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左锁骨下动脉化疗药盒植入治疗胰腺癌的临床研究

来源 :中华消化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gxiaod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左锁骨下动脉植入化疗药盒对不能手术切除胰腺癌的治疗价值,方法不能手术切除的胰腺癌患者145例,随机分为2组.介入化疗组:73例,经皮左锁骨下动脉植入化疗药盒,将导管前端置于肝总动脉,经药盒介入化疗.全身化疗组:72例,静脉给药全身化疗.采用FAM方案,7d为一疗程,间隔1~2个月重复下一疗程.结果介入化疗组行2~10次化疗,平均7.6次.完全缓解(CR)4例,部分缓解(PR)49例,有效率(CR+PR)为60.2%;生存期3~34个月,中位生存时间13.5个月.全身化疗组行1~7次化疗,平均3.8次.无CR病例,PR 25例,有效率为34.7%;生存期1~13个月,中位生存期6.2个月,2组有效率和生存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临床症状方面,介入化疗组中56例患者有顽固性疼痛,化疗2~3周后27例疼痛完全消失,22例不同程度缓解,占87.5%.全身化疗组有疼痛54例,化疗后疼痛完全消失11例,缓解14例,占46.3%.介入化疗组治疗过程中无严重的肝、肾、心脏和骨髓损害,25例出现轻微的胃肠道反应和白细胞降低,占34.3%,均不影响继续化疗.全身化疗组3例出现严重骨髓抑制,1例死亡,肝、肾功能也有不同程度损害,发生胃肠道反应和白细胞降低67例,占90.3%,2组不良反应无论在发生率和严重程度上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经化疗药盒行局部规律性介入化疗治疗胰腺癌可明显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提高生存率,是值得选择的较好疗法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病历摘要  患者女,30岁.因腹泻1年余,加重1个月,发热半个月入院.患者1年余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泻,大便2~3次/d,糊状,无黏液脓血,色泽无异常,量不多,无腹痛.患者起病后食欲不振,消瘦明显,当地医院予"消炎药"治疗无效.近1个月来患者大便次数增至8~10次/d,遂转院就诊.查粪隐血(+),粪便培养13 d后见到分枝杆菌生长.血清白蛋白20 g/L,胸片示有陈旧性结核.纤维结肠镜示乙状结肠、降
期刊
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TLR)是1997年发现的天然免疫系统中的细胞跨膜受体,可与病原识别模式分子结合,在MD-2、CD14辅助下激活下游信号传导分子,最终导致核因子(NF)-κB激活,引发炎症介质表达,成为联系天然免疫与获得性免疫的纽带.本研究检测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UC)肠黏膜TLR4、CD14与NF-κB的表达并将其与疾病活动度及病理分级相比较,以探讨它们在
期刊
中华消化网(www.CSGE.org)是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的官方网站,于2001年5月正式开通,至今已有40000人次的来访量,已经成为消化医师获取最新学术信息的重要渠道。为了适应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消化学科的不断变化,中华消化网已在2004年10月全面改版。网站将充分利用IT高速、便捷的优势,提供优质服务,并成立网站学术委员会,同时我们还邀请国内著名公司参与网站工作。
期刊
期刊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消化系统常见病之一,该病的临床谱较为广泛,其中非典型性GERD以哮喘、咳嗽、声嘶、吞咽痛、吞咽困难等为主要临床表现,因其缺乏典型反酸、烧心症状,以及不同个体临床表现多样化而给临床诊断带来诸多困难,容易误诊,从而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应重视对非典型性GERD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为临床诊治提供新的思路,从而提高对非典型性GERD的诊治水平。
期刊
目的 初步明确肝癌细胞中特异性表达缺失的DNA损伤修复基因(GADD45β)近端启动子序列,并探索双月安环己烷草酸铂(Oxaliplatin)对人肝癌细胞HepG2中GADD45β基因表达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以30~50个碱基间隔体外人工合成GADD45β近端启动子序列(-547至-436),分别插入pGL3 basic荧光素表达质粒的荧光素基因上游,以电穿孔法转染HepG2,根据启动子活性强度结
经皮内镜下胃造瘘(PEG)自1980年由Gauderer等[1]介绍并应用于临床以来,因其操作简便、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临床应用范围不断扩大,目前已成为长期肠内营养首选的支持途径.但在一些特殊的患者中,如食管癌手术行食管切除,再将胃上提进行吻合,形成胸腔胃,此时,经腹部不能穿刺到胃腔,PEG往往不能进行.我们现报道4例经皮内镜下十二指肠造瘘术(PED),应用于食管癌术后胸腔胃和胃次全切除术后毕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