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是多方面的,是在一定条件的影响下发展的,在发展过程中又会有变化,而且影响变化的因素又十分复杂,所以兴趣会出现反复,这是很自然的现象。最重要的是教师要随时注意学生学习兴趣的反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让学生从心底里爱英语,更好地学习英语。
关键词:兴趣 创新 思维 能力
一、注重多种教学方式的结合
英语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常用的有情境教学法、听说法、阅读法等。在现实的教学中,教师不能用固定一种教学方法,而要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学习状态为目的选择好的教学方法。可以用以下一些有效的方法:
1. 游戏比赛法
好强、好胜是学生的一大特点,利用游戏比赛法教学,能引起学生大脑皮层的高度兴奋,让学生的潜力最大程度地迸发出来,尤其是注意力、想象力、创造力;它还能令学习内容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情境活动法
好动又是学生的另一大特点,教师如能把学生好动的特点转移到课堂教学上来,也是增强学习兴趣的好方法。试想,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照本宣科,要求学生坐得端端正正,教师讲课时面无表情,学生会觉得愉快吗?学生的学习兴趣会慢慢消失,直至没有,甚至会厌恶。教师应该根据教材内容,适当开展活动化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活动要常搞常新,精益求精;活动要有魅力,吸引学生参加;活动要实用,不能搞形式主义。
3. 教育现代化
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化多媒体教育技术日新月异,是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教师在电脑上制作集文字、声音、图像和动画于一体的软件,生动直观,形象逼真,学生的兴趣必定盎然,学习起来也就有滋有味了。
二、注重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现代教学论研究指出,问题是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问题意识可以激发学生勇于探索、创造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质疑问题,而学生也只有经过自己的探索,才能发现不为人知的新的问题。教师不仅要善于提问,也要善于引导学生学会提问,学会大胆质疑。如导入新课,可用质疑法来开展探究性教学,这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教学手段。它可以是问题式的,也可以是图片式的,更可以是Free Talk式的,关键是要能引出当堂课的新授内容,以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新教材中每单元的Listening 部分都有相关的问题,可让学生结合图片,带着问题去听、去思考,激发学习兴趣。
在讲授课时,学生面对的是一篇篇有具体含义的对话、课文或是听力材料,教师就必须对教材进行合理的加工组合,结合学生实际,提出适合于学生的问题,设计出一道道紧扣材料的疑点,让同学们讨论交流,然后在授课过程中逐一展示疑点,层层剖析,直至学生豁然开朗,这是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高潮。这样,教师在质疑过程中精讲,留更多的时间给学生思考,可以更好地激发他们思维的灵感。
三、注重培养和提高英语交际能力
语言技能是构成语言交际能力的重要部分。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技能以及这四种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从语言的社会功能来讲,“说”又显得特别重要,“说”是任何一种语言最直接的表达方式,它不仅可以直接交流思想,而且还体现自身价值、创造社会价值的重要媒介。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一口清晰流利的英语是现代人的基本技能之一。
现代外语教学要重视课本,但如果完全被课本所束缚,不仅教法会凝滞,教学受限制,更重要的是达不到交际的目的,所以在教学中要增加语言材料的输入。书本上的英语只不过是活生生的有趣的交际工具的一种书面符号,真正有意义在于用一种语言表达、接收、传输信息,利用它去学习、了解、享受生活,创造生活。
学好并用好一门语言必须从课堂中心跳出来,创出一条课内与课外结合,新课与旧课结合,复习与讲新结合,游戏与讲练结合的新路。把传统的复习、预习、讲授、练习都纳入到以学生为主体的生动有趣的语言活动中去。
教师的作用固然重要,但又不能完全依赖于教师,教师要把精力放在培养学生“爱学、肯学、会学”的良好习惯上。让学生理解外语源于生活又应用于融合于生活的功能,感觉到语言的自然美,增加学习外语的兴趣和信心,教师要充分利用直观教具和电教设备代替教师的讲解,教师要从旁指引、辅导和解疑,让学生直接同活生生的英语见面,直接主动地吸收、了解、练习和掌握。让学生跟录音学,跟录像学,跟英国人和美国入学,跟同学学,使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不仅理解了语言材料,实际运用,而且增强了语感,领悟了非语言材料的运用。
此外,应开展英语课外活动能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有助于体现学生的主体性,突出“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促进英语学科与其它学科的相互渗透和联系,克服了学科课程割裂知识的弊端,有助于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著名作家冰心讲过,“我只觉得‘师’和‘生’应当是互相尊重、相亲相爱的朋友。要让学生对你所教的学科有浓厚的兴趣,就应建立起平等的师生关系,和学生交朋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若要处处都以长者的身份去压学生,甚至使用讽刺、挖苦的语言,师生之间容易产生心理隔膜,学生就会讨厌这样的教师,也会讨厌这个教师任教的学科,学习兴趣就会因此而丧失殆尽。教师应对自己的学生有亲切感和信任感,多和学生在一起谈心交流,参加学生的课外活动。在他们遇到困难时,要满腔热情地帮助他们,鼓励他们克服困难,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