的艺术创造,忽视了逻辑思维的基础作用。在艺术设计中,学生只有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才能充分认清设计元素中的本质属性和关系,进而以此为基础扩宽想象空间,激发艺术创新的灵感。
一、平面设计与逻辑思维能力概述
1.平面设计
平面设计是利用特定的图片或者语言符号,通过设计工具、设计材料、设计软件和多媒体技术,结合自身的经验和智慧,创造出赏心悦目的视觉效果,促使受众通过设计作品体会到设计者的态度、观点和情感。当前,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蓬勃发展,平面设计已经在诸多领域实现了广泛应用。平面设计课程是艺术专业和传媒专业的基础课程,其教学任务是提升学生的设计水平,掌握相关软件应用方法以及理论知识。
2.逻辑思维能力
逻辑思维是思维的一种高级形式,其建立于个体已经具有的知识和经验之上,利用自身的知识和经验对事物本质属性和内在联系进行判断。逻辑思维在判断、演绎以及推理中具有较强的确定性,将个人的认知和经验、原则、定理、概念和规律充分结合,进而形成良好的逻辑思维。
二、当前平面设计教学中逻辑思维的运用现状
1.话语权严重缺失
在素质教育和创新理念的影响下,高校教师在教学中更加关注理论知识传授和创新能力培养,导致具备鲜明理性色彩和属性的逻辑思维缺失课堂话语权。而没有逻辑思维作为基础,学生的艺术创新能力也难以获得有效提升,对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十分不利。
2.未发挥实质作用
逻辑思维的作用和功能是分析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而发现其本质属性和区别。但是在平面设计课程教学中,由于教师对逻辑思维缺乏足够的重视,平面设计中的各个要素没有利用逻辑思维进行连接和总结,而是利用发散思维鼓励学生想象和创新。教学活动没有以设计要素的属性和特征为出发点,缺少对要素内在联系的研究,只是对各个要素从概念层面进行表达,导致逻辑思维没有发挥实质作用,对学生理性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十分不利。
三、在平面设计教学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相关策略分析
1.引导学生建立分析与综合的思考方式
分析与综合的思考方式属于逻辑思维的主要表达内容,其体现在认识中把整体分解为部分和把部分重新结合为整体的过程和方法。在具体教学中,想要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进行有效培养,教师需要加强引导,指导学生对设计内容进行判断和分析,并且在判断和分析中提升自身的逻辑思维。在分析设计内容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将设计内容按照不同环节、不同步骤以及不同要素进行划分,分别对其中的每个环节、步骤以及要素进行分析。充分掌握设计内容,然后按照一定的原理和规则,将每个环节、步骤和要素有机整合,进而形成具有较强系统性和逻辑性的组织内容。
2.引导学生掌握归纳与演绎的分析方法
归纳与演绎是逻辑思维最为常用和最为有效的分析方法,其可以帮助学生快速地掌握各个设计要素之间的关系和内在组成。归纳法主要是指在遵循个体顺序和规律的基础上,对各个设计要素的关系进行归纳。演绎法主要是指按照各个要素的本质特点进行总体分析。在平面设计具体教学中,教师要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灵活运用归纳与演绎的方法开展艺术创作和设计分析。例如,在组织学生设计生态环保标志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展开联想,想到生活中常见的污染源和污染物,其可能会对生活带来哪些负面影响,对环境造成哪些严峻的后果,然后对污染源和污染物进行综合和概括,找出具有标志性的符号和代表性的图片融入设计中,通过设计引发人们对生态环保的重视,进而提升人们的生态意识、树立环保理念。
3.引导学生运用ABC分析方法
逻辑思维能力对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为了切实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师可以引入ABC逻辑分析方法,引导学生利用该方法对设计要素进行判断和分析。ABC逻辑分析法主要是指通过对事物A的视觉体验,挖掘事物B和事物A的二者联系,并且以此为基础,实现最佳的C效果,提升平面设计作品的整体质量。例如,脑白金广告作为我国经典的平面设计案例,其海报就是将视觉形象和文字语言充分结合,进而提升广告的宣传效应,“收礼只收脑白金”的广告语言加上两个可爱的老人卡通形象,充分体现了事物A和事物B的内在联系,用户通过观看事物A的形象,会联想到事物B,进而起到优化设计作品的效果。同时,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在作品创作中,按照物体的比例、大小、位置以及顺序等原则进行组合排列。在刚开始排列的过程中,学生完全凭借个人喜好来完成。但是在经过多次训练后,就会形成稳固的逻辑思维方式,进而逐渐掌握设计要素的内在关系。将要素之间利用一定的规则进行安排和设置,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起到潜移默化的培养作用。
总而言之,随着时代的发展,平面設计将人们的生产生活联系更加紧密,而想要创作出优秀的设计作品,不仅需要感性认识和创作思维,还要具备理性认识和逻辑思维。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不是独立存在的个体,其属于辩证统一的矛盾体。在设计过程中,学生利用形象思维展开联想,利用逻辑思维建立事物中的艺术关系,形象思维是逻辑思维的延伸。在作品设计中,需要通过逻辑思维对事物进行判断和界定,只有在对事物具有清晰而明确的认知后,才能通过想象力赋予设计作品艺术性和时代感。因此,在平面设计教学中,教师需要给予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以高度重视,促使学生将理性和感性充分结合,进而在未来设计出更加优秀的艺术作品。
参考文献:
[1]李子明.提高高职院校教师平面设计理论与实践教学能力研究——评《平面设计项目化教程》[J].教育评论,2017(11):166.
[2]张启宁.面向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多维实践平台建设探究——以平面设计课程为例[J].课程教育研究,2017(17):237.
[3]倪亮节.以“工作室制”项目教学法来提升中职平面设计专业学生的实战能力[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版),2015(3):76-77.
[4]王丽芬,李丕瑾,胡晓红.在平面设计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2(9):2156-2157,2168.
关键词:平面设计教学;逻辑思维能力;培养
逻辑思维是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最为常用的思考方式,逻辑思维能够帮助人们辨别以及认清事物内在联系,进而发现事物的特征和本质属性。在平面设计过程中,逻辑思维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属于平面设计的基本思维,但是当前教师更加重视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发散思维进行培养,认为发散思维更加有助于学生的艺术创造,忽视了逻辑思维的基础作用。在艺术设计中,学生只有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才能充分认清设计元素中的本质属性和关系,进而以此为基础扩宽想象空间,激发艺术创新的灵感。
一、平面设计与逻辑思维能力概述
1.平面设计
平面设计是利用特定的图片或者语言符号,通过设计工具、设计材料、设计软件和多媒体技术,结合自身的经验和智慧,创造出赏心悦目的视觉效果,促使受众通过设计作品体会到设计者的态度、观点和情感。当前,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蓬勃发展,平面设计已经在诸多领域实现了广泛应用。平面设计课程是艺术专业和传媒专业的基础课程,其教学任务是提升学生的设计水平,掌握相关软件应用方法以及理论知识。
2.逻辑思维能力
逻辑思维是思维的一种高级形式,其建立于个体已经具有的知识和经验之上,利用自身的知识和经验对事物本质属性和内在联系进行判断。逻辑思维在判断、演绎以及推理中具有较强的确定性,将个人的认知和经验、原则、定理、概念和规律充分结合,进而形成良好的逻辑思维。
二、当前平面设计教学中逻辑思维的运用现状
1.话语权严重缺失
在素质教育和创新理念的影响下,高校教师在教学中更加关注理论知识传授和创新能力培养,导致具备鲜明理性色彩和属性的逻辑思维缺失课堂话语权。而没有逻辑思维作为基础,学生的艺术创新能力也难以获得有效提升,对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十分不利。
2.未发挥实质作用
逻辑思维的作用和功能是分析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而发现其本质属性和区别。但是在平面设计课程教学中,由于教师对逻辑思维缺乏足够的重视,平面设计中的各个要素没有利用逻辑思维进行连接和总结,而是利用发散思维鼓励学生想象和创新。教学活动没有以设计要素的属性和特征为出发点,缺少对要素内在联系的研究,只是对各个要素从概念层面进行表达,导致逻辑思维没有发挥实质作用,对学生理性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十分不利。
三、在平面设计教学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相关策略分析
1.引导学生建立分析与综合的思考方式
分析与综合的思考方式属于逻辑思维的主要表达内容,其体现在认识中把整体分解为部分和把部分重新结合为整体的过程和方法。在具体教学中,想要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进行有效培养,教师需要加强引导,指导学生对设计内容进行判断和分析,并且在判断和分析中提升自身的逻辑思维。在分析设计内容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将设计内容按照不同环节、不同步骤以及不同要素进行划分,分别对其中的每个环节、步骤以及要素进行分析。充分掌握设计内容,然后按照一定的原理和规则,将每个环节、步骤和要素有机整合,进而形成具有较强系统性和逻辑性的组织内容。
2.引导学生掌握归纳与演绎的分析方法
归纳与演绎是逻辑思维最为常用和最为有效的分析方法,其可以帮助学生快速地掌握各个设计要素之间的关系和内在组成。归纳法主要是指在遵循个体顺序和规律的基础上,对各个设计要素的关系进行归纳。演绎法主要是指按照各个要素的本质特点进行总体分析。在平面设计具体教学中,教师要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灵活运用归纳与演绎的方法开展艺术创作和设计分析。例如,在组织学生设计生态环保标志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展开联想,想到生活中常见的污染源和污染物,其可能会对生活带来哪些负面影响,对环境造成哪些严峻的后果,然后对污染源和污染物进行综合和概括,找出具有标志性的符号和代表性的图片融入设计中,通过设计引发人们对生态环保的重视,进而提升人们的生态意识、树立环保理念。
3.引导学生运用ABC分析方法
逻辑思维能力对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为了切实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师可以引入ABC逻辑分析方法,引导学生利用该方法对设计要素进行判断和分析。ABC逻辑分析法主要是指通过对事物A的视觉体验,挖掘事物B和事物A的二者联系,并且以此为基础,实现最佳的C效果,提升平面设计作品的整体质量。例如,脑白金广告作为我国经典的平面设计案例,其海报就是将视觉形象和文字语言充分结合,进而提升广告的宣传效应,“收礼只收脑白金”的广告语言加上两个可爱的老人卡通形象,充分体现了事物A和事物B的内在联系,用户通过观看事物A的形象,会联想到事物B,进而起到优化设计作品的效果。同时,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在作品创作中,按照物体的比例、大小、位置以及顺序等原则进行组合排列。在刚开始排列的过程中,学生完全凭借个人喜好来完成。但是在经过多次训练后,就会形成稳固的逻辑思维方式,进而逐渐掌握设计要素的内在关系。将要素之间利用一定的规则进行安排和设置,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起到潜移默化的培养作用。
总而言之,随着时代的发展,平面設计将人们的生产生活联系更加紧密,而想要创作出优秀的设计作品,不仅需要感性认识和创作思维,还要具备理性认识和逻辑思维。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不是独立存在的个体,其属于辩证统一的矛盾体。在设计过程中,学生利用形象思维展开联想,利用逻辑思维建立事物中的艺术关系,形象思维是逻辑思维的延伸。在作品设计中,需要通过逻辑思维对事物进行判断和界定,只有在对事物具有清晰而明确的认知后,才能通过想象力赋予设计作品艺术性和时代感。因此,在平面设计教学中,教师需要给予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以高度重视,促使学生将理性和感性充分结合,进而在未来设计出更加优秀的艺术作品。
参考文献:
[1]李子明.提高高职院校教师平面设计理论与实践教学能力研究——评《平面设计项目化教程》[J].教育评论,2017(11):166.
[2]张启宁.面向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多维实践平台建设探究——以平面设计课程为例[J].课程教育研究,2017(17):237.
[3]倪亮节.以“工作室制”项目教学法来提升中职平面设计专业学生的实战能力[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版),2015(3):76-77.
[4]王丽芬,李丕瑾,胡晓红.在平面设计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2(9):2156-2157,2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