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9例运动神经元病患者的临床和肌电图特征分析

来源 :癫痫与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fei09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运动神经元病(MND)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及神经肌电图的特征性表现.方法 选择2015年3月至2021年7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59例MND患者,收集其临床和神经电生理资料.结果 MND患者运动神经受损而感觉神经传导正常(年龄>50岁和糖尿病患者除外).159例患者针极肌电图发现颅、颈、胸、腰骶段的肌肉广泛存在神经原性损害,34.3%的肌肉具有临床无症状性的下运动神经元损害表现,其中束颤比率高的肌肉是肱二头肌为40.4%、胫前肌为32.1%及第一骨间肌为30.8%,F波潜伏时延长、出现率低和巨大F波异常率为35.2%,重复电刺激(RNS)异常率为18.2%.结论 神经电生理检查为MND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客观的电生理学依据,并且可动态观察疾病的病程及进展.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LGI-1脑炎发作性症状的临床及脑电图表现,以期寻找该病具有标志物意义的临床及脑电图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5月至2021年11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2例LGI-1脑炎患者的病例资料.分析其临床特征、视频脑电图及影像学资料等.结果 12例患者中,长程视频脑电图记录到104次发作,有8例患者记录到52次面臂肌张力障碍发作(FBDS),其中24次(46%)脑电图伴有电压下降,后出现低波幅快节律、节律性δ活动或弥漫性棘慢波.不伴有FBDS的发作期脑电图主要表现为中、高波幅θ或δ
目的 出血转化(HT)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可自然发展或因再灌注治疗干预而诱发或加重.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的比值(NLR)目前被认为是一种与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独立相关的炎症标志物.本研究旨在探讨NLR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HT的预测作用并确定其最佳预测值.方法 本研究回顾性收集了2019年12月至2020年7月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30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症状性颅内出血将患者分为HT组和非HT组.比较两组的临床基线特征,采用多因素二元Logist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