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活中没有陈可辛这个人
陈可辛有着微微泛白的头发,仿佛顺应当下风尚精心染就,然而,不是,他说,二十多年前,第一次拍电影《双城故事》的时候,他的头发就变成现在这个样子了。投注的心血可见一斑,“如果不是喜欢这件事,就太不值得了。”
他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电影人,自言没有任何爱好,就连跟老婆吴君如在一起,谈话内容多半也是关于电影,即便现在吴君如已为他生了孩子,在拍《投名状》那几个月里,他说他忘记了孩子的存在。甚至,他认为生活中并没有陈可辛这个人,在一部片与一部片的间隙里,并非休息,而是思索下一部片拍什么。思索如何拍一个与此前不一样的东西,因此,自歌舞剧《如果·爱》之后,有了类型迥异的古装武侠片《投名状》。
然而陈可辛也说过,每个导演一生都在拍同一个电影,不管换了多少个外壳,战争片、喜剧片、爱情片、武侠片……其实内核都是一样的,他最擅长的还是爱情片,而且是现代爱情片。他自认天生就是做这一行的人,第一部电影《双城故事》上映后,影评界反应这并不像是新导演的作品。反而像驾轻就熟的老导演。陈可辛自觉也毫无压力跟紧张感。人是有天赋这回事的。
陈可辛同时也是一位难以解读的导演,因为你很难把他归类,当然是艺术还是商业导演并不重要,“我是一名拍商业片的文艺导演”,陈可辛如此定位自己。
不相信完美的爱情
这段时间,有段话颇为流行,看《色,戒》,知道女人不可靠,看《苹果》,知道男人不可靠,看《投名状》,知道兄弟不可靠,看《集结号》,知道组织也不可靠。关于男人间的关系,在吴宇森与张彻的电影里,都是正面的诠释,陈可辛却不太相信这种情谊,他说他是一个从不喝酒的人,那些在醉酒后跟他称兄道弟的人,清醒后的表现全然不同,他爱观察清醒与昏沉之间那刹那的区别。所以,《投名状》诠释的是兄弟情义的脆弱与不可靠。
或者,我们有理由相信,陈可辛本身就是一个怀疑论者,一直把《甜蜜蜜》与《如果·爱》当做爱情片来看,里面有错失的缘分,耿耿于怀地惆怅旧欢如梦,电影里的主人公多半没有圆满的结局,让人遗憾。但作为导演的陈可辛却说,“到底有多爱?真的很爱怎么会分开?《甜蜜蜜》里,我觉得张曼玉和黎明是不会在一起的,只不过我没有在电影里很直白地讲出来。张曼玉选择曾志伟有她的理由,也可能曾志伟比黎明更合适。《如果·爱》也一样,如果周迅真的很爱金城武,怎么会把他甩掉呢?我一直很怀疑所谓完美的爱情。”的确,电影在上映之后就不再属于导演,诠释的自由在于观众,观众心里有什么,看到的便是什么。
在陈可辛的电影里,多半是有一个女人,两个男人,男人女人辗转在几个城市里,跌宕在爱情友情里,到最终总是孤单,无助,没有安全感,漂泊在异国他乡,比如《甜蜜蜜》里的黎小军与李翘。这是陈可辛对城市以及人跟人的真相的解读,这也许跟陈可辛的童年际遇有关系。
小的时候就很成熟,年纪大了却见天真
陈可辛出生在香港,父亲是泰国归侨,1951年,父亲以归侨身份到北京念电影,“文革”之前辗转来到香港做编剧,发展不算顺利。12岁小学毕业,陈可辛经历了人生中的第一次漂泊。当时陈可辛的爸爸认为,再留在香港,生活会很艰苦,决定全家回流泰国。18岁的时候,陈可辛到美国读书,起先读的是酒店管理,后来转读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专业——电影。然而大学才读了两年,就回到了香港。对于没有读完大学教育,陈可辛充满了遗憾。他说这种遗憾并不是少了一个学位、文凭,而是一种经历,是那个年龄的经历。陈可辛经常自嘲为情感的吸毒者,因为他对情感特别上瘾。“我读了两年还不到的大学生活,念完大学头一年,就开始了事业,我常在电影里面拍这些东西,我从一开始做电影到今天都没有体会到这段人生历程,我一部接一部地拍带有这些经历的电影,是因为我觉得好像需要补上一段很重要的年轻应该经过的时光。”《如果·爱》里金城武扮演的角色便是从香港到北京读大学的男生,书读到一半便放弃回去香港了,也算陈可辛自身的一个投射吧。
陈可辛的电影启蒙者是他的父亲,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带他去看电影。陈可辛记忆中看的第一部电影,就是一部由罗曼·波兰斯基执导的影片。他的电影人生起点很高,虽然彼时尚不懂,却在记忆里留下痕迹。小时候的陈可辛就很成熟,用他的话说,就是“人能够像孩子一样笑,像老人一样思考。”从十几岁开始,他就觉得身边的朋友幼稚,从小不喜欢生日会,所以拍出的电影也要比真实年龄大了10岁。他最喜欢伍迪·艾伦,称他为自己第2个父亲,对自己的人生观影响很大。他也喜欢听保罗·西蒙的歌,对爱情、对所有事情的认识,全都来自那些虚拟的世界,以至于年少的陈可辛,看到身边一对对情侣,都会觉得很幼稚。“在我的记忆深处,保罗·西蒙的歌诠释的词,永远都是说冬天,永远都在讲人是一个岛、人是一块石头,永远进发着受伤的感觉。”
虽说“年少老成”,但是年纪渐长后,陈可辛认为自己没有更加成熟,身上一直有一些天真的东西,他经营的公司甚至在赔钱,因为不喜欢的题材坚决不拍。但即使赔钱,也是心甘情愿。我的命运我控制,我死了我甘心。外表斯文的他,撂下这样的狠话时,表情仍然不温不火。直到去年,吴君如为他生下孩子后,他才意识到人生中除了电影,还有别的东西值得关注。
并不顺利的拍片生涯
《甜蜜蜜》一片当年一举夺得1997年香港电影金像奖九项大奖,这个记录至今未被打破,但是在有机会执导《甜蜜蜜》之前,陈可辛的电影生涯也经历了一些曲折。
大学二年级那年,陈可辛从美国回到香港过暑假,碰巧吴宇森当时要在泰国拍摄电影《英雄无泪》,需要一名精通泰语、粤语和英语的翻译,恰好这三种语言陈可辛都极为擅长,他就在父亲的推荐下成为吴宇森的助导。陈可辛随后加入了香港的嘉禾公司,在工作中学习编剧和制片,所以后来成为一名职业型的电影人,监制的影片远远超过其导演的作品。
在回港后的几年中,他先后参与了成龙《威龙猛探》、吴宇森的《英雄无泪》、周星驰的《咖哩辣椒》等影片的制作,可惜的是,虽然这些电影的主创个个名声显赫,但这几部作品都属于平庸之作,未曾给陈可辛带来更大的发展契机,陈可辛遂一直默默无闻在电影圈中工作了8年。直到1991年,当时还是喜剧明星的曾志伟发掘了他,邀请他执导小成本的爱情片《双城故事》。《双城故事》最终在票房上不过不失,但为主演曾志伟赢得一尊宝贵的金像奖最佳男主角奖,使得曾志伟的演技首次得到肯定。陈可辛导演处女作首战告捷,得到了继续拍片的权力。
自此他的人生才现转机。
是导演,也是商人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曾志伟与陈可辛等电影人成立了UFO电影公司,致力于拍摄题材新颖商业影片,陈可辛此时已经跃身成为公司的主创者,在选材方面有很大的自主权,陈可辛的导演风格也就在此时逐步奠定。1993年之后,陈可辛相继推出了《风尘三侠》、《新难兄难弟》、《金枝玉叶I、II》等多部卖座电影。UFO电影公司在1996年并入了嘉禾公司,开始用高投资拍摄电影,陈可辛也就在此时可以用大笔资金来完成自己心目中的爱情故事,《甜蜜蜜》便诞生在这一年。
2000年,他成立了Applause Pictures公司,致力于生产高品质的亚洲电影,随后他参与监制了《晚娘》,《春逝》、《三更》系列、《见鬼》系列等大批叫好又叫座的影片,在亚洲范围内声名鹊起。
改变才能生存
陈可辛说自己在拍完《甜蜜蜜》之后,得了《甜蜜蜜》后遗症,“我以前拍过喜剧片、歌舞片甚至鬼片,但是其实骨子里这些都是爱情片,我想通过《如果·爱》摆脱《甜蜜蜜》那种类型的影片,走向一个新阶段,但是《如果·爱》其实是上一个阶段的结束。我想现在的《投名状》才是我新阶段的开始。”
从文艺片走向武侠片,陈可辛最中意做的事情是颠覆,《投名状》颠覆了兄弟情意以及“潘金莲”惯常的形象。挑选了不算美艳的徐静蕾来饰演颠倒众生的女主角,他说这样才够意外才值得玩味。
接下来陈可辛想尝试一直未涉猎的黑帮片,而且点名让大帅哥金城武来演主角,“我在他眼里看到了坚定与冷酷。”
希望不要让我们等太久。
陈可辛有着微微泛白的头发,仿佛顺应当下风尚精心染就,然而,不是,他说,二十多年前,第一次拍电影《双城故事》的时候,他的头发就变成现在这个样子了。投注的心血可见一斑,“如果不是喜欢这件事,就太不值得了。”
他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电影人,自言没有任何爱好,就连跟老婆吴君如在一起,谈话内容多半也是关于电影,即便现在吴君如已为他生了孩子,在拍《投名状》那几个月里,他说他忘记了孩子的存在。甚至,他认为生活中并没有陈可辛这个人,在一部片与一部片的间隙里,并非休息,而是思索下一部片拍什么。思索如何拍一个与此前不一样的东西,因此,自歌舞剧《如果·爱》之后,有了类型迥异的古装武侠片《投名状》。
然而陈可辛也说过,每个导演一生都在拍同一个电影,不管换了多少个外壳,战争片、喜剧片、爱情片、武侠片……其实内核都是一样的,他最擅长的还是爱情片,而且是现代爱情片。他自认天生就是做这一行的人,第一部电影《双城故事》上映后,影评界反应这并不像是新导演的作品。反而像驾轻就熟的老导演。陈可辛自觉也毫无压力跟紧张感。人是有天赋这回事的。
陈可辛同时也是一位难以解读的导演,因为你很难把他归类,当然是艺术还是商业导演并不重要,“我是一名拍商业片的文艺导演”,陈可辛如此定位自己。
不相信完美的爱情
这段时间,有段话颇为流行,看《色,戒》,知道女人不可靠,看《苹果》,知道男人不可靠,看《投名状》,知道兄弟不可靠,看《集结号》,知道组织也不可靠。关于男人间的关系,在吴宇森与张彻的电影里,都是正面的诠释,陈可辛却不太相信这种情谊,他说他是一个从不喝酒的人,那些在醉酒后跟他称兄道弟的人,清醒后的表现全然不同,他爱观察清醒与昏沉之间那刹那的区别。所以,《投名状》诠释的是兄弟情义的脆弱与不可靠。
或者,我们有理由相信,陈可辛本身就是一个怀疑论者,一直把《甜蜜蜜》与《如果·爱》当做爱情片来看,里面有错失的缘分,耿耿于怀地惆怅旧欢如梦,电影里的主人公多半没有圆满的结局,让人遗憾。但作为导演的陈可辛却说,“到底有多爱?真的很爱怎么会分开?《甜蜜蜜》里,我觉得张曼玉和黎明是不会在一起的,只不过我没有在电影里很直白地讲出来。张曼玉选择曾志伟有她的理由,也可能曾志伟比黎明更合适。《如果·爱》也一样,如果周迅真的很爱金城武,怎么会把他甩掉呢?我一直很怀疑所谓完美的爱情。”的确,电影在上映之后就不再属于导演,诠释的自由在于观众,观众心里有什么,看到的便是什么。
在陈可辛的电影里,多半是有一个女人,两个男人,男人女人辗转在几个城市里,跌宕在爱情友情里,到最终总是孤单,无助,没有安全感,漂泊在异国他乡,比如《甜蜜蜜》里的黎小军与李翘。这是陈可辛对城市以及人跟人的真相的解读,这也许跟陈可辛的童年际遇有关系。
小的时候就很成熟,年纪大了却见天真
陈可辛出生在香港,父亲是泰国归侨,1951年,父亲以归侨身份到北京念电影,“文革”之前辗转来到香港做编剧,发展不算顺利。12岁小学毕业,陈可辛经历了人生中的第一次漂泊。当时陈可辛的爸爸认为,再留在香港,生活会很艰苦,决定全家回流泰国。18岁的时候,陈可辛到美国读书,起先读的是酒店管理,后来转读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专业——电影。然而大学才读了两年,就回到了香港。对于没有读完大学教育,陈可辛充满了遗憾。他说这种遗憾并不是少了一个学位、文凭,而是一种经历,是那个年龄的经历。陈可辛经常自嘲为情感的吸毒者,因为他对情感特别上瘾。“我读了两年还不到的大学生活,念完大学头一年,就开始了事业,我常在电影里面拍这些东西,我从一开始做电影到今天都没有体会到这段人生历程,我一部接一部地拍带有这些经历的电影,是因为我觉得好像需要补上一段很重要的年轻应该经过的时光。”《如果·爱》里金城武扮演的角色便是从香港到北京读大学的男生,书读到一半便放弃回去香港了,也算陈可辛自身的一个投射吧。
陈可辛的电影启蒙者是他的父亲,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带他去看电影。陈可辛记忆中看的第一部电影,就是一部由罗曼·波兰斯基执导的影片。他的电影人生起点很高,虽然彼时尚不懂,却在记忆里留下痕迹。小时候的陈可辛就很成熟,用他的话说,就是“人能够像孩子一样笑,像老人一样思考。”从十几岁开始,他就觉得身边的朋友幼稚,从小不喜欢生日会,所以拍出的电影也要比真实年龄大了10岁。他最喜欢伍迪·艾伦,称他为自己第2个父亲,对自己的人生观影响很大。他也喜欢听保罗·西蒙的歌,对爱情、对所有事情的认识,全都来自那些虚拟的世界,以至于年少的陈可辛,看到身边一对对情侣,都会觉得很幼稚。“在我的记忆深处,保罗·西蒙的歌诠释的词,永远都是说冬天,永远都在讲人是一个岛、人是一块石头,永远进发着受伤的感觉。”
虽说“年少老成”,但是年纪渐长后,陈可辛认为自己没有更加成熟,身上一直有一些天真的东西,他经营的公司甚至在赔钱,因为不喜欢的题材坚决不拍。但即使赔钱,也是心甘情愿。我的命运我控制,我死了我甘心。外表斯文的他,撂下这样的狠话时,表情仍然不温不火。直到去年,吴君如为他生下孩子后,他才意识到人生中除了电影,还有别的东西值得关注。
并不顺利的拍片生涯
《甜蜜蜜》一片当年一举夺得1997年香港电影金像奖九项大奖,这个记录至今未被打破,但是在有机会执导《甜蜜蜜》之前,陈可辛的电影生涯也经历了一些曲折。
大学二年级那年,陈可辛从美国回到香港过暑假,碰巧吴宇森当时要在泰国拍摄电影《英雄无泪》,需要一名精通泰语、粤语和英语的翻译,恰好这三种语言陈可辛都极为擅长,他就在父亲的推荐下成为吴宇森的助导。陈可辛随后加入了香港的嘉禾公司,在工作中学习编剧和制片,所以后来成为一名职业型的电影人,监制的影片远远超过其导演的作品。
在回港后的几年中,他先后参与了成龙《威龙猛探》、吴宇森的《英雄无泪》、周星驰的《咖哩辣椒》等影片的制作,可惜的是,虽然这些电影的主创个个名声显赫,但这几部作品都属于平庸之作,未曾给陈可辛带来更大的发展契机,陈可辛遂一直默默无闻在电影圈中工作了8年。直到1991年,当时还是喜剧明星的曾志伟发掘了他,邀请他执导小成本的爱情片《双城故事》。《双城故事》最终在票房上不过不失,但为主演曾志伟赢得一尊宝贵的金像奖最佳男主角奖,使得曾志伟的演技首次得到肯定。陈可辛导演处女作首战告捷,得到了继续拍片的权力。
自此他的人生才现转机。
是导演,也是商人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曾志伟与陈可辛等电影人成立了UFO电影公司,致力于拍摄题材新颖商业影片,陈可辛此时已经跃身成为公司的主创者,在选材方面有很大的自主权,陈可辛的导演风格也就在此时逐步奠定。1993年之后,陈可辛相继推出了《风尘三侠》、《新难兄难弟》、《金枝玉叶I、II》等多部卖座电影。UFO电影公司在1996年并入了嘉禾公司,开始用高投资拍摄电影,陈可辛也就在此时可以用大笔资金来完成自己心目中的爱情故事,《甜蜜蜜》便诞生在这一年。
2000年,他成立了Applause Pictures公司,致力于生产高品质的亚洲电影,随后他参与监制了《晚娘》,《春逝》、《三更》系列、《见鬼》系列等大批叫好又叫座的影片,在亚洲范围内声名鹊起。
改变才能生存
陈可辛说自己在拍完《甜蜜蜜》之后,得了《甜蜜蜜》后遗症,“我以前拍过喜剧片、歌舞片甚至鬼片,但是其实骨子里这些都是爱情片,我想通过《如果·爱》摆脱《甜蜜蜜》那种类型的影片,走向一个新阶段,但是《如果·爱》其实是上一个阶段的结束。我想现在的《投名状》才是我新阶段的开始。”
从文艺片走向武侠片,陈可辛最中意做的事情是颠覆,《投名状》颠覆了兄弟情意以及“潘金莲”惯常的形象。挑选了不算美艳的徐静蕾来饰演颠倒众生的女主角,他说这样才够意外才值得玩味。
接下来陈可辛想尝试一直未涉猎的黑帮片,而且点名让大帅哥金城武来演主角,“我在他眼里看到了坚定与冷酷。”
希望不要让我们等太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