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译 张海鹏
不丹,这块在世人眼中香格里拉一般的净土,正遭受着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摩擦的巨大冲击。
不丹乡下的公路上,弓着腰背着成捆木柴的农妇们正往家赶,她们身旁不时地经过一辆辆满载着巨大松树原木的进口卡车。首都延布的广场上,成群的身穿牛仔裤和带帽运动衫的青少年聚集在那里,肆无忌惮地抽烟;而就在不远处的寺庙,一群与他们同龄的佛教徒则聚集在一起,虔诚地祈祷。
今天,这块在世人眼中香格里拉一般的净土,正遭受着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摩擦的巨大冲击。2008年3月24日,不丹迎来历史上的首次民主选举,直接选举国民议会议员,并在此基础上产生首个民选政府。对于这个面积仅3.8万平方公里、人口73万的小国来说,此次选举意味着国家政治体制将由原来的世袭君主制变为议会民主制。
被遗忘的香格里拉
不丹位于巍峨连绵的喜马拉雅山脉东段南坡,南面紧靠印度,西、北、东三面与中国相邻。长久以来,由于境内群山矗立,又背靠着喜马拉雅山脉这座巨大的天然屏障,散居其中的70多万国民和他们的祖先一样,基本沿袭着千年不变的生活习俗,以至有人说他们“离蓝天最近,离世界最远”。
“不丹”又有“雷龙之国”之称。8世纪,藏传佛教开始传入不丹,至今长盛不衰。从2004年12月17日开始,不丹政府出台新法律,全面禁止香烟在不丹境内销售,不丹也因此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全面禁烟的国家。在当地的密宗教义之中,烟草所产生的烟灰被认为是由一个女妖的灰烬所化。甚至直到今天,不丹政府还禁止人们在境内攀登喜马拉雅山,因为这些高山是被当作神来膜拜的。因此,许多游客只好去了临近的尼泊尔。
由于世世代代笃信佛陀和因果,这个高原小国的人民秉性纯良,民风淳朴,而宽厚待人、与世无争也成为不丹社会的传统思想。据曾经到过不丹的人回来说,锁和钥匙在不丹几乎卖不出去,因为那里社会治安良好,犯罪率极低,不丹人外出很少锁门。
男子大多身着名为“帼”(gho)的传统长袍和齐膝裙,衬着长筒袜,而女子则是齐脚踝的“旗”(kira)。熟人见面,握手拥抱之余,也从无肆无忌惮的喧哗。而更让人惊讶的是,女性在不丹社会生活中拥有非常高的地位。按照当地民俗,婚后男方须搬进女方家里,成为女方家庭中的一员,夫妻共同承担户内和户外劳动。
不丹的首都在延布。这是一座只有四五万人口的城市,小到只有3座加油站和几条街道。走入市内,一切都显得朴实、传统、宁静。街道不宽,大多数房屋依山而建,没有任何高层建筑和豪华宾馆,即便是一些国家部委、邮政总局甚至国家银行也不过两三层高的楼房,可每间房舍都少不了不丹传统特色的雕刻和图案。
延布还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交通灯的首都,只有几处路口有交警执勤。进入市区后所有司机都会放慢车速,彼此礼让,自觉保持道路的畅通。在这里,人们几乎听不见喇叭声,即便偶尔传来的一声鸣笛,也是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按下的。
而在乡下,则到处是一片原始的自然风光。苍松翠柏林立,稻谷金黄,梯田翠绿,农舍屋顶上晒着鲜红的辣椒。峰回路转处总能见到大大小小的寺院,清一色白墙上镶着雕花门窗,檐梁上的佛像图案大都用鲜艳的红色、青绿色和金色精心描绘。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浪潮汹涌的今天,洁净的空气、传统的服饰、纯朴的民风、无拘无束繁衍生息的黑颈鹤、雪豹,甚至传说中的雪人,这块土地因此赢得了“高原净土”、“最后的香格里拉”等美誉,不丹在世界眼中也成为神秘、宁静、纯洁乃至保守的代名词,让久居“水泥森林”的都市人充满无限遐思与憧憬。
触摸外面的世界
然而,这个只有70万人口的国家却整天忧心忡忡。不丹一直被置于现代文明之外。直到1960年代,不丹才建成了国内第一条公路。最近一二十年以来,不丹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计划,开始有步骤地对世界开放自己。政府修建了更多更好的公路,在学校为学童提供英语教学,建立广播电视公司并引进互联网服务,甚至建立起了专门的佛教电视台。一位名叫提苏拉·洛本的高级僧侣说:“电视并不会跟我们佛教徒的价值产生冲突,相反的,现代发达的通讯技术会将佛教传播到世界各地。”
2008年伊始,不丹政府又计划在美国举办两场展览会,旨在向世界宣传不丹独特而丰富的宗教和民族文化。第一场展览会将在檀香山艺术学院举行,随后将辗转到纽约的鲁宾艺术博物馆、旧金山的亚洲艺术博物馆。该场展览会主要展示不丹的佛教艺术,包括绘画、雕刻,还有一些古老的宗教舞蹈。第二场展览会就是史密森民间艺术节,2008年夏季将在华盛顿特区的国家广场举行。它将向人们展示表现不丹民族传统的舞蹈、编织、金属加工术、木雕以及药草医术。
这两场展览会是不丹王国成立一百周年庆典活动的一部分(1907年12月17日,是不丹旺楚克王朝的成立日),不丹的领导者们希望通过这些展览引起并提高人们对不丹独特文化的注意。民政与文化大臣达肖·彭登·旺楚克说:“全球化的发展要求地狭人稀的不丹必须变得更加强大。我们已经意识到自己只是沧海一粟、九牛一毛。而我们要怎样才能在全球化日益激烈的今天继续生存和发展下去呢?答案就是依靠我们的文化。就像保护濒临灭绝的植物或黑颈鹤一样,不丹民族也需要保护,不丹不能消失。这需要我们自己来完成。”
1999年,电视在不丹合法化。但时至今日,电视的引进和普及并不那么受欢迎。“电影中充斥着暴力,里面有太多好斗的场面,这对年轻一代已经造成了不良影响,”彭登·旺楚克说,“我们也出现了打群架和青少年斗殴这些现象。这本来就不是一种健康的行为。不丹是象征和平、宽容和非暴力的国家。”
尽管如此,多数的不丹领导人也认为同外部世界有限的接触是有益的。从1974年第四代国王吉格梅·辛格·旺楚克加冕开始,不丹的旅游业开始对外开放并稳步增长;2007年,不丹接待了将近两万名外国游客,创收近3000万美元。同时,为保护环境,不丹政府采取 “高价限入”的旅游政策严格控制旅客数量,外国游客们需要通过一家被政府认可的包价旅游承包商来旅游,每人每天的最低消费费用为200美元。这项措施避免了不丹走上尼泊尔的老路,因为背包客们在尼泊尔可以不用花很多钱就可以自由地闲逛,这无疑会对当地环境造成不利的影响。
世袭君主制的改变
对不丹来说,最大的冲击莫过于2008年3月24日的民主选举。这是不丹历史上首次民主选举,人们直接选举国民议会议员,并在此基础上产生首个民选政府,这意味着国家政治体制将由原来的世袭君主制变为议会民主制。
不丹的君主世袭体制始于1907年。当时,出身名门的贡撒·乌金·旺楚克被所有地方首领和中央寺院一致推举为第一任不丹国王,并建立起君主世袭制的国家。此后,不丹曾被迫在外交上先后接受英国和印度的指导,直到1971年获得主权和独立,并加入联合国。
1972年,年仅16岁吉格梅·辛格·旺楚克于登上王位成为旺楚克王朝第四代国王,并从此掌权达34年之久。他在印度和英国受过教育,因而成为一个混合了传统和改革的特殊的不丹人:他有四个王妃,非常喜欢篮球。他创造的“不丹模式”和他提出的“国民幸福指数”理论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同时,因为他对不丹环境保护的高度重视,不丹于2005年获得了联合国环保署的“地球卫士”奖。
作为这个君主制国家的国王,吉格·梅辛格·旺楚克试图通过建立一种比君主制更先进的制度来抵御不丹将来可能遇到的危机。因为他明白,尽管他的王朝现在尚未显露出衰落的痕迹,尽管这几代国王也都算“英明”,可毕竟遗传基因是不可靠的,不可靠的遗传常常拿整个国家的幸福开玩笑。
另外,他认为,当不丹的主权地位受到威胁的时候,一个民主的不丹将更可能引起世界的同情和支持。正如彭登·旺楚克所说:“民主政治可能不是政府的最好形式,但它却是为世界所一般公认的和接受的。”
但是,不丹通往民主的道路注定是崎岖不平的。1980年代,或许是为了摆脱跟锡金相同的命运,不丹政府对公民权做了重新的规定,将那些不能声明其不丹人出身的人排除在外。而对于南部地区那些大部分说尼泊尔语的印度教居民,则必须出示从1958年(那一年的法律第一次规定成为不丹公民所需要的条件)开始的税款收据。从那以后,大批失去公民身份的不丹难民被迫转入尼泊尔境内专门为他们而设置的营地。时至今日,营地当中难民的总数已经达到了17000人。
2006年底,吉格梅·辛格·旺楚克传位其子吉格梅·凯萨尔·纳姆耶尔·旺楚克,不丹旺楚克王朝第五代国王产生。新国王没有背离其父的政策,而且他也很认可他父亲的环保观点,不仅下令对伐木业进行严格管理和监控,而且还制定了一项旨在规定不丹必须保持60%的森林覆盖率的法律草案,希望能在今年被新的国民大会批准。
然而,一些公民担心,那些重新被授权的选民会对国家的基础设施服务提出更高的要求,进而会威胁本国特有的植物和动物。不丹一向以拥有360种兰花、650种鸟类和例如雪豹之类的珍稀动物而自豪。皇家自然保护学会的执行理事拉姆·多吉说:“如果每个村庄都被公路、电力和医务机关联系起来,对周围的环境来说将不是一件好事。毕竟,我们面临的是一个脆弱的高山生态体系。”
尽管人们尊崇国王,尽管人们觉得君主制更适合不丹的国情,但他们还是选择了像以往一样遵从国王的命令。2007年,奉第四代国王之命,不丹注册成立了两个政党:人民民主党和繁荣进步党,并开始为第一次国民议会(议会下院)选举做准备。2008年3月24日,不丹全国范围内20多万拥有选民资格公民进行投票选举。结果,在全部47个议会席位中,主张不丹必须融入国际社会的繁荣进步党获得了44席,而由国王的内弟任主席、更加符合国王的治国理念、认为不丹应对外来文化采取一定限制措施的人民民主党,只获得了3个席位。
看来,民众尊崇国王,却并不缺乏自己的国家发展理念,并非唯国王意志是从。对于不丹的这次选举,我们喜忧参半。毕竟,无人能保证一次民主选举的成功就意味着历史已经终结。即使不丹的民主和国王一样可以享祚万年,谁又能保证民主衍生出的政党争斗不会成为外部力量干预这个小小国度的武器呢?
不丹,这块在世人眼中香格里拉一般的净土,正遭受着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摩擦的巨大冲击。
不丹乡下的公路上,弓着腰背着成捆木柴的农妇们正往家赶,她们身旁不时地经过一辆辆满载着巨大松树原木的进口卡车。首都延布的广场上,成群的身穿牛仔裤和带帽运动衫的青少年聚集在那里,肆无忌惮地抽烟;而就在不远处的寺庙,一群与他们同龄的佛教徒则聚集在一起,虔诚地祈祷。
今天,这块在世人眼中香格里拉一般的净土,正遭受着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摩擦的巨大冲击。2008年3月24日,不丹迎来历史上的首次民主选举,直接选举国民议会议员,并在此基础上产生首个民选政府。对于这个面积仅3.8万平方公里、人口73万的小国来说,此次选举意味着国家政治体制将由原来的世袭君主制变为议会民主制。
被遗忘的香格里拉
不丹位于巍峨连绵的喜马拉雅山脉东段南坡,南面紧靠印度,西、北、东三面与中国相邻。长久以来,由于境内群山矗立,又背靠着喜马拉雅山脉这座巨大的天然屏障,散居其中的70多万国民和他们的祖先一样,基本沿袭着千年不变的生活习俗,以至有人说他们“离蓝天最近,离世界最远”。
“不丹”又有“雷龙之国”之称。8世纪,藏传佛教开始传入不丹,至今长盛不衰。从2004年12月17日开始,不丹政府出台新法律,全面禁止香烟在不丹境内销售,不丹也因此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全面禁烟的国家。在当地的密宗教义之中,烟草所产生的烟灰被认为是由一个女妖的灰烬所化。甚至直到今天,不丹政府还禁止人们在境内攀登喜马拉雅山,因为这些高山是被当作神来膜拜的。因此,许多游客只好去了临近的尼泊尔。
由于世世代代笃信佛陀和因果,这个高原小国的人民秉性纯良,民风淳朴,而宽厚待人、与世无争也成为不丹社会的传统思想。据曾经到过不丹的人回来说,锁和钥匙在不丹几乎卖不出去,因为那里社会治安良好,犯罪率极低,不丹人外出很少锁门。
男子大多身着名为“帼”(gho)的传统长袍和齐膝裙,衬着长筒袜,而女子则是齐脚踝的“旗”(kira)。熟人见面,握手拥抱之余,也从无肆无忌惮的喧哗。而更让人惊讶的是,女性在不丹社会生活中拥有非常高的地位。按照当地民俗,婚后男方须搬进女方家里,成为女方家庭中的一员,夫妻共同承担户内和户外劳动。
不丹的首都在延布。这是一座只有四五万人口的城市,小到只有3座加油站和几条街道。走入市内,一切都显得朴实、传统、宁静。街道不宽,大多数房屋依山而建,没有任何高层建筑和豪华宾馆,即便是一些国家部委、邮政总局甚至国家银行也不过两三层高的楼房,可每间房舍都少不了不丹传统特色的雕刻和图案。
延布还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交通灯的首都,只有几处路口有交警执勤。进入市区后所有司机都会放慢车速,彼此礼让,自觉保持道路的畅通。在这里,人们几乎听不见喇叭声,即便偶尔传来的一声鸣笛,也是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按下的。
而在乡下,则到处是一片原始的自然风光。苍松翠柏林立,稻谷金黄,梯田翠绿,农舍屋顶上晒着鲜红的辣椒。峰回路转处总能见到大大小小的寺院,清一色白墙上镶着雕花门窗,檐梁上的佛像图案大都用鲜艳的红色、青绿色和金色精心描绘。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浪潮汹涌的今天,洁净的空气、传统的服饰、纯朴的民风、无拘无束繁衍生息的黑颈鹤、雪豹,甚至传说中的雪人,这块土地因此赢得了“高原净土”、“最后的香格里拉”等美誉,不丹在世界眼中也成为神秘、宁静、纯洁乃至保守的代名词,让久居“水泥森林”的都市人充满无限遐思与憧憬。
触摸外面的世界
然而,这个只有70万人口的国家却整天忧心忡忡。不丹一直被置于现代文明之外。直到1960年代,不丹才建成了国内第一条公路。最近一二十年以来,不丹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计划,开始有步骤地对世界开放自己。政府修建了更多更好的公路,在学校为学童提供英语教学,建立广播电视公司并引进互联网服务,甚至建立起了专门的佛教电视台。一位名叫提苏拉·洛本的高级僧侣说:“电视并不会跟我们佛教徒的价值产生冲突,相反的,现代发达的通讯技术会将佛教传播到世界各地。”
2008年伊始,不丹政府又计划在美国举办两场展览会,旨在向世界宣传不丹独特而丰富的宗教和民族文化。第一场展览会将在檀香山艺术学院举行,随后将辗转到纽约的鲁宾艺术博物馆、旧金山的亚洲艺术博物馆。该场展览会主要展示不丹的佛教艺术,包括绘画、雕刻,还有一些古老的宗教舞蹈。第二场展览会就是史密森民间艺术节,2008年夏季将在华盛顿特区的国家广场举行。它将向人们展示表现不丹民族传统的舞蹈、编织、金属加工术、木雕以及药草医术。
这两场展览会是不丹王国成立一百周年庆典活动的一部分(1907年12月17日,是不丹旺楚克王朝的成立日),不丹的领导者们希望通过这些展览引起并提高人们对不丹独特文化的注意。民政与文化大臣达肖·彭登·旺楚克说:“全球化的发展要求地狭人稀的不丹必须变得更加强大。我们已经意识到自己只是沧海一粟、九牛一毛。而我们要怎样才能在全球化日益激烈的今天继续生存和发展下去呢?答案就是依靠我们的文化。就像保护濒临灭绝的植物或黑颈鹤一样,不丹民族也需要保护,不丹不能消失。这需要我们自己来完成。”
1999年,电视在不丹合法化。但时至今日,电视的引进和普及并不那么受欢迎。“电影中充斥着暴力,里面有太多好斗的场面,这对年轻一代已经造成了不良影响,”彭登·旺楚克说,“我们也出现了打群架和青少年斗殴这些现象。这本来就不是一种健康的行为。不丹是象征和平、宽容和非暴力的国家。”
尽管如此,多数的不丹领导人也认为同外部世界有限的接触是有益的。从1974年第四代国王吉格梅·辛格·旺楚克加冕开始,不丹的旅游业开始对外开放并稳步增长;2007年,不丹接待了将近两万名外国游客,创收近3000万美元。同时,为保护环境,不丹政府采取 “高价限入”的旅游政策严格控制旅客数量,外国游客们需要通过一家被政府认可的包价旅游承包商来旅游,每人每天的最低消费费用为200美元。这项措施避免了不丹走上尼泊尔的老路,因为背包客们在尼泊尔可以不用花很多钱就可以自由地闲逛,这无疑会对当地环境造成不利的影响。
世袭君主制的改变
对不丹来说,最大的冲击莫过于2008年3月24日的民主选举。这是不丹历史上首次民主选举,人们直接选举国民议会议员,并在此基础上产生首个民选政府,这意味着国家政治体制将由原来的世袭君主制变为议会民主制。
不丹的君主世袭体制始于1907年。当时,出身名门的贡撒·乌金·旺楚克被所有地方首领和中央寺院一致推举为第一任不丹国王,并建立起君主世袭制的国家。此后,不丹曾被迫在外交上先后接受英国和印度的指导,直到1971年获得主权和独立,并加入联合国。
1972年,年仅16岁吉格梅·辛格·旺楚克于登上王位成为旺楚克王朝第四代国王,并从此掌权达34年之久。他在印度和英国受过教育,因而成为一个混合了传统和改革的特殊的不丹人:他有四个王妃,非常喜欢篮球。他创造的“不丹模式”和他提出的“国民幸福指数”理论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同时,因为他对不丹环境保护的高度重视,不丹于2005年获得了联合国环保署的“地球卫士”奖。
作为这个君主制国家的国王,吉格·梅辛格·旺楚克试图通过建立一种比君主制更先进的制度来抵御不丹将来可能遇到的危机。因为他明白,尽管他的王朝现在尚未显露出衰落的痕迹,尽管这几代国王也都算“英明”,可毕竟遗传基因是不可靠的,不可靠的遗传常常拿整个国家的幸福开玩笑。
另外,他认为,当不丹的主权地位受到威胁的时候,一个民主的不丹将更可能引起世界的同情和支持。正如彭登·旺楚克所说:“民主政治可能不是政府的最好形式,但它却是为世界所一般公认的和接受的。”
但是,不丹通往民主的道路注定是崎岖不平的。1980年代,或许是为了摆脱跟锡金相同的命运,不丹政府对公民权做了重新的规定,将那些不能声明其不丹人出身的人排除在外。而对于南部地区那些大部分说尼泊尔语的印度教居民,则必须出示从1958年(那一年的法律第一次规定成为不丹公民所需要的条件)开始的税款收据。从那以后,大批失去公民身份的不丹难民被迫转入尼泊尔境内专门为他们而设置的营地。时至今日,营地当中难民的总数已经达到了17000人。
2006年底,吉格梅·辛格·旺楚克传位其子吉格梅·凯萨尔·纳姆耶尔·旺楚克,不丹旺楚克王朝第五代国王产生。新国王没有背离其父的政策,而且他也很认可他父亲的环保观点,不仅下令对伐木业进行严格管理和监控,而且还制定了一项旨在规定不丹必须保持60%的森林覆盖率的法律草案,希望能在今年被新的国民大会批准。
然而,一些公民担心,那些重新被授权的选民会对国家的基础设施服务提出更高的要求,进而会威胁本国特有的植物和动物。不丹一向以拥有360种兰花、650种鸟类和例如雪豹之类的珍稀动物而自豪。皇家自然保护学会的执行理事拉姆·多吉说:“如果每个村庄都被公路、电力和医务机关联系起来,对周围的环境来说将不是一件好事。毕竟,我们面临的是一个脆弱的高山生态体系。”
尽管人们尊崇国王,尽管人们觉得君主制更适合不丹的国情,但他们还是选择了像以往一样遵从国王的命令。2007年,奉第四代国王之命,不丹注册成立了两个政党:人民民主党和繁荣进步党,并开始为第一次国民议会(议会下院)选举做准备。2008年3月24日,不丹全国范围内20多万拥有选民资格公民进行投票选举。结果,在全部47个议会席位中,主张不丹必须融入国际社会的繁荣进步党获得了44席,而由国王的内弟任主席、更加符合国王的治国理念、认为不丹应对外来文化采取一定限制措施的人民民主党,只获得了3个席位。
看来,民众尊崇国王,却并不缺乏自己的国家发展理念,并非唯国王意志是从。对于不丹的这次选举,我们喜忧参半。毕竟,无人能保证一次民主选举的成功就意味着历史已经终结。即使不丹的民主和国王一样可以享祚万年,谁又能保证民主衍生出的政党争斗不会成为外部力量干预这个小小国度的武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