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狗屎风暴”,何时稀松平常

来源 :投资者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zuf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网络是古往今来最具影响力的权利机制。在数字时代的条件下,意见观点的传播变得史无前例的轻松。我们也许会立马想到蝴蝶效应的故事,它轻轻振翅可能会最终造成屋倒楼塌。与此类似的是,曾有某人喊上一嗓子,而使得整个社会改变看法或至少是开始讨论。
  仅仅这一年,我们就在互联网上看到一波又一波的愤怒浪潮。“狗屎风暴”变得稀松平常,疾呼呐喊成为风俗习惯。互联网“农庄”总能制造出愤怒的“母猪”。
  互联网上充斥着的运动,以将某人某事彻底摧毁为己任,这些运动像一种新的权利给我们施加心灵暗示。人们并没有错过对布吕德勒或是其他性骚扰者的唾骂。
  那么,网络上是否存在一种暴政?是否存在一种“思想恐怖主义”的类型?是否存在由少数人制造的观点,被广泛传播而成为共识?如果是这样的话,则必须有一种同构网络存在,万事万物在其中做同样的运动,这种网络对万事万物的意义也相同,它必能制造观点,就像曾经的以及现在某些时候的大众媒体所做的那样。
  小网络中有足够多的志同道合者
  互联网世界存在着无限多的微小网络,它们或多或少都能够和平共处。
  这并不排除这种可能性,即从这些微小网络中产生的意见,在短时间内汇集在一起变成媒母(Meme),有时候甚至变成真正的观点和运动。但在此之后,这些迅速和短期交织在一起的微小网络会分道扬镳,重新以自己的视角来审视事物。没有哪个地方像互联网这般迅捷和简单。
  在这些微小网络中,世界其实很小,数据时代的便捷,使得人们能够在免受外界侵扰的情况下相互抱团支持,仿佛他们真的很有道理。
  我们看一组数据:如果一名博主今天有1万名页面访客,那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了。但如果一个井号标签,比如“#呐喊”,在一天内被使用了7万次,这个数量就很大了。
  与大众媒体相比较,在微小网络的世界中,往往有足够多的志同道合者相遇,他们会交换相同的意见和观点,并且相互确认自己的观点是完全有道理的。
  意见领袖居于统治地位
  但是,这个庞大的信仰社群何时在网络中出现,何时能够任意的产生和强加观点与潮流?如果这些压根就不存在的话,那么不确定的感受又来自于何方?
  答案很简单:尽管所有人都以某种方式存在于网络上,但只有少数人能够处理网络。这些少数派知道,必须在哪里放置什么样的杠杆,知道怎样选择正确的#号标签、正确的平台以及正确的表述,以求达到最广的影响范围。
  当然,网络在原则上仍然是草根民主性质的,但是,发声者、强掌控力者以及通过信息过载而利用他人惰性的人的权利,一般居于统治地位。
  尤其在社交网络中,汹涌的、看似永不枯竭的新闻流,从单个信息中产生,这种网络拓宽了迅速的、不假思索的“赞”与“分享”文化。这就意味着:如果某人能够产生一些“赞”和“锐推”,那么更快转发的机会将大大提升。
  数字时代的滚雪球原则差不多是这样的:我们在网上发现某些信息,而这些是别人已经发现并且敲上“赞”的信息。如果网上随便的一个帖子得到了许多“赞”和“锐推”,那么可能是许多人都误解了。
  网络个体应该更加会思考
  如果速度是至关重要的,那么,思考就成了最主要的奢侈品。
  今天还有什么不是速度第一呢?举例来说,假如电台主持Jürgen Domian在他的一条Facebook帖子被删掉后,便公开对网络审查恶言相向,那么他能够迅速收到1万次“赞”。假如演员Katja Riemann接受了一次失败的电视采访,哇塞,这一观点就会迅速传开:她是让人忍受不了的二货。
  当“赞”的世界开始滚动的时候,Facebook可能并无审查制度以及采访Riemann的主持人表现糟糕的事实则销声匿迹了。此外,我们能从真实的生活中认识到什么?当所有人都如此欢愉的被纳入其中的时候,谁可能会成为败兴者呢?
  网络上并不应该存在暴政,那里存在的应该是现代性的“一起来赞”,数字时代的机会主义。
  “你们都是个体”,在Monty Pythons的经典电影《布莱恩的一生》中,绝望的布莱恩向追随他的大众这样呼喊到。大家是怎么齐声回答的呢?“是的,我们都是个体”。
  有些事情永远不会改变。
  (作者系《法兰克福总汇报》专栏作家,译者:弗里德里王)
其他文献
昔日记者,如今的投资总监。  2013年4月1日下午3点,在龙赢富泽资产管理(北京)有限公司(下称“龙赢富泽”)总部见到童第轶的时候,他刚刚完成当天的交易。这位2009年的私募探花,现在依然精干儒雅,而在经历几年的熊市之后又添了几分成熟。  由于当天上午出台的“国五条”地方细则并没有想象中严厉,所以,童第轶那天“加了点地产股”。他对《投资者报》记者说,“目前还是有很大压力,对于投资的所知所学仍在不
期刊
近期戴尔公司遭到的恶意收购,让卡尔?伊坎(Carl C. Icahn)这位77岁的老人重新活跃于报端。他最热衷的游戏仍未改变:恶意收购、修理管理层,然后赚一大笔钱。有人崇拜他也有人咒骂他,但不管怎么样,卡尔?伊坎终于成为了华尔街最富有的人。  比索罗斯更富有  卡尔?伊坎的办公室看起来像极了博物馆。木质走廊里,挂满了他30年来的战利品。这些战利品,讲述着美国金融史上的重要故事:一桩桩著名的恶意收购
期刊
3月底的那几天,全国多个地区的房地产交易大厅里人头攒动,咨询台边、受理窗口前、过道里、走廊上都是人,这里的“人气”毫不逊色于春运高峰。  西安市一位房地产交易中心的工作人员说:“像这样的情况已经持续快一个月了,每天晚上都要加班到10点,有时11点,中午大家轮流吃完午饭就要立即工作。”  20%个税政策发布后,国内很多城市的市民“挤爆”房产交易中心,紧急过户避个税,过户量远超平时。他们把动辄几百万交
期刊
对于大多数投资者而言,要学习像巴菲特一样投资,可比要学习像贝克汉姆一样踢球机会大多了。事实上,难度也低多了。巴菲特甚至还会亲自教你该怎么学。  巴菲特每年都会撰写一封著名的,致伯克希尔股东的信件,被大家广泛阅读和引用,而公司投资组合的构筑原理明明白白就在当中。最新一份信件不久前刚刚发布,这封24页的信件给予我们不少有益的启迪,无论是在股票投资还是在我们的个人生活当中都很有借鉴的价值。  当然,哪怕
期刊
有什么理由不去爱腾讯的微信呢?  作为一种能免费和朋友发短信和语音聊天的移动社交媒体应用,微信在中国受众面甚广,而且在海外的用户群体也在逐渐增多。据报道,自2011年问世以来,共有3亿用户加入了微信家族,吸引他们目光的,是用户可以通过摇手机来添加好友,以及一些其他的奇异功能,为同一地区的陌生人架起了沟通的桥梁。  几乎每个人都欢迎这样的服务——除了中国国营的电信运营商。微信的出现改变了三大运营商的
期刊
理财经理基恩?马里?艾维拉德(Jean-Marie Eveillard)不久前告诉我:“多数人天生就不适合进行价值投资,因为畏惧痛苦是人类的本性。”这番话提醒我们,通过低估值股票赚钱──这一所有价值投资者的目标──听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有时看到这种策略开花结果需要多年的等待。  近来,价值投资似乎是件很容易的事情。过去一年间,价值型股票基准指数罗素1000价值类指数(Russell 1000 Val
期刊
近几个月来,科学家一直在监控一种刚出现的新型冠状病毒(引起普通感冒的呼吸道病毒的一个变种),到目前为止,这种新病毒已在全世界感染了15位病人,并导致了9个死亡病例。  重新回顾一下2003年SARS(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由另一种冠状病毒引起的流行疾病)的爆发,就可以理解为何卫生组织能对当前的病毒发展按部就班地应对。十年前,那次流行病横扫了整个世界,导致775人死亡。  SARS的前车之鉴  200
期刊
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的两位研究者柯蒂斯与西蒙,最近取得了一个里程碑式的突破,他们发明了一种新型“电催化剂”,能够非常高效且廉价地将电能转化成化学能。这让可再生能源的发展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也为催化剂的研究开辟了一个崭新的领域。  让氢能源不再昂贵  电催化剂,是用于在电解器中催化水分解为氢气与氧气的反应的一种特殊催化剂。这一反应生成的氢气可以存储,并随时再次转化为电能。整个过程中唯一的副产品就是电解水
期刊
我曾简单地提起过比特币,但当时却并不是很了解这种新兴互联网货币。后来,我的确因为它而赚了一点儿小钱(57欧元),从那时起,我读了很多资料,发现这是一个超新星现象,而这更多归功于欧盟处理塞浦路斯的真实货币时的猥琐行为。上帝啊,我现在算是追上潮流了吧?噢,以前我真落伍呐!  好啦。你要了解的第一个关于比特币不得不知道的是,它是点对点(P2P)的电子加密货币。噢,来,请继续读下去。记住上面那点,然后我们
期刊
金砖组织又登上媒体头条了,人们再次谈论起这个由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组成的松散组织。美国和欧盟麻烦缠身,给国际社会留下越来越大的空间,金砖组织正是要填补这一空缺。  但是,又一场峰会和例行的“团结秀”并不能掩盖金砖组织空虚的内核。中国主席对新增实力的强势展示,将只能是更加凸显了该组织失衡的本质和实际影响力的缺失。  中国一家独大  金砖五国约占世界总人口的40%,经济产出几乎占世界总额的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