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实践浅析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效果

来源 :现代交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zl_root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毕业生去向是教育培养系统的工作指标之一。随着近几年来毕业生数量的增加,经济波动的同时市场需求也在逐渐缩水,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本文通过经济金融学院2014年与2015年就业工作的数据对比,分析论述了影响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因素以及学院在就业指导方面所做的工作,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身在就业第一线阵营的辅导员日后的工作展望。
  关键词:就业市场需求 毕业生就业去向 多元化就业形式 就业指导 一对一指导
  中图分类号:G647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4-0133-02
  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随着社会形势的日益变化,高校着力于扩招改革,导致就业竞争日益激烈,因而对于辅导员来说,做好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变得难上加难。加之今年的就业情况又与往年有所不同,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张凤曾曾表示,2015年的就业需求结构与往年相比,因二三线城市的就业需求明显上升,其中民营中小企业就业需求逐步增加。①这一变化相应就影响了大学毕业生整体的就业情况。
  以经济金融学院为例,2015届毕业生共326人(包含2010级延长毕业学生16人),其中金融学专业84人,经济学专业53人,国际经济与贸易98人,法学专业46人,金融学(CFA方向)45人。全年级男生73人,女生253人。
  截至目前,2015届毕业生就业率达862%。其中升学36人,占比11%。出国出境34人,占比104%。政府机关2人,占比06%。企业207人,占比634%。自主创业2人,占比06%。目前仍有用工合同未统计上、政府项目考试结果未公布、继续考研、等待国外学校录取通知等情况而暂时未就业的人。在整个毕业生就业派遣过程中,一切工作比较顺利。
  一、毕业生就业情况综述:
  经济金融学院2015届毕业生就业情况详见下表:
  可以看出,由于2015年就业需求结构的改变加上学院全面促进就业工作主要措施,2015届毕业生去向呈多元化发展模式。首先,本届毕业生就业单位行业跨度非常广泛。分布在金融业、交通运输、制造业、建筑业、文化、体育、娱乐业、仓储、邮政、信息传输、租赁与商务服务业、教育业、住宿和餐饮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批发、零售业、农、林、牧、渔业等,公司规模多为民营的中小企业。
  与2014年的就业情况相对比,除在政府机关就业的人数相对于2014年有所减少以外,在企业就业,升学,出国出境,以及自主创业方面都有一定幅度的增加。与此同时,随着近几年来就业压力增大,找工作越来越难,学生更多的趋向于继续考研进修以提高竞争力,因此,2015届毕业生在升学和出国人数比例上相对于2014届均有增加。此外,学生就业形式也趋向于多元化发展,而不仅仅局限于给别人“打工”,自己创业做老板也成为学生就业的途径之一,2015年自主创业人数增加至2人。这种就业情况的改变不仅基于就业环境因素的改变,也得益于学院工作思路的开阔。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环境分析
  (一)近年来就业压力增大,学生对工作期望过高导致初次就业难
  近年来,随着社会上大学生求职者比例的增加,就业压力日趋严峻。虽然学院多次开就业主题讲座宣讲毕业生切忌眼高手低对目标就业期望太高,适度降低就业标准,调整目标薪资,但仍有部分同学不能根据自身竞争力改变预期,造成“摩擦性失业”。
  (二)男女生比例不协调,女生相对难就业
  通过对往届毕业生就业情况的统计,比起女生,男生相对具有更多的就业优势。很多用人单位更加倾向于选择男求职者。对我院男女比例不太协调的情况,未就业人数中,女生还是占大多数。
  (三)部分学生家境优越,对就业不重视
  在未就业的学生中,部分学生家庭条件非常优越、对就业积极性不高,无视学校学院提供的就业信息,也从不参加各个用人单位组织的宣讲会和招聘会。一心只想着“啃老”,对此类学生,在日后的工作中,我们应该及早发现,积极引导,改变观点,协助就业。
  (四)大学生创业意识薄弱
  从2014年的数据可以看出,没有一个学生在就业的巨大压力下想到创业。自主创业又叫“自营就业”或“非工资性就业”②。近几年来,政府一直不断地鼓励大学生利用自身优势寻求创业机会,而大多数大学生觉得创业起点高,所需资金人力是巨大阻力,从而不愿去創业,也减少了自己的就业机会。
  (五)学生寻找求职信息积极主动性弱
  部分大学生偏爱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寄托全部就业希望于公务员考试。从表面上看,这种决定无可厚非。但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录取人员有限,势必会造成一大批国考失败的同学难以就业。另一方面,由于寄托过大的希望于国考,学生寻求其他用人单位招聘信息的积极主动性弱,缩减了自己的就业范围,造成“剩余未就业”③。
  三、经济金融学院全面促进就业工作主要措施
  针对以上影响就业的因素,经济金融学院在2015年从事就业工作的同时注意采取一系列具有指导性的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毕业生就业工作政策宣传和动员工作
  1.召开毕业生就业工作动员大会
  会上大力宣传国家、陕西省、学校有关毕业生就业工作相关政策,要求毕业生准确定位自己,避免眼高手低。树立竞争意识,经得起社会的考验,不能因为一次失败而灰心。
  2.就业政策与流程讲解
  我院邀请就业指导中心的杨小江老师对就业政策和就业签订三方协议、劳动合同等流程给学生们做了详细的讲解,还就往届毕业生在就业手续方面会出现的问题对学生们做了贴心的提醒。
  (二)学院采取多种渠道收集用人信息
  (1)及时将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的就业信息准确传达给学生。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用人单位举办的见面会和招聘会。   (2)我院注重培养学生的实地工作能力,与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等有实习基地、模拟炒股大赛等合作。大三即可进入银行实习,实地接触银行业务,为提高就业质量打下良好基础。
  (3)学院鼓励往届优秀毕业生介绍应届毕业生前去了解用人单位,大力挖掘校友资源,以获得更多就业信息。
  (4)学院老师利用家庭关系为学生提供就业信息,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5)学院举办考研经验谈、简历大赛、模拟面试大赛等活动,激发学生对就业的积极性。
  (6)积极加强国际交流项目的利用率,鼓励学生积极申报,为留学创造条件。
  (三)学院老师对毕业生进行专业指导
  与往年不同,学院根据毕业生的求职意向进行一对一的老师指导,指导内容包括:考研指导、留学申请指导、留学签证办理指导、面试礼仪指导、修改简历等。
  四、日后就业指导工作展望
  (一)加强就业观念教育,建立良好的就业观念
  1.建立恰当的就业期望值
  北京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曾做过调查,42%的非北京生源毕业生将北京作为就业首选地。④而73%的学生期望去政府机关、科教文卫事业单位、科研究所、大型三资企业。⑤而结合2015年的就业需求结构势必无法满足求职大学生的期望。这就需要辅导员疏导毕业生,结合自身条件建立恰当的就业期望值。
  2.正确的择业观念
  对于家境优渥、就业积极性不高的学生,我院计划开展“就业小组一帮一”的活动。即将学生分小组,定期分享用人单位信息、求职心得等内容。在组内形成互相督促互相鼓励的良好氛围,自然而然地带动就业积极性不高的学生进行初次就业选择。
  3.正确定位自己,树立灵活就业观念
  针对男女在求职方面的不同差异与压力,学院会在日后的就业工作中多挖掘适宜女性的工作机会,多与学生沟通,积极疏导学生在求职过程中所面临的压力和不良情绪。设计类似“求职成功案例分享会”“女性求职你来说”等活动,鼓励女同学善于发现自己的优势,展现自己的竞争力,从侧面减少女性求职的阻力。
  (二) 培养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意识
  培养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意识也是尤为重要的。对此要注意疏导学生不要有急功近利的心理,防止依赖心理,倡导学生靠自己的实力去寻求就业机会,而不是坐等“天上掉馅饼”。宣传自主创业的帮扶政策与优秀的创业案例也能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三)搭建就业平台,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提供交流机会
  学校作为能够沟通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桥梁,其重要作用可见一斑。除现有的就业指导中心提供的就业招聘信息之外,辅导员也应建立就业工作小组,深入学生,了解学生需求,及时提供可靠的招聘就业信息,督促监督学生进行申请面试等,在第一时间给予指导。同时,建议学校采取务实的措施鼓励各学院走出去、请进来,与社会建立广泛联系,回访就业率高的用人单位以建立良好的合作联系,有利于毕业生就业。
  (四)组建就业指导团队,落实师生一对一指导
  从与2014年就业情况的对比可以看出,经济金融学院在企业就业、升学、出国出境、自主创业方面人数都有所提高,说明我院举办的老师一对一咨询帮助具有良好的效果。在日后工作中应积极加强老师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多在课程中穿插就业成功案例,对学生进行督促与鼓励,将就业指导貫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转变学生“眼高手低”的现状,减少“摩擦性失业”。
  总之,通过2014年与2015年西安外国语大学经济金融学院就业情况的对比,对于毕业生在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培养大学生自主创业意识,提供就业信息等所进行的就业指导是行之有效的。在日后的就业指导工作中,我们应更加注意挖掘不同学生的就业阻力,加强就业方面的专业知识,从而给予学生更加有效的指导。
  注释:
  ①孟祥燕. 高校毕业生就业影响因素调查研究[J].实习就业导航,2015(8).
  ②田静,丁义国.高校辅导员如何加强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指导能力[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0(7).
  ③崔继东,熊忠东.浅谈高校辅导员如何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J].现代企业教育,2007(7).
  ④刘红艳,赵雪萍.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分析与对策[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2(1).
  ⑤李小元.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及对策[J]. 中国大学生就业,2005(4).
  责任编辑:孙瑶
其他文献
摘要:我国高校资助政策自1978年起,经过1983年转向、1999年改革、2007年进入深化阶段。尤其是在2018年迈入改革开放的第四十个年头。本文通过回望改革开放40年来在高校资助上的政策引领,探析当前资助体系架构,梳理高校政策发展脉络,力图探究高校资助路径的不断完善。  关键词:大学生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高校资助政策  中图分类号:J9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
摘要:高校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校园话剧是推动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形式之一,但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发展面临较大瓶颈。本文试图通过分析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及校园话剧的发展和现状,以广西师范大学校园话剧的发展为例,探索高校共青团如何通过借力校园话剧,推动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提升高校精神文化品位。  关键词:高校精神文化建设 校园话剧 高校共青团  中图分类号:D2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
摘要:开高健是日本当代著名小说家,其作品具有浓厚的人道主义倾向。他在借鉴西方现代派文学技巧的同时,融合了日本传统文学的特点,巧妙地将现实与虚幻相结合,通过“离心”与“向心”的创作方式,形成了以丰富的描写见长的艺术风格。本文在功能对等理论的指导下,以开高健的随笔《靴を投げて》为例,通过案例分析探讨了日语散文翻译中对标题、修辞格等的处理问题。  关键词:功能对等理论 散文翻译 标题的翻译 修辞格的翻译
摘要:基于中职学校环境工程施工教学的小组项目体验式教学方法,是对分组式、项目式、体验式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适合于中职学校学生的学情和学业需要,有利于激发和调动学生投入学习、主动学习、互动学习、学会学习的积极性,浓厚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的教学氛围,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和技能更好地达到体验性、感悟性、实操性的教学效果。基于中职学校环境工程施工教学的小组项目体验式教学方法应该引起中职学校教师的普遍关注,不但
摘要:托妮·莫里森是美国第一位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黑人女性作家,她以独特的叙事风格与叙事特色吸引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她的小说主要围绕着黑人女性这一群体从方方面面反映了她们的真实处境,本文以莫里森的三部小说为例,深刻探讨这三部小说中所呈现出的女性主义叙事特色以及莫里森如何运用其女性主义叙事特色反映黑人女性生活的真实情况。  关键词:女性叙事特色 多角度叙事 叙事声音  中图分类
摘要:伴随着大量美国情景喜剧引入中国,对情景喜剧中出现的幽默对话的解读却会因不同国家所独具的语言和文化特征产生差异,因此对幽默对话的翻译成为了译者所面临的一道难题。本文主要以美剧《生活大爆炸》为例,研究厄尼斯特格特关联理论对情景喜剧幽默对话英汉翻译的解释力,利用关联理论的原则评析字幕中各类幽默语言的翻译并提供可行的对策和方法。  关键词:关联理论 幽默翻译 字幕翻译 生活大爆炸  中图分类号:H1
摘要:作为一个跨学科性质的研究理论,生态翻译学为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该理论认为翻译是译者适应翻译环境的选择过程,强调译者的主体性。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通过“三维”转换方法实现在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因此,文章从生态翻译学视角出发,通过对比分析方法对《匆匆》两个英译本中译者在三维转换层面的适应性选择作出分析解读。  关键词:生态翻译学 《匆匆》 适应与选择 “三维”转换 
摘要:本文从多年网页设计经验和教学入手,提出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所学习的网站设计应更注重网站前台美工设计,更多地从视觉角度和浏览者的感受入手,使不同性质的网站按照不同的风格和创意进行处理,版面的编排和细节的处理需符合客户心理以及审美诉求,通过大量的欣赏、分析、模仿、创造和项目式教学,使学生在审美体验、规划布局、动手能力、细节处理和交流谈判等方面均达到较高水准。淡化后台程序技术,使术业有专攻,为社会培养
摘要:翻译不是在真空中进行的,而是在两种不同的文化系统中进行的,因此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新闻,尤其是政治新闻产生于与译入语不同的社会政治环境.在翻译中必然会受到某些因素的操纵。本文旨在以勒弗维尔的改写理论为理论依据,以《参考消息》中的一则新闻翻译为例,分析了意识形态、赞助人、诗学因素等对政治新闻翻译的影响。  关键词:勒弗维尔改写理论政治新闻  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
摘要:今天的世界,人权成为重要的议题,人权问题亦是法律的核心内容之一,更因其独特的对人们生活方式和生存状态的影响力而引起全球的高度重视,而中国的人权问题也日益被我们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全球化时代 法律全球化 中国人权问题  中图分类号:D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19-0052-01  一、普遍人权意识不足  在西方,我们常听到一些令人捧腹的法律案例,比如吃饭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