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以“小戏骨”为品牌标识的Q版经典翻拍剧持续走红,在大众萌文化审美心理下,通过“小演员演大戏”的新奇观感,对经典文本进行复制与改写,形成了一种别样的文化审美方式。在对传统文化资源的利用与开发上,构建“儿童——儿童”“儿童——成人”这样新的文化传播途径,并成功将传统文化资源转换为IP品牌价值,取得良好收益。然而,在内容原创性的创新不足和受众定位方向上的模糊游移,IP品牌可持续发展动力不强,还未形成较稳定的IP产业链条。因此,解读“小戏骨”的翻拍模式和文化审美价值,分析它在文化资源IP转换的途径和方法,指出其在节目制作和运营中出现的问题与不足,使Q版翻拍剧在经典演绎和文化传承方面发挥更大作用,是本文想要探讨的重点。
关键词:小戏骨;翻拍剧;文化审美;IP价值;传统文化;传播
2015年12月,湖南卫视“小戏骨”第一部作品《娘》初次亮相荧屏,获得关注。时隔近四年,该系列共创作并播出作品19部。通过小演员以幼演老、以新演旧的形式,重新演绎经典影视作品,以制作精美、还原度高、演技精湛为特色,形成经典作品翻拍新风尚,成就斐然。在红色题材、民族故事、中国古典传说及文学名著等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再生产过程中,口碑建立愈发巩固,IP品牌持续增值,特别是制作出《小戏骨:白蛇传》《小戏骨:红楼梦之刘姥姥进大观园》(以下简称“《小戏骨:红楼梦》”)等爆款作品,其中《小戏骨:红楼梦》豆瓣评分分别为9.1,腾讯视频总播放量超2.2亿,新浪微博“小戏骨”超话总阅读量3.6亿。2019年,官方发布待上映作品有《小戏骨:黄飞鸿之狮王争霸》《小戏骨:射雕英雄传》等,继续加持“小戏骨”的IP品牌价值。
而在潘礼平从湖南卫视离职后,由其团队打造的“天真派”系列——《天真派:武林外传》和《天真派:杨门女将》,是“小戏骨”翻拍剧的分支和延续。虽然在版权归属上有了区分,但作品类型依然属于Q版经典翻拍的儿童剧。因此,为了行文方便,本文描述以“小戏骨”为主,“天真派”作为补充,将两者合称为“Q版翻拍剧”,以作概念上的统一指称。解读“小戏骨”的翻拍模式和文化审美价值,分析它在文化资源IP转换的途径和方法,指出其在节目制作和运营中出现的问题与不足,使Q版翻拍剧在经典演绎和文化传承方面发挥更大作用,是本文想要探讨的重点。
一、萌文化审美下“小戏骨”对经典文本的复制与改写
在后现代大众文化语境和互联网文化生产消费环境下,经典再生产已经成为一种具有主流文化色彩的文化与文艺现象。近年来,影视剧翻拍作品层出不穷,对经典文本的复制和再生产成为影视文化产业中一种常规操作,它因先期积累的文化记忆与观看经验,形成固定受众群体,为项目投产与后期盈利提供“安全”保证。与此同时,翻拍剧中诸如审美单一、角色同质、改写离谱、经典难越等问题也愈发突出,相较于传统翻拍剧中的跟风、迎合、商业化,“小戏骨”系列剧将翻拍重心放在对经典文本的复制和极致还原上,这种复制和还原主要通过儿童演员扮演角色的反差、错位、萌化来达成,将经典文本Q版化“缩印”,力求在故事情节、镜头语言、人物形象、服饰妆容、场景道具等一系列细节上完美再现经典影像作品。
1.萌文化的兴起与审美价值
儿童为主要参与对象的电视节目或者影视作品,很容易让人心生“萌”感。近几年大热的综艺节目《爸爸去哪儿》《爸爸回来了》,皆以儿童为表现主体,萌娃们的出现成为了电视节目的一抹亮色,深受大众喜欢,表示“赏心悦目”。“萌”,已经成为了一种亚文化。这里所说的“萌”,诞生于日本的御宅文化,由日本传入中国,2009年被收入到《中国生活语言状况2009》,释义为:“可爱。在日本动漫中,用这个字表达看到某物时,那种从脑海里一闪而过的,不夹带任何杂质的美好的感情:喜爱,欣赏,使人感到愉快等。”萌,作为一种亚文化,通常给人以单纯、美好的感觉,让人心生爱怜,“其精神内涵与现代人的审美心理相契合,是當今大众群体一种价值观的现实体现。”{1}
作为一种外来文化体系在中国的广泛流行,萌文化一定程度反映了当下青年一代亚文化的萌审美心理。与日本不同的是,中国萌文化的文化基础不仅来源于御宅文化、动漫文化体系中,而更多被应用在后现代主义、大众文化和网络文化的传播语境中,以娱乐为主,主要靠模仿、仿造等手段进行交流与互动。在新媒体传播环境和网生代受众群体构成背景下,萌文化也日渐与主流文化融汇合流,构建出新型文化审美方式,消解其边缘形态与反叛特质,借助文化消费这一强大驱动力,使萌文化作为一种大众审美实践活动具备合法审美意义与价值。具体来说,将萌文化与传统文化结合,用萌文化现象的新形势把传统文化内核包装起来,用符合受众审美心理、喜闻乐见艺术形式进行文化传播,形成初具规模的萌经济形态,拓宽文化产业发展空间,提升文化传播效率,是萌文化在中国落地生根、演变发展的新模式。如故宫博物馆发布的《雍正行乐图》,将雍正传统画作通过萌态动图处理,拉近了与民众之间的距离。
2.“小戏骨”对经典文本的萌化复制与改写
翻拍作为一种经典再生产实践活动,其实践意义在于通过艺术家对经典文本的利用、改写,构成符合当下历史与现实条件的、具备新思想与艺术张力的文本形态。在文学改编、影视翻拍作品中,艺术创作重点在于对原有文化资源的继承和创新,或者基于后现代文化语境对经典文本严肃性的解构与消解,产生异态或异质的文本,比如《大话西游》之于《西游记》。无论正向的“再经典”化还是反向的“去经典”化,都是创作主体基于艺术想象力和创新能力对原有作品进行新的艺术世界的建构。
小戏骨系列翻拍剧的创作播出,最大的特点就是演员都是儿童。他们属于“萌娃”群体,一举一动在许多观众眼里都是“萌文化”的代表,在与主流文化及原版电视剧相比之下,形成了崭新的“反差萌”。这种“反差萌”主要集中在Q版人物形象和场景设计中,通过1:1的还原,实现对经典文本的萌化复制与改写。主要有以下两个特点: 一是以新颖形式重现文本内容。小戏骨所翻拍的剧集都是深入人心的经典范本,且已被多次改编和翻拍过,这些文本在不断重复和变异中被解构和消解了原初的意义体系,致使出现翻拍剧大多无法超越经典的怪现象。诸如今年上映的新版《倚天屠龙记》《白娘子传奇》《封神演义》等作品,口碑不佳,群嘲不断。而小戏骨系列剧在文本内容的复现中选择忠实复刻,高度还原,以致敬经典为初衷,实现对原作品的全面模仿,而评价与审美的维度也主要集中在“像不像”这样的目标体系中。
二是作为视觉元素参与编码的小演员形象。如果说“小戏骨”对原作最大的文本改写,应属这些被启用的毫无表演经验的小演员了,而这也是“小戏骨”系列剧最大的艺术特色。小戏骨里的演员,年龄都是6-12岁的少年儿童。小孩子演原版经典影视作品,作为翻拍剧,不仅仅能引起成年人的共鸣、怀旧和参与讨论,还能以其特有的“萌”面貌吸引大量成人观众来一探究竟,与其审美心理相契合。所谓“反差萌”主要来自于有年龄差距的“小演员演大戏”带来的新奇感。这种新奇感被围绕在以小演员为中心的所有视觉元素包裹,通过专业的服装道具、电影化高规格制作、经典场景设计复现以及高还原度视听语言风格等制作手法进行编码,构建了原作整体视象的“微缩”效果,形成了“严肃—戏谑”二元反向互动模式,即小演员表演得越认真、模仿得越像,观众获得的喜感和新奇感就越强。这种反向互动模式,也可被视为一种对经典文本的另类改写。
二、“小戏骨”对可再生文化资源的价值利用与IP转换
文化资源作为一种精神形态的存在,随着社会意识形态的发展演变,需要被注入新的思想内容,迎合年轻一代受众审美趣味,起到良好文化传播效果。文化资源的价值主要有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两方面。作为影视文化产品,对文化资源的利用与开发也离不开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重评价。“小戏骨”通过勾起大众文化记忆、适配民族文化心理、升温文化传播热度,意外走出一条翻拍剧的特色之路。同时,努力开发相关业务,在后续作品中企图发展出一条儿童影视剧IP产业链条,将文化资源转换为IP文化品牌,实现产业化运营。
1.文化资源价值利用
在分析和借鉴了大多翻拍剧的经验教训之后,“小戏骨”团队以逆向思维、回归经典的思路,保留了原有作品中的文化精神和艺术品格,以儿童演员为创作主体,在儿童视角中重新观照和解读经典,以“儿戏”的形式和并不“儿戏”的态度,最大限度的临摹、复刻经典影像,不仅收视率屡创新高,更形成了文化传播的舆论场,制造了话题热度,引起广泛社会关注。从目前“小戏骨”选定的翻拍作品来看,大多具备文化资源可开发、再利用的文本价值,翻拍的剧集主要从家庭伦理、红色经典、民间传说和古典文学中筛选和提炼素材,以真实还原手法重现经典文本魅力,以期激发观众的集体记忆与消费情怀,对中国伦理文化、红色文化、民间文化和文学名著文化精神二次利用,以Q萌审美情趣完成二次翻新,将文本中的文化资源有效转换为一种文化品牌,实现文化产品的认知启蒙与社会教化作用,从而提升作品的文化传播價值和IP品牌辨识度。
由于节目特点和儿童角色扮演的限制,“小戏骨”在对文化资源的利用上也是有所取舍和改动的。比如在《小戏骨:白蛇传》中,删去大量许仙和白娘子的爱情戏,重点表现白娘子济世救人、乐善好施的品格魅力,以及许仕林如何历经艰险困苦,最终高中状元、救母出塔的感人情节。还有《小戏骨:红楼梦》中截取的“刘姥姥进大观园”段落,以刘姥姥视角一睹荣国府兴衰,宣扬知恩图报的人性美,以传播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虽然相比于原著,作品的复杂性和文化深度被打了折扣,但能做到返璞归真、大道至简,用儿童这一萌化审美符号再次演绎和传承文化精神,拉近成年人与经典影视作品以及原著的距离,构建“儿童—儿童”“儿童—成人”这样新的文化传播途径,是“小戏骨”对文化资源再利用的价值所在。
2.文化资源IP转换
“IP”是英语“知识产权”的直译,也是近年来影视行业的高频词汇。如果说改编、翻拍是就文本本身而言,IP强调的则是一种文化品牌在市场中的交换价值,或盈利能力,是从文化产业角度而言的,两者之间概念不同却也有着内在的转化关系。作为文化资源存在的经典文本,已成为文化消费市场上被抢夺的核心生产要素,而IP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一个段子、一个概念、一类形象群体都可以被开发和转化,涉及到影视、游戏、娱乐等各个文化领域,拥有忠实而庞大的粉丝群体。
“小戏骨”制作出的两部爆款剧《小戏骨:白蛇传》和《小戏骨:红楼梦》,都是已经被多次翻拍、孵化出IP价值的文学经典作品。也是从这时候开始,“小戏骨”的翻拍策略开始主动寻求那些高收视率和话题度的热播IP剧,如《小戏骨:包青天》《小戏骨:武林外传》等,不断强化“小戏骨”的品牌特色和市场号召力。在成功获取关注度之后,“小戏骨”们的精湛演技成为最大看点,这些小演员自然也成为了节目组最大的IP资源,这些有粉丝基础的小演员队伍,使后续的衍生品开发以及超级IP孵化成为了可能。具体来讲,“小戏骨”对文化资源的IP价值转换途径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以传播和弘扬传统文化为宗旨,弥补IP产业中人文性缺失的问题。IP如何与市场有效结合,是其价值转换的关键。因此,从目前中国市场上运营的IP品牌来看,由于为了迎合市场和消费者,一味强调娱乐性、商业性,通过博眼球的商业操作过度追求经济利益,造成其品牌核心价值即人文精神的缺失。作为文化产品,若没有价值观的有效输出,IP产品就失去了其核心竞争力。“小戏骨”节目制作人潘礼平说自己一开始做“小戏骨”的初衷,就是为了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经典。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小戏骨”这样一种新颖的表达方式上,使老、中、青、少各个年龄段的人,都可以在作品中吸取得到感兴趣又有益的东西。与此同时,在经典优秀作品传承方面,受故事本身的洗礼和熏陶,“小戏骨”演员们在剧中所表现出的专业精神和认真态度,不仅提升了整部剧的制作水准和观赏性,较好的保存了经典中“固有的”文化因子,其演技也被人们拿来和当下影视剧中的流量小生作对比,得到观众广泛称赞,演员形象的正面营销也反过来促成了节目的高口碑传播。 二是对原作的忠实还原和复刻,修复大众对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由于网生代群体、二次元文化的日渐兴盛,影视作品中的后现代主义解构、反讽、拼贴、恶搞等创作手法蔚然成风,无厘头、鬼畜风格渐为年轻一代的主流审美,出现了大量恶搞戏说英雄人物、拼贴整合历史史实的翻拍作品,忽视文化产品的意义生产与传播,形成全民狂欢的非理性局面。中国传统文化遭遇意义消解,大众精神信仰缺失、价值观混乱,娱乐成为一种文化精神,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认同感低。“小戏骨”翻拍剧不作无谓的创新,经典翻拍的创意,跟如今主流爆款的大明星、大投入、大平台制作套路完全不搭调,更与各平台热衷引进海外大制作模式的做法南辕北辙{2}。在文化认同感方面主动靠近中国民族传统文化内容,从目前翻拍的19部作品来看,涉及涵盖中国民族传统文化内容包括伦理观念、民风民俗、诗词曲赋、武侠精神等方方面面,在不同历史时期代表着中国人民个体生命身份象征,紧密贴合中国历史发展阶段和经典史实,努力呼应中国现实社会和当代观众情感需求。在当今浮躁社会下,启发和引导人们、特别是青少年重读经典、重判经典、重塑经典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对文化资源的利用与IP转换找准方向之后,湖南卫视借力“小戏骨”的社会影响,积极摸索和尝试打造自己的IP产业链。目前已孵化出“宝贝有戏”衍生IP,全力打造少儿类原创影视项目,这既是“一档少儿类原创影视类赛事,也是一个通过儿童影视作品提高社会影响力,串联社会力量,关注孩子在影视培训及作品领域成才的品牌项目”{3}。该品牌在2018年7月启动了“宝贝有戏”系列网络大电影《七仙女》项目,并于2019年全新推出“《宝贝有戏》小演员全国选拔赛”,尝试从演员培育起步,走出一条涵盖少儿综艺、赛事选拔、网络大电影等针对儿童影视市场的、以孩子为品种的多元营销、全系列影视IP产品。
三、“小戏骨”系列翻拍剧现象反思
“小戏骨”系列剧的横空出世不仅仅带给大众惊喜,随之而来的也有许多负面评价和质疑。
首先是节目定位模糊与受众方向不明。在萌化审美心理下,“小孩演大剧”形成的反差萌迎合了“成人儿童化”的观赏兴趣,虽然由孩子出演,其操作思路却更多指向成年人。另一方面,在翻拍过程中又要兼顾演员群体的年龄阶段和理解力,对剧情进行浓缩和简化处理,在作品深度和文化传播中靠近儿童群体。这种错位和尴尬,导致了大家对于“儿童早熟”的关注和探讨,对“消费儿童”的观剧模式发出更多质疑。同时,在“小戏骨”系列的不同作品之间,也由此出现了创作路数完全相反的
情况。若将《小戏骨:红楼梦》和《小戏骨:八仙过海》拿来比较,会发现前者的受众定位是成年人,从台词到服饰背景完全照搬87版《红楼梦》,发布的海报也是萌化十足的一本正经,召唤的是70、80后观众的集体记忆;后者虽然契合了“八仙过海”等奇幻内容,小演员的表演也可圈可点,但整个简单化处理的剧情面对成年观众,还是显得过于幼稚,作品风格更贴近于儿童剧,尤其是推广视频用“萌系小八仙,组队打怪救世界”作宣传语,又似将受众定位为儿童群体。
其次,“反差萌”带来的新奇感渐失。“小戏骨”首创用“小孩演大剧”翻拍模式形成的新奇感正在日渐衰退。已于今年2月上线的《天真派:武林外传》,就其播出后表现来看,话题度和评分均不如预期,豆瓣评分7.4。很多观众对“小孩演大人”“高还原下的极致模仿”等翻拍模式开始产生审美疲劳。由模仿带来的原创性创新不足,萌化复制带来的审美疲劳,使节目未来发展受限,可持续性内容输出成为制约着节目群众基础和生命长度的关键要素。当“小戏骨”演技这一趣味和话题被消耗殆尽,还如何保持作品在成年观众中的吸引力,是需要节目组迫切解决的发展困境。与此同时,作为一个影视IP品牌,核心竞争力在于培育和积累一批“小戏骨”明星演员,当新奇感消失,这种演员培育模式还能否走下去,已成名的“小戏骨”未来还能走多远,是关系到“小戏骨”IP品牌维护与增值的核心问题。
综上所述,“小戏骨”翻拍剧在时下的走红,映衬出了当代年轻观众的萌文化审美心理, 通过小演员的精湛演技,和观众构成了“严肃——戏谑”的二元反向互动模式,实现对经典作品文本的另类改写。这种改写通过“小孩演大戏”的反差萌,形成一种新的文化审美方式,其文化价值主要体现在对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IP品牌转化方面。主要通过构建“儿童——儿童”“儿童——成人”这样的传播途径,实现大众对传统文化的重新关注,起到良好的文化传播效果。特别是对青少年群体,建立正确的文化观念,重读经典、重判经典、重塑经典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与此同时,由于节目定位和受众方向的模糊选择,一定程度上引起了同质化翻拍作品的“审美疲劳”,当新奇感渐失,用户忠实度降低,将会影响“小戏骨”IP品牌的可持续输出,破坏原有IP品牌价值。
值得肯定的是,“小戏骨”系列剧的出现,使我们欣喜地看到翻拍剧、儿童剧的新模式、新方向、新现象,在一个不断解构经典的浮躁时代,让重温经典成为了可能;在消费为王、消费引领生产的文化产业时代,使精雕细琢的艺术生产方式依然可以实现。也通过“小戏骨”的IP价值转换,触及到儿童消费群体市场,在网络电影、少儿综艺、演艺培训等多品类转化过程中,实现IP产品化,获得经济与社会效益的双丰收。未来,在受众定位和节目原创性方面若能有新的开拓,相信以“小戏骨”为代表的Q版经典翻拍剧会迎来更广阔的市场空间,IP转换率更高,品牌影响力更强,特別是在提升影视产品的文化自信、倡导学习中华经典的儿童风尚和增强大众对经典文化作品的关注等方面,会有更好表现。
注释:
{1}李帅:《青年亚文化视角下“萌文化”研究》,南京师范大学2016年硕士学位论文。
{2}《小城市里小姑娘》,《专访小戏骨总导演潘礼平:身处闹市心有壮阔,再来写这滚滚红尘》,.https://www.douban.com/note/643830525/
{3}邢佳、罗帅:《2019<宝贝有戏>小演员全国选拔赛正式启动》,http://hn.people.com.cn/n2/2019/0601/c356888-33000784
.html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责任编辑 马新亚
关键词:小戏骨;翻拍剧;文化审美;IP价值;传统文化;传播
2015年12月,湖南卫视“小戏骨”第一部作品《娘》初次亮相荧屏,获得关注。时隔近四年,该系列共创作并播出作品19部。通过小演员以幼演老、以新演旧的形式,重新演绎经典影视作品,以制作精美、还原度高、演技精湛为特色,形成经典作品翻拍新风尚,成就斐然。在红色题材、民族故事、中国古典传说及文学名著等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再生产过程中,口碑建立愈发巩固,IP品牌持续增值,特别是制作出《小戏骨:白蛇传》《小戏骨:红楼梦之刘姥姥进大观园》(以下简称“《小戏骨:红楼梦》”)等爆款作品,其中《小戏骨:红楼梦》豆瓣评分分别为9.1,腾讯视频总播放量超2.2亿,新浪微博“小戏骨”超话总阅读量3.6亿。2019年,官方发布待上映作品有《小戏骨:黄飞鸿之狮王争霸》《小戏骨:射雕英雄传》等,继续加持“小戏骨”的IP品牌价值。
而在潘礼平从湖南卫视离职后,由其团队打造的“天真派”系列——《天真派:武林外传》和《天真派:杨门女将》,是“小戏骨”翻拍剧的分支和延续。虽然在版权归属上有了区分,但作品类型依然属于Q版经典翻拍的儿童剧。因此,为了行文方便,本文描述以“小戏骨”为主,“天真派”作为补充,将两者合称为“Q版翻拍剧”,以作概念上的统一指称。解读“小戏骨”的翻拍模式和文化审美价值,分析它在文化资源IP转换的途径和方法,指出其在节目制作和运营中出现的问题与不足,使Q版翻拍剧在经典演绎和文化传承方面发挥更大作用,是本文想要探讨的重点。
一、萌文化审美下“小戏骨”对经典文本的复制与改写
在后现代大众文化语境和互联网文化生产消费环境下,经典再生产已经成为一种具有主流文化色彩的文化与文艺现象。近年来,影视剧翻拍作品层出不穷,对经典文本的复制和再生产成为影视文化产业中一种常规操作,它因先期积累的文化记忆与观看经验,形成固定受众群体,为项目投产与后期盈利提供“安全”保证。与此同时,翻拍剧中诸如审美单一、角色同质、改写离谱、经典难越等问题也愈发突出,相较于传统翻拍剧中的跟风、迎合、商业化,“小戏骨”系列剧将翻拍重心放在对经典文本的复制和极致还原上,这种复制和还原主要通过儿童演员扮演角色的反差、错位、萌化来达成,将经典文本Q版化“缩印”,力求在故事情节、镜头语言、人物形象、服饰妆容、场景道具等一系列细节上完美再现经典影像作品。
1.萌文化的兴起与审美价值
儿童为主要参与对象的电视节目或者影视作品,很容易让人心生“萌”感。近几年大热的综艺节目《爸爸去哪儿》《爸爸回来了》,皆以儿童为表现主体,萌娃们的出现成为了电视节目的一抹亮色,深受大众喜欢,表示“赏心悦目”。“萌”,已经成为了一种亚文化。这里所说的“萌”,诞生于日本的御宅文化,由日本传入中国,2009年被收入到《中国生活语言状况2009》,释义为:“可爱。在日本动漫中,用这个字表达看到某物时,那种从脑海里一闪而过的,不夹带任何杂质的美好的感情:喜爱,欣赏,使人感到愉快等。”萌,作为一种亚文化,通常给人以单纯、美好的感觉,让人心生爱怜,“其精神内涵与现代人的审美心理相契合,是當今大众群体一种价值观的现实体现。”{1}
作为一种外来文化体系在中国的广泛流行,萌文化一定程度反映了当下青年一代亚文化的萌审美心理。与日本不同的是,中国萌文化的文化基础不仅来源于御宅文化、动漫文化体系中,而更多被应用在后现代主义、大众文化和网络文化的传播语境中,以娱乐为主,主要靠模仿、仿造等手段进行交流与互动。在新媒体传播环境和网生代受众群体构成背景下,萌文化也日渐与主流文化融汇合流,构建出新型文化审美方式,消解其边缘形态与反叛特质,借助文化消费这一强大驱动力,使萌文化作为一种大众审美实践活动具备合法审美意义与价值。具体来说,将萌文化与传统文化结合,用萌文化现象的新形势把传统文化内核包装起来,用符合受众审美心理、喜闻乐见艺术形式进行文化传播,形成初具规模的萌经济形态,拓宽文化产业发展空间,提升文化传播效率,是萌文化在中国落地生根、演变发展的新模式。如故宫博物馆发布的《雍正行乐图》,将雍正传统画作通过萌态动图处理,拉近了与民众之间的距离。
2.“小戏骨”对经典文本的萌化复制与改写
翻拍作为一种经典再生产实践活动,其实践意义在于通过艺术家对经典文本的利用、改写,构成符合当下历史与现实条件的、具备新思想与艺术张力的文本形态。在文学改编、影视翻拍作品中,艺术创作重点在于对原有文化资源的继承和创新,或者基于后现代文化语境对经典文本严肃性的解构与消解,产生异态或异质的文本,比如《大话西游》之于《西游记》。无论正向的“再经典”化还是反向的“去经典”化,都是创作主体基于艺术想象力和创新能力对原有作品进行新的艺术世界的建构。
小戏骨系列翻拍剧的创作播出,最大的特点就是演员都是儿童。他们属于“萌娃”群体,一举一动在许多观众眼里都是“萌文化”的代表,在与主流文化及原版电视剧相比之下,形成了崭新的“反差萌”。这种“反差萌”主要集中在Q版人物形象和场景设计中,通过1:1的还原,实现对经典文本的萌化复制与改写。主要有以下两个特点: 一是以新颖形式重现文本内容。小戏骨所翻拍的剧集都是深入人心的经典范本,且已被多次改编和翻拍过,这些文本在不断重复和变异中被解构和消解了原初的意义体系,致使出现翻拍剧大多无法超越经典的怪现象。诸如今年上映的新版《倚天屠龙记》《白娘子传奇》《封神演义》等作品,口碑不佳,群嘲不断。而小戏骨系列剧在文本内容的复现中选择忠实复刻,高度还原,以致敬经典为初衷,实现对原作品的全面模仿,而评价与审美的维度也主要集中在“像不像”这样的目标体系中。
二是作为视觉元素参与编码的小演员形象。如果说“小戏骨”对原作最大的文本改写,应属这些被启用的毫无表演经验的小演员了,而这也是“小戏骨”系列剧最大的艺术特色。小戏骨里的演员,年龄都是6-12岁的少年儿童。小孩子演原版经典影视作品,作为翻拍剧,不仅仅能引起成年人的共鸣、怀旧和参与讨论,还能以其特有的“萌”面貌吸引大量成人观众来一探究竟,与其审美心理相契合。所谓“反差萌”主要来自于有年龄差距的“小演员演大戏”带来的新奇感。这种新奇感被围绕在以小演员为中心的所有视觉元素包裹,通过专业的服装道具、电影化高规格制作、经典场景设计复现以及高还原度视听语言风格等制作手法进行编码,构建了原作整体视象的“微缩”效果,形成了“严肃—戏谑”二元反向互动模式,即小演员表演得越认真、模仿得越像,观众获得的喜感和新奇感就越强。这种反向互动模式,也可被视为一种对经典文本的另类改写。
二、“小戏骨”对可再生文化资源的价值利用与IP转换
文化资源作为一种精神形态的存在,随着社会意识形态的发展演变,需要被注入新的思想内容,迎合年轻一代受众审美趣味,起到良好文化传播效果。文化资源的价值主要有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两方面。作为影视文化产品,对文化资源的利用与开发也离不开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重评价。“小戏骨”通过勾起大众文化记忆、适配民族文化心理、升温文化传播热度,意外走出一条翻拍剧的特色之路。同时,努力开发相关业务,在后续作品中企图发展出一条儿童影视剧IP产业链条,将文化资源转换为IP文化品牌,实现产业化运营。
1.文化资源价值利用
在分析和借鉴了大多翻拍剧的经验教训之后,“小戏骨”团队以逆向思维、回归经典的思路,保留了原有作品中的文化精神和艺术品格,以儿童演员为创作主体,在儿童视角中重新观照和解读经典,以“儿戏”的形式和并不“儿戏”的态度,最大限度的临摹、复刻经典影像,不仅收视率屡创新高,更形成了文化传播的舆论场,制造了话题热度,引起广泛社会关注。从目前“小戏骨”选定的翻拍作品来看,大多具备文化资源可开发、再利用的文本价值,翻拍的剧集主要从家庭伦理、红色经典、民间传说和古典文学中筛选和提炼素材,以真实还原手法重现经典文本魅力,以期激发观众的集体记忆与消费情怀,对中国伦理文化、红色文化、民间文化和文学名著文化精神二次利用,以Q萌审美情趣完成二次翻新,将文本中的文化资源有效转换为一种文化品牌,实现文化产品的认知启蒙与社会教化作用,从而提升作品的文化传播價值和IP品牌辨识度。
由于节目特点和儿童角色扮演的限制,“小戏骨”在对文化资源的利用上也是有所取舍和改动的。比如在《小戏骨:白蛇传》中,删去大量许仙和白娘子的爱情戏,重点表现白娘子济世救人、乐善好施的品格魅力,以及许仕林如何历经艰险困苦,最终高中状元、救母出塔的感人情节。还有《小戏骨:红楼梦》中截取的“刘姥姥进大观园”段落,以刘姥姥视角一睹荣国府兴衰,宣扬知恩图报的人性美,以传播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虽然相比于原著,作品的复杂性和文化深度被打了折扣,但能做到返璞归真、大道至简,用儿童这一萌化审美符号再次演绎和传承文化精神,拉近成年人与经典影视作品以及原著的距离,构建“儿童—儿童”“儿童—成人”这样新的文化传播途径,是“小戏骨”对文化资源再利用的价值所在。
2.文化资源IP转换
“IP”是英语“知识产权”的直译,也是近年来影视行业的高频词汇。如果说改编、翻拍是就文本本身而言,IP强调的则是一种文化品牌在市场中的交换价值,或盈利能力,是从文化产业角度而言的,两者之间概念不同却也有着内在的转化关系。作为文化资源存在的经典文本,已成为文化消费市场上被抢夺的核心生产要素,而IP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一个段子、一个概念、一类形象群体都可以被开发和转化,涉及到影视、游戏、娱乐等各个文化领域,拥有忠实而庞大的粉丝群体。
“小戏骨”制作出的两部爆款剧《小戏骨:白蛇传》和《小戏骨:红楼梦》,都是已经被多次翻拍、孵化出IP价值的文学经典作品。也是从这时候开始,“小戏骨”的翻拍策略开始主动寻求那些高收视率和话题度的热播IP剧,如《小戏骨:包青天》《小戏骨:武林外传》等,不断强化“小戏骨”的品牌特色和市场号召力。在成功获取关注度之后,“小戏骨”们的精湛演技成为最大看点,这些小演员自然也成为了节目组最大的IP资源,这些有粉丝基础的小演员队伍,使后续的衍生品开发以及超级IP孵化成为了可能。具体来讲,“小戏骨”对文化资源的IP价值转换途径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以传播和弘扬传统文化为宗旨,弥补IP产业中人文性缺失的问题。IP如何与市场有效结合,是其价值转换的关键。因此,从目前中国市场上运营的IP品牌来看,由于为了迎合市场和消费者,一味强调娱乐性、商业性,通过博眼球的商业操作过度追求经济利益,造成其品牌核心价值即人文精神的缺失。作为文化产品,若没有价值观的有效输出,IP产品就失去了其核心竞争力。“小戏骨”节目制作人潘礼平说自己一开始做“小戏骨”的初衷,就是为了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经典。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小戏骨”这样一种新颖的表达方式上,使老、中、青、少各个年龄段的人,都可以在作品中吸取得到感兴趣又有益的东西。与此同时,在经典优秀作品传承方面,受故事本身的洗礼和熏陶,“小戏骨”演员们在剧中所表现出的专业精神和认真态度,不仅提升了整部剧的制作水准和观赏性,较好的保存了经典中“固有的”文化因子,其演技也被人们拿来和当下影视剧中的流量小生作对比,得到观众广泛称赞,演员形象的正面营销也反过来促成了节目的高口碑传播。 二是对原作的忠实还原和复刻,修复大众对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由于网生代群体、二次元文化的日渐兴盛,影视作品中的后现代主义解构、反讽、拼贴、恶搞等创作手法蔚然成风,无厘头、鬼畜风格渐为年轻一代的主流审美,出现了大量恶搞戏说英雄人物、拼贴整合历史史实的翻拍作品,忽视文化产品的意义生产与传播,形成全民狂欢的非理性局面。中国传统文化遭遇意义消解,大众精神信仰缺失、价值观混乱,娱乐成为一种文化精神,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认同感低。“小戏骨”翻拍剧不作无谓的创新,经典翻拍的创意,跟如今主流爆款的大明星、大投入、大平台制作套路完全不搭调,更与各平台热衷引进海外大制作模式的做法南辕北辙{2}。在文化认同感方面主动靠近中国民族传统文化内容,从目前翻拍的19部作品来看,涉及涵盖中国民族传统文化内容包括伦理观念、民风民俗、诗词曲赋、武侠精神等方方面面,在不同历史时期代表着中国人民个体生命身份象征,紧密贴合中国历史发展阶段和经典史实,努力呼应中国现实社会和当代观众情感需求。在当今浮躁社会下,启发和引导人们、特别是青少年重读经典、重判经典、重塑经典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对文化资源的利用与IP转换找准方向之后,湖南卫视借力“小戏骨”的社会影响,积极摸索和尝试打造自己的IP产业链。目前已孵化出“宝贝有戏”衍生IP,全力打造少儿类原创影视项目,这既是“一档少儿类原创影视类赛事,也是一个通过儿童影视作品提高社会影响力,串联社会力量,关注孩子在影视培训及作品领域成才的品牌项目”{3}。该品牌在2018年7月启动了“宝贝有戏”系列网络大电影《七仙女》项目,并于2019年全新推出“《宝贝有戏》小演员全国选拔赛”,尝试从演员培育起步,走出一条涵盖少儿综艺、赛事选拔、网络大电影等针对儿童影视市场的、以孩子为品种的多元营销、全系列影视IP产品。
三、“小戏骨”系列翻拍剧现象反思
“小戏骨”系列剧的横空出世不仅仅带给大众惊喜,随之而来的也有许多负面评价和质疑。
首先是节目定位模糊与受众方向不明。在萌化审美心理下,“小孩演大剧”形成的反差萌迎合了“成人儿童化”的观赏兴趣,虽然由孩子出演,其操作思路却更多指向成年人。另一方面,在翻拍过程中又要兼顾演员群体的年龄阶段和理解力,对剧情进行浓缩和简化处理,在作品深度和文化传播中靠近儿童群体。这种错位和尴尬,导致了大家对于“儿童早熟”的关注和探讨,对“消费儿童”的观剧模式发出更多质疑。同时,在“小戏骨”系列的不同作品之间,也由此出现了创作路数完全相反的
情况。若将《小戏骨:红楼梦》和《小戏骨:八仙过海》拿来比较,会发现前者的受众定位是成年人,从台词到服饰背景完全照搬87版《红楼梦》,发布的海报也是萌化十足的一本正经,召唤的是70、80后观众的集体记忆;后者虽然契合了“八仙过海”等奇幻内容,小演员的表演也可圈可点,但整个简单化处理的剧情面对成年观众,还是显得过于幼稚,作品风格更贴近于儿童剧,尤其是推广视频用“萌系小八仙,组队打怪救世界”作宣传语,又似将受众定位为儿童群体。
其次,“反差萌”带来的新奇感渐失。“小戏骨”首创用“小孩演大剧”翻拍模式形成的新奇感正在日渐衰退。已于今年2月上线的《天真派:武林外传》,就其播出后表现来看,话题度和评分均不如预期,豆瓣评分7.4。很多观众对“小孩演大人”“高还原下的极致模仿”等翻拍模式开始产生审美疲劳。由模仿带来的原创性创新不足,萌化复制带来的审美疲劳,使节目未来发展受限,可持续性内容输出成为制约着节目群众基础和生命长度的关键要素。当“小戏骨”演技这一趣味和话题被消耗殆尽,还如何保持作品在成年观众中的吸引力,是需要节目组迫切解决的发展困境。与此同时,作为一个影视IP品牌,核心竞争力在于培育和积累一批“小戏骨”明星演员,当新奇感消失,这种演员培育模式还能否走下去,已成名的“小戏骨”未来还能走多远,是关系到“小戏骨”IP品牌维护与增值的核心问题。
综上所述,“小戏骨”翻拍剧在时下的走红,映衬出了当代年轻观众的萌文化审美心理, 通过小演员的精湛演技,和观众构成了“严肃——戏谑”的二元反向互动模式,实现对经典作品文本的另类改写。这种改写通过“小孩演大戏”的反差萌,形成一种新的文化审美方式,其文化价值主要体现在对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IP品牌转化方面。主要通过构建“儿童——儿童”“儿童——成人”这样的传播途径,实现大众对传统文化的重新关注,起到良好的文化传播效果。特别是对青少年群体,建立正确的文化观念,重读经典、重判经典、重塑经典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与此同时,由于节目定位和受众方向的模糊选择,一定程度上引起了同质化翻拍作品的“审美疲劳”,当新奇感渐失,用户忠实度降低,将会影响“小戏骨”IP品牌的可持续输出,破坏原有IP品牌价值。
值得肯定的是,“小戏骨”系列剧的出现,使我们欣喜地看到翻拍剧、儿童剧的新模式、新方向、新现象,在一个不断解构经典的浮躁时代,让重温经典成为了可能;在消费为王、消费引领生产的文化产业时代,使精雕细琢的艺术生产方式依然可以实现。也通过“小戏骨”的IP价值转换,触及到儿童消费群体市场,在网络电影、少儿综艺、演艺培训等多品类转化过程中,实现IP产品化,获得经济与社会效益的双丰收。未来,在受众定位和节目原创性方面若能有新的开拓,相信以“小戏骨”为代表的Q版经典翻拍剧会迎来更广阔的市场空间,IP转换率更高,品牌影响力更强,特別是在提升影视产品的文化自信、倡导学习中华经典的儿童风尚和增强大众对经典文化作品的关注等方面,会有更好表现。
注释:
{1}李帅:《青年亚文化视角下“萌文化”研究》,南京师范大学2016年硕士学位论文。
{2}《小城市里小姑娘》,《专访小戏骨总导演潘礼平:身处闹市心有壮阔,再来写这滚滚红尘》,.https://www.douban.com/note/643830525/
{3}邢佳、罗帅:《2019<宝贝有戏>小演员全国选拔赛正式启动》,http://hn.people.com.cn/n2/2019/0601/c356888-33000784
.html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责任编辑 马新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