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如何通过评价促进教学的有效性是一个引起普遍关注的课题。本文作者根据自己的面临的问题及所作的探索,构建了信息技术学业评价系统,通过该评价系统,充分利用技术手段实现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记录和评价,从而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本文介绍了学业评价系统的内容框架,总结了作者在教学实践中应用学业评价系统的效果,重点突出了利用技术手段来有效落实新课改的评价理念,以期对从事这项工作的同行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学业评价系统;信息技术;技术手段;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420
如何提高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性,是我们信息技术教师所共同追求的目标,近年来,我通过构建学业评价系统,有效地提高了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性。下面谈谈我的具体的做法。
一、问题的提出
1.信息技术新课程改革对评价的要求
新课程改革提出:“信息技术教师应逐步树立‘教—学—评价’有机结合的教学评价观,将对教学评价的设计和规划融合到教学设计中,使其成为教学设计中不可缺的组成部分,将仅重视‘教—学’过程的教学设计和规划转变‘教—学—评价’过程的全面设计,确保评价对教学和学习‘全过程’促进作用”。由此,我们认为对学生的评价不应仅局限在学科内自行组织的某次考核上,而应该是学生学习“全过程”的评价,尤其是对于信息技术学科,应包括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和学习成果的评价,包括学生的出勤、课堂表现、作业的上交、作业的质量以及总结性检测等等,最终形成学生的综合评价,在此我们称之为学生的学业评价。
2.在课堂教学中实行学业评价面临的困难
就我校的情况来说,初中信息技术课一般每周开设一节,信息技术教师的周满工作量为14—16课时,一位信息技术教师将要面对的是约800名学生的学业评价。如何对学生的出勤情况、课堂表现情况进行记录、跟踪和反馈;如何检查学生作业的是否上交;最困难的是如何对学生上交的作业(品)进行的评价,因为800份Word(或者PPT、网站)作业(品)如同800篇作文,批改可不件容易的事!再有就是如何对学生进行基础性知识的检测,统一的考试、统一的阅卷也难以实现;等等。如何解决这些在评价中遇到的难题,成为了我们信息技术科组教师共同研究的一个课题。
二、构建信息技术学科评价系统
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我认为我们不仅要深入学习、研读和掌握新课改的评价理念,还应充分利用和发挥我们自身的“信息技术”的技术优势,尝试利用技术手段去处理我们的在评价过程中发生的各种数据和信息,使评价操作变得简易、可实施性强,从而达到评价的目的和效果。在总结近几年对学生进行评价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在科组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们自行研制了一套基于ASP+Access环境下的学生学业评价系统(或称学业评价网站),主要利用计算机程序和数据库相结合,将评价的记录、数据或结果都保存到数据库中,由系统来自动处理各种数据,并统计出评价的结果;学生、教师可以在评价系统中可简便地进行自评、互评、师评等操作,教师只需轻点鼠标即可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评价、记录或统计各种评价的数据,并及时地将评价结果反馈给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和条件实现对学生学习的全过程进行有效的评价,以促进和调控学生在课学堂上的学习和行为。经过近两年的试验和实践,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三、信息技术学科评价体系及实施效果
学业评价系统主要包括三个模块:学习过程评价模块、作业(品)评价模块、基础知识测评模块。其结构如图1所示。
(一)学习过程评价模块是对每一个学生投入信息技术课堂学习的保障
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关照全体学生,不让一个孩子掉队”。而确保每一位学生每节课都能按按时、准时到电脑室来上课,同时在每节课都尽可能让学生做到用心学、用心做,而且都能学习和掌握到新的、有用的知识或操作是不让学生掉队的前提。
如何使学生能认真投入到学习中去呢?学业评价系统中的学习过程评价模块对这个问题的解决起了重要的作用。首先,我们将学生的学号、电脑的编号与电脑的IP地址一一进行绑定,要求学生对号入座;其次,教师通过电子座位表、网络教室监控软件和课堂观察,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表现一目了然,在上课的间隙或课后,及时地将学生的出勤情况(迟到、旷课)、课堂表现情况(违纪或表扬)以选项的方式录入到学生的信息库中。在这里我们强调的是以电子信息的形式将学生在课堂上各种表现记录到数据库中,形成学生学习过程的电子档案,利用计算机程序和数据库软件相结合可以很容易地对数据进行筛选、处理,及时地将处理结果发布在评价系统上。学生坐在指定的电脑前进入评价网站,网站内个人信息栏目显示的是学生本人的相关信息,如姓名、组别、课堂表现记录、作业上交情况,作业及测试成绩。课堂上学生随意地迟到、缺课、违纪或更换位置的现象得到了有效的遏制,同时也满足了学生不希望自己的各种评价信息被他人随意地看到的需求。这种对学习过程的评价方式有效约束学生了在课堂上不良的学习行为,从而确保了课堂教学秩序的正常进行。
自学业评价系统投入使用近两年以来,学生的出勤情况良好,迟到、旷课的现象大为好转,在课堂上无所事事、玩闹混时间及违纪的现象明显地减少了,学生课堂学习表现也越来越积极主动。最为明显的是初二(2)班的卢德恩、初二(3)班的陈心陶和初二(5)班的陈文鹏等三位同学,本学期前几周这三位同学常常以各种借口缺席上课、缺交作业或有违纪行为,我都一一记录;在第五周时,我分别把他们叫到电脑室,让他们看一看他们自己的学习记录(档案),并向他们阐明了学校相关的管理制度,学生深受教育,在后来的学习中都能按时地参加并认真地学习了。
(二)作业(品)评价模块是对学生学习的有效促进和积极鼓励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经常以作品来考查学生对学习的掌握情况由于学生较多,教师也很难做到一一检查、督促,导致学生学习任务完成的质量被打了折扣。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我们在学业评价系统中设置了作业上交自动检测功能,要求学生将每次作业用指定的文件名称上交到指定的位置(教师机或服务器),通过学业评价系统可以在瞬间内检索出已上交作业的和未上交作业的学生名单,并显示在评价系统内(或投影到屏幕上);学生上交或缺交作业的信息也会自动地被记录并及时反馈到学生的个人学习评价信息中,在学生的个人信息页面内会显示“您已上交了第*周作业”或“您尚未上交第*周作业”。这些信息的及时反馈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现在学生作业的上交率都在90%以上,有的班级还达到100%。课堂上常常出现为了完成作业迟迟不愿下课需要老师“驱赶”才肯离开的现象,由此可看出学生对及时完成作业的重视程度。作业上交检测功能对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主动性起到了明显的作用。
但如何评价学生上交的作业的质量呢?如何鉴别学生的作业是否存在抄袭或滥竽充数的现象呢?这直接关系到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成果和效果。新课改评价理念提倡对学生评价采用自评、互评、师评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在学习成果评价模块中我们延用这一方式,但采用的是电子评价的方式,在技术上作了一些处理,使评价操作变得简单、有效、可实施性强。
我们将全班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6-8人一组),学生上交作业后在评价网站内可以查看到本人及小组内各组员的作业,学生在浏览(或欣赏)小组成员的作业后,先在小组内以等级的形式在评价系统内进行自评与互评,如A、B、C、D等;利用技术手段可以实现不能全选A或D,只能选择2个A、3个B……否则不能提交评价,这样可以有效防止学生随意评价或恶意评价,促使学生认真地进行评价操作。各小组完成组内作业评价后,利用评价系统的统计功能可马上统计出各小组的最优秀的作业名单并显示在评价系统内,全班同学可立即查看各小组的优秀作业,同时也对这些优秀作业进行再次评价。此时教师也参与到评价中(方法与上相同,教师的权重可占一定的比例),最后师生共同评选出全班最优秀的作业。为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系统给被评为全班最优秀作业所在的小组所有成员的成绩在原来小组互评的基础上提升一个档次或增加一定的分值,以奖励该小组成员学习的认真和努力;反之,排在全班优秀作业排在倒数的小组可能就要面临成绩被降一个档次。
通过第一次评价,学生可以了解同组内组员的学习水平及自己与他人的差距。在第二次评价时,学生们可以欣赏到全班各小组的优秀作品,体验鉴赏精品的乐趣,同时在为让自己的作业能成为下一次的精品而努力。采用这种学生自评、互评和师评相结合的方法,不仅可以使学生在课堂上认真进行作品的创作,积极主动地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教师也从可繁重的作业评价中解脱出来,而且评价的结果基本上都能真实、客观地反应学生的真实水平,对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和促进作用,以评促学可谓真正落到实处。
(三)基础知识测试模块是信息技术课程评价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信息技术学科的学习不仅仅是电脑操作技巧的学习和掌握,基础知识、理论的理解、掌握也很重要。传统的基础知识测试是以统一的纸质测试的方式进行,实施起来有很大的难度,因而我们自行研发了在线测试系统,采用电子测试的形式对学生的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检测。老师们将各自精编的测试试题(客观选择题或填空题)输入题库中,学生测试时的考题是由测试系统从题库中随机抽选(每个学生的考题不一定相同,即使题目相同但顺序也不相同,这样可有效地防止作弊现象的发生),学生完成测试提交答卷后系统可立即统计出成绩,学生也可以参考系统提供的正确答案进一步巩固。这种测试方式使得学生不再将考试视为压力和恐惧,而是转化为可以表现自己能力的学习动力和热情,以评促学再次得以体现。同时,这样可大大减少教师评卷的工作量,使得测试工作随时可以实行,而且能过成绩分析教师可及时的上教师了解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对教学进行相应的调整。评价的反馈作用得到了有效的体现。
四、结语
信息技术学业评价系统,利用技术手段记录了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学生的表现和学习成果被及时记录入库,成为学生综合评价的原始数据。一个学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下来,一个完整的学习电子档案就形成了。学生可以随时查看自己的学习表现和学习成绩,也可以浏览优秀的作品,形成了一个相互学习、相互激励的氛围。实践表明,学业评价系统的构建过程,是互动性的教学评价过程,也是学生进一步生成知识与技能、培养情感的过程,更是学生成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里,教师担负着引路人的角色,引导学生所作的每一次努力,都会产生相应的结果,学生会根据这些结果来重新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于是再产生新的结果。正是基于这种原理,学业评价系统的构建与应用,促进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也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有效性。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与学习中,通过应用与交流,更好地完善我们的构建学业评价系统 共同提高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信息技术课程解读
[2]肖年志.基于网络形态的高中信息技术学习评价简析.网络科技朝代.2008,(01)
[3]苗逢春.信息技术教学中表现性评价的应用.《评价与实践》,2004,(2)
如何通过评价促进教学的有效性是一个引起普遍关注的课题。本文作者根据自己的面临的问题及所作的探索,构建了信息技术学业评价系统,通过该评价系统,充分利用技术手段实现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记录和评价,从而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本文介绍了学业评价系统的内容框架,总结了作者在教学实践中应用学业评价系统的效果,重点突出了利用技术手段来有效落实新课改的评价理念,以期对从事这项工作的同行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学业评价系统;信息技术;技术手段;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420
如何提高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性,是我们信息技术教师所共同追求的目标,近年来,我通过构建学业评价系统,有效地提高了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性。下面谈谈我的具体的做法。
一、问题的提出
1.信息技术新课程改革对评价的要求
新课程改革提出:“信息技术教师应逐步树立‘教—学—评价’有机结合的教学评价观,将对教学评价的设计和规划融合到教学设计中,使其成为教学设计中不可缺的组成部分,将仅重视‘教—学’过程的教学设计和规划转变‘教—学—评价’过程的全面设计,确保评价对教学和学习‘全过程’促进作用”。由此,我们认为对学生的评价不应仅局限在学科内自行组织的某次考核上,而应该是学生学习“全过程”的评价,尤其是对于信息技术学科,应包括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和学习成果的评价,包括学生的出勤、课堂表现、作业的上交、作业的质量以及总结性检测等等,最终形成学生的综合评价,在此我们称之为学生的学业评价。
2.在课堂教学中实行学业评价面临的困难
就我校的情况来说,初中信息技术课一般每周开设一节,信息技术教师的周满工作量为14—16课时,一位信息技术教师将要面对的是约800名学生的学业评价。如何对学生的出勤情况、课堂表现情况进行记录、跟踪和反馈;如何检查学生作业的是否上交;最困难的是如何对学生上交的作业(品)进行的评价,因为800份Word(或者PPT、网站)作业(品)如同800篇作文,批改可不件容易的事!再有就是如何对学生进行基础性知识的检测,统一的考试、统一的阅卷也难以实现;等等。如何解决这些在评价中遇到的难题,成为了我们信息技术科组教师共同研究的一个课题。
二、构建信息技术学科评价系统
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我认为我们不仅要深入学习、研读和掌握新课改的评价理念,还应充分利用和发挥我们自身的“信息技术”的技术优势,尝试利用技术手段去处理我们的在评价过程中发生的各种数据和信息,使评价操作变得简易、可实施性强,从而达到评价的目的和效果。在总结近几年对学生进行评价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在科组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们自行研制了一套基于ASP+Access环境下的学生学业评价系统(或称学业评价网站),主要利用计算机程序和数据库相结合,将评价的记录、数据或结果都保存到数据库中,由系统来自动处理各种数据,并统计出评价的结果;学生、教师可以在评价系统中可简便地进行自评、互评、师评等操作,教师只需轻点鼠标即可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评价、记录或统计各种评价的数据,并及时地将评价结果反馈给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和条件实现对学生学习的全过程进行有效的评价,以促进和调控学生在课学堂上的学习和行为。经过近两年的试验和实践,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三、信息技术学科评价体系及实施效果
学业评价系统主要包括三个模块:学习过程评价模块、作业(品)评价模块、基础知识测评模块。其结构如图1所示。
(一)学习过程评价模块是对每一个学生投入信息技术课堂学习的保障
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关照全体学生,不让一个孩子掉队”。而确保每一位学生每节课都能按按时、准时到电脑室来上课,同时在每节课都尽可能让学生做到用心学、用心做,而且都能学习和掌握到新的、有用的知识或操作是不让学生掉队的前提。
如何使学生能认真投入到学习中去呢?学业评价系统中的学习过程评价模块对这个问题的解决起了重要的作用。首先,我们将学生的学号、电脑的编号与电脑的IP地址一一进行绑定,要求学生对号入座;其次,教师通过电子座位表、网络教室监控软件和课堂观察,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表现一目了然,在上课的间隙或课后,及时地将学生的出勤情况(迟到、旷课)、课堂表现情况(违纪或表扬)以选项的方式录入到学生的信息库中。在这里我们强调的是以电子信息的形式将学生在课堂上各种表现记录到数据库中,形成学生学习过程的电子档案,利用计算机程序和数据库软件相结合可以很容易地对数据进行筛选、处理,及时地将处理结果发布在评价系统上。学生坐在指定的电脑前进入评价网站,网站内个人信息栏目显示的是学生本人的相关信息,如姓名、组别、课堂表现记录、作业上交情况,作业及测试成绩。课堂上学生随意地迟到、缺课、违纪或更换位置的现象得到了有效的遏制,同时也满足了学生不希望自己的各种评价信息被他人随意地看到的需求。这种对学习过程的评价方式有效约束学生了在课堂上不良的学习行为,从而确保了课堂教学秩序的正常进行。
自学业评价系统投入使用近两年以来,学生的出勤情况良好,迟到、旷课的现象大为好转,在课堂上无所事事、玩闹混时间及违纪的现象明显地减少了,学生课堂学习表现也越来越积极主动。最为明显的是初二(2)班的卢德恩、初二(3)班的陈心陶和初二(5)班的陈文鹏等三位同学,本学期前几周这三位同学常常以各种借口缺席上课、缺交作业或有违纪行为,我都一一记录;在第五周时,我分别把他们叫到电脑室,让他们看一看他们自己的学习记录(档案),并向他们阐明了学校相关的管理制度,学生深受教育,在后来的学习中都能按时地参加并认真地学习了。
(二)作业(品)评价模块是对学生学习的有效促进和积极鼓励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经常以作品来考查学生对学习的掌握情况由于学生较多,教师也很难做到一一检查、督促,导致学生学习任务完成的质量被打了折扣。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我们在学业评价系统中设置了作业上交自动检测功能,要求学生将每次作业用指定的文件名称上交到指定的位置(教师机或服务器),通过学业评价系统可以在瞬间内检索出已上交作业的和未上交作业的学生名单,并显示在评价系统内(或投影到屏幕上);学生上交或缺交作业的信息也会自动地被记录并及时反馈到学生的个人学习评价信息中,在学生的个人信息页面内会显示“您已上交了第*周作业”或“您尚未上交第*周作业”。这些信息的及时反馈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现在学生作业的上交率都在90%以上,有的班级还达到100%。课堂上常常出现为了完成作业迟迟不愿下课需要老师“驱赶”才肯离开的现象,由此可看出学生对及时完成作业的重视程度。作业上交检测功能对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主动性起到了明显的作用。
但如何评价学生上交的作业的质量呢?如何鉴别学生的作业是否存在抄袭或滥竽充数的现象呢?这直接关系到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成果和效果。新课改评价理念提倡对学生评价采用自评、互评、师评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在学习成果评价模块中我们延用这一方式,但采用的是电子评价的方式,在技术上作了一些处理,使评价操作变得简单、有效、可实施性强。
我们将全班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6-8人一组),学生上交作业后在评价网站内可以查看到本人及小组内各组员的作业,学生在浏览(或欣赏)小组成员的作业后,先在小组内以等级的形式在评价系统内进行自评与互评,如A、B、C、D等;利用技术手段可以实现不能全选A或D,只能选择2个A、3个B……否则不能提交评价,这样可以有效防止学生随意评价或恶意评价,促使学生认真地进行评价操作。各小组完成组内作业评价后,利用评价系统的统计功能可马上统计出各小组的最优秀的作业名单并显示在评价系统内,全班同学可立即查看各小组的优秀作业,同时也对这些优秀作业进行再次评价。此时教师也参与到评价中(方法与上相同,教师的权重可占一定的比例),最后师生共同评选出全班最优秀的作业。为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系统给被评为全班最优秀作业所在的小组所有成员的成绩在原来小组互评的基础上提升一个档次或增加一定的分值,以奖励该小组成员学习的认真和努力;反之,排在全班优秀作业排在倒数的小组可能就要面临成绩被降一个档次。
通过第一次评价,学生可以了解同组内组员的学习水平及自己与他人的差距。在第二次评价时,学生们可以欣赏到全班各小组的优秀作品,体验鉴赏精品的乐趣,同时在为让自己的作业能成为下一次的精品而努力。采用这种学生自评、互评和师评相结合的方法,不仅可以使学生在课堂上认真进行作品的创作,积极主动地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教师也从可繁重的作业评价中解脱出来,而且评价的结果基本上都能真实、客观地反应学生的真实水平,对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和促进作用,以评促学可谓真正落到实处。
(三)基础知识测试模块是信息技术课程评价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信息技术学科的学习不仅仅是电脑操作技巧的学习和掌握,基础知识、理论的理解、掌握也很重要。传统的基础知识测试是以统一的纸质测试的方式进行,实施起来有很大的难度,因而我们自行研发了在线测试系统,采用电子测试的形式对学生的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检测。老师们将各自精编的测试试题(客观选择题或填空题)输入题库中,学生测试时的考题是由测试系统从题库中随机抽选(每个学生的考题不一定相同,即使题目相同但顺序也不相同,这样可有效地防止作弊现象的发生),学生完成测试提交答卷后系统可立即统计出成绩,学生也可以参考系统提供的正确答案进一步巩固。这种测试方式使得学生不再将考试视为压力和恐惧,而是转化为可以表现自己能力的学习动力和热情,以评促学再次得以体现。同时,这样可大大减少教师评卷的工作量,使得测试工作随时可以实行,而且能过成绩分析教师可及时的上教师了解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对教学进行相应的调整。评价的反馈作用得到了有效的体现。
四、结语
信息技术学业评价系统,利用技术手段记录了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学生的表现和学习成果被及时记录入库,成为学生综合评价的原始数据。一个学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下来,一个完整的学习电子档案就形成了。学生可以随时查看自己的学习表现和学习成绩,也可以浏览优秀的作品,形成了一个相互学习、相互激励的氛围。实践表明,学业评价系统的构建过程,是互动性的教学评价过程,也是学生进一步生成知识与技能、培养情感的过程,更是学生成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里,教师担负着引路人的角色,引导学生所作的每一次努力,都会产生相应的结果,学生会根据这些结果来重新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于是再产生新的结果。正是基于这种原理,学业评价系统的构建与应用,促进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也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有效性。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与学习中,通过应用与交流,更好地完善我们的构建学业评价系统 共同提高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信息技术课程解读
[2]肖年志.基于网络形态的高中信息技术学习评价简析.网络科技朝代.2008,(01)
[3]苗逢春.信息技术教学中表现性评价的应用.《评价与实践》,20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