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不得不承认,尽管不停地在“看”,看各种展览、画册与作品,有时候,脑子里还是空空如也,几乎想不起任何一个有印象的东西。
杜尚有句名言:艺术场域的50%来自艺术作品,50%来自观众。两个50%加起来,就是对于艺术作品的阅读、理解和阐释。如果从这句话来思考我的“零”,那么,显然前一个50%的客观存在,因为后一个50%的毫无反应,也跟着烟消云散了。
这样的结局是让艺术家们受不了的。
事实上,当人们在美术馆里踱步时,往往在两个极端之间徘徊。一种是:这是艺术啊!难怪我看不懂。另一种是:我都看不懂,这是艺术吗?无论哪一种态度,都隐含了这样一种情形:我们倚仗自我来判断艺术,对所有的艺术家,我们可以以一种毫无耐心、完全自我的方式匆匆结论。这并不是一种错误,因为杜尚的两个50%不是以对错来划分的。但是,这提示了一个问题:对于艺术作品的理解,的确不是如此简单的。对于有的艺术家,你必须接受足够的视觉训练,并有相关的视觉教养,才能通过观看与之交流。或者,用一种更为准确的方式说:你必须有足够的视觉能力,才能深刻地进入作品,在充分了解与匹配的基础上说出你的喜欢、或是不喜欢。
作品与观众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动态,意义从其中产生;“零”反应的结果也是这种动态关系的相互作用。互联网时代的观众们,比以前更为“自我”,他们从不浪费享受“权力”的机会。某种意义上说,互联网给了所有人可以充当上帝的幻觉。
比较讽刺的是,这种关系的另一端,即艺术家们,似乎也没有展示出他们的视觉高配。陈丹青在一篇《没照片我们还会画画吗》的文章中说:20多年来,中国的具象作品几乎就是在“画照片”。今日的油画家必备相机和画册,他们的视觉经验与视觉基础就来源于“机器复制图像”(画册图片),而非原作。从这种“集体伪经验”出发,创作中普遍的“图式化”、“广告化”、“装饰性”、“工艺性”等等“伪现代”效果,乃为逻辑之必然。因此,当今之油画,越来越偏离“纯绘画”,更像是一种手工制作的图像。
陈丹青所言移于摄影界,基本同理。由照片复制绘画,使“绘画性”削弱以至丧失,与由照片复制照片,使“图式化”、“工艺性”等大行摄影之道相仿佛—我们生产出大量各式各样的照片,但我们最终在“照片”里迷失了“摄影”。
因而,当照片变得越来越多,展览、画册越来越多的时候,50%与50%之间却是越来越南辕北辙。
或者说,实际上我们抱着一个特别急切的目的:特别希望上述二者之间产生惊天碰撞,因为就是效果,就是话题,就是传播。所以,我们十分现实地处理艺术品,娴熟地运用方法论技巧,设置语境,试图以此引导与控制观众,得到如愿以偿的回报。这个回报,既是指即是生效,更是指进入艺术史。在这样的前提下,艺术家与观众的关系,多少显得有些矛盾。一方面,他们需要对方,成为自己的一面镜子或是靶子;另一方面,他们又对对方缺少足够的尊敬。
下述常见的现象能够直观地说明这一点。当我们走进美术馆,或是摄影节,要么看到一种粗糙、粗暴乃至粗鄙的展览形式,要么看到一个花里胡哨、搔首弄姿、故弄玄虚的装修工程。前者暴露浅陋—艺术作品被如此随意潦草地处置,好像根本不需要理解;后者暴露浅薄—除了那些奇形怪状的附加物,观众根本记不住一张照片或是一件作品。但是,策展人和艺术家会由衷地强调这个复杂的工程传递着多么深刻而当代的意义;他们甚至会直接用“历史事件”这样的名词来自我定位。
人的观照,乃是一个积极的活动过程,其中,所观照的对象并不是简单而消极地作为单个事物视觉魅力的一种流溢而存在的。寻求简明秩序,使视野清晰的倾向,是人的观照活动所固有的。对可见对象完善化的提纯和加工,实际上是要与人类视觉的自然倾向达到圆满的统一。这虽然是古典主义艺术的不二法则,对于今时今日的视觉文化,仍然有着重要的意义。因为它揭示了人类视觉的基本取向。
因此,当艺术家们自以为是地想各种办法将作品复杂化时,他们与观众的距离,反而越来越远。
我不由得想起杜尚的另一句名言:不存在解决办法,因为不存在问题。这句话说明:当你将艺术创作视为为某个问题寻找解决办法的工作时,等于作茧自缚。因为艺术是没有一个正确答案的。艺术作品的50%与观众的50%相加,结果并非100%,而可能是任何一个数字。杜尚的这个观点,受到法国科学家亨利?彭家勒(Jules Henri Poincaré,1854—1912)和法国哲学家亨利?柏格森(Henri Bergson,1859—1941)等的启发。彭家勒和柏格森都认为:动荡、混乱以及不确定,可能正是创造的动力。科学思考是不存在真正的解决办法的,因为每一次想要解决问题都会开启许多新的问题。因此,问题是为了寻求解决办法而产生的。不断开启新的问题,不断进入新的创造空间,这才是艺术生生不息的活力所在。问题不是一个终点,解决了问题就到达了这个终点;相反,问题是一个起点。所以,每一个问题都不是问题,而是一种新的可能。因而解决办法也不是目标,而是一个过程。
在线性艺术史观中,每一种风格流派都是一种解决办法的产物。比如,我们可能会说印象派试图解决光线,立体派试图解决空间构图,野兽派在色彩上下了很大功夫……如果它们没有解决的问题,就由下一波流派来完成。但实际上,艺术发展并不是如此这般像进化论一般循序渐进。所以,抱着寻找方法论的想法去做艺术,就算做出了些名堂,也一定脱不了匠气。
艺术家和他的观众之间,不存在问题,因此也不存在解决办法。他们在一起,是为了让艺术作品生长,或是死亡。
杜尚有句名言:艺术场域的50%来自艺术作品,50%来自观众。两个50%加起来,就是对于艺术作品的阅读、理解和阐释。如果从这句话来思考我的“零”,那么,显然前一个50%的客观存在,因为后一个50%的毫无反应,也跟着烟消云散了。
这样的结局是让艺术家们受不了的。
事实上,当人们在美术馆里踱步时,往往在两个极端之间徘徊。一种是:这是艺术啊!难怪我看不懂。另一种是:我都看不懂,这是艺术吗?无论哪一种态度,都隐含了这样一种情形:我们倚仗自我来判断艺术,对所有的艺术家,我们可以以一种毫无耐心、完全自我的方式匆匆结论。这并不是一种错误,因为杜尚的两个50%不是以对错来划分的。但是,这提示了一个问题:对于艺术作品的理解,的确不是如此简单的。对于有的艺术家,你必须接受足够的视觉训练,并有相关的视觉教养,才能通过观看与之交流。或者,用一种更为准确的方式说:你必须有足够的视觉能力,才能深刻地进入作品,在充分了解与匹配的基础上说出你的喜欢、或是不喜欢。
作品与观众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动态,意义从其中产生;“零”反应的结果也是这种动态关系的相互作用。互联网时代的观众们,比以前更为“自我”,他们从不浪费享受“权力”的机会。某种意义上说,互联网给了所有人可以充当上帝的幻觉。
比较讽刺的是,这种关系的另一端,即艺术家们,似乎也没有展示出他们的视觉高配。陈丹青在一篇《没照片我们还会画画吗》的文章中说:20多年来,中国的具象作品几乎就是在“画照片”。今日的油画家必备相机和画册,他们的视觉经验与视觉基础就来源于“机器复制图像”(画册图片),而非原作。从这种“集体伪经验”出发,创作中普遍的“图式化”、“广告化”、“装饰性”、“工艺性”等等“伪现代”效果,乃为逻辑之必然。因此,当今之油画,越来越偏离“纯绘画”,更像是一种手工制作的图像。
陈丹青所言移于摄影界,基本同理。由照片复制绘画,使“绘画性”削弱以至丧失,与由照片复制照片,使“图式化”、“工艺性”等大行摄影之道相仿佛—我们生产出大量各式各样的照片,但我们最终在“照片”里迷失了“摄影”。
因而,当照片变得越来越多,展览、画册越来越多的时候,50%与50%之间却是越来越南辕北辙。
或者说,实际上我们抱着一个特别急切的目的:特别希望上述二者之间产生惊天碰撞,因为就是效果,就是话题,就是传播。所以,我们十分现实地处理艺术品,娴熟地运用方法论技巧,设置语境,试图以此引导与控制观众,得到如愿以偿的回报。这个回报,既是指即是生效,更是指进入艺术史。在这样的前提下,艺术家与观众的关系,多少显得有些矛盾。一方面,他们需要对方,成为自己的一面镜子或是靶子;另一方面,他们又对对方缺少足够的尊敬。
下述常见的现象能够直观地说明这一点。当我们走进美术馆,或是摄影节,要么看到一种粗糙、粗暴乃至粗鄙的展览形式,要么看到一个花里胡哨、搔首弄姿、故弄玄虚的装修工程。前者暴露浅陋—艺术作品被如此随意潦草地处置,好像根本不需要理解;后者暴露浅薄—除了那些奇形怪状的附加物,观众根本记不住一张照片或是一件作品。但是,策展人和艺术家会由衷地强调这个复杂的工程传递着多么深刻而当代的意义;他们甚至会直接用“历史事件”这样的名词来自我定位。
人的观照,乃是一个积极的活动过程,其中,所观照的对象并不是简单而消极地作为单个事物视觉魅力的一种流溢而存在的。寻求简明秩序,使视野清晰的倾向,是人的观照活动所固有的。对可见对象完善化的提纯和加工,实际上是要与人类视觉的自然倾向达到圆满的统一。这虽然是古典主义艺术的不二法则,对于今时今日的视觉文化,仍然有着重要的意义。因为它揭示了人类视觉的基本取向。
因此,当艺术家们自以为是地想各种办法将作品复杂化时,他们与观众的距离,反而越来越远。
我不由得想起杜尚的另一句名言:不存在解决办法,因为不存在问题。这句话说明:当你将艺术创作视为为某个问题寻找解决办法的工作时,等于作茧自缚。因为艺术是没有一个正确答案的。艺术作品的50%与观众的50%相加,结果并非100%,而可能是任何一个数字。杜尚的这个观点,受到法国科学家亨利?彭家勒(Jules Henri Poincaré,1854—1912)和法国哲学家亨利?柏格森(Henri Bergson,1859—1941)等的启发。彭家勒和柏格森都认为:动荡、混乱以及不确定,可能正是创造的动力。科学思考是不存在真正的解决办法的,因为每一次想要解决问题都会开启许多新的问题。因此,问题是为了寻求解决办法而产生的。不断开启新的问题,不断进入新的创造空间,这才是艺术生生不息的活力所在。问题不是一个终点,解决了问题就到达了这个终点;相反,问题是一个起点。所以,每一个问题都不是问题,而是一种新的可能。因而解决办法也不是目标,而是一个过程。
在线性艺术史观中,每一种风格流派都是一种解决办法的产物。比如,我们可能会说印象派试图解决光线,立体派试图解决空间构图,野兽派在色彩上下了很大功夫……如果它们没有解决的问题,就由下一波流派来完成。但实际上,艺术发展并不是如此这般像进化论一般循序渐进。所以,抱着寻找方法论的想法去做艺术,就算做出了些名堂,也一定脱不了匠气。
艺术家和他的观众之间,不存在问题,因此也不存在解决办法。他们在一起,是为了让艺术作品生长,或是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