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狭窄或阻塞,或(和)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疾病[1]。其临床表现主要为心绞痛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和猝死。冠心病是一种最常见和多发的心血管疾病,具有发病机制复杂、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和医疗费用昂贵等特点,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
关键词:护理;冠心病
一、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一)生活质量的定义
目前,各国学者对生活质量的定义有所不同。Levi 等认为,生活质量是与健康有关的概念,是个体在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人际关系和精神健康方面具有良好适应状态的一种综合评价,通常以满意度、幸福感等指标来评价。Schipper认为,生活质量是对患者在疾病过程中所产生的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程度的一种功能描述。Gotay 等[15]认为,生活质量是人们对其生命总体满意程度和个体健康的总体感觉。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研究组将生活质量定义为:不同文化、价值体系中的个体对其生存的目的、期望、标准及其关注的事情相关的生存状况的一种自我体验。
(二)生活质量的评价
生活质量的评价多以量表的形式来实现,国内外很多学者已研究出大量的量表用来评价生活质量,其主要分为三大类:普适量表(generic questionnaire)、疾病特殊量表(disease specific questionnaire)和领域量表(domain- specific scale)。
二、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
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较非冠心病者处于较低的水平,研究发现,这种差异
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了解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并针对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人口学资料对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严腊梅等对 100 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和 100 例排除冠心病者进行的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调查结果显示,性别是心绞痛患者生活质量的独立预测因子,即女性的健康相关生活质量水平低于男性。贾芸等对 80 例住院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调查发现,女性患者的情感职能水平显著低于男性患者。国外相关研究也得到类似上述的研究结果。相比于男性,女性在家庭中往往承担更多抚养子女、赡养老人及照顾家庭等责任;在工作中往往面对更多的质疑、承担更大的压力;此外,女性患者的情感职能水平显著低于男性也说明疾病本身对女性的情绪影响较大,从而使其日常工作和生活状态更容易受到不利因素的影响,降低其生活质量。
(二)疾病相关因素对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心绞痛是冠心病患者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它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导致心肌急剧的并暂时的缺血、缺氧所引起的,以发作性胸部疼痛或不适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症。心绞痛的发作可引起心肌内积聚过多的代谢产物,限制患者活动,从而降低其生活质量。有研究证实,心绞痛稳定状态、心绞痛发作情况、活动受限程度以及治疗的满意度均与冠心病患者的生理职能存在相关关系,影响其生活质量。因此,密切监测患者心绞痛稳定状态、发作频率等,对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监测具有重要意义。高血压是冠心病重要、独立的危险因素。研究发现,62.42%的冠心病患者患有高血压。合并高血压的冠心病患者需长期服用降压药来维持血压稳定,以避免心血管意外的发生。然而,长期的药物使用无疑给患者家庭带来一定的经济负担,且药物的副作用通常会给患者的心理、情绪、行为等带来负面影响,导致患者生活质量的恶化。
(三)生活行为方式对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睡眠是休息的重要形式之一。研究发现,充足、优质的睡眠能够降低机体的耗氧量,有助于冠心病患者体力和精力的恢复、心肌损伤的修复,从而维持血压平稳,防止病情的进展。因此,针对引起患者睡眠障碍的不同原因,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如排除不良的睡眠环境、减轻躯体疾病所引起的痛苦、纠正错误的认知心理以及教授正确的睡眠习惯和方法等,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稳定病情,促进健康,从而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心脏康复训练能够显著降低心肌梗死患者的致命性心肌梗死复发、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以及全死因死亡率,提高患者的活动能力和身体健康指数,维持良好的生活质量。Ades 等研究发现,以家庭训练为主的康复治疗同样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生命在于运动。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适宜的体力活动可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侧支循环,从而提高心肌对定量活动的适应性,促进机体新陈代谢,降低胆固醇,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但应避免长时间的剧烈运动,患者进行科学合理的有氧运动可提高自身身体素质,有利于生活质量的改善。
三、国内外冠心病护理干预的发展现状
(一)国外冠心病护理干预的发展
哈佛大学教授 Eugene Braunwald 在 2003 年美国“心脏病学”年会上将“预防冠心病学”列为过去 100 年来心血管疾病研究领域中的十大成就之一。目前,国外已有大量研究证实,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改善冠心病患者的服药依从性、负性情绪、饮食习惯、康复运动等情况,明显降低疾病的复发率和病死率。
(二)国内冠心病护理干预的发展
我国冠心病的患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且患病年龄趋于年轻化,已成为第一个危害人民健康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因此,大量有关冠心病的健康干预性研究逐渐开展起来。卢玉兰在对冠心病患者临床疗效的研究中发现,与常规护理相比,综合护理干预(包括健康教育、饮食指导、生活护理、运动指导、心理护理和出院指导)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血压、血脂状况,减少心绞痛的发作,缩短患者住院的时间,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同时,家庭护理和社区护理作为院内综合护理干预的延续,逐渐受到关注。有研究报道,对冠心病患者进行院内及出院后的连续护理干预,能够收到了满意的结果。
参考文献
[1]60例社区肾移植患者心理健康状况与社会支持相关性研究[J].罗艳华.中华护理杂志.2017(03)
[2]术前访视对硬脊膜外阻滞麻醉手术病人焦虑程度的影响[J].聂娟.护理研究.2017(21)
[3]烧伤病人的心理应激与干预[J].程秀华,刘连忠,付京.护理研究.2016(21)
[4]SARS病人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分析[J].王海琴,刘雪琴,石红梅,肖蓉,宋红艳,毛惠娜,谢向韶,李漓.中华护理杂志.2015(11)
(作者单位:齐齐哈尔工程学院护理学专业)
关键词:护理;冠心病
一、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一)生活质量的定义
目前,各国学者对生活质量的定义有所不同。Levi 等认为,生活质量是与健康有关的概念,是个体在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人际关系和精神健康方面具有良好适应状态的一种综合评价,通常以满意度、幸福感等指标来评价。Schipper认为,生活质量是对患者在疾病过程中所产生的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程度的一种功能描述。Gotay 等[15]认为,生活质量是人们对其生命总体满意程度和个体健康的总体感觉。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研究组将生活质量定义为:不同文化、价值体系中的个体对其生存的目的、期望、标准及其关注的事情相关的生存状况的一种自我体验。
(二)生活质量的评价
生活质量的评价多以量表的形式来实现,国内外很多学者已研究出大量的量表用来评价生活质量,其主要分为三大类:普适量表(generic questionnaire)、疾病特殊量表(disease specific questionnaire)和领域量表(domain- specific scale)。
二、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
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较非冠心病者处于较低的水平,研究发现,这种差异
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了解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并针对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人口学资料对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严腊梅等对 100 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和 100 例排除冠心病者进行的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调查结果显示,性别是心绞痛患者生活质量的独立预测因子,即女性的健康相关生活质量水平低于男性。贾芸等对 80 例住院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调查发现,女性患者的情感职能水平显著低于男性患者。国外相关研究也得到类似上述的研究结果。相比于男性,女性在家庭中往往承担更多抚养子女、赡养老人及照顾家庭等责任;在工作中往往面对更多的质疑、承担更大的压力;此外,女性患者的情感职能水平显著低于男性也说明疾病本身对女性的情绪影响较大,从而使其日常工作和生活状态更容易受到不利因素的影响,降低其生活质量。
(二)疾病相关因素对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心绞痛是冠心病患者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它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导致心肌急剧的并暂时的缺血、缺氧所引起的,以发作性胸部疼痛或不适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症。心绞痛的发作可引起心肌内积聚过多的代谢产物,限制患者活动,从而降低其生活质量。有研究证实,心绞痛稳定状态、心绞痛发作情况、活动受限程度以及治疗的满意度均与冠心病患者的生理职能存在相关关系,影响其生活质量。因此,密切监测患者心绞痛稳定状态、发作频率等,对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监测具有重要意义。高血压是冠心病重要、独立的危险因素。研究发现,62.42%的冠心病患者患有高血压。合并高血压的冠心病患者需长期服用降压药来维持血压稳定,以避免心血管意外的发生。然而,长期的药物使用无疑给患者家庭带来一定的经济负担,且药物的副作用通常会给患者的心理、情绪、行为等带来负面影响,导致患者生活质量的恶化。
(三)生活行为方式对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睡眠是休息的重要形式之一。研究发现,充足、优质的睡眠能够降低机体的耗氧量,有助于冠心病患者体力和精力的恢复、心肌损伤的修复,从而维持血压平稳,防止病情的进展。因此,针对引起患者睡眠障碍的不同原因,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如排除不良的睡眠环境、减轻躯体疾病所引起的痛苦、纠正错误的认知心理以及教授正确的睡眠习惯和方法等,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稳定病情,促进健康,从而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心脏康复训练能够显著降低心肌梗死患者的致命性心肌梗死复发、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以及全死因死亡率,提高患者的活动能力和身体健康指数,维持良好的生活质量。Ades 等研究发现,以家庭训练为主的康复治疗同样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生命在于运动。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适宜的体力活动可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侧支循环,从而提高心肌对定量活动的适应性,促进机体新陈代谢,降低胆固醇,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但应避免长时间的剧烈运动,患者进行科学合理的有氧运动可提高自身身体素质,有利于生活质量的改善。
三、国内外冠心病护理干预的发展现状
(一)国外冠心病护理干预的发展
哈佛大学教授 Eugene Braunwald 在 2003 年美国“心脏病学”年会上将“预防冠心病学”列为过去 100 年来心血管疾病研究领域中的十大成就之一。目前,国外已有大量研究证实,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改善冠心病患者的服药依从性、负性情绪、饮食习惯、康复运动等情况,明显降低疾病的复发率和病死率。
(二)国内冠心病护理干预的发展
我国冠心病的患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且患病年龄趋于年轻化,已成为第一个危害人民健康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因此,大量有关冠心病的健康干预性研究逐渐开展起来。卢玉兰在对冠心病患者临床疗效的研究中发现,与常规护理相比,综合护理干预(包括健康教育、饮食指导、生活护理、运动指导、心理护理和出院指导)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血压、血脂状况,减少心绞痛的发作,缩短患者住院的时间,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同时,家庭护理和社区护理作为院内综合护理干预的延续,逐渐受到关注。有研究报道,对冠心病患者进行院内及出院后的连续护理干预,能够收到了满意的结果。
参考文献
[1]60例社区肾移植患者心理健康状况与社会支持相关性研究[J].罗艳华.中华护理杂志.2017(03)
[2]术前访视对硬脊膜外阻滞麻醉手术病人焦虑程度的影响[J].聂娟.护理研究.2017(21)
[3]烧伤病人的心理应激与干预[J].程秀华,刘连忠,付京.护理研究.2016(21)
[4]SARS病人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分析[J].王海琴,刘雪琴,石红梅,肖蓉,宋红艳,毛惠娜,谢向韶,李漓.中华护理杂志.2015(11)
(作者单位:齐齐哈尔工程学院护理学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