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监利县上车湾镇初级中学(以下简称“上车中学”)被列入监利县中小学优质化工程试点学校之一。当湖北阳光教育研究院的专家们上门指导时,副校长刘红波一头雾水:“什么是优质化工程?”“什么样的学校才叫优质学校?”两年后,已是学校校长的刘红波对优质化工程有了全新的认识,“优质化工程就是凝练提升学校特色文化的过程,需要用实践不断去丰富学校内涵。”
“如果校园文化建设忽视精神凝练,缺乏对校园特色内涵的挖掘,将等同于单纯的校园环境美化”
2012年,记者采访监利县信息化工程推进情况,首次走进了上车中学,印象中这是一所普通的农村学校。2015年5月,记者再次来到上车中学,刚踏进校园,一股浓厚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在学校中心道路两旁,一排排香樟树郁郁葱葱,寓意“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办学愿景和追求。旁边的草坪上,一块巨大的褐红色文化石格外引人注目,上书“修身养性”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严肃、紧张的教学生活顿时融入了轻松愉悦的氛围当中。不远处,“乐雅”“思源”“笃学”三块小石刻,同样立意高远,给人清新脱俗之感。
运动场上,有一座命名为“开拓”的大型不锈钢雕像,基座由九级台阶组成,象征着九年义务教育。整个雕像酷似飞升的火箭,盘旋向上,提醒着师生们自强奋进。运动场的围墙上写着“让健康与我们相随,让安全与我们相伴,让文明与我们相拥”“善以修身,诚以立德,勤以治学,勇以创新”等宣传语,处处充满育人元素。
教学楼后面是一座别致的植物园,盆景、花木、长凳等巧妙地组合在一起。由于环境幽静、空气清新,这里成为了学生读书的“据点”。不到几步远,有一个宣传栏,一个个“立志勤学成语故事”被精心排列在上面,给师生们提供着传统文化大餐。
刘红波认为,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办学理念、学校精神、学校风气、学校氛围的体现,代表着全校师生共同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如果校园文化建设轻精神凝练,缺少对校园特色内涵的挖掘,将等同于单纯的校园环境美化。
在《上车中学校园文化建设规划方案》中,将办学思想、办学理念、学校精神、校风、教风、学风的提炼作为了重要的建设内容。目前,经过全校师生的集思广益,学校的办学理念被确定为“让师生享受校园生活的幸福”,校训为“做最好的自己”。
刘红波解读,“所谓优质学校,应该致力于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让教师享受职业的幸福,让学生享受成长的幸福。”“全校师生把每一件能做好的事做好,在每一件具体的事上体现最好的自己,每天向别人展示自己最好的一面,就成了别人眼中最好的自己。”
“自始至终发挥学生在德育中的主体作用,以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为出发点”
2013年3月18日,春光明媚,上车中学举办了第一届“亲近大自然、磨练好品格”远足活动。在教师的带领下,800名学生高举鲜红的班旗,迈着整齐的步伐,喊着响亮的口号,兴高采烈地踏上了“历练品格,挑战自我”的远足之旅。学生们如同笼中放飞的小鸟,欢快自由,不到一小时就到达了目的地——何王庙。
政务副主任周岳介绍,像这样的集体远足,学校每年都坚持举行。不仅安排了捉迷藏、放风筝、打水漂、挖野菜等自由活动,还以班级为单位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艺表演和猜谜语、写汉字、成语接龙等比赛项目。“学生们在感受到大自然美好的同时,也锻炼了身体,磨炼了意志,为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健康成长增添了一笔绚丽的色彩。”
活动是儿童生命成长的需要。以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各种活动的参与过程中收获、成长,才能真正让德育工作“活”起来。主管德育的副校长郑建章说,“在系列化的主题德育活动中,上车中学始终坚持一大基本原则——自始至终发挥学生在德育中的主体作用,以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为出发点。”
以母亲节教育活动为例,学校开展了以“心怀感恩,母爱无疆”为主题的感恩母亲节征文比赛活动,让学生们或讲述亲情故事,或抒发一段珍贵感情,或回忆生活中难忘的点点滴滴,来表达对母亲的感激之情。此外,还以主题班会活动形式,让学生认识到他们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养育之恩,让他们认识到知恩图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会后,有的学生给母亲写一封信,来抒发对母亲的感激之情,同时把一些平时不好意思说出口的感谢母亲的话大胆表达出来;还有的学生制作一张感恩卡片,给母亲道一声辛苦,送上祝福语。
学校办公室主任胡年姣认为,加强德育还必须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让“说教”变成“倾听”。她针对学校女生心理健康现状,开展了《我是高贵的公主》课题研究,从生理期、心理期、待人接物等三方面对女生进行心理辅导。女生在听了她的讲座后,纷纷主动找她诉说青春期的困惑。胡年姣像朋友一样,认真倾听女生们的心声,和她们坦诚交流,帮助她们解决了不少烦恼。
“我们的课堂教学必须变革,我们的课堂必须建模,我们的学生必须自主”
刘红波曾经做过一项研究。学校有一位语文教师的课堂表达能力很好,比他会讲课,深受学生欢迎。于是,刘红波对自己的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增大教学的信息量,带给学生们更多新知。一段时间后,他发现学生们也开始喜欢上他的课,并且语文能力比那名教师所教班级提升得更快。刘红波从中得出了一个结论:教师讲得是否好,并不是影响学生学习的最主要因素。
影响学生学习的关键因素到底是什么?2013年,刘红波带领教师在山东杜郎口中学和昌乐二中考察学习,当看到这些课改名校学生们自主学习的狂热劲头,他才恍然大悟,“原来关键是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取经归来,刘红波和教师们的课堂改革情绪高昂,开始了高效课堂的尝试。
几个月后,监利县教育局副局长刘经阶带领专家团队,对上车中学的课堂改革进行初步诊断。八年级数学教师肖君玲讲了一堂等边三角形的复习课。她首先让孩子们明确学习目标,对等边三角形的基础知识进行复习巩固;接着用练习册上的一道难题作为切入点,层层推进,让学生在独立思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小组合作中敢于猜想、大胆尝试、开拓视野;最后通过课堂小测巩固学习所得,梳理知识体系、解题方法、数学思想。这堂课的效果颇出乎大家的意料。
专家们评价说,“虽然课堂改革时间短暂,在小组建设方面还有待改进,同时没有建立起一套成熟的教学模式,但是教学过程中处处体现了高效课堂的基本理念,充分发挥了学生潜能,调动了学生积极性,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刘经阶喜出望外,“这堂课充分证明:我们的课堂教学必须变革,我们的课堂必须建模,我们的学生必须自主。”
学校教务副主任彭长征介绍,经过两年多的探索,学校已经找到了一套适合自己的高效课堂模式,该课堂模式分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提升、精讲点拨、有效训练等五个流程。主管教务的副校长龙泉深有感触地说,“这样的课,学生喜欢上,课堂上也没有打瞌睡的;这样的课,老师也愿意上,放手让学生演绎出原生态的课堂生成,关键时‘画龙’,要领处‘点睛’,灵动而智慧地引领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比原来轻松多了。”
推进优质化工程两年多来,上车中学师生们的满意度和幸福指数都得到了提升。在刘红波看来,办一所人民满意的优质学校,并非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
“如果校园文化建设忽视精神凝练,缺乏对校园特色内涵的挖掘,将等同于单纯的校园环境美化”
2012年,记者采访监利县信息化工程推进情况,首次走进了上车中学,印象中这是一所普通的农村学校。2015年5月,记者再次来到上车中学,刚踏进校园,一股浓厚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在学校中心道路两旁,一排排香樟树郁郁葱葱,寓意“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办学愿景和追求。旁边的草坪上,一块巨大的褐红色文化石格外引人注目,上书“修身养性”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严肃、紧张的教学生活顿时融入了轻松愉悦的氛围当中。不远处,“乐雅”“思源”“笃学”三块小石刻,同样立意高远,给人清新脱俗之感。
运动场上,有一座命名为“开拓”的大型不锈钢雕像,基座由九级台阶组成,象征着九年义务教育。整个雕像酷似飞升的火箭,盘旋向上,提醒着师生们自强奋进。运动场的围墙上写着“让健康与我们相随,让安全与我们相伴,让文明与我们相拥”“善以修身,诚以立德,勤以治学,勇以创新”等宣传语,处处充满育人元素。
教学楼后面是一座别致的植物园,盆景、花木、长凳等巧妙地组合在一起。由于环境幽静、空气清新,这里成为了学生读书的“据点”。不到几步远,有一个宣传栏,一个个“立志勤学成语故事”被精心排列在上面,给师生们提供着传统文化大餐。
刘红波认为,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办学理念、学校精神、学校风气、学校氛围的体现,代表着全校师生共同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如果校园文化建设轻精神凝练,缺少对校园特色内涵的挖掘,将等同于单纯的校园环境美化。
在《上车中学校园文化建设规划方案》中,将办学思想、办学理念、学校精神、校风、教风、学风的提炼作为了重要的建设内容。目前,经过全校师生的集思广益,学校的办学理念被确定为“让师生享受校园生活的幸福”,校训为“做最好的自己”。
刘红波解读,“所谓优质学校,应该致力于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让教师享受职业的幸福,让学生享受成长的幸福。”“全校师生把每一件能做好的事做好,在每一件具体的事上体现最好的自己,每天向别人展示自己最好的一面,就成了别人眼中最好的自己。”
“自始至终发挥学生在德育中的主体作用,以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为出发点”
2013年3月18日,春光明媚,上车中学举办了第一届“亲近大自然、磨练好品格”远足活动。在教师的带领下,800名学生高举鲜红的班旗,迈着整齐的步伐,喊着响亮的口号,兴高采烈地踏上了“历练品格,挑战自我”的远足之旅。学生们如同笼中放飞的小鸟,欢快自由,不到一小时就到达了目的地——何王庙。
政务副主任周岳介绍,像这样的集体远足,学校每年都坚持举行。不仅安排了捉迷藏、放风筝、打水漂、挖野菜等自由活动,还以班级为单位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艺表演和猜谜语、写汉字、成语接龙等比赛项目。“学生们在感受到大自然美好的同时,也锻炼了身体,磨炼了意志,为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健康成长增添了一笔绚丽的色彩。”
活动是儿童生命成长的需要。以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各种活动的参与过程中收获、成长,才能真正让德育工作“活”起来。主管德育的副校长郑建章说,“在系列化的主题德育活动中,上车中学始终坚持一大基本原则——自始至终发挥学生在德育中的主体作用,以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为出发点。”
以母亲节教育活动为例,学校开展了以“心怀感恩,母爱无疆”为主题的感恩母亲节征文比赛活动,让学生们或讲述亲情故事,或抒发一段珍贵感情,或回忆生活中难忘的点点滴滴,来表达对母亲的感激之情。此外,还以主题班会活动形式,让学生认识到他们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养育之恩,让他们认识到知恩图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会后,有的学生给母亲写一封信,来抒发对母亲的感激之情,同时把一些平时不好意思说出口的感谢母亲的话大胆表达出来;还有的学生制作一张感恩卡片,给母亲道一声辛苦,送上祝福语。
学校办公室主任胡年姣认为,加强德育还必须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让“说教”变成“倾听”。她针对学校女生心理健康现状,开展了《我是高贵的公主》课题研究,从生理期、心理期、待人接物等三方面对女生进行心理辅导。女生在听了她的讲座后,纷纷主动找她诉说青春期的困惑。胡年姣像朋友一样,认真倾听女生们的心声,和她们坦诚交流,帮助她们解决了不少烦恼。
“我们的课堂教学必须变革,我们的课堂必须建模,我们的学生必须自主”
刘红波曾经做过一项研究。学校有一位语文教师的课堂表达能力很好,比他会讲课,深受学生欢迎。于是,刘红波对自己的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增大教学的信息量,带给学生们更多新知。一段时间后,他发现学生们也开始喜欢上他的课,并且语文能力比那名教师所教班级提升得更快。刘红波从中得出了一个结论:教师讲得是否好,并不是影响学生学习的最主要因素。
影响学生学习的关键因素到底是什么?2013年,刘红波带领教师在山东杜郎口中学和昌乐二中考察学习,当看到这些课改名校学生们自主学习的狂热劲头,他才恍然大悟,“原来关键是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取经归来,刘红波和教师们的课堂改革情绪高昂,开始了高效课堂的尝试。
几个月后,监利县教育局副局长刘经阶带领专家团队,对上车中学的课堂改革进行初步诊断。八年级数学教师肖君玲讲了一堂等边三角形的复习课。她首先让孩子们明确学习目标,对等边三角形的基础知识进行复习巩固;接着用练习册上的一道难题作为切入点,层层推进,让学生在独立思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小组合作中敢于猜想、大胆尝试、开拓视野;最后通过课堂小测巩固学习所得,梳理知识体系、解题方法、数学思想。这堂课的效果颇出乎大家的意料。
专家们评价说,“虽然课堂改革时间短暂,在小组建设方面还有待改进,同时没有建立起一套成熟的教学模式,但是教学过程中处处体现了高效课堂的基本理念,充分发挥了学生潜能,调动了学生积极性,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刘经阶喜出望外,“这堂课充分证明:我们的课堂教学必须变革,我们的课堂必须建模,我们的学生必须自主。”
学校教务副主任彭长征介绍,经过两年多的探索,学校已经找到了一套适合自己的高效课堂模式,该课堂模式分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提升、精讲点拨、有效训练等五个流程。主管教务的副校长龙泉深有感触地说,“这样的课,学生喜欢上,课堂上也没有打瞌睡的;这样的课,老师也愿意上,放手让学生演绎出原生态的课堂生成,关键时‘画龙’,要领处‘点睛’,灵动而智慧地引领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比原来轻松多了。”
推进优质化工程两年多来,上车中学师生们的满意度和幸福指数都得到了提升。在刘红波看来,办一所人民满意的优质学校,并非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