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江磊:万里走单骑,为圆公益梦

来源 :新青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tsmar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8年3月23日,在贝宁中国文化中心多功能厅里,以“美好生活”为主题的文化交流会正在举行,一位90后与200余名大学生以及贝宁当地文化人士分享自己的骑行经历与公益行动,会场上不时响起热烈的掌声。
  这位90后名叫袁江磊。2016年9月,他单身一人骑着自行车,从非洲的贝宁出发,用时330天,经过16个国家,行程1.6万公里,于2017年9月回到国内。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一路上有哪些有趣的故事?

贝宁支教萌生公益念头


  
  1991年出生的袁江磊是浙江奉化人。特立独行、不喜欢走寻常路的他,2014年从重庆交通大学广播电视新闻专业毕业后,报名参加学校派驻非洲贝宁共和国孔子学院支教活动的选拔。经过层层筛选,他最终成为远赴非洲的一名支教志愿者。
  得知这一消息,家里人自然十分反对。父母希望袁江磊能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而不是背井离乡,去相隔万里之遥的国度“受苦”。然而,亲人朋友的百般劝导,改变不了袁江磊的想法。他决定的事情,就算十头犟牛也拉不转。
  2014年9月,袁江磊启程前往他人生的第一个驿站——贝宁共和国孔子学院,开始了两年的支教生涯。前路漫漫,他也不知道遇到的将是一种什么样的挑战。
  贝宁共和国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地处非洲西部,资源比较匮乏,常年高温。自2009年起,我国在贝宁成立孔子学院,开设各种汉语言的教学课程。多年来,一直有志愿者在那里从事中国文化的传播事业。
  贝宁共和国孔子学院共设9个教学点,袁江磊支教的教学点位于巴尼夸拉市的尼普尼村。这是一个散居的村落,户与户间隔在300米左右,有900多人口,村民说的是法语。
  初来乍到,高温的天气让袁江磊有些不适应。特别是用电和饮水的困难程度,远远超过他的想像。尼普尼村至今不通电,用电只能依靠太阳能发电板,白天吸收太阳能,晚上把灯泡接到太阳能发电板上。但这也仅限于少数家庭,大部分的人家则要骑车到22公里之外的富努古村充电,很不方便。井水是居民生活用水的唯一来源,可是尼普尼村只有几口土井,旱季基本上出不了水,经常要走3公里的路程去邻村打水。
  尽管条件艰苦,但丝毫不影响袁江磊的教学热情。他从基础的汉语拚音b、p、m教起,向学生介绍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工艺,教学生唱中文歌。他发现孩子们非常好学,也非常认真。而村民们也对中国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只要有时间,劳作之余都会到学校里学习中文、了解中国文化。为更好地融入村民们的生活,袁江磊学会了法语,很快与当地村民打成一片,并结交了很多朋友。
  有一次,袁江磊在课堂上跟学生介绍环境资源的利用,话题自然地提到了自来水。一位学生向往地说:“袁老师,要是我们这里也能用上清清的自来水,多好啊!”这话说得袁江磊心里一动。他心想:我能不能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为这里的人们改善生活条件呢?
  
  轉眼间,两年的支教生活即将结束,袁江磊心里萌生了一个“疯狂的计划”:从贝宁骑单车回国,通过这种方式募集善款,帮助尼普尼村解决用电、饮水困难。此事经媒体报道后,得到德诚集团董事长张连先生的大力支持。他与袁江磊约定:每完成骑行一公里即可累积一美元的慈善基金。

用双脚丈量世界募集善款


  2016年9月10日上午9时,怀揣着用双脚丈量世界和改善尼普尼村村民生活条件的梦想,袁江磊一人一骑从贝宁出发了。他的行囊足有70多斤,里面有锅、油炉、睡袋、帐篷、衣物、药物、净水器以及相机等拍摄器材,摊开来俨然一个移动的“家”。
  出发前,袁江磊做了充分的准备,比如途经哪些地方,有哪些朋友能联系上。得知袁江磊要骑行回国,骑友们组建了微信群,为他设计路线,出谋划策。袁江磊还特意剃了个光头,为的是旅行途中方便。
  第一天的行程比较顺利。贝宁国土面积不大,南北较长,而东西向则很短。袁江磊早上从贝宁的主要城市科托努出发,沿东西向骑行,傍晚到达大波波,差不多靠近国境线了。袁江磊骑着车,不时停下来拍照。路上遇到很多当地人,他们热情地跟袁江磊打招呼,有的还执意送一些水果给他路上吃,袁江磊拒绝了。
  在到达多哥边境的时候,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一位身着便衣的中年人对袁江磊说:“嗨,要进关吗?去我那里办理签证吧!”袁江磊打量了他一下,以为中年人开玩笑。于是也以玩笑的口吻对他说:“你又不是这里的老大!”中年人笑了起来:“没关系,你不是第一个对我说这话的人,我不介意,我喜欢这样。”细问下来,原来中年人还真是办理多哥入境签证的“老大”。袁江磊一脸窘迫,急忙连声道歉。同时,多哥人的和善与友爱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当然,骑行并不是一帆风顺。那是袁江磊进入布基纳法索的当天,因为骑行的时间过长,尚未到达村子而天色已晚。袁江磊在路边的一个草棚里铺上席子,挂上蚊帐,简单地吃一点干粮就睡下了。
  骑了一天的车,旅途劳累的袁江磊很快睡着了。不知什么时候,他被一阵奇痒惊醒,发现被钻进蚊帐的蚊子咬得浑身是包,十分难受。更严重的是,第二天上午便开始上吐下泻,浑身冷汗直冒,四肢无力,吃了青蒿素也丝毫不起作用。袁江磊猜测是染上了疟疾。这种病十分危险,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后果不堪设想。然而,当时袁江磊所处的位置离最近的村子还有30公里。
  袁江磊吓坏了。几近绝望中,他辗转几次,联系上了朋友当地的一位朋友阿巴斯。让袁江磊感动的是,阿巴斯接到电话后,毫不犹豫地赶了过来,把他送到医院诊治,之后又接回自己家中照顾休息。他在阿巴斯家中足足躺了四个小时才恢复。   在袁江磊印象中,从小到大没怎么病过,这可以说是他人生中的第一场大病。躺在床上,他内心深处不禁有了退缩和纠结。“一个人,一辆车,一台相机,行走在异国他乡的旅途上,这么虐待自己到底是为了什么?值得吗?”
  但这个念头只在他的脑海中一闪而过,很快就被否定了,袁江磊坚信自己的这一趟旅程不会白走。“世界很辽阔,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远方,只要出发,勇敢地追逐梦想,终究会到达。”袁江磊对自己说。短暂休息之后,他又上路了。
  骑行途中有危险,但带给袁江磊更多的是有趣和新奇的体验。在几内亚,他与阿尔法一起打猎;在西撒哈拉,与哈雷共吃刚捕到的帝王蟹。最快乐的,是无数次与当地人的“亲密接触”,领略他们的风情习俗,享受他们的美食,尝试着过他们的生活。这一切,对袁江磊而言,都是一种全新的体验。
  尤其让袁江磊难忘的,是五天四夜徒步穿越撒哈拉沙漠的壮举。白天,行走在远离现代社会的荒漠里,吃着最简单的食物;夜晚,就在繁星漫天的夜幕下入睡,那真是一次奇妙的体验。令袁江磊有点遗憾的是,西撒哈拉已经不再是三毛笔下的那个样子了,每个城市都充满了现代气息。
  就这样,袁江磊一边骑车,一边用镜头记录沿途各个国家的风土人情,途经多哥、布基纳法索、科特迪瓦、马里等西非国家和土耳其、鲁吉亚、亚美尼亚、伊朗等亚洲国家,2017年9月,他带着一路拍摄的800G视频和300G照片回到家乡。

重返贝宁兑现公益承诺


  2017年9月6日,一场盛大的欢迎仪式在广东南沙自贸区的德诚国际集团公司总部举行。这是张连先生欢迎袁江磊成功骑行归来,并兑现当初“每骑行一公里累积一美元慈善基金”的承诺。
  在谈到为什么赞助袁江磊骑行活动时,张先生说,袁江磊“万里走单骑”的冒险之旅,展示出了90后的朝气,希望将他的坚韧和兼济苍生的精神传递给更多的人。座谈会上,袁江磊分享了自己的经历与收获。虽然一路坎坷,但他脸上始终带着微笑,深深地感染着现场的每一个人。
  言必行,行必果。2018年3月,稍作休整之后,袁江磊再次回到贝宁,兑现他当初的承诺——为尼普尼村的人们解决用电、饮水问题。为了缩短工期,早在2月份,袁江磊就委托当地朋友和爱心企业帮助联系好了工程队,提前找好地下水源。
  3月2日,这是一个具有纪念意义的日子,尼普尼村打井工程正式开始。半个月后,一个深达70米的水井完工。当汩汩的清水源源不断的涌出那一刻,整个尼普尼村沸腾了,村民们为不用再去3公里外的河里取水而欢呼。
  接着,在对当地村民的用电量进行仔细测算后,袁江磊最终选定在村中心位置架设太阳能面板。经过2天的工作,一个能够满足当地村民基础用电要求的1.2千瓦太阳能充电站建成。考虑到有些家庭没有充电设备,袁江磊额外购买了30盏可充电式手电筒,发给最需要用电的人家,并手把手教会了他们如何充电。
  点滴善行汇聚强大公益力量。“这些礼物花钱不多,但对提高村民生活质量很有帮助。看到他们手舞足蹈的样子,我比过年还开心。”袁江磊也禁不住流下幸福的眼泪。
  目前,袁江磊正专注于把自己的骑行经历制作成纪录片,将一路上的故事分享給更多的人。谈起自己的“冒险之旅”时,袁江磊说:“这一年的旅程让我多了一种体验,多了一个看世界的角度,也多了一些内心的平静。”对于将来,袁江磊表示,“探寻未知世界的脚步不会停止,我还会骑上单车,再次开始新的旅程,将公益项目延续下去”。
其他文献
朋友约我看桃花,猛地想起蝶儿。  蝶儿是老家的女孩。  蝶儿祖辈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  蝶儿却粉面桃腮,眸黑齿白,走起路来袅袅娉娉,凌波微步。  蝶儿身上没有一丝儿农民的气息。  蝶儿很会唱歌,声音像黄莺,像布谷,像百靈,像很多很多鸟儿婉妙的声音,蝶儿还会唱男腔。  每次学校举行歌咏比赛,蝶儿总是第一个报名,蝶儿一上台,闹哄的观众席旋即安静下来。蝶儿一开腔,枝上的鸟儿就都闭了嘴巴,屏息聆听。
提到文艺复兴,我们一般会最先想到意大利,德国文艺复兴发生在意大利之后,同样出现了一大批画技高超且极富启蒙精神画家。生活在达·芬奇同一时代的德国画家阿尔布雷希特·丢勒是其中之一。人文之手    丢勒最有名的一幅画是《手》,《手》是丢勒本人的命名。因为它备受世人喜爱,所以后来又被人更名为《祈祷之手》。  因为人们过于喜欢这幅画,所以还曾给它赋予了一则人物传记。讲述的是出生在贫穷的家庭中的一对兄弟,都对
歌里唱着“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听着歌声长大——长大后,“我”果然成了“你”  如歌里所唱,沿着校园的小路,站在黑板前从回答问题到提问问题。长大后,我接过我的老师们的教鞭,成了“您”。当了一名老师,寒来暑往,一年一级地送学生、迎学生。当年老师的幸福和辛苦,我也一一来体味,当年老师的无奈与甜蜜,我也样样含咏心中。师者教室之外的柴米油盐与教鞭以远的社会百态人生与岁月风烟,如云如烟如尘如花朵,浪一样涌,风
在中国古代哲学家中,周敦颐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周敦颐一生流传下来的文字不多,仅6248字,但其影响深远,千古流芳。他的《太极图说》、《通书》开宋明理学之滥觞,散文《爱莲说》是古典文学瑰宝,至今仍在陶冶青年一代的情操,人们无不为周敦颐那种“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尚情操所感染。“吾道南来,原是濂溪一脉,大江东去,无非湘水余波”,这副至今仍挂在湖南岳麓书院文庙的楹联,道出了周敦颐学术思想、湖
她堪称世界上最敢冒险的美女,乘木筏漂流在危机四伏的秘鲁原始森林,在这片热带雨林里,她遇到一群原始野人部落,在这里女孩受到“女皇”般的招待;独自到巴黎地下一个深150米、有超过600万具尸骨的墓穴里探险,演绎真实版“盗墓笔记”;熔岩随时喷发,她冒着瞬间被烤熟的危险,在水火交融的夏威夷活火山口冲浪。年纪轻轻就到过中国西藏、叙利亚和马尔代夫群岛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创下多个探险纪录。这背后有着怎样惊心动
我们将塑造青年人关注社会与现实的公民人格,让更多的普通人以公民记者的身份来感知社会的动态,见证时代的发展。  在2016年央视猴年春晚的舞台上,华阴老腔和谭维维的组合演唱的一首《华阴老腔一声喊》,震撼了所有观众,好评如潮。镜头回放到几个月前,这个创意曾经亮相于《中国之星》第三期。此后,关于演出现场的视频在微信朋友圈疯传,迎来超高关注度,也引起央视春晚导演的青睐。而最早把这个创意作为传播热点,推广她
这是我每天必须经过的一条街道,我经过一家家的店铺,如同经过图书馆里的陈列架,每一家店铺都是一个未知的角落。  那一家音像店高亢的喇叭声总是把整条街震得山响,当然偶尔也会传出一曲低沉缠绵的乐曲,音像店女主人总是魂不守舍地坐在门口翘着二郎腿地东张西望,店铺里拥塞着各种各样的光碟和唱片,幽暗的空间里,含混的音响混合着女人的脂粉气,缠绵而又低回。夏日的黄昏里,音像店的女主人依旧坐在门口,她穿着吊带花裙,裸
夜深了,人们都进入甜蜜的梦乡,有的在梦中露出微笑,有的在梦中咿咿呀呀低语。人为什么在睡觉时会做梦呢?这要问我们每个人的大脑了。  我们每个人的大脑里有著许许多多的脑细胞,这些脑细胞有的管我们说话,有的管我们睡觉,有的管我们走路等等,我们不管做什么事都要经过大脑。晚上睡觉时,有的脑细胞和我们人一样也休息了,可是,有的脑细胞却没有休息,所以,我们在白天想的事或看到的事就会在睡觉时重现在脑中,这就是梦。
为纪念初中毕业30周年,2018年8月8日晚上,天湖山中学88届的同学们在亚洲酒店济济一堂。当时这一届只有3个班120多个人,许多人毕业之后各奔东西,为前途和事业打拼而素未谋面,如今同学重逢,格外激动人心,气氛异常热烈。  主持人一番热情洋溢的讲话之后,接着是同学代表发言,然后是老师代表发言。“30年前,同学们青春年少,意气风发;老师们奋发有为,满怀梦想:师生们携手共进,在天湖山中学留下了一串串深
自然界的万物,在一场一场的春雨中鲜活、茁壮、饱满,地温也在一场一场的春雨中攀升,当“夏”冒出一身汗,蝉再也守不住地下的寂寞,蜕出一身镣铐,以全新的姿态爬上了树梢,用突兀滚圆晶亮的眼睛瞭望熟悉而又陌生的世界。  “叽叽——”声音有点胆怯,有点沙哑,有点脆弱,有点单调。它在试探着周遭的反应,试探着人类对它的认可,用不了几天,它的声音被高温包裹着,厚实而直接、高亢而嘹亮。太阳被它叫得火辣辣的,空气被它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