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高中阶段培养学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意识,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高中语文教师在诗歌教学中,要注意自己教学手法的艺术性,改掉传统教学中死板无趣的教学形式,灵活安排课堂内容,来提高学生对诗歌这种独特文体的审美目光。
一、合理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由于诗歌本身的特点,使其不像小说、散文那样具有灵活的故事性和丰富的情感表达。诗歌更像是一位半抱琵琶的娇羞女子,感情的倾诉分外含蓄,但若是能够深入其中,诗歌所表露出的美感,更是让人领略到一种截然不同的意境。所以,诗歌教学首要的任务就是通过诗歌内容的意境展示,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传统的语文教学多是强调知识的灌输,这一点对诗歌教学有害无益。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不妨改变传统的教学手段,创设情境来帮助学生理解诗歌,掌握诗歌,进而丰富学生的审美情趣。
诗歌也是帮助学生直抒胸臆的最好载体,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通过情景的演示,来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审美。如学习《沁园春·长沙》,教师不妨就在教室组织学生通过对诗歌内容的演示排练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可以对诗句前面的景色描写,像“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用口语进行意境的创设,帮助学生描绘出一个气象万千的场景来,这样对其中“粪土当年万户侯”,“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这样的句子就能产生更加深入的理解。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用合作的方法,让两三名学生交替来诵读诗歌,在抑扬顿挫间体味作者在诗歌中想要表达的感情,進而帮助学生多角度地理解诗歌内容,提升自己的审美思想。
二、充分利用电教手段,丰富诗歌学习内容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不仅仅是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连教师的教学手段也变得更加多样。电教化的教学方法可以让教师在诗歌教学中更为灵活,同时对于诗歌中所蕴含的意境,也能多角度地进行诠释,方便学生学习。电教是现代教育以计算机、投影仪、幻灯、录音、录像、广播、电影、电视等现代教育技术来进行的一种教育形式,它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影像、音乐、图像等方式,将诗歌用全新的形式表现在学生面前。当然,在诗歌内容的横向拓展上,也能更加全面,让学生正确领会诗歌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例如,在学习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时,教师就可以利用电教手段,在正式学习前,让学生聆听标准化的朗读内容,让整首诗词的基本基调,在学生心中有一个大致的铺垫,然后对“樯橹灰飞烟灭”,“一尊还酹江月”之类饱含作者深情的语句,进行更为深层次的理解。在学习中,教师还可以利用电教中的多媒体影像技术,通过网络搜索为学生提供一些有关赤壁的视频内容,让他们观看江上的怪石嶙峋、江水的滔滔不绝,进而对诗歌中所描绘的景色有个全新的认识,将纸上的语言转化为胸中的丘壑。在内容的讲授结束后,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来播放一些具有古韵的音乐,让学生闭上双眼,想象当年苏轼泛舟江上,纵情诗词的狂放意境,用自己的语言进行一番整理,进而实现教学的目标。
三、成立兴趣小组,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对于高中生而言,之前已经学了多年语文,很多学生对于语文的学习都有了自己的一番见解。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不能过分强调内容的灌输,要注重方法的引导,这样才能让学生深入其中。在诗歌学习上,尤其如此。所以,教师不妨引导学生建立诗歌兴趣学习小组,一方面深化课堂上学习的内容,另一方面也可以拓展学生的诗歌视野,而不是只将目光停留在课本上。
兴趣小组的学习,不能局限在课下。课上,小组成员一样可以帮助教师进行教学内容上的建设。比如说,教师在教授《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之后,兴趣小组的学生可以帮助教师列举一些相关题材的诗歌,像岳飞的《满江红》。这个时候,教师不妨将课堂交到学生的手中,让他们根据辛弃疾这首词的基调,来对岳飞的这首词进行简单的讲述,对比其中的名句,像辛弃疾“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的无奈,和岳飞“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的壮志情怀形成鲜明的对比。同是豪放派诗人,同样的创作基调,为何会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感情表达,这个时候,“主讲人”可以根据二者的时代背景和相关的人物生平进行对比讲解。这样的小组自主讲解,既能巩固课上的教学内容,又能对课外的内容进行拓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而言之,在高中诗歌教学中,为了提升自身教学的审美性,教师在面对一些新型的教学方法时,不要一味拒绝,也不要盲目进行运用。既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又要注意教学手段的灵活性,通过诗歌意境的创设、电教化的先进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的学习探究,进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完善他们的语文学习素养。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江宁分校(211102)
一、合理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由于诗歌本身的特点,使其不像小说、散文那样具有灵活的故事性和丰富的情感表达。诗歌更像是一位半抱琵琶的娇羞女子,感情的倾诉分外含蓄,但若是能够深入其中,诗歌所表露出的美感,更是让人领略到一种截然不同的意境。所以,诗歌教学首要的任务就是通过诗歌内容的意境展示,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传统的语文教学多是强调知识的灌输,这一点对诗歌教学有害无益。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不妨改变传统的教学手段,创设情境来帮助学生理解诗歌,掌握诗歌,进而丰富学生的审美情趣。
诗歌也是帮助学生直抒胸臆的最好载体,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通过情景的演示,来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审美。如学习《沁园春·长沙》,教师不妨就在教室组织学生通过对诗歌内容的演示排练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可以对诗句前面的景色描写,像“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用口语进行意境的创设,帮助学生描绘出一个气象万千的场景来,这样对其中“粪土当年万户侯”,“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这样的句子就能产生更加深入的理解。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用合作的方法,让两三名学生交替来诵读诗歌,在抑扬顿挫间体味作者在诗歌中想要表达的感情,進而帮助学生多角度地理解诗歌内容,提升自己的审美思想。
二、充分利用电教手段,丰富诗歌学习内容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不仅仅是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连教师的教学手段也变得更加多样。电教化的教学方法可以让教师在诗歌教学中更为灵活,同时对于诗歌中所蕴含的意境,也能多角度地进行诠释,方便学生学习。电教是现代教育以计算机、投影仪、幻灯、录音、录像、广播、电影、电视等现代教育技术来进行的一种教育形式,它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影像、音乐、图像等方式,将诗歌用全新的形式表现在学生面前。当然,在诗歌内容的横向拓展上,也能更加全面,让学生正确领会诗歌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例如,在学习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时,教师就可以利用电教手段,在正式学习前,让学生聆听标准化的朗读内容,让整首诗词的基本基调,在学生心中有一个大致的铺垫,然后对“樯橹灰飞烟灭”,“一尊还酹江月”之类饱含作者深情的语句,进行更为深层次的理解。在学习中,教师还可以利用电教中的多媒体影像技术,通过网络搜索为学生提供一些有关赤壁的视频内容,让他们观看江上的怪石嶙峋、江水的滔滔不绝,进而对诗歌中所描绘的景色有个全新的认识,将纸上的语言转化为胸中的丘壑。在内容的讲授结束后,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来播放一些具有古韵的音乐,让学生闭上双眼,想象当年苏轼泛舟江上,纵情诗词的狂放意境,用自己的语言进行一番整理,进而实现教学的目标。
三、成立兴趣小组,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对于高中生而言,之前已经学了多年语文,很多学生对于语文的学习都有了自己的一番见解。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不能过分强调内容的灌输,要注重方法的引导,这样才能让学生深入其中。在诗歌学习上,尤其如此。所以,教师不妨引导学生建立诗歌兴趣学习小组,一方面深化课堂上学习的内容,另一方面也可以拓展学生的诗歌视野,而不是只将目光停留在课本上。
兴趣小组的学习,不能局限在课下。课上,小组成员一样可以帮助教师进行教学内容上的建设。比如说,教师在教授《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之后,兴趣小组的学生可以帮助教师列举一些相关题材的诗歌,像岳飞的《满江红》。这个时候,教师不妨将课堂交到学生的手中,让他们根据辛弃疾这首词的基调,来对岳飞的这首词进行简单的讲述,对比其中的名句,像辛弃疾“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的无奈,和岳飞“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的壮志情怀形成鲜明的对比。同是豪放派诗人,同样的创作基调,为何会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感情表达,这个时候,“主讲人”可以根据二者的时代背景和相关的人物生平进行对比讲解。这样的小组自主讲解,既能巩固课上的教学内容,又能对课外的内容进行拓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而言之,在高中诗歌教学中,为了提升自身教学的审美性,教师在面对一些新型的教学方法时,不要一味拒绝,也不要盲目进行运用。既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又要注意教学手段的灵活性,通过诗歌意境的创设、电教化的先进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的学习探究,进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完善他们的语文学习素养。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江宁分校(21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