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红色建筑遗产(1921-1949年)遗存类型与分布特征初探

来源 :北京规划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sdh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引言rn红色建筑遗产是我国特有类型的文物建筑,一般特指从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各个历史阶段内(尤其特指解放前28年间)具有历史价值的旧址故居、历史纪念建筑,以及各类纪念构筑物等,根据有关建筑物所处年代实际利用情况,可能涉及近代或古代建筑遗存.本文关注的北京红色建筑遗产,主要是指1921-1949年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各历史阶段,中国共产党从初创到成长到走向胜利的有关建筑遗迹遗存,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和类型特征.作为我党革命历史“活的见证”,北京红色建筑遗产对所在区域内的城乡文化记忆与居民精神文明建设,均具有重要的实物价值和指导作用,是传播革命精神的红色桥梁.
其他文献
随着中医药文化走向世界,越来越多的港澳台学生开始学习中医药知识.药理学是沟通基础与临床的桥梁课,提高药理学教学质量和授课水平是中医药院校吸引港澳台学生入学的潜在核心环节.文章就如何培养港澳台学生成为高质量中医药人才进行了探讨.
目的:调查慢性肾脏病门诊口服中成药应用现状.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慢性肾脏病门诊2018年5月~2019年10月4630张处方用药情况,筛选含口服中成药处方数量,分析口服中成药应用现状.结果:4630张处方中,有1310张含口服中成药,占28.29%.剂型以颗粒剂(37.79%)、口服液(27.86%)为主,胶囊(22.98%)、片剂(9.08%)使用率偏低;有38张(2.9%)存在不合理用药问题,主要有无适应证用药、用法用量不适宜、重复用药.结论:医院慢性肾脏病门诊口服中成药使用基本符合规范,但仍存在不合
1954年12月11日,国家建设委员会下发对兰州市和西安市初步规划的审查意见,12月17日又下发了对洛阳市规划的审查意见,兰州、西安和洛阳成为新中国成立后规划最早获得正式批复的三个城市.其中,兰州市规划的主要技术负责人即著名规划大师任震英.
期刊
文章在深入分析建设省级区域医疗中心的必要性、条件以及目标的基础上,提出四川省某医院以建设省级区域技术创新中心、省级区域医疗服务示范中心、省级区域卫生人才培养中心、省级区域医药卫生事业驱动中心等四个重大项目作为支撑,构建省级区域医疗中心的思路.
引言rn陵寝景观属于中国传统风景,研究传统风景有利于探究其中蕴含的古人对于风景空间的价值认知和营建智慧1.“风景深度根植于权力与知识之中”2,与一般传统风景不同,清西陵陵区山水风景代表了至高无上皇权的最典型风景意象.清后期,皇陵营造趋于稳定成熟,清西陵以自然山水为主体营建,遵循形势理论组织序列,形成完美紧凑的景观秩序,是人工营建与自然山水结合的典范.
期刊
地名之疑rn河南,又称中州,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但也灾难深重的地方.然而,不管经历了多少沟沟坎坎,河南人性格中都有乐观、豪爽、好客的一面,彷佛过去的一切都风轻云淡.沉重的历史与快乐的性格,让这片土地呈现出貌似自相矛盾的两面性.这一点,从地名的变化中就可以得到某种程度的印证:很多历史上知名度极高的地方,当年的痕迹已经所存无几;而一些今天看来似乎名不见经传的地方,可能也曾经相当辉煌.
期刊
从中医药防控新冠肺炎疫情背景出发,对中医疫病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进行思考.为改革传统的“照本宣科”教学模式,为解决学生在中医疫病授课过程中缺乏主观能动性、与中医经典古籍脱节等问题,我们探索性地提出将PBL教学模式和CTTM教学模式相结合,运用到中医疫病课程教学中,有助于学生对中医经典的学习掌握、对名医经验的继承发扬、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探索性和创造性,同时还可以督促教师不断学习创新,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教学相长”.
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宣武门西大街的新华社新闻大厦以其“巨笔”的造型和庄重的风格成为首都标志性建筑之一.然而在这座建筑的背后还掩映着一些具有民国初年中西合璧特征的老建筑,它们为何保留至今,在它们的身上都镌刻着哪些历史故事呢?
期刊
智能技术与数字技术不仅拉开了新的智能农业的序幕,也加速和推动了与其他技术的指数级融合,开启着一场艺术与科学相结合的农业新革命.而工业化在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创新解决方案的同时,也不断引发着新的社会挑战.
期刊
陈少琼rn中共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党组成员rn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副主任兼法制处处长rn陈少琼:废旧立新,提升无障碍环境rn记者:从2004年的《北京市无障碍设施建设和管理条例》到今年的《北京市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请问为什么要废旧立新?新条例出台的背景和意义是什么?rn陈少琼:《北京市无障碍设施建设和管理条例》于2004年颁布实施,是我国第一部无障碍建设领域的地方性法规,对引领和推动我市无障碍设施建设工作有序开展,保障2008年奥运会、残奥会等国家重大活动的成功举办,推动我市成为全国首批无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