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油田增产措施指采用此方法来扩大地层原有孔道或建立新通道。在油田的开发过程中,增产是一项重要的措施,可以提高油田的采油量。像这样通过压裂方式提高油田的采油量和采油效率,随着采油量的扩大采取高效的采油措施也是必要的。根据科学合理的经济手段来提高油井的增产量,通过讨论和使用经济学理论来确保增产稳定。
[关键词]压裂措施 油井增产 经济效益 增产措施
中图分类号:F426.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4-0121-01
在油田增产的各种措施中油井压裂是油田重要的增产措施,因此在确保油井增产的同时又要确保提高压裂井质量,保证压裂效果,提高采油效率。本文从油井的地质因素开始分析,针对施工质量和压裂措施进行分析处理,得出改善油井低效生产的方法,增加油田的高效益开发。人工压裂是压裂中采取的一种重要的措施,如果不进行压裂油井产量的下降是不可避免的,由于油井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因此在使用的过程中应当尽量采取保护措施,保证油井可以高效长期的使用。
1.影响压裂增油效果的因素
1.1 地质因素
1)注采井网的不完善造成了地层压力低,只有完善了注采井网才能保证油井的使用时间和采油量,采油量不仅指油量的多少还指油的质量。一套系统完整的注采网不仅可以提高采油量,还可以提高油井的反复利用率,提高油井的长期使用年限。2)物质基础差,泄油面积小导致压后油量增多但效率低,没有达到油井开发的作用,增大了开发的难度。很多油井的选取并没有选取产油量相对较多的地带,这就给采油造成了难度,开采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不能充分利用油井资源。3)压后增液不增油,该情况发生可能是由于压开了高含水层或与相邻水淹层压窜。4)改造油厚度小,增油的特质条件差。
1.2 压裂次数
重復压裂井,产量会逐渐减低,很难再增产。重复压裂也讲究科学压裂方法,一些施工单位只是在乎压裂次数而忽略了压裂的质量,这就造成了油井资料的浪费,不能充分的利用油井资源也是一种损失。
1.3 注采关系
注采关系影响采油增油量,相对来说,完善注采关系是提高增油量的关键,不但能提高油井反复利用率还能提高其使用寿命。
1.4 施工质量
施工过程中,材料的选择和施工质量密切相关,施工中要注重采油量的选择。设计施工包括缝长、裂缝方向等,当然要保证设计符合施工的要求,不给施工带来困难。
2.改善压裂效果的措施
2.1 油井产量低的主要原因
1)近井区受损造成了渗透率严重下降。2)油气层渗透性差。3)地层压力低,油气层剩余能量不足。4)地层原油粘度高。
2.2 油井增产途径
1)优化地质条件。通过对一些压裂井资料的分析,找出可以使油井产量最大化的压裂措施,提供多种选择方案进行设计和参数分析,找出有效的压裂参数进行记录整理,使油井在有限的地质条件内优化资源,提高油产量。2)优化压裂设计。压裂设计有很多方案,我们要本着科学、合理的原则对压裂设计进行优化处理,从压裂方式开始,优化选择施工管柱、压裂液和支撑剂的选择等。油井的裂缝长度对油井的产量几乎没有什么影响,经过测得油井的含水率在裂缝变大的初期几乎没有变化。3)加强质量监督和跟踪管理。在施工过程中,要有监督人员对施工的质量进行监督,监督包括压裂液的成胶时间、压裂砂的质量和压裂支撑剂选取的多少,做好施工监督和跟踪管理可以将数据进行呢有效的记录整理,进行科学评估,得出可以增进油产量的最优化的措施。
2.3 压裂的增产方式
压裂是用压力将地层压开一条或几条水平的或垂直的裂缝,并用支撑剂将裂缝支撑起来,减小流动阻力,沟通油、气、水的流动通道,从而达到增产的效果。
1)水力压裂。水力压裂是利用地面高压泵组,将高粘液体以大大超过地层吸收力的排量注入井中,在井底憋起高压,利用较高压力来使地层产生裂缝,这样就可以注入支撑剂来达到导流的效果,从而让油井增产。水力压裂主要是通过改变流体的渗流状态,降低能耗和降低降低附近地层中流体渗流阻力来完成。
2)高能气体压裂。高能气体压裂增产的原理是通过迅速升压产生的裂缝,这样的裂缝不会轻易闭合,在裂缝的产生过程中自然会有一些碎屑的脱落,这些碎屑会自行支撑起裂缝。同时,在高温可溶解孔隙中的蜡质、胶质和沥青质,高温还能使原油降粘。
3)酸化压裂。酸化压裂是将酸液作为压裂液,不加支撑剂的压裂。主要是靠水力作用形成裂缝,然后再由酸液的溶蚀作用把裂缝的避免溶蚀成凹凸不平的表面,在卸压后裂缝不能完全闭合这样就起到了导流的作用,可达到提高地层渗透性的目的。它和水力压裂相比,基本原理和目的相同,实现其导流性方式不同。导流能力取决于酸液对地层岩石矿物溶解量以及不均匀刻蚀的程度。
3.低效井压裂的控制方法
通过低效井因素统计分析,得出低效井产生的主要原因是高含水,有效厚度小,地层连通性差,造成压力低、供液不足,其它原因为次要因素。
3.1 压裂层段的确定
要取得较好的压裂增产效果,应选择厚度大、动用差,油水井连通好,压力水平较高的中、低渗透层进行压裂。但是油田全面机械开采后,分层测试资料较少,要完全根据分层测试的小层产液、含水和压力资料准确地确定压裂层位非常困难。为此经常采用动静结合的方法确定压裂层段。即利用油层静态资料和调整井、加密井水淹层解释资料以及注水井吸水剖面资料,结合油井动态反映综合分析确定压裂层段。
3.2 压裂的时机
实践过程中发现,在地层条件和压裂工艺及参数相近的情况下,压裂效果的好坏与压裂井的地层压力值有着密切的关系。地层压力在原始地层压力附近时,可获得最佳效果,地层压力过低或过高都不会获得最佳效果。?
3.3油井压裂选井选层原则
1)全井产液量低、含水低。2)压裂层段厚度大,具有一定的储量,且动用程度低或未动用。3)油水井连通好,油层压力水平在原始地层压力附近。4)层间矛盾大的井中动用较差的中、低渗透层。5)油层受污染堵塞,不完善或完善程度低的井。6)非均质性严重的厚油层内未水淹或低水淹部位和砂体平面变差部位。7)油水井连通好,但水井吸水差的井先改造水井,待注水受效后再压裂油井对应层段。8)原井网水井不发育或注水差,加密井转注后增加了注水井点,补充了地层能量的低渗透差油层。9)具有压裂工艺水平所要求的良好隔层。10)套管无损坏。压裂层段套管外无窜槽。
3.4 特高含水期压裂做法
1)对于厚油层内存在稳定结构界面的油层采取定位平衡压裂方式,挖潜厚油层内变差部位剩余油。2)对于厚油层内没有结构界面的油层采取投腊球选择性压裂方式,同时增大砂量,单缝加砂量加大到常规的2倍以上。3)压裂与堵水措施结合,一方面通过压裂提高差油层生产潜力,另一方面通过堵水控制高压、高含水层产水量,做到提液与控液、增油与降水的结合。?
4.结论与认识
由于油田开发有限,因此对油井多次利用和增产就成了现在油井中一大问题,而要提高油井的产量就有必要的采取压裂措施。压裂措施效果的好坏取决于地质因素、施工因素和压裂技术等多方面的原因,这需要各部门的紧密配合与协调发展,压裂选井和选层的界限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还是靠新技术的开发研究,将强对压裂的技术培训增加油井产量,在不断的试验中取得好的成果。
参考文献:
[1]于凤林,刘敏;高含水后期油井重复压裂选井选层方法探讨[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5年04期.
[2]吴建发;压裂酸化选井选层的模糊决策方法[J];断块油气田;2004年02期.
[关键词]压裂措施 油井增产 经济效益 增产措施
中图分类号:F426.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4-0121-01
在油田增产的各种措施中油井压裂是油田重要的增产措施,因此在确保油井增产的同时又要确保提高压裂井质量,保证压裂效果,提高采油效率。本文从油井的地质因素开始分析,针对施工质量和压裂措施进行分析处理,得出改善油井低效生产的方法,增加油田的高效益开发。人工压裂是压裂中采取的一种重要的措施,如果不进行压裂油井产量的下降是不可避免的,由于油井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因此在使用的过程中应当尽量采取保护措施,保证油井可以高效长期的使用。
1.影响压裂增油效果的因素
1.1 地质因素
1)注采井网的不完善造成了地层压力低,只有完善了注采井网才能保证油井的使用时间和采油量,采油量不仅指油量的多少还指油的质量。一套系统完整的注采网不仅可以提高采油量,还可以提高油井的反复利用率,提高油井的长期使用年限。2)物质基础差,泄油面积小导致压后油量增多但效率低,没有达到油井开发的作用,增大了开发的难度。很多油井的选取并没有选取产油量相对较多的地带,这就给采油造成了难度,开采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不能充分利用油井资源。3)压后增液不增油,该情况发生可能是由于压开了高含水层或与相邻水淹层压窜。4)改造油厚度小,增油的特质条件差。
1.2 压裂次数
重復压裂井,产量会逐渐减低,很难再增产。重复压裂也讲究科学压裂方法,一些施工单位只是在乎压裂次数而忽略了压裂的质量,这就造成了油井资料的浪费,不能充分的利用油井资源也是一种损失。
1.3 注采关系
注采关系影响采油增油量,相对来说,完善注采关系是提高增油量的关键,不但能提高油井反复利用率还能提高其使用寿命。
1.4 施工质量
施工过程中,材料的选择和施工质量密切相关,施工中要注重采油量的选择。设计施工包括缝长、裂缝方向等,当然要保证设计符合施工的要求,不给施工带来困难。
2.改善压裂效果的措施
2.1 油井产量低的主要原因
1)近井区受损造成了渗透率严重下降。2)油气层渗透性差。3)地层压力低,油气层剩余能量不足。4)地层原油粘度高。
2.2 油井增产途径
1)优化地质条件。通过对一些压裂井资料的分析,找出可以使油井产量最大化的压裂措施,提供多种选择方案进行设计和参数分析,找出有效的压裂参数进行记录整理,使油井在有限的地质条件内优化资源,提高油产量。2)优化压裂设计。压裂设计有很多方案,我们要本着科学、合理的原则对压裂设计进行优化处理,从压裂方式开始,优化选择施工管柱、压裂液和支撑剂的选择等。油井的裂缝长度对油井的产量几乎没有什么影响,经过测得油井的含水率在裂缝变大的初期几乎没有变化。3)加强质量监督和跟踪管理。在施工过程中,要有监督人员对施工的质量进行监督,监督包括压裂液的成胶时间、压裂砂的质量和压裂支撑剂选取的多少,做好施工监督和跟踪管理可以将数据进行呢有效的记录整理,进行科学评估,得出可以增进油产量的最优化的措施。
2.3 压裂的增产方式
压裂是用压力将地层压开一条或几条水平的或垂直的裂缝,并用支撑剂将裂缝支撑起来,减小流动阻力,沟通油、气、水的流动通道,从而达到增产的效果。
1)水力压裂。水力压裂是利用地面高压泵组,将高粘液体以大大超过地层吸收力的排量注入井中,在井底憋起高压,利用较高压力来使地层产生裂缝,这样就可以注入支撑剂来达到导流的效果,从而让油井增产。水力压裂主要是通过改变流体的渗流状态,降低能耗和降低降低附近地层中流体渗流阻力来完成。
2)高能气体压裂。高能气体压裂增产的原理是通过迅速升压产生的裂缝,这样的裂缝不会轻易闭合,在裂缝的产生过程中自然会有一些碎屑的脱落,这些碎屑会自行支撑起裂缝。同时,在高温可溶解孔隙中的蜡质、胶质和沥青质,高温还能使原油降粘。
3)酸化压裂。酸化压裂是将酸液作为压裂液,不加支撑剂的压裂。主要是靠水力作用形成裂缝,然后再由酸液的溶蚀作用把裂缝的避免溶蚀成凹凸不平的表面,在卸压后裂缝不能完全闭合这样就起到了导流的作用,可达到提高地层渗透性的目的。它和水力压裂相比,基本原理和目的相同,实现其导流性方式不同。导流能力取决于酸液对地层岩石矿物溶解量以及不均匀刻蚀的程度。
3.低效井压裂的控制方法
通过低效井因素统计分析,得出低效井产生的主要原因是高含水,有效厚度小,地层连通性差,造成压力低、供液不足,其它原因为次要因素。
3.1 压裂层段的确定
要取得较好的压裂增产效果,应选择厚度大、动用差,油水井连通好,压力水平较高的中、低渗透层进行压裂。但是油田全面机械开采后,分层测试资料较少,要完全根据分层测试的小层产液、含水和压力资料准确地确定压裂层位非常困难。为此经常采用动静结合的方法确定压裂层段。即利用油层静态资料和调整井、加密井水淹层解释资料以及注水井吸水剖面资料,结合油井动态反映综合分析确定压裂层段。
3.2 压裂的时机
实践过程中发现,在地层条件和压裂工艺及参数相近的情况下,压裂效果的好坏与压裂井的地层压力值有着密切的关系。地层压力在原始地层压力附近时,可获得最佳效果,地层压力过低或过高都不会获得最佳效果。?
3.3油井压裂选井选层原则
1)全井产液量低、含水低。2)压裂层段厚度大,具有一定的储量,且动用程度低或未动用。3)油水井连通好,油层压力水平在原始地层压力附近。4)层间矛盾大的井中动用较差的中、低渗透层。5)油层受污染堵塞,不完善或完善程度低的井。6)非均质性严重的厚油层内未水淹或低水淹部位和砂体平面变差部位。7)油水井连通好,但水井吸水差的井先改造水井,待注水受效后再压裂油井对应层段。8)原井网水井不发育或注水差,加密井转注后增加了注水井点,补充了地层能量的低渗透差油层。9)具有压裂工艺水平所要求的良好隔层。10)套管无损坏。压裂层段套管外无窜槽。
3.4 特高含水期压裂做法
1)对于厚油层内存在稳定结构界面的油层采取定位平衡压裂方式,挖潜厚油层内变差部位剩余油。2)对于厚油层内没有结构界面的油层采取投腊球选择性压裂方式,同时增大砂量,单缝加砂量加大到常规的2倍以上。3)压裂与堵水措施结合,一方面通过压裂提高差油层生产潜力,另一方面通过堵水控制高压、高含水层产水量,做到提液与控液、增油与降水的结合。?
4.结论与认识
由于油田开发有限,因此对油井多次利用和增产就成了现在油井中一大问题,而要提高油井的产量就有必要的采取压裂措施。压裂措施效果的好坏取决于地质因素、施工因素和压裂技术等多方面的原因,这需要各部门的紧密配合与协调发展,压裂选井和选层的界限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还是靠新技术的开发研究,将强对压裂的技术培训增加油井产量,在不断的试验中取得好的成果。
参考文献:
[1]于凤林,刘敏;高含水后期油井重复压裂选井选层方法探讨[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5年04期.
[2]吴建发;压裂酸化选井选层的模糊决策方法[J];断块油气田;2004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