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6月21日,新华社与英国路透集团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了两社友好合作50周年庆祝活动。路透集团首席执行官汤姆·格罗瑟率领董事会代表团访问新华社,双方回顾了过去半个世纪的友谊并希望未来开展进一步合作。
携手传媒
就在2007年的5月15日,加拿大汤姆森集团(The Thomson Corporation)、英国路透社(Reuters Group Plc)对外宣布,汤姆森集团以87亿英镑(170亿美元)并购英国路透社。合并后的集团将称为汤姆森—路透,并将在伦敦和多伦多上市。那么路透社的被并购是否会影响到它和新华社未来的合作呢?
“我认为不会影响双方的合作,相反会加深双方的合作,路透社与汤姆森的合并实际上增强了自身在国际传媒界的竞争力,是种强强联合,合并后的新集团不但不会放弃和新华社的合作,而且还会着意加强进入中国资讯市场。在此种情况下,新华社将在资讯的获得上更加丰富,更加多元。面对即将到来的2008北京奥运会,将会是被并购后的路透社和新华社一个很好合作锤炼的机会。”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喻国明教授在接受《华人世界》专访中表示。
2008年奥运会为新华社和路透社在下一个50年的合作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开端,路透社有着悠久的报道奥运会的经验,此次的北京奥运,路透将派出庞大的记者、摄影、摄像和图像编辑的专家队伍。而新华通讯社作为2008年奥运会东道主通讯社,除了为国内和海外客户提供新闻之外,还将提供范围广泛的报道。
在雅典奥运会期间,路透派驻雅典的200多人的多媒体新闻团队每天发布多达400张照片和约150条头条新闻。路透还提供翔实的图片,解读关键运动项目的规则和战术。此外还有动态的奖牌表,以及实时发布的最新、完整比赛结果。对于2008年的奥运会,路透社也在做全面的备战,并且信心百倍。
“在此之前,双方的合作更大程度上可能是中国媒体在资讯上对西方媒体的需求,而这次不一样了,2008北京奥运,新华社作为主体,体现得更多是对方对我们的需求,这对于新华社来说,无论是在快速反应,降低成本,还是在规范流程上,无疑都是一个很好的借鉴学习路透社模式的机会和过程。”喻国明教授在采访中表示。
而就在今年4月17日,路透集团和新华社宣布,共同为承担2008奥运报道任务的新华社记者举办为期两周的强化培训班。路透和新华社合作出资,培训30名来自新华社的记者和编辑。此外,路透还将为100名国内其他媒体的体育记者提供半天的奥运报道讲座。这为路透和新华社合作50周年系列庆祝活动拉开序幕。而北京和伦敦即将举行的2008年和2012年奥运会,更是为新华社和路透加深友好合作提供了难得机遇。
逐鹿金融
“新华社将继续加强与各国通讯社和新闻媒体机构的合作与交流。新华社在实践中深深感到,在当今的发展形势下,同行之间的竞争是客观存在的。但竞争与合作互为前提;竞争中会显强显弱、会有些此消彼长,但从总体上说谁也代替不了谁。所以,只有加强交流与合作,实现互补,才是发展之路;只有抱合作共赢的态度,才能实现持续发展。”新华社社长田聪明在50周年庆典上这样说道。
实际上,双方的合作更多的是在新闻业务上面,然而路透社90%的收入来自金融信息服务业,而不是新闻业务。从1970年与中信银行、中国银行签署首批合约起,30多年来,路透不断开拓中国市场。为扩大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和占有率,路透主要采取了三种措施:一是加大产品本土化改造力度;二是通过与中国教育、科研机构的合作,加快产品的市场渗透;三是建立专业培训中心,提升对用户的服务品质。
“我们在中国的业绩相对于路透在全球的业绩来说并不高,几乎不值一提。金融服务业的发展取决于其所在金融市场的成熟程度,中国金融市场现在仍然处于一个成长期。我们看重的是这个市场未来的发展潜力,去年路透在中国的业绩和印度一样都增长了10%以上”,路透集团中国区总裁王倩茵在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这样说道。
而新华社能跻身于世界大通讯社之列,其原因当然不在于它的历史悠久,而主要在于它的发展规模。近年来新华社更是在不断地探索提高经营效益之路,由于多年来工作重心一直在发展新闻用户和为各级领导提供参考方面,虽然其经济信息于上世纪80年代已起步,但一直没有大的进展。到2002年后,才开始在开展原有核心业务的同时,发展以网络为主、文本为辅的信息服务,重点是发展大客户。2005年,通过与路透、彭博的对比研究,突然发现身边的金融“阵地”被占领,于是开始加大在金融信息技术方面的投入力度。目前,世界最大金融交易平台———“新华社金融交易服务平台”正在如火如荼的研制之中。
喻国明告诉记者,“双方在一些资讯方面竞争当然会存在,但不会影响双方的合作,但随着社会的发展,随着网络,个人博客等平台的出现,每个媒体的信息产业半径都将被无限扩大,适当的竞争无疑更有利于我们对西方媒体商业模式的借鉴和学习”。
媒介双雄
英国路透集团旗下的路透社(Reuters Group Plc)是英国创办最早的通讯社,于1850年由保罗·朱利叶斯·路透在德国亚琛创立。其素以快速的新闻报道被世界各地报刊广为采用而闻名。
1865年4月14日,美国总统林肯遇刺身亡,路透社驻纽约记者麦克林在得到消息时,传送信息的邮轮已经启航,他立即高价租借了一条快艇追赶,把这条特大的独家新闻稿装入一个特制的木罐里,扔到了邮轮上,使得路透社在伦敦抢先发布了林肯遇刺的消息,而当时的美国驻伦敦大使馆以及英国政府对此事还毫不知情。此一事件立刻为路透社赢得了社会声誉,很快路透社便声名鹊起。到如今已经有150年的悠久历史。
新华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通讯社,是中国最大的新闻信息采集和发布中心。其前身是1931年11月7日创建于江西瑞金的“红色中华通讯社”,1937年在延安改为现名。目前新华社在世界各地都建有分社和记者站。每天用中、英、法、西、俄、阿、葡、日8种文字,24小时不间断地为世界上6万多家媒体和非媒体用户提供新闻信息服务,包括文字、图片、图表、音视频和网络产品。2003年3月20日,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上空传来第一声防空警报的那一刻,新华社的记者、编辑们成了记录这一历史瞬间的第一人,以10秒领先世界。
路透社是与新华社最早建立新闻合作关系的西方通讯社,1957年初,新华社社长吴冷西率团访问路透社。吴冷西与路透社董事长钱瑟勒签订了两社新闻交换协议。由此开启了双方友好合作的旅程。自此,两大通讯社强强联手,共同合作,声音遍布全球。
“在早期的合作当中,主要是新闻交换,直到90年代,才陆续展开图片,举办研讨会以及高级媒体管理人员培训等方面的合作”,新华社相关外事工作人员表示,“这种合作模式的加深,其实是跟几十年来的国内国外的政策和技术进步有关。另一方面,也说明我国的新闻事业其实一直是在发展进步的。”
如今,旧的半个世纪已成过去,新的50年翩翩来临,站在2007年这个新旅程,新征程的起点,我们远望……
携手传媒
就在2007年的5月15日,加拿大汤姆森集团(The Thomson Corporation)、英国路透社(Reuters Group Plc)对外宣布,汤姆森集团以87亿英镑(170亿美元)并购英国路透社。合并后的集团将称为汤姆森—路透,并将在伦敦和多伦多上市。那么路透社的被并购是否会影响到它和新华社未来的合作呢?
“我认为不会影响双方的合作,相反会加深双方的合作,路透社与汤姆森的合并实际上增强了自身在国际传媒界的竞争力,是种强强联合,合并后的新集团不但不会放弃和新华社的合作,而且还会着意加强进入中国资讯市场。在此种情况下,新华社将在资讯的获得上更加丰富,更加多元。面对即将到来的2008北京奥运会,将会是被并购后的路透社和新华社一个很好合作锤炼的机会。”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喻国明教授在接受《华人世界》专访中表示。
2008年奥运会为新华社和路透社在下一个50年的合作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开端,路透社有着悠久的报道奥运会的经验,此次的北京奥运,路透将派出庞大的记者、摄影、摄像和图像编辑的专家队伍。而新华通讯社作为2008年奥运会东道主通讯社,除了为国内和海外客户提供新闻之外,还将提供范围广泛的报道。
在雅典奥运会期间,路透派驻雅典的200多人的多媒体新闻团队每天发布多达400张照片和约150条头条新闻。路透还提供翔实的图片,解读关键运动项目的规则和战术。此外还有动态的奖牌表,以及实时发布的最新、完整比赛结果。对于2008年的奥运会,路透社也在做全面的备战,并且信心百倍。
“在此之前,双方的合作更大程度上可能是中国媒体在资讯上对西方媒体的需求,而这次不一样了,2008北京奥运,新华社作为主体,体现得更多是对方对我们的需求,这对于新华社来说,无论是在快速反应,降低成本,还是在规范流程上,无疑都是一个很好的借鉴学习路透社模式的机会和过程。”喻国明教授在采访中表示。
而就在今年4月17日,路透集团和新华社宣布,共同为承担2008奥运报道任务的新华社记者举办为期两周的强化培训班。路透和新华社合作出资,培训30名来自新华社的记者和编辑。此外,路透还将为100名国内其他媒体的体育记者提供半天的奥运报道讲座。这为路透和新华社合作50周年系列庆祝活动拉开序幕。而北京和伦敦即将举行的2008年和2012年奥运会,更是为新华社和路透加深友好合作提供了难得机遇。
逐鹿金融
“新华社将继续加强与各国通讯社和新闻媒体机构的合作与交流。新华社在实践中深深感到,在当今的发展形势下,同行之间的竞争是客观存在的。但竞争与合作互为前提;竞争中会显强显弱、会有些此消彼长,但从总体上说谁也代替不了谁。所以,只有加强交流与合作,实现互补,才是发展之路;只有抱合作共赢的态度,才能实现持续发展。”新华社社长田聪明在50周年庆典上这样说道。
实际上,双方的合作更多的是在新闻业务上面,然而路透社90%的收入来自金融信息服务业,而不是新闻业务。从1970年与中信银行、中国银行签署首批合约起,30多年来,路透不断开拓中国市场。为扩大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和占有率,路透主要采取了三种措施:一是加大产品本土化改造力度;二是通过与中国教育、科研机构的合作,加快产品的市场渗透;三是建立专业培训中心,提升对用户的服务品质。
“我们在中国的业绩相对于路透在全球的业绩来说并不高,几乎不值一提。金融服务业的发展取决于其所在金融市场的成熟程度,中国金融市场现在仍然处于一个成长期。我们看重的是这个市场未来的发展潜力,去年路透在中国的业绩和印度一样都增长了10%以上”,路透集团中国区总裁王倩茵在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这样说道。
而新华社能跻身于世界大通讯社之列,其原因当然不在于它的历史悠久,而主要在于它的发展规模。近年来新华社更是在不断地探索提高经营效益之路,由于多年来工作重心一直在发展新闻用户和为各级领导提供参考方面,虽然其经济信息于上世纪80年代已起步,但一直没有大的进展。到2002年后,才开始在开展原有核心业务的同时,发展以网络为主、文本为辅的信息服务,重点是发展大客户。2005年,通过与路透、彭博的对比研究,突然发现身边的金融“阵地”被占领,于是开始加大在金融信息技术方面的投入力度。目前,世界最大金融交易平台———“新华社金融交易服务平台”正在如火如荼的研制之中。
喻国明告诉记者,“双方在一些资讯方面竞争当然会存在,但不会影响双方的合作,但随着社会的发展,随着网络,个人博客等平台的出现,每个媒体的信息产业半径都将被无限扩大,适当的竞争无疑更有利于我们对西方媒体商业模式的借鉴和学习”。
媒介双雄
英国路透集团旗下的路透社(Reuters Group Plc)是英国创办最早的通讯社,于1850年由保罗·朱利叶斯·路透在德国亚琛创立。其素以快速的新闻报道被世界各地报刊广为采用而闻名。
1865年4月14日,美国总统林肯遇刺身亡,路透社驻纽约记者麦克林在得到消息时,传送信息的邮轮已经启航,他立即高价租借了一条快艇追赶,把这条特大的独家新闻稿装入一个特制的木罐里,扔到了邮轮上,使得路透社在伦敦抢先发布了林肯遇刺的消息,而当时的美国驻伦敦大使馆以及英国政府对此事还毫不知情。此一事件立刻为路透社赢得了社会声誉,很快路透社便声名鹊起。到如今已经有150年的悠久历史。
新华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通讯社,是中国最大的新闻信息采集和发布中心。其前身是1931年11月7日创建于江西瑞金的“红色中华通讯社”,1937年在延安改为现名。目前新华社在世界各地都建有分社和记者站。每天用中、英、法、西、俄、阿、葡、日8种文字,24小时不间断地为世界上6万多家媒体和非媒体用户提供新闻信息服务,包括文字、图片、图表、音视频和网络产品。2003年3月20日,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上空传来第一声防空警报的那一刻,新华社的记者、编辑们成了记录这一历史瞬间的第一人,以10秒领先世界。
路透社是与新华社最早建立新闻合作关系的西方通讯社,1957年初,新华社社长吴冷西率团访问路透社。吴冷西与路透社董事长钱瑟勒签订了两社新闻交换协议。由此开启了双方友好合作的旅程。自此,两大通讯社强强联手,共同合作,声音遍布全球。
“在早期的合作当中,主要是新闻交换,直到90年代,才陆续展开图片,举办研讨会以及高级媒体管理人员培训等方面的合作”,新华社相关外事工作人员表示,“这种合作模式的加深,其实是跟几十年来的国内国外的政策和技术进步有关。另一方面,也说明我国的新闻事业其实一直是在发展进步的。”
如今,旧的半个世纪已成过去,新的50年翩翩来临,站在2007年这个新旅程,新征程的起点,我们远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