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深入推进、教学效能取得实效的重要手段和保障,同时,在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和素养进程中,同样发挥着积极促进和推进作用。教学评价,是教师借助于教学理念、教学纲要,结合教学目标要求,对自身教学活动过程以及学生学习活动表现,进行评判的方式方法。本文作者对平面向量章节教学中,如何科学、高效运用教学评价策略,进行了简要论述。
【关键词】平面向量;教学评价;教学效能;学习效率
教育认为,教学评价是指教学工作者依据教学目标及教学要求,对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价值判断并为教学决策服务的活动,它也是研究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价值的过程。教学评价包括“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以及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两个核心环节,主要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和教师教学工作过程的评价。学生的学习活动,离不开教师的有效引导和指导,离不开学生群体的帮助和互助,这种更缺少不了教师对学习过程的有效“诊断”和“提醒”。实践证明,学生在有效教学评价的指导下,其学习效率是平时学习状态下的2-3倍。可见,教学评价已成为推进教学活动进程、提升学生学习技能素养的重要手段和有效方式之一。但受到高考升学压力的影响,高中数学教师往往将教学的重心放置到了学生学习过程的引导和解题方法的传授,而在“有的放矢”、“扬长避短”改进学习能力方面“力道”不够,致使教学效能得不到预期目标。同时,部分教师教学评价策略运用流于形式,单板僵化,导致教学评价活动效果不明显。针对上述问题或不足,本人现结合近年来的教学实践体验,简要谈谈在平面向量章节教学中,如何更加有效运用评价教学策略实施有效教学。
一、在平面向量整体教学中,教学评价要具有激励性
向量是近代数列中重要和基本的数学概念之一,它是沟通代数、几何与三角函数的一种工具,是高中数学学科章节知识体系的重要构件之一。学生对平面向量的有效掌握和运用,能够为更好学习其他章节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和条件。但通过近年来的教学实践发现,平面向量章节作为高中数学学科章节的组成部分之一,已成为不少学生学习掌握的“软肋”,不少学生思想上和情感上都产生了畏惧和厌学现象。此时,高中数学教师应发挥自身在教学活动中的引领和指导作用,借助于教学评价这一有效手段,对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点滴表现,进行肯定性的评价和鼓励,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知识、敢于克服困难的勇气,实现学生主动意识和学习情感的有效增强。值得注意的是,高中数学教师在运用教学评价手段激励学生学习情感时,要掌握一定的“度”,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点到为止。
二、在平面向量要义讲解中,教学评价要具有针对性
教师在教学评价运用过程中,不能脱离教材、不能脱离学生,更不能脱离教学,信手拈来,随心所欲,而应该结合教学目标要求、教材重点难点、教学活动实际,进行针对性、实效性的评价和分析,从而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准确掌握重点、难点,达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如在“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教学活动中,教师根据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内容,在学生学习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的基础上,设置了“用向量的方法证明三角形的三条中线共点”问题案例,让学生进行问题的解答活动。教师在观察学生解题过程后,对学生掌握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程度有了一定的了解。此时,教师在此引导学生复习巩固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内容,对学生的解题过程进行实时的评价分析,指出学生在综合运用向量的加减法运算法则和平面向量基本定理过程的实际表现,使学生能够借助于实际案例和及时评价,实现对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的有效掌握。最后,教师向学生提出“平面向量基本定理与向量共线定理在内容与表达形式上有什么区别和联系?”问题,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从而使学生抓住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的精髓和实质,促进学生更加高效的领悟内涵,解答问题。
三、在平面向量问题解析中,教学评价要具有指导性
问题:已知在三角形ABC中,AB=(2,3),AC=(1,K),若三角形ABC为直角三角形,试求出k的值。
某学生在解答该问题案例时,得出如下解题过程:
解:由已知条件AB⊥AC,可以得到2×1+3k=0,∴k=-2/3。
此时,教师借助于教学评价手段,将评判问题解答正误的权利交给学生,要求学生对该解题过程进行评价分析。学生在评价分析过程中,借助于已掌握的数学知识以及解题经验,认为该问题解答方法欠妥,提出“△ABC为直角三角形,但不一定是AB⊥AC”的观点,此时,教师对学生提出的异议进行“放大”,征询全体学生的“观点”。这时,学生经过小组研析,认为该解题中确实忽视了“△ABC为直角三角形,但不一定是AB⊥AC”的情况,应该对本题进行分类讨论。学生此时根据教师和学生的评价过程进行解答。最后,教师向学生指出,刚才某学生的错误解题方法在实际解答中经常会出现,主要是在理解条件时产生歧义,臆断条件,未能考虑具体情况,因此,在解题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出发,结合问题条件内容,认真思考分析,找寻出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形,保证解题过程的严密性和全面性。
在上述解题过程中,教师在评价分析向量的数量积问题案例时,利用了教学评价的指导特性,对学生经常容易出现的解题错误情况,通过典型案例进行了有效揭示,并对出现的病因进行了深刻分析,并指明了该类型问题解答的方法和策略,对学生高效解题起到了指导推进作用。
总之,教学评价作为推进教学活动进程,提升学习活动效能的重要方法和手段之一,高中数学教师应该进行深刻的钻研和探析。上述内容只是本人在教研活动中的点滴体会感受,在此仅作“抛砖引玉”,望广大同仁能够积极参与教学评价策略的探索研究,为提升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能贡献才智。
(作者单位:江苏省西亭高级中学)
【关键词】平面向量;教学评价;教学效能;学习效率
教育认为,教学评价是指教学工作者依据教学目标及教学要求,对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价值判断并为教学决策服务的活动,它也是研究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价值的过程。教学评价包括“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以及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两个核心环节,主要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和教师教学工作过程的评价。学生的学习活动,离不开教师的有效引导和指导,离不开学生群体的帮助和互助,这种更缺少不了教师对学习过程的有效“诊断”和“提醒”。实践证明,学生在有效教学评价的指导下,其学习效率是平时学习状态下的2-3倍。可见,教学评价已成为推进教学活动进程、提升学生学习技能素养的重要手段和有效方式之一。但受到高考升学压力的影响,高中数学教师往往将教学的重心放置到了学生学习过程的引导和解题方法的传授,而在“有的放矢”、“扬长避短”改进学习能力方面“力道”不够,致使教学效能得不到预期目标。同时,部分教师教学评价策略运用流于形式,单板僵化,导致教学评价活动效果不明显。针对上述问题或不足,本人现结合近年来的教学实践体验,简要谈谈在平面向量章节教学中,如何更加有效运用评价教学策略实施有效教学。
一、在平面向量整体教学中,教学评价要具有激励性
向量是近代数列中重要和基本的数学概念之一,它是沟通代数、几何与三角函数的一种工具,是高中数学学科章节知识体系的重要构件之一。学生对平面向量的有效掌握和运用,能够为更好学习其他章节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和条件。但通过近年来的教学实践发现,平面向量章节作为高中数学学科章节的组成部分之一,已成为不少学生学习掌握的“软肋”,不少学生思想上和情感上都产生了畏惧和厌学现象。此时,高中数学教师应发挥自身在教学活动中的引领和指导作用,借助于教学评价这一有效手段,对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点滴表现,进行肯定性的评价和鼓励,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知识、敢于克服困难的勇气,实现学生主动意识和学习情感的有效增强。值得注意的是,高中数学教师在运用教学评价手段激励学生学习情感时,要掌握一定的“度”,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点到为止。
二、在平面向量要义讲解中,教学评价要具有针对性
教师在教学评价运用过程中,不能脱离教材、不能脱离学生,更不能脱离教学,信手拈来,随心所欲,而应该结合教学目标要求、教材重点难点、教学活动实际,进行针对性、实效性的评价和分析,从而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准确掌握重点、难点,达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如在“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教学活动中,教师根据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内容,在学生学习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的基础上,设置了“用向量的方法证明三角形的三条中线共点”问题案例,让学生进行问题的解答活动。教师在观察学生解题过程后,对学生掌握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程度有了一定的了解。此时,教师在此引导学生复习巩固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内容,对学生的解题过程进行实时的评价分析,指出学生在综合运用向量的加减法运算法则和平面向量基本定理过程的实际表现,使学生能够借助于实际案例和及时评价,实现对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的有效掌握。最后,教师向学生提出“平面向量基本定理与向量共线定理在内容与表达形式上有什么区别和联系?”问题,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从而使学生抓住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的精髓和实质,促进学生更加高效的领悟内涵,解答问题。
三、在平面向量问题解析中,教学评价要具有指导性
问题:已知在三角形ABC中,AB=(2,3),AC=(1,K),若三角形ABC为直角三角形,试求出k的值。
某学生在解答该问题案例时,得出如下解题过程:
解:由已知条件AB⊥AC,可以得到2×1+3k=0,∴k=-2/3。
此时,教师借助于教学评价手段,将评判问题解答正误的权利交给学生,要求学生对该解题过程进行评价分析。学生在评价分析过程中,借助于已掌握的数学知识以及解题经验,认为该问题解答方法欠妥,提出“△ABC为直角三角形,但不一定是AB⊥AC”的观点,此时,教师对学生提出的异议进行“放大”,征询全体学生的“观点”。这时,学生经过小组研析,认为该解题中确实忽视了“△ABC为直角三角形,但不一定是AB⊥AC”的情况,应该对本题进行分类讨论。学生此时根据教师和学生的评价过程进行解答。最后,教师向学生指出,刚才某学生的错误解题方法在实际解答中经常会出现,主要是在理解条件时产生歧义,臆断条件,未能考虑具体情况,因此,在解题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出发,结合问题条件内容,认真思考分析,找寻出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形,保证解题过程的严密性和全面性。
在上述解题过程中,教师在评价分析向量的数量积问题案例时,利用了教学评价的指导特性,对学生经常容易出现的解题错误情况,通过典型案例进行了有效揭示,并对出现的病因进行了深刻分析,并指明了该类型问题解答的方法和策略,对学生高效解题起到了指导推进作用。
总之,教学评价作为推进教学活动进程,提升学习活动效能的重要方法和手段之一,高中数学教师应该进行深刻的钻研和探析。上述内容只是本人在教研活动中的点滴体会感受,在此仅作“抛砖引玉”,望广大同仁能够积极参与教学评价策略的探索研究,为提升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能贡献才智。
(作者单位:江苏省西亭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