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一名研究型教师?

来源 :文理导航·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qb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研究的根本目的在于创新,而只有教师的创新,才能培养创新的学生。对于广大教师来说,从事教育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实践中的问题,所以,教师搞研究要从身边的问题入手,新一轮课程改革为教师的研究提供了机会;教育研究除了经验,要有理论做基础,个案研究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同时,还应倡导由教师、研究人员、行政人员组成三结合的研究队伍。
   教师要志存高远,爱国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严谨笃学,与时俱进。教师富有创新精神,才能培养出创新人才。
  一、只有研究型的教师才能胜任教育的改革和创新
   只有教师富有创新精神,才能培养出创新人才,这不仅因为在学校环境中学生所受的最重要影响来自教师,更主要的是教育对象、教育环境和教育内容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的劳动不可能有什么确定不变的固定程序。教师的创新不是建立在盲目实践的基础上,教育作为育人活动经不起挫折和失败,教育的失误会影响一代人甚至几代人。教师的创新是教师教育研究能力的反映,教育研究能力是一种源于教育实践而又有所超越和升华的能力,教育研究的根本目的就在于创新。
   有的教师说,自己教育教学工作忙,没时间搞研究,将教育研究看做软任务。实际上,人们对教育规律的每一点认识,教育实践水平的每一次提高都往往先来自教育研究,所有优秀的教育教学过程总是和教育研究交织在一起。在教育研究过程中,教师要学习新的理论,学习先进的教育思想和观点,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帮助我们科学地总结自己和其他优秀教师的经验,使之上升为理论,从而克服经验的局限性和片面性,教师自己的水平也会得到不断提高。
  二、要联系教改实际开展教育科研
   教育科学研究是以拓展教育科学知识和解决教育中的问题为目的的,对于广大教师来说,从事教育科学研究的一个最主要目的是解决教育实践中的问题。研究始于问题,教师从事研究要从问题入手。有的地区或学校为了促进教师研究能力的提高,每学期都进行论文评选,这虽然能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但没有研究的实践过程,论文从何而来?东拼西凑的组合文章,失去了论文的灵魂——独到与创新。所以为促进教师研究能力的提高,必须先组织教师参加研究的实践,认真研究和解决教育中的问题。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带来了教育理念、内容、方式方法等方面很大的变化,给教师的创新性工作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和时间。怎样开发课程,如何指导学生探究性学习,在大班额情况下如何照顾学生的差异,怎样提高小组讨论的有效性,怎样教好综合课程,在新课改中教师角色有哪些变化等等,这些问题没有现成的答案,需要教师去探索、去研究。在新一轮课改中,强调了对教师进行培训及教师的反思性实践。但如果教师在培训中只是听听讲座或参与一些教育教学活动,而没有将培训和自己的教育实践相结合,特别是不能针对实践中遇到的问题,用在培训中学到的理论做指导进行深入研究,将教、训、研结合起来,这种培训对教师也是作用不大的。新课改带来的大量的鲜活问题,给教师从事教育研究提供了很好的机遇。我们常看到一些教师或学校也很重视教育研究,但他们不重视在自己的教育教学改革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而只是盲目去攀比大课题,追求课题的级别和档次,将研究和学校教育变成两张皮。诚然,参加一些大课题的研究对一些学校也是需要的,特别是在一些合作的大课题中,有专家指导,有来自全国的仁人志士交流,也会受益匪浅。但对于学校特别是对教师个人不能忽视联系自己实践的研究。为了有效地发现问题,可以请其他教师帮助审视自己的教育过程,相互切磋并提出问题。当然,教育实践中的问题有大有小,教师要根据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恰当选择,在选题上总的要求是宜小不宜大,宜实不宜虚,宜活不宜死。就是说应尽量选择小课题,以小见大,做深做透,而不要大题小做,浮光掠影,要选择实实在在的具体问题,不选择抽象空泛的问题,要随着改革的发展灵活选题,也可以根据实际研究需要对原题做适当调整,而不要固步自封,一成不变。
  三、要有科学的态度和方法
   教育科研要以教育经验做基础,教师往往是凭自己的经验来工作来研究,许多教师的论文往往是“经验式论文”,但经验又往往是局部的、片面的,这就要求在研究中将经验和理论、实践结合起来。在课题研究中应建立必要的理论基础,并注意理论和实际结合,注意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经验知识,转化和拓展经验知识,并通过科学研究的方法和过程以及必要的实证材料的支持,将经验上升为具有一般规律性的可以推广的理论知识。
   由于教育科研的对象往往是活生生的、不断发展变化的学生,学生的进步又和多种因素有关,使教育研究往往具有多变量的特点,这就要求教育研究应是一种综合性的动态研究,这决定了在研究中要采用多种方法,各种方法优化组合,相互印证。针对教师研究工作的特点和当前课改工作的需要,我们特别倡导进行个案研究,此种研究可以对对象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取得可靠的材料。在新的课改中,课堂教学要进行全面深入的变革,许多教师对此感到困惑,以一节课作为一个研究的个案,组织教师进行深入研究,对教师如何改革课堂教学会有很大的帮助。个案研究对于教师来说看得见摸得着,贴近教师的实际工作,也有助于教师通过个案将教育理论和实践很好地结合起来。在个案研究中要求个案必须真实,且个案代表某类事件或事物,具有典型性。个案研究是通过一个个体活动中的各种表现以及对他们所处环境条件的了解,通过分析归纳找到能概括这个个体的特征及原因。在个案研究中,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首先通过观察、调查收集资料,然后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概括,在分析概括的过程中,可以开展一些讨论,进行思想的碰撞,从而加深对个案的认识和理论观点的阐发。最后再寻找形成个体特征的原因,并提出教育的建议。当然,个案研究也有它的局限性,它只是提供一个例证,代表性小,但它能给人以启迪,个案研究最大的好处是能帮助教师解决自己身边的问题。
   另外,我们还倡导由教师、研究人员、行政人员组成三结合的研究队伍。教师在研究工作中有自己的优势,如了解教育的需求,有教育经验,便于开展现场研究,教师是教育研究的主力军。但他们也需要教育研究人员在教育理论、研究设计、研究方法等方面给予指导和帮助,同样,教师从事教育科学研究也需要行政人员的参与和支持。组成三结合的研究队伍是许多开展教育科学研究成功的学校共同的宝贵经验。
其他文献
教育信息化是二十一世纪教育发展的标志,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思维的创造性工具。陈至立指出:“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鼓励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   目前农村中小学正积极响应教育主管部门的号召,为“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这一新鲜课题开展讨论和探索实践。提高教学效率的最
期刊
信息技术管理系统主要指管理活动中的各种信息技术设备及其相应的软件,而学校管理人员的信息技术素质主要包括管理观念、信息技术技能等内容。  一、信息技术在学校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1.信息技术是学校管理化代化的重要标志。信息技术主要是通过对各种学校管理信息的收集、处理、传送、分析等来实现对学校管理的。它在学校管理中具有信息收集全面、处理准确、传送快捷、分析科学等特点。因此它在学校管理中的运用是学校
期刊
针对作文教学效果不好的情况,我在高一作文教学中实行了和多媒体结合的教学尝试。   上课就给学生作文题目,给出相应的要求,这些事情一般都在课下印好材料,等上课后发给同学,免得耽误时间,并在动手前讲清如何作文。然后同学们在计算机上开始“写”作文等到第二节课下全部交卷。否则就强行关机。这样的课我两周上一回。大大提高了同学门的积极性。   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的能力逐渐加强了速度越来越快了,这个时候,
期刊
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在这一活动的过程中,只有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努力做到既注重教师自身的单边活动,又关注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状态,才能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一、提高认识,改进措施,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引领者,只有引领者的作用发挥得出色,学生的学习才会富有实效。   (一)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教师一定要有强烈的目标意识。这是提高课堂教学的基础。《语文课程标准》对
期刊
艺术教育是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实施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当前,人们常常自觉不自觉地用专业艺术教育的眼光和要求来看待艺术教育,因而往往使艺术教育的发展偏离了素质教育的方向。重视提高,忽视普及;重视比赛,忽视教学;重视艺术尖子人才,忽视面向全体学生;重视艺术比赛的结果和成绩,而忽视活动本身的育人要求;重视专业知识和技能,而忽视审美能力和艺术素质的培养等,这些都偏离了艺术教育的方向,不利于人才
期刊
从每个学期的第四周开始,我们这里都要开展“教学质量月活动”,要求每个教师上一节公开研究课。但是大部分的教师在开课时都没有注意设计导入语,而是一开课就直奔主题。学生还沉浸在课间的活动中,注意力还没有集中起来,教师就急着讲课,这样的效果很显然是不好的。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语文课堂教学要想取得成功,必须开好头。一个好的、新奇的、富有趣味、有吸引力的“开场白”,定能拨动学生的感情的琴弦,快
期刊
小学阶段是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的最佳时期。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提高学习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获得成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终身受益。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扎实有效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呢?我在教学实践中着重抓了以下几点:  一、认真听讲的习惯   听讲是课堂上接受信息的第一道大门。学生听讲能力强弱与否,是决定接受信息多寡的首要因素。课上我要求学生全神贯注地听讲,主
期刊
2014年我任教的高三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文综卷的历史部分前四道选择题情景材料都是以文言的形式展现的,而且每个题的节选材料都比较冗长,为后面说明问题的需要,现将第25题与第27题的原文抄写如下:   第25题:雍正二年九月,两广总督奏请广东开矿,世宗批谕:“悯念穷黎起见,谕尔酌量令其开采,盖为一二真实无产之民,许于深山穷谷觅微利以糊口资生耳。……若招商开厂,设官征税,传闻远近,以致聚众藏奸则断不可
期刊
作为一年级的孩子,在课堂上如何体现自主?这是我一直深思的问题。自主学习可谓学习的最高境界。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理论告诉我们,人都有“自我实现”的需要。越是在自主状态下,独立地发挥出潜能,获得自我价值的实现,越有成就感,越能成为自由、健康、无畏的人。自我实现是人生追求的最高目标,教育的真正意义就在于帮助人满足这种追求,表现出自己的才能,体验最大的快乐。  一、自主课堂,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   自主
期刊
物理难学,物理难教,这几乎成为人们的公识。物理学之难就在于:它的概念多又抽象,它的规律普遍而又复杂,它的应用广泛而又灵活,如此等等。当然会使刚刚步入物理学大门的学生感到难学,老师也为之难教。因此如何排除学生学习上的障碍,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都是摆在物理教师面前的检具任务。教育学和心理学帮助我们找到了为此开路的第一向导:兴趣。   兴趣是指一个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一个人一旦有了这种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