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改进高场MRI斜矢状位与斜冠状位扫描在贲门癌术前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9例贲门癌患者的MR I图像资料,MR I检查均采取平行于食管下段长轴的斜矢状位、斜冠状位和标准正矢状位、正冠状位的扫描方法.两位MR I诊断医师采用双盲法根据食管MR I图像评判两种不同扫描方法下距离肿块边缘的食管胸下段及腹段是否受累,标记受侵范围,同时与术后病理侵犯范围进行对比.结果:69例贲门癌患者中,斜矢状位、斜冠状位MR I扫描低年资组和高年资组医师分别预测贲门癌存在胸下段食管受累26例和24例,分别预
【机 构】
:
450008 郑州,河南省肿瘤医院放射科;450008 郑州,河南省肿瘤医院PET-CT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改进高场MRI斜矢状位与斜冠状位扫描在贲门癌术前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9例贲门癌患者的MR I图像资料,MR I检查均采取平行于食管下段长轴的斜矢状位、斜冠状位和标准正矢状位、正冠状位的扫描方法.两位MR I诊断医师采用双盲法根据食管MR I图像评判两种不同扫描方法下距离肿块边缘的食管胸下段及腹段是否受累,标记受侵范围,同时与术后病理侵犯范围进行对比.结果:69例贲门癌患者中,斜矢状位、斜冠状位MR I扫描低年资组和高年资组医师分别预测贲门癌存在胸下段食管受累26例和24例,分别预测腹段食管受累43例和45例,术后病理切缘阴性符合率分别为91%和94%;标准正矢状位、正冠状位MR I扫描中低年资组和高年资组医师分别预测贲门癌存在胸下段食管受累11例和14例,分别预测腹段食管受累58例和55例,术后病理切缘阴性符合率分别为67%和71%.斜矢状位及斜冠状位MR I改进扫描较标准正矢状位及正冠状位传统MR I扫描可以更好地预测贲门癌患者食管的侵犯情况及切缘的阴性情况,低年资组和高年资组医师采用改进扫描方法预测贲门癌食管受侵情况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0.939为0.959,传统扫描预测的AUC值分别为0.612和0.643.结论:在贲门癌术前检查采用平行于食管下段长轴的斜矢状位、斜冠状位MR I扫描,较标准正矢状位、正冠状位扫描能更好地显示患者连续的食管胸下段及腹段的黏膜下浸润范围,且有效地提高了低年资医师的预测准确率及信心,可为贲门癌患者临床手术方式的选择及手术范围的确定提供有力参考依据.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妊娠相关性乳腺癌(PABC)的临床、病理及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PABC患者的临床表现、病理分型及免疫组织化学结果、乳腺超声及MRI影像学特征.结果:20例患者的平均年龄为(32.45±3.41)岁(25~40岁),所有患者均可触及肿块,其中5例可触及腋窝淋巴结肿大.超声表现为形态不规则、边界欠清的实质性肿块,多为低回声伴/不伴强回声光斑,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可见血流信号.乳腺MRI示病变多呈肿块样,T2 WI示病灶多呈混杂长T2信号,DWI(b=1000s/mm2)序列上病变
目的:探讨经颈静脉肝穿刺活检术(TJLB)在弥漫性肝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2020年11月在我院接受TJLB的35例弥漫性肝病患者的病例资料,对一般资料、技术成功率、组织学标本充分性、手术操作时间、穿刺次数、并发症发生率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10例凝血酶原时间延长>6 s,25例国际标准化比值(INR)>1.3,18例血小板计数<60×109/L,3例存在大量腹腔积液;35例患者中34例取得足够肝组织标本量,满足病理诊断要求,TJ LB技术成功率为97.1%(34/35);手
目的:探讨术前血清炎症指标及肿瘤影像特征与肝细胞癌(HCC)病理分级的相关性,分析其对HCC病理分级的诊断效能.方法:搜集150例经术后病理证实并按照Edmondson分级法进行病理分级的H CC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及影像资料.记录患者的术前血清炎症指标[碱性磷酸酶/淋巴细胞计数(ALR)、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NLR)、血小板计数/淋巴细胞计数(PLR)、天冬氨酸转氨酶/血小板计数(APRI)]及肿瘤影像特征(肿瘤长径、肝叶受累范围、瘤内坏死、卫星结节、数量、包膜),将150例患者分为低分化(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浆液性乳头状癌(UPSC)的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对比分析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9例UPSC及38例子宫内膜样腺癌(EAC)患者的MRI表现.结果:UPSC患者的平均发病年龄(59.0岁)大于EAC患者(51.8岁);在T2 WI上,UPSC信号较EAC更不均匀(发生率分别为84.21%和44.74%),囊变坏死(分别为42.11%和5.26%)、出血(分别为21.05% 和0)的发生率更高,且病灶中可见小梁样低信号影(发生率分别为31.58%和0);UPSC的ADC值较EAC低,两者
目的:探讨DWI联合常规MRI征象对睾丸精原细胞瘤与非精原细胞瘤(NSGCT)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搜集经病理证实的睾丸生殖细胞瘤患者46例,其中精原细胞瘤28例,非精原细胞瘤18例,46例患者均行MRI平扫及DWI扫描.两位医师采用双盲法行常规MRI征象观察及ADC值测量,并比较上述指标在睾丸精原细胞瘤与非精原细胞瘤间的差异;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及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独立影响因素的诊断效能.结果:精原细胞瘤的平均ADC值小于NS-G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精原细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和T1WI测值法在早产儿脑发育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32例早产儿根据分娩孕周分为早期早产儿组(出生胎龄≤32周,19例)和中晚期早产儿组(出生胎龄>32周,13例),均进行DTI检查,测量感兴趣区(ROI)的各向异性分数(FA)值和表观扩散系数(ADC)值.ROI包括胼胝体压部和膝部、双侧脑室后角、双侧内囊后肢、双侧半卵圆中心.T1 WI在相同部位上测量信号值.统计分析两组FA值和ADC值的差异,评估胎龄对早产儿脑白质发育情况的影响.结果:早期早产儿组与中晚期早产
目的:探讨MRI在产前诊断胎儿唇腭裂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搜集产前超声诊断可疑颌面部发育异常的胎儿52例,超声检查后1周内行胎儿MR I检查,分析胎儿唇部、上下牙槽突及腭部的超声、MR I影像特征.以(引)产后随访结果为金标准,将MR I、超声诊断结果与(引)产后随访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采用ROC曲线对比分析两种检查方法对唇腭裂的诊断效能.结果:52例患者中6例引产随访证实,30例出生后随访证实,16例引产未尸解而无法证实.36例随访证实病例中唇裂12例(33.33%),唇裂伴腭裂22例(61.11%),健康
目的:探讨胸部CT获得的骨骼肌指数(SMI)对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手术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40例老年NSCLC手术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在术前进行的胸部CT平扫或增强扫描图像上,选择胸8椎体中心层面,通过半自动化分割CT值在-29~150 HU范围内的肌肉组织获得SMI(cm2/m2).SMI低于性别特异性下四分位数时归为肌少症组,高于性别特异性下四分位数时归为非肌少症组.通过随访生存时间,比较两组患者的预后.结果:男性下四分位数SMI为20.45 cm2/m2,女性下四分位数
目的:探讨MRI联合血清微小RNA(micro RNA,miR)-204水平对原发性肝癌射频消融(RFA)术后疗效及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于本院行RFA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于RFA术前一周内对研究对象行MRI检查,记录表观扩散系数(ADC)值;采用定量实时聚合酶联反应法测定血清中miR-204的相对表达量;于RFA术后1个月再次进行MRI检查以判断病灶消融情况.对完全消融的患者定期随访1年,记录患者复发情况.结果:经RFA治疗后,完全消融患者182例(85.
前列腺癌是男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前列腺癌包膜外侵犯是影响治疗方案选择及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因而术前评估前列腺癌包膜外侵犯对临床有重要指导意义.目前,大量研究试图从影像、临床等方面寻找可以准确预测前列腺癌包膜外侵犯的指标,本文拟对目前前列腺癌包膜外侵犯的影像及临床方法进行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