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处于信息时代的师生,正面临着一个全新的以网络通讯技术为主要教学手段和认知工具的学习环境。美术学科内涵丰富,涉及面较广,但限于教学课时不足,传统单一的教学方法已显得苍白无力。计算机与网络环境技术的课程开发与学科整合,为美术教师提供了提高课堂效率的方法和手段,更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美术是人类创造的一种精神产品,是人们接触艺术作品时产生的一种审美活动,是一种通过艺术形象去认识客观世界的思维活动,它具有如下基本特征:
1.造型性、可视性:美术是以物质材料为媒介,占据一定平面或立体空间的,具有可视形象以供欣赏的艺术。它的范围非常广泛,包括绘画、工艺美术、雕塑、建筑艺术,等等。
2.情感性。情感是美术的一种属性,它的形、色、质等直接作用于感官,这些直观的视觉形象和符号,更容易唤起人的某种情感。
3.差异性。美术教育最根本的价值是培养审美观,但由于个体的差异,如生活经历、文化程度,家庭背景、接受能力、审美情趣、受教层面的不同,并非每个人对艺术品都会有相同的感受,每件艺术品并非都能被人们所接受。
我根据美术教育的基本特征,结合教学实践,谈谈网络环境下多媒体美术教学的优势。
一、网络环境下的美术教学有助于丰富表象积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所谓表象,是感知过的事物凭记忆在头脑中再现的形象,它是学生展开想象的原材料。人脑中可以产生对未感知过的事物的想象,但不可能凭空产生,它必须从已感知事物的表象中抽取有关内容,经过整合、夸张等特殊思维方式才能形成。表象匮乏,想象便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学生认识事物总是从直观到抽象,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在网络环境下的美术教学,就是要把抽象的美术知识转化为具体的直观形象,使学生通过视觉材料,获得丰富的感性知识,形成正确的美术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春天的畅想》一课中,可以利用网络收集各种有关春天的作品,包括图片、文学作品、音像资料等,制作成Flash动画,让学生在图文声并茂的情境中,感受春天,并展开对春天色彩的想象,把认为最能表现春天色彩的颜色表现出来,通过各抒己见的讨论与分析活动,使学生在感悟、求知、解惑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学习色彩知识,表现出自己对春天色彩的畅想。那些看似幼稚、零乱的作品,正是学生在艺术熏陶中所表现出来的对艺术的理解、向往和创造。
二、网络环境下的美术教学有助于丰富想象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能力。
现代美术教育强调“改革、创新、和谐、发展”,注重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开发,但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和个性呢?我认为应根据学生社会生活阅历少的实际情况,有选择、有针对性地提供丰富多彩的信息源。在信息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网络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天地,我们要改变传统教学习惯,把学习自主权还给学生,使学生自主地运用多种信息资料,进行自主、协作的学习和探索,发展知识结构。通过信息整合、交流知识,各取所需,按照自己原有的知识基础进行有目的的建构。在教学中,教师应趁热打铁、抛砖引玉地让学生带着情感联系实际,追求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发展,并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认识到自己存在的价值。这样完全由学生主动探索、相互协商而获得的知识,其价值远远超过教师在传统课堂上的知识灌输,更有利于知识的保持、延伸,特别是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七年级美术第三单元《校园的春天——设计标志》这课,我事先让学生熟悉校园,根据自己的审美标准自主设计学校标志,并利用网络,在精心的组织和引导下,站在稍稍超前于学生智力发展的边界上,提出问题或启发学生提出问题来引导讨论,通过这样的交互式平等合作的网络学习,学生带着主题,按照自己的意愿自主地选择内容,这既很好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又循序渐进地发展和巩固了知识结构。在热火朝天的求知气氛中,我们可以趁热打铁地要求同学们为学校的运动会或英语口语竞赛设计制作标志,设计制作要求不限(可以是手绘、剪贴或电脑设计制作等),学生在这种平等的无任何压力的“获取——内化——提升——再获取——创造”情境中,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极大的发展,个性也得到极大的发挥和张扬。
三、网络环境下的美术教学有助于顾及个体差异,落实因材施教。
传统美术教育常常同化人的审美个性,用统一的标准来规范学生的美术学习,限制学生审美个性的发展,扼杀学生的创造潜能。只有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审美个性,支持其独立创新,我们的因材施教才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各得其所”地发展,使学生的创造美的水平都有所提高,并让有特长的人才脱颖而出。
建立在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广阔空间,使个性化学习成为现实。在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的设计过程中,我们要充分顾及个体差异,考虑学生原有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的不同,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交互性,将教学内容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地进行设计,使基础薄弱的学生能掌握基本的知识和基本的技能。在此过程中,要适时设计良好的人机对话界面,使学生可以回到原有知识面,复习原有知识,巩固和加深对原有知识的理解。而对于接受能力较强的学生,我们则可以快速通过对美术教学内容的学习,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程度、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地进入更高层次的学习。这种网络环境下的分层次教学,使各个层面的学生都能在原有的认知结构上得到充分的发展。
实践证明,网络技术教学作为一种先进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走进美术课堂,它的直观性、交互性和智能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网络环境下的美术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虽然网络环境不能完全取代美术课的常规教育,但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课程开发与学科的整合,为美术教师提供了提高课堂效率的方法和手段,我们应合理利用这种资源,优化美术课堂。
美术是人类创造的一种精神产品,是人们接触艺术作品时产生的一种审美活动,是一种通过艺术形象去认识客观世界的思维活动,它具有如下基本特征:
1.造型性、可视性:美术是以物质材料为媒介,占据一定平面或立体空间的,具有可视形象以供欣赏的艺术。它的范围非常广泛,包括绘画、工艺美术、雕塑、建筑艺术,等等。
2.情感性。情感是美术的一种属性,它的形、色、质等直接作用于感官,这些直观的视觉形象和符号,更容易唤起人的某种情感。
3.差异性。美术教育最根本的价值是培养审美观,但由于个体的差异,如生活经历、文化程度,家庭背景、接受能力、审美情趣、受教层面的不同,并非每个人对艺术品都会有相同的感受,每件艺术品并非都能被人们所接受。
我根据美术教育的基本特征,结合教学实践,谈谈网络环境下多媒体美术教学的优势。
一、网络环境下的美术教学有助于丰富表象积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所谓表象,是感知过的事物凭记忆在头脑中再现的形象,它是学生展开想象的原材料。人脑中可以产生对未感知过的事物的想象,但不可能凭空产生,它必须从已感知事物的表象中抽取有关内容,经过整合、夸张等特殊思维方式才能形成。表象匮乏,想象便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学生认识事物总是从直观到抽象,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在网络环境下的美术教学,就是要把抽象的美术知识转化为具体的直观形象,使学生通过视觉材料,获得丰富的感性知识,形成正确的美术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春天的畅想》一课中,可以利用网络收集各种有关春天的作品,包括图片、文学作品、音像资料等,制作成Flash动画,让学生在图文声并茂的情境中,感受春天,并展开对春天色彩的想象,把认为最能表现春天色彩的颜色表现出来,通过各抒己见的讨论与分析活动,使学生在感悟、求知、解惑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学习色彩知识,表现出自己对春天色彩的畅想。那些看似幼稚、零乱的作品,正是学生在艺术熏陶中所表现出来的对艺术的理解、向往和创造。
二、网络环境下的美术教学有助于丰富想象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能力。
现代美术教育强调“改革、创新、和谐、发展”,注重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开发,但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和个性呢?我认为应根据学生社会生活阅历少的实际情况,有选择、有针对性地提供丰富多彩的信息源。在信息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网络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天地,我们要改变传统教学习惯,把学习自主权还给学生,使学生自主地运用多种信息资料,进行自主、协作的学习和探索,发展知识结构。通过信息整合、交流知识,各取所需,按照自己原有的知识基础进行有目的的建构。在教学中,教师应趁热打铁、抛砖引玉地让学生带着情感联系实际,追求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发展,并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认识到自己存在的价值。这样完全由学生主动探索、相互协商而获得的知识,其价值远远超过教师在传统课堂上的知识灌输,更有利于知识的保持、延伸,特别是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七年级美术第三单元《校园的春天——设计标志》这课,我事先让学生熟悉校园,根据自己的审美标准自主设计学校标志,并利用网络,在精心的组织和引导下,站在稍稍超前于学生智力发展的边界上,提出问题或启发学生提出问题来引导讨论,通过这样的交互式平等合作的网络学习,学生带着主题,按照自己的意愿自主地选择内容,这既很好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又循序渐进地发展和巩固了知识结构。在热火朝天的求知气氛中,我们可以趁热打铁地要求同学们为学校的运动会或英语口语竞赛设计制作标志,设计制作要求不限(可以是手绘、剪贴或电脑设计制作等),学生在这种平等的无任何压力的“获取——内化——提升——再获取——创造”情境中,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极大的发展,个性也得到极大的发挥和张扬。
三、网络环境下的美术教学有助于顾及个体差异,落实因材施教。
传统美术教育常常同化人的审美个性,用统一的标准来规范学生的美术学习,限制学生审美个性的发展,扼杀学生的创造潜能。只有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审美个性,支持其独立创新,我们的因材施教才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各得其所”地发展,使学生的创造美的水平都有所提高,并让有特长的人才脱颖而出。
建立在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广阔空间,使个性化学习成为现实。在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的设计过程中,我们要充分顾及个体差异,考虑学生原有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的不同,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交互性,将教学内容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地进行设计,使基础薄弱的学生能掌握基本的知识和基本的技能。在此过程中,要适时设计良好的人机对话界面,使学生可以回到原有知识面,复习原有知识,巩固和加深对原有知识的理解。而对于接受能力较强的学生,我们则可以快速通过对美术教学内容的学习,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程度、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地进入更高层次的学习。这种网络环境下的分层次教学,使各个层面的学生都能在原有的认知结构上得到充分的发展。
实践证明,网络技术教学作为一种先进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走进美术课堂,它的直观性、交互性和智能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网络环境下的美术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虽然网络环境不能完全取代美术课的常规教育,但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课程开发与学科的整合,为美术教师提供了提高课堂效率的方法和手段,我们应合理利用这种资源,优化美术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