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派与清代学术思想体系的历史建构

来源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ido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孔门四科"到"学术三分",至宋代逐渐形成了一个共有的学术体系:道德、政事、文学三位一体,涵括了儒学思想、社会治理、文学表达.到了清代,在趋于专制的大背景下,作为本体的道德之学和作为政事的实践之学整体衰退:道统的权力归于皇帝,考据之学放弃了义理的解释权;政事在礼学复兴、讲求实用实行和精神日趋萎弱的背景下,渐由实学递降为治术.桐城派以文学而主持义理,以文学而兼考据,建构起义理、考据、辞章的学术体系,以其批判性、开放性、发展性使这一学术体系既支撑了桐城文学和桐城学术,也使得它在晚清的大变局中成为重要资源之一,开启了新变.
其他文献
图灵奖得主姚期智先生2009年起在清华先后创办了计算机科学实验班 (“姚班”)、 人工智能实验班 (“智班”) 和量子信息班.① 这些年, 我曾听到他数次表示, 中国要尽快实现第一流创新人才的自给自足. 菲尔兹奖得主丘成桐先生今年开始, 在清华创办了求真书院, 实施 “丘成桐数学领军人才培养计划”. 他也表示, 此举意在立足中国本土培养出世界一流数学人才. 对于我们当下人才培养的目标, 这两位学术大师的表述如出一辙. 最近,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 要实现 “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能力显著提
期刊
基于创作主体的文学记忆研究,重在关注作家记忆对文学生成的意义.记忆与人之生存具有密切的关联性,从“生存”这个本源性问题出发,能窥视到人类诸多精神现象的内核.基于生存的多维性、苦难性和符号性等人之生存的一般性特征,美学意义上的生存应是指生存的多维向度、生存苦难的美学升华及生存符号的诗意栖居.因此,文学记忆的本体内涵承担了以穿越时间的方式追求生命的完整、以苦难性记忆承载生命的厚重、以诗意的记忆符号安放“存在”之灵魂的叙事功能.立足当下消费时代或后现代现实语境,秉持文学记忆本体的美学维度,我们能理性考量现代人类
人格权侵害禁令是制止侵害行为的及时性权利保护方法.人格权侵害禁令案件应当参照适用行为保全程序.遵循法律解释的方法,行为保全具有对合法权益进行保护的目的,因而获取了独立于诉讼的程序地位.为满足权利及时保护的紧迫需求,行为保全的设计应以提高程序效率为目标.因此,行为保全的程序品质与人格权保护方法所彰显的全面性、预防性和及时性相契合.在人格权侵害禁令案件中,要结合人格权保护和行为保全程序的特点,运用利益衡量的方法判断行为保全的适用要件.审理程序应以采用听审主义为原则,排除听审主义为例外.人格权侵害禁令的法律效力
政治哲学不仅奠基于相关哲学理论,还受制于重要政治事件.萨特的现象学存在论侧重意识,梅洛-庞蒂的知觉现象学聚焦知觉,他们对莫斯科审判和朝鲜战争这两个二战后的重大政治事件有不同的哲学思考.尤其是梅洛-庞蒂从《人道主义与恐怖》到《辩证法的历险》,经历了从"客观"评说东西方社会政治制度向严词批评斯大林主义的转变,对萨特的"反辩证法"立场和同情苏联共产主义的理论实质作了全面剖析,从而阐发了其非共产主义的"模糊"态度.本质上,无论是萨特的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还是梅洛-庞蒂的马克思主义"观望主义",都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
戴震对理之"如有物焉"的反对,不只涉及对理本身的理解不同,同时涉及心、性、情一系列问题,相关理解也变得极为不同.根据《孟子字义疏证》所论,戴震主张的"以情絜情",没有了格物致知,连正心诚意都付之阙如,却让情自带一种天然的"不爽失".他以"人无有不善"反对程朱之"性无有不善",坚持的并非性善论,而是人善论.他又反对荀子的礼义在外,将礼义收归人性,看起来是想维护孟子内在化的路线,实则将礼义世界坍陷于人心之中,而人心又陷溺于血气之中.由此,传统儒家丰富的心性工夫论,被戴震一笔勾销,只剩下血气之情欲落到了实处.所
民主审议作为理想的集体决策过程,在自治与善治之间存在固有张力.一方面,民主审议通过自发回应政治共同体成员的集体意见,赋予民主政治正当性;另一方面,民主审议又试图超越特定情境下的多数人意见,寻求良好决策和正确行动.当代新罗马共和主义理论家菲利普·佩迪特将非支配自由作为调节性原则,在坚持善治理想的同时引导民主审议的自治.佩迪特的共和主义民主审议理论既没有预设一个社会在先的共性,也没有提出一套不可让渡的个人权利,却成功地证成了在民主审议过程中施加外部前提的可行性,因而值得人们认真考虑.然而,人们仍然批评其在民主
9世纪中叶吐蕃王朝崩溃以后,"赞普"作为最高君主称号在藏文史籍中日渐消减.13世纪前期成书的《第吴宗教源流》中记载了吐蕃王室后裔建立的众多地方割据政权,其君主仍然被称为赞普,但14世纪中后期成书的《雅隆尊者教法史》《西藏王统记》等著作则基本上以国王或国主名号指称这些割据政权的君主,到了晚期如《拉达克王统记》《安多政教史》的写作中,对吐蕃时代的赞普都不再使用"赞普"的称号,而是以"国王"或"法王"的称号替代.虽然都是早期藏族社会中的君主称号,但"赞普"拥有普通"国王"所不具有的神圣性——天神降世与权势煊赫,
现代化问题及其相应的现代性问题,依旧是当前中国社会发展面对的主要问题.然而,我们进入了后现代状态,这已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事实.后现代性与现代性在理论与实践上产生持续的纠缠,对现代性的进一步探索离不开后现代性视域的观照.现代性本身蕴含着一种“反-”(anti-)的特征,后现代性对现代性的反叛只是现代性这一特征的延续.现代性在对人的主体性与自由施予塑造的同时也进行了褫夺,后现代性通过拒斥现代性的宏大叙事、普遍性、统一性来重塑人的主体性与自由的同时,却不得不编织并依靠一张更精密的宏大叙事之网.因此,后现代性与现
20世纪八九十年代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繁盛期,以学术史视野切入这一时期学术范式的流变考论,透析其发展规律、反思其内在逻辑,是一项创新性的研究.文章按照20世纪八九十年代文学学术史发展的内在逻辑并兼顾历时线索,对这一时期学术范式流变的考察分别从价值系统、方法系统、知识系统三个层面在范式结构中的动态作用加以展开:其一是从学术价值层面看“指导思想”的预置与轮替如何影响了学术范式系统的整体革新;其二是从学术方法层面看“西方理论”在进入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过程中的转化和越位如何导致了文学研究方法的错置,为新世纪的“强制
关注惩罚及其正当性的学者们对"惩罚是什么"问题所给出的答案不外乎是以"痛苦"或"伤害"为基础构建起来的定义.然而,痛苦并不适合拿来解释惩罚,这是因为其作为一种内在的感觉体验,不仅会引发严重的理论困惑,而且无法与所公认的惩罚要素相结合.而伤害作为一种客观的实在和行动,不仅能够解决痛苦所引发的问题,而且也与"惩罚"的日常用法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