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分析了英汉习语的文化内涵及其差异的原因,探讨了习语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策略。指出实际翻译时,应根据翻译目的和翻译对象,灵活运用归化、异化及两者相结合的翻译方法,做到既忠实于原习语文化内涵,又符合译文语言规范的和谐统一。
关键词:习语 文化内涵 归化 异化 和谐统一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习语是经过人们时代相传而约定俗成的语言形式。它包括成语、谚语、俗语和典故等,集各种修辞手法为一体,蕴涵着浓厚的地域文化和民族特色。因此,英汉习语在体现东西方语言的文化差异上,更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汉英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都具有极其丰富的习语。习语作为文化交流的媒介,其翻译就显得更加重要,它不仅是不同语言的语码转换,而且是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恰当的英汉习语翻译在跨文化交际中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
一 英汉习语的文化内涵比较及其差异分析
(一)英汉习语的文化内涵比较
通过英汉习语的文化内涵比较,两种习语在表现文化特色方面通常呈现出3种关系类型:基本对应、半对应和不对应习语。基本对应习语是指英汉习语无论在字面上、内涵上还是形象上都对应,可称为文化重合现象。比如:To strike while the iron is hot(趁热打铁);To be on the thin ice(如履薄冰);like a bolt from the blue(晴天霹雳);To lose one’s face(丢面子)等。在半对应的习语中,喻义相同而喻体不同,即“意似”但“形不似”。它们只是部分地传达出相应的文化特征。例如:雨后春笋(spring up like mushrooms);蠢得像头猪(as stupid as a gooose);拦路虎(a lion in the way)等等。不对应关系的习语在英汉语言中属文化空缺现象,如:pull one’s leg(和某人开玩笑);still waters run deep(大智若愚)等。
(二)英汉习语文化差异的原因分析
1 不同地理环境下的习语文化差异
英汉民族因为地理环境、气候条件或生活方式的不同,其习语词义所引发的不同含义会反映在文化差异中。例如:(1)When the wind is in the east it?s neither good for man nor for beast(风起东方,人畜不安);(2)When the wind is in the west the weather?s at the best(风起西方,气候最佳)。又如朱熹的“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其中,“东风”即“春风”,约翰·曼斯菲尔德(John Mansfield)的The west wind的诗句“It?s a warm wind,the west wind full of birds cries”(西风送暖,鸟语啾啾)也是典型例子,这里,“西风”即“春风”。
2 不同风俗习惯的习语文化差异
习语还反应出不同民族风俗习惯的差异。比如:中国人喜欢称自己为龙的传人,因为龙在古代汉民族的心目中是神的化身,是吉祥高贵、真命天子的象征。与龙相关的成语很多,如龙腾虎跃、望子成龙、龙飞凤舞等等。而西方人则认为龙是邪恶凶残的怪兽,这也是为什么“亚洲四小龙”被译为Four Tigers in Asia,而不是Four Dragons.除此之外,“狗”在两个民族文化传统中的内涵差异也颇具代表性。狗在汉语中是一个卑微的动物,汉语中以“狗”为喻体的习语大都含有贬意,如:狗眼看人低、狗拿耗子,多管闲事、狗熊样、狗腿子等。而在西方英语国家,狗被认为是人类最忠诚的朋友。英语习语中,常以狗的形象比喻人的行为。如:You are a lucky dog(你是一个幸运儿)、Every dog has its day(凡人皆有得意日)、Love me,love my dog(爱人及物)等。
3 不同宗教信仰的习语文化差异
宗教信仰对各个民族的历史发展和思想意识都有很大影响,反映在习语文化中,也有很深刻的体现。中国人信佛教、道教和儒教,直到佛道儒三教合一,中国的佛道儒三教严格说是无神教或泛神教。儒教承认天和天命,但它只是一种抽象而玄妙的力量,没有一个主宰的神。因而汉语中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跑了和尚跑不了庙”、“借花献佛”等。而英语国家人民信仰基督教,基督教是有神教,只承认一个上帝,认为上帝是世间万物包括人类的缔造者和主宰,所以英语中有很多习语反映上帝的权威和荣耀,例如:God is above all(上帝高于一切);God bless you(愿上帝保佑你);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上帝帮助自助的人);What angels’visits(何等令人愉快的拜访)等。
4 历史文化背景中的习语文化差异
古希腊罗马时代,西方哲学家在探索自然奥妙的同时,也非常关心人本身的价值和意义,连当时神话中的神也非常人性化。文艺复兴时代,人文主义者强调人的价值、人存在的意义,致力于发扬人性,主张人性自由。19世纪,伴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以尼采、叔本华为代表的唯意志论的人道主义兴起,认为情感意志和本能是唯一的实在。尼采认为意志是万物的根源,“自我”对人类来说十分重要。叔本华则认为,利己和自私是人的本性。比如:self preservation is the first law of nature(自我保护是自然的第一法则),这就是西方人道主义所宣扬的利已主义、个人主义。
二 英汉习语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
1 归化与异化的内涵
1813年,德国语言古典学家、翻译理论家施莱尔马赫在《论翻译的方法》中提出:“翻译的途径有两种:一种是尽可能让作者安居不动,而引导读者去接近作者;另一种是尽可能让读者安居不动,而引导作者去接近读者。”1995年美国翻译理论家Venuti在《译者的隐形》一书中,将第一种方法称为“异化法”(foreignizing method),将第二种方法称为“归化法”(domesticating method)(Venuti,1995:20)。概括地说,异化法要求译者向作者靠拢,采用相应于作者所使用的原语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的内容;而归化法则要求向目的语读者靠拢,采取目的语读者所习惯的目的语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的内容。
2 归化翻译策略
(1)形象替换法。英语词语中有许多鲜明的形象,包括人物与动物。但由于文化差异,具有相同联想意义的习语,英汉两种文化中,往往使用不同的形象来表达。因此在实际翻译中需要采用形象替换,使译文能够为目标语读者所接受。譬如:a:Penny wise and pound foolish(小事聪明,大事糊涂);b:Among the blind ,the one eyed man is king(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You can not sell the cow and drink the milk(鱼翅熊掌二者不可兼得)。类似这些例句的译文通过形象替换,更加符合中国读者的欣赏习惯。
(2)意译法。意译是在充分理解原习语含义的基础上,舍弃其中陌生难懂的比喻形象而经常采用的归化译法。意译就是“译意”,就是在原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之间寻求“文化对等”。其特征即避开文化障碍,传达原文内涵并使译文流畅。例如:a:Justice has long arms.(天网恢恢,疏而不漏);b:The two frinends are hand-in-glove with each other.(这两位朋友情同手足)。又如汉语中“不到黄河不死心”译为Refuse to give up until all hope is gone.如把“不到黄河”直译为not untile arriving in the Yellow River,英语读者会因不了解背景而难以理解,慎重应用意译法能“传神达意”。
(3)意译加注释。这是意译法的扩展,在意译尚不能完全达意时,为了方便目的语读者的理解与接受,这时可采用意译加注释的方法。注释使该习语得到诠释。比如“班门弄斧”译为to show off one’s proficiency with the axe before Lu Ban-the master carpenter;It was a Herculean task,but he managed to do it译为“那是非常艰巨的任务,但他终于完成了(注:Herculean是希腊神话中力大无比的英雄,他曾完成12项极为艰巨的任务,成功后被封为神)”。
3 异化翻译策略
(1)直译法。直译法是在符合译文语言规范的条件下,在不引起错误的联想或误解的前提下,在译文中保留习语的比喻形象、语言风格和民族地方色彩等。直译既能保持原文的语言文化形象,又可以丰富译文语言,使读者扩展文化视野,获取知识信息和有益的启迪。例如:Lord ,how should God approve that you rob Peter ,and give this robbery to Paul in the name of Christ?“哎呀,上帝怎么能允许你抢劫彼得,又以耶稣基督的名义把抢来的东西给保罗呢!”彼得和保罗都是圣经中的人物,而且文中的上帝和耶稣均带有浓厚的宗教信息,在这样的语境中,只有采用直译法才能保持原文的宗教色彩。
(2)直译加注法。有时简单的直译有其局限性,特别是当习语中使用了在译语中本来不存在的词语,或者虽然存在,但联想意义完全不同,如:to have a skeleton in the cupboard中有skeleton,这时,使用直译加注法才能解决问题;比如Every family is said to have at least one skeleton in the cupboard译成“衣橱藏骷髅,丑事家家有”。类似的Can the leopard change his spots?译为“豹子改不了身上的斑纹,这叫做本性难移”。再如:汉语中的“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译作Three cobblers with their wits combined equal Zhuge Liang,the master mind.对中国人而言,诸葛亮是智慧大师,但对英美人来说,他们未必知道,所以译文中以the master mind加注,使读者对其含义一目了然。
4 归化与异化翻译策略相结合
归化与异化一直是翻译界争论的焦点,其实质在于主张译语中引进原语的表达形式,还是使用目标语的地道表达。笔者认为二者之间的矛盾并非不可调和。正如卢慧慧等提出的“归异融合,相得益彰”(2008:27)。比如Man proposes,God disposes.译为“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又如杰佛逊的名言:I like the dreams of the future better than the history of the past.“我不缅怀过去的历史,而致力于未来的梦想”。再如:Don’t try so hard ,the best things come when you least expect them to.译为:“不要着急,最好的事情总会在最不经意的时候出现”。
三 结语
综上所述,英汉习语是中英民族生活经验与感受的结晶,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文化背景。习语的翻译不仅是语言符号的转换,更是把一种文化内涵转移到另一种文化内涵的跨文化交际行为。英汉习语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各有利弊,异化能引进或传播原语民族的语言文化,促进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归化能弥补异化翻译的缺陷,增强译文的可读性。对归化与异化两种策略的选择,应该有一个“度”的把握问题,即“翻译中合理的句法异化总是在目的语内部规律制约下进行的”(秦洪武,2000:368-373),异化只是传递文化因素的异化,在语言形式上它还必须符合目的语的行文规则。具体翻译时,译者应充分理解习语的字面意思与文化内涵、特有的语义多重性和异域的民族色彩,加强翻译理论的探究和大量的翻译实践,根据翻译目的和读者对象,灵活运用归化、异化以及两者相结合的翻译方法,做到既展现原作风采,又增强译文的可读性与表现力,实现既忠实于习语原文的文化内涵,又符合译入语语言文字规范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 Nida,Engene A.Languaege,Culture and Translating Shanghai:Shang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93.
[2] Venuti,L.The Translator’s lnvisibility: A History of Translation [M].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1995:20.
[3] Venuti,L.The Translator’s lnvisibility:A History of Translation(Second Edition)[M].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2008:266.
[4] 卢慧慧、张映先:《归化与异化相互融合促进翻译中的文化交流》,《内江科技》,2008年第9期。
[5] 秦洪武:《翻译中的句法异化与归化》,《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年第5期。
作者简介:徐存善,男,1955—,河南社旗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与翻译,工作单位: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习语 文化内涵 归化 异化 和谐统一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习语是经过人们时代相传而约定俗成的语言形式。它包括成语、谚语、俗语和典故等,集各种修辞手法为一体,蕴涵着浓厚的地域文化和民族特色。因此,英汉习语在体现东西方语言的文化差异上,更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汉英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都具有极其丰富的习语。习语作为文化交流的媒介,其翻译就显得更加重要,它不仅是不同语言的语码转换,而且是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恰当的英汉习语翻译在跨文化交际中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
一 英汉习语的文化内涵比较及其差异分析
(一)英汉习语的文化内涵比较
通过英汉习语的文化内涵比较,两种习语在表现文化特色方面通常呈现出3种关系类型:基本对应、半对应和不对应习语。基本对应习语是指英汉习语无论在字面上、内涵上还是形象上都对应,可称为文化重合现象。比如:To strike while the iron is hot(趁热打铁);To be on the thin ice(如履薄冰);like a bolt from the blue(晴天霹雳);To lose one’s face(丢面子)等。在半对应的习语中,喻义相同而喻体不同,即“意似”但“形不似”。它们只是部分地传达出相应的文化特征。例如:雨后春笋(spring up like mushrooms);蠢得像头猪(as stupid as a gooose);拦路虎(a lion in the way)等等。不对应关系的习语在英汉语言中属文化空缺现象,如:pull one’s leg(和某人开玩笑);still waters run deep(大智若愚)等。
(二)英汉习语文化差异的原因分析
1 不同地理环境下的习语文化差异
英汉民族因为地理环境、气候条件或生活方式的不同,其习语词义所引发的不同含义会反映在文化差异中。例如:(1)When the wind is in the east it?s neither good for man nor for beast(风起东方,人畜不安);(2)When the wind is in the west the weather?s at the best(风起西方,气候最佳)。又如朱熹的“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其中,“东风”即“春风”,约翰·曼斯菲尔德(John Mansfield)的The west wind的诗句“It?s a warm wind,the west wind full of birds cries”(西风送暖,鸟语啾啾)也是典型例子,这里,“西风”即“春风”。
2 不同风俗习惯的习语文化差异
习语还反应出不同民族风俗习惯的差异。比如:中国人喜欢称自己为龙的传人,因为龙在古代汉民族的心目中是神的化身,是吉祥高贵、真命天子的象征。与龙相关的成语很多,如龙腾虎跃、望子成龙、龙飞凤舞等等。而西方人则认为龙是邪恶凶残的怪兽,这也是为什么“亚洲四小龙”被译为Four Tigers in Asia,而不是Four Dragons.除此之外,“狗”在两个民族文化传统中的内涵差异也颇具代表性。狗在汉语中是一个卑微的动物,汉语中以“狗”为喻体的习语大都含有贬意,如:狗眼看人低、狗拿耗子,多管闲事、狗熊样、狗腿子等。而在西方英语国家,狗被认为是人类最忠诚的朋友。英语习语中,常以狗的形象比喻人的行为。如:You are a lucky dog(你是一个幸运儿)、Every dog has its day(凡人皆有得意日)、Love me,love my dog(爱人及物)等。
3 不同宗教信仰的习语文化差异
宗教信仰对各个民族的历史发展和思想意识都有很大影响,反映在习语文化中,也有很深刻的体现。中国人信佛教、道教和儒教,直到佛道儒三教合一,中国的佛道儒三教严格说是无神教或泛神教。儒教承认天和天命,但它只是一种抽象而玄妙的力量,没有一个主宰的神。因而汉语中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跑了和尚跑不了庙”、“借花献佛”等。而英语国家人民信仰基督教,基督教是有神教,只承认一个上帝,认为上帝是世间万物包括人类的缔造者和主宰,所以英语中有很多习语反映上帝的权威和荣耀,例如:God is above all(上帝高于一切);God bless you(愿上帝保佑你);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上帝帮助自助的人);What angels’visits(何等令人愉快的拜访)等。
4 历史文化背景中的习语文化差异
古希腊罗马时代,西方哲学家在探索自然奥妙的同时,也非常关心人本身的价值和意义,连当时神话中的神也非常人性化。文艺复兴时代,人文主义者强调人的价值、人存在的意义,致力于发扬人性,主张人性自由。19世纪,伴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以尼采、叔本华为代表的唯意志论的人道主义兴起,认为情感意志和本能是唯一的实在。尼采认为意志是万物的根源,“自我”对人类来说十分重要。叔本华则认为,利己和自私是人的本性。比如:self preservation is the first law of nature(自我保护是自然的第一法则),这就是西方人道主义所宣扬的利已主义、个人主义。
二 英汉习语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
1 归化与异化的内涵
1813年,德国语言古典学家、翻译理论家施莱尔马赫在《论翻译的方法》中提出:“翻译的途径有两种:一种是尽可能让作者安居不动,而引导读者去接近作者;另一种是尽可能让读者安居不动,而引导作者去接近读者。”1995年美国翻译理论家Venuti在《译者的隐形》一书中,将第一种方法称为“异化法”(foreignizing method),将第二种方法称为“归化法”(domesticating method)(Venuti,1995:20)。概括地说,异化法要求译者向作者靠拢,采用相应于作者所使用的原语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的内容;而归化法则要求向目的语读者靠拢,采取目的语读者所习惯的目的语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的内容。
2 归化翻译策略
(1)形象替换法。英语词语中有许多鲜明的形象,包括人物与动物。但由于文化差异,具有相同联想意义的习语,英汉两种文化中,往往使用不同的形象来表达。因此在实际翻译中需要采用形象替换,使译文能够为目标语读者所接受。譬如:a:Penny wise and pound foolish(小事聪明,大事糊涂);b:Among the blind ,the one eyed man is king(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You can not sell the cow and drink the milk(鱼翅熊掌二者不可兼得)。类似这些例句的译文通过形象替换,更加符合中国读者的欣赏习惯。
(2)意译法。意译是在充分理解原习语含义的基础上,舍弃其中陌生难懂的比喻形象而经常采用的归化译法。意译就是“译意”,就是在原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之间寻求“文化对等”。其特征即避开文化障碍,传达原文内涵并使译文流畅。例如:a:Justice has long arms.(天网恢恢,疏而不漏);b:The two frinends are hand-in-glove with each other.(这两位朋友情同手足)。又如汉语中“不到黄河不死心”译为Refuse to give up until all hope is gone.如把“不到黄河”直译为not untile arriving in the Yellow River,英语读者会因不了解背景而难以理解,慎重应用意译法能“传神达意”。
(3)意译加注释。这是意译法的扩展,在意译尚不能完全达意时,为了方便目的语读者的理解与接受,这时可采用意译加注释的方法。注释使该习语得到诠释。比如“班门弄斧”译为to show off one’s proficiency with the axe before Lu Ban-the master carpenter;It was a Herculean task,but he managed to do it译为“那是非常艰巨的任务,但他终于完成了(注:Herculean是希腊神话中力大无比的英雄,他曾完成12项极为艰巨的任务,成功后被封为神)”。
3 异化翻译策略
(1)直译法。直译法是在符合译文语言规范的条件下,在不引起错误的联想或误解的前提下,在译文中保留习语的比喻形象、语言风格和民族地方色彩等。直译既能保持原文的语言文化形象,又可以丰富译文语言,使读者扩展文化视野,获取知识信息和有益的启迪。例如:Lord ,how should God approve that you rob Peter ,and give this robbery to Paul in the name of Christ?“哎呀,上帝怎么能允许你抢劫彼得,又以耶稣基督的名义把抢来的东西给保罗呢!”彼得和保罗都是圣经中的人物,而且文中的上帝和耶稣均带有浓厚的宗教信息,在这样的语境中,只有采用直译法才能保持原文的宗教色彩。
(2)直译加注法。有时简单的直译有其局限性,特别是当习语中使用了在译语中本来不存在的词语,或者虽然存在,但联想意义完全不同,如:to have a skeleton in the cupboard中有skeleton,这时,使用直译加注法才能解决问题;比如Every family is said to have at least one skeleton in the cupboard译成“衣橱藏骷髅,丑事家家有”。类似的Can the leopard change his spots?译为“豹子改不了身上的斑纹,这叫做本性难移”。再如:汉语中的“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译作Three cobblers with their wits combined equal Zhuge Liang,the master mind.对中国人而言,诸葛亮是智慧大师,但对英美人来说,他们未必知道,所以译文中以the master mind加注,使读者对其含义一目了然。
4 归化与异化翻译策略相结合
归化与异化一直是翻译界争论的焦点,其实质在于主张译语中引进原语的表达形式,还是使用目标语的地道表达。笔者认为二者之间的矛盾并非不可调和。正如卢慧慧等提出的“归异融合,相得益彰”(2008:27)。比如Man proposes,God disposes.译为“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又如杰佛逊的名言:I like the dreams of the future better than the history of the past.“我不缅怀过去的历史,而致力于未来的梦想”。再如:Don’t try so hard ,the best things come when you least expect them to.译为:“不要着急,最好的事情总会在最不经意的时候出现”。
三 结语
综上所述,英汉习语是中英民族生活经验与感受的结晶,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文化背景。习语的翻译不仅是语言符号的转换,更是把一种文化内涵转移到另一种文化内涵的跨文化交际行为。英汉习语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各有利弊,异化能引进或传播原语民族的语言文化,促进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归化能弥补异化翻译的缺陷,增强译文的可读性。对归化与异化两种策略的选择,应该有一个“度”的把握问题,即“翻译中合理的句法异化总是在目的语内部规律制约下进行的”(秦洪武,2000:368-373),异化只是传递文化因素的异化,在语言形式上它还必须符合目的语的行文规则。具体翻译时,译者应充分理解习语的字面意思与文化内涵、特有的语义多重性和异域的民族色彩,加强翻译理论的探究和大量的翻译实践,根据翻译目的和读者对象,灵活运用归化、异化以及两者相结合的翻译方法,做到既展现原作风采,又增强译文的可读性与表现力,实现既忠实于习语原文的文化内涵,又符合译入语语言文字规范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 Nida,Engene A.Languaege,Culture and Translating Shanghai:Shang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93.
[2] Venuti,L.The Translator’s lnvisibility: A History of Translation [M].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1995:20.
[3] Venuti,L.The Translator’s lnvisibility:A History of Translation(Second Edition)[M].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2008:266.
[4] 卢慧慧、张映先:《归化与异化相互融合促进翻译中的文化交流》,《内江科技》,2008年第9期。
[5] 秦洪武:《翻译中的句法异化与归化》,《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年第5期。
作者简介:徐存善,男,1955—,河南社旗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与翻译,工作单位: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