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提到内蒙古,人们首先想到的也许是辽阔的草原、壮观的那达慕、豪迈的牧民……但蒙古族悠久的民族文化并不局限于此。在赤峰市喀喇沁旗王府镇境内,一座保存完好的清代建筑,翻开了属于蒙古族的一页历史,在这里,可以仔细品读一位传奇王爷的风雨人生。
坐落于内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王爷镇的喀喇沁亲王府(现已辟为喀喇沁旗王府博物馆),始建于清康熙十八年(公元1679年),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在这座国内建成年代最早、等级最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清代蒙旗衙署建筑群里,先后有十二代喀喇沁蒙古王爷袭政,而这座府邸的最后一位主人,因其在动荡时代的卓越贡献为蒙古人世代铭记。
两院之景 冷暖相异
作为亲王,这并不是稀奇的事情。在被人熟知的清宫电视剧中,无论宫内宫外,女人们为争宠而引发的没有硝烟的战争,一直是重头戏,这位仪表堂堂的王爷也不可避免后院起火。清朝时,为见证两个民族的友好,讲究满蒙联姻,居住在介寿堂的嫡福晋就是一位旗人。贡桑诺尔布15岁时就迎娶了第九代和硕肃亲王隆勤的女儿善坤为福晋,两人也算是门当户对,天作之合。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婚后的二人并没有琴瑟和鸣,举案齐眉,此为何故?在福晋寝室里的一座送子观音,给出了这个问题的答案。正如清宫戏中所演,一切母凭子贵,没有孩子的大福晋,郁郁寡欢,以吸食鸦片排解心中的苦闷,导致的结果便是彻底没有孩子,也再得不到王爷的宠爱,思及于此,不禁为古代女子的命运感到悲哀与惋惜。反观居住在逸安堂的侧福晋,摆放送子观音的地方被一台留声机所替代。在那个年代,不光是留声机,连唱片都是需要从国外进口。再走进这位福晋床榻,榉木上镶着珍贵的象牙,如此奢华,可见备受王爷喜爱。原因也随之呼之欲出,侧福晋为贡桑诺尔布生下了两个儿子,从此平步青云。
荣华富贵,三妻四妾,贡桑诺尔布看似和影视剧中那些游手好闲、坐吃山空的风流王爷并无不同,过着养尊处优、听歌观舞、寅吃卯粮的贵族生活,然而,在花天酒地的背后,这位王爷却并不是一个随着清政府一起腐朽下去的人,他感到了时代的风云变幻、中国的内忧外患,及北部边疆地区的朝不保夕,从此走上了改革的道路。
变革图强 名载史册
在亲王府议事厅前高出地面一米多的砖石甬道的东侧,有一个花岗岩条石砌成的台阶,就在这看上去与其它无异的台阶,其北面的护阶石上,镌刻着拳头般大小的六个字——“吴绶卿醉卧处”。吴绶卿是一个汉族人,1906年,在随肃亲王善耆巡视内蒙古地区时,与贡桑诺尔布相识,两人结为挚友。一日,王爷在府中宴请朋友,吴绶卿酒醉,就卧睡于亲王府议事厅前甬道下的台阶护阶石上,贡桑诺尔布便拿毛笔写下了“吴绶卿醉卧处”六个字,次日,便命人将字镌刻于此。历经一百余年,而今走到这里,仿佛看到名噪一时的大将军侧卧于此,玩心四起的蒙古亲王在旁悄悄写下此话,二人真挚的友谊不言而喻。
王爷的这位挚友,也曾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吴禄贞,字绶卿,湖北省云梦县人,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家,民族英雄,并与云南的蔡锷齐名,时称“北吴南蔡”。吴禄贞是辛亥革命时期著名的爱国民主革命者,曾与阎锡山约期会师直捣北京,但却在起义前夕,被袁世凯密谋杀害。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令人唏嘘,更为这位英雄人物增添一抹悲壮色彩。民国成立后,孙中山特颁第一号抚恤令,谥吴禄贞为大将军。这样一位革命党人,与贡桑诺尔布王爷结为好友,在政治上也志向相投。一个清朝的王爷,就这样抱着一颗共和的心,开始了他在内蒙地区的改革。
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正月,贡桑诺尔布为达到国富民强的目的,上书朝廷,提出八项建议,分别为:设立银行、速修铁路、开采矿山、整顿农工商、预备外交、普及教育、赶练新军、创办巡警。每一条都经过深思熟虑,环环相扣,可见这位贡王爷思想的进步。
清廷腐朽,但是贡桑诺尔布倡导的新生事物却不断出现在100多年前的北部边疆上,他为蒙古族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也创造了诸多个第一。创建第一个官办新式学校——崇正学堂;设立了蒙古第一所女子学校——毓正女子学堂;建立了内蒙古第一个军事学校——守正武学堂;建立了内蒙古第一个图书馆;第一个成批派派遣留学生数十人;第一个办报纸——《婴报》;第一个办邮电;第一个南桑北移办苗圃,广植桑苗;第一个创办综合性工厂;创建警察局。纵观贡桑诺尔布的政绩,用五句话来综述:“革除前朝弊政,倡导民俗新风。赞成共和革命,维护祖国统一。注重农牧改良,兴办商贸实业。开办新式学堂,建立报馆书馆。支持蒙文印刷,创建蒙藏学校。”
贡桑诺尔布,一位清代尊贵的世袭亲王,却颠覆了人们对“王爷”这个词汇的认知,他凭借其智慧,为人民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足以彪炳青史,为后人所景仰。如今,漫步在王爷曾经走过的幽静古朴的石板路上,目之所及,苍松古柏,楼阁殿堂,那是王爷曾经居住生活的地方,年少时的王爷是否也在这里玩耍嬉戏,有着无忧的童年;是否也在这里读书习字,立下鸿鹄之志;成年后的王爷是否以天下苍生为己任,毅然踏上民族复兴的道路?走进喀喇沁亲王府,除深切体会贵族悠闲富足的生活外,更多的是阅读属于一代传奇王爷的风雨人生。
坐落于内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王爷镇的喀喇沁亲王府(现已辟为喀喇沁旗王府博物馆),始建于清康熙十八年(公元1679年),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在这座国内建成年代最早、等级最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清代蒙旗衙署建筑群里,先后有十二代喀喇沁蒙古王爷袭政,而这座府邸的最后一位主人,因其在动荡时代的卓越贡献为蒙古人世代铭记。
两院之景 冷暖相异
作为亲王,这并不是稀奇的事情。在被人熟知的清宫电视剧中,无论宫内宫外,女人们为争宠而引发的没有硝烟的战争,一直是重头戏,这位仪表堂堂的王爷也不可避免后院起火。清朝时,为见证两个民族的友好,讲究满蒙联姻,居住在介寿堂的嫡福晋就是一位旗人。贡桑诺尔布15岁时就迎娶了第九代和硕肃亲王隆勤的女儿善坤为福晋,两人也算是门当户对,天作之合。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婚后的二人并没有琴瑟和鸣,举案齐眉,此为何故?在福晋寝室里的一座送子观音,给出了这个问题的答案。正如清宫戏中所演,一切母凭子贵,没有孩子的大福晋,郁郁寡欢,以吸食鸦片排解心中的苦闷,导致的结果便是彻底没有孩子,也再得不到王爷的宠爱,思及于此,不禁为古代女子的命运感到悲哀与惋惜。反观居住在逸安堂的侧福晋,摆放送子观音的地方被一台留声机所替代。在那个年代,不光是留声机,连唱片都是需要从国外进口。再走进这位福晋床榻,榉木上镶着珍贵的象牙,如此奢华,可见备受王爷喜爱。原因也随之呼之欲出,侧福晋为贡桑诺尔布生下了两个儿子,从此平步青云。
荣华富贵,三妻四妾,贡桑诺尔布看似和影视剧中那些游手好闲、坐吃山空的风流王爷并无不同,过着养尊处优、听歌观舞、寅吃卯粮的贵族生活,然而,在花天酒地的背后,这位王爷却并不是一个随着清政府一起腐朽下去的人,他感到了时代的风云变幻、中国的内忧外患,及北部边疆地区的朝不保夕,从此走上了改革的道路。
变革图强 名载史册
在亲王府议事厅前高出地面一米多的砖石甬道的东侧,有一个花岗岩条石砌成的台阶,就在这看上去与其它无异的台阶,其北面的护阶石上,镌刻着拳头般大小的六个字——“吴绶卿醉卧处”。吴绶卿是一个汉族人,1906年,在随肃亲王善耆巡视内蒙古地区时,与贡桑诺尔布相识,两人结为挚友。一日,王爷在府中宴请朋友,吴绶卿酒醉,就卧睡于亲王府议事厅前甬道下的台阶护阶石上,贡桑诺尔布便拿毛笔写下了“吴绶卿醉卧处”六个字,次日,便命人将字镌刻于此。历经一百余年,而今走到这里,仿佛看到名噪一时的大将军侧卧于此,玩心四起的蒙古亲王在旁悄悄写下此话,二人真挚的友谊不言而喻。
王爷的这位挚友,也曾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吴禄贞,字绶卿,湖北省云梦县人,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家,民族英雄,并与云南的蔡锷齐名,时称“北吴南蔡”。吴禄贞是辛亥革命时期著名的爱国民主革命者,曾与阎锡山约期会师直捣北京,但却在起义前夕,被袁世凯密谋杀害。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令人唏嘘,更为这位英雄人物增添一抹悲壮色彩。民国成立后,孙中山特颁第一号抚恤令,谥吴禄贞为大将军。这样一位革命党人,与贡桑诺尔布王爷结为好友,在政治上也志向相投。一个清朝的王爷,就这样抱着一颗共和的心,开始了他在内蒙地区的改革。
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正月,贡桑诺尔布为达到国富民强的目的,上书朝廷,提出八项建议,分别为:设立银行、速修铁路、开采矿山、整顿农工商、预备外交、普及教育、赶练新军、创办巡警。每一条都经过深思熟虑,环环相扣,可见这位贡王爷思想的进步。
清廷腐朽,但是贡桑诺尔布倡导的新生事物却不断出现在100多年前的北部边疆上,他为蒙古族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也创造了诸多个第一。创建第一个官办新式学校——崇正学堂;设立了蒙古第一所女子学校——毓正女子学堂;建立了内蒙古第一个军事学校——守正武学堂;建立了内蒙古第一个图书馆;第一个成批派派遣留学生数十人;第一个办报纸——《婴报》;第一个办邮电;第一个南桑北移办苗圃,广植桑苗;第一个创办综合性工厂;创建警察局。纵观贡桑诺尔布的政绩,用五句话来综述:“革除前朝弊政,倡导民俗新风。赞成共和革命,维护祖国统一。注重农牧改良,兴办商贸实业。开办新式学堂,建立报馆书馆。支持蒙文印刷,创建蒙藏学校。”
贡桑诺尔布,一位清代尊贵的世袭亲王,却颠覆了人们对“王爷”这个词汇的认知,他凭借其智慧,为人民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足以彪炳青史,为后人所景仰。如今,漫步在王爷曾经走过的幽静古朴的石板路上,目之所及,苍松古柏,楼阁殿堂,那是王爷曾经居住生活的地方,年少时的王爷是否也在这里玩耍嬉戏,有着无忧的童年;是否也在这里读书习字,立下鸿鹄之志;成年后的王爷是否以天下苍生为己任,毅然踏上民族复兴的道路?走进喀喇沁亲王府,除深切体会贵族悠闲富足的生活外,更多的是阅读属于一代传奇王爷的风雨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