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如何使我们的教师在新课程背景下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摆在我们广大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特别是在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和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今天,讨论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显得十分迫切与必要,它不仅可以降低师生不必要的精力物力的付出,还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高中数学;有效性;教师;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2-0039
有效教学的核心就是教学的效益,即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是高效、低效还是无效?
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因此,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惟一指标。
今天来探讨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十分重要和有意义。怎样做到有效或高效?笔者有以下几点看法仅供参考:
一、问题情境的有效性
近几年,“问题情境”在数学教学领域成为出现率较高的一个名词。它使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更贴近学生的社会生活,符合学生的认知经验,使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情境中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体现数学学习的价值。然而,创设的情境必须为我们的数学教学服务。如果只是为了联系生活而牵强附会的话,那么情境就失去了其自身应有的价值,同时也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在教学时,教师有些知识点的讲解,觉得很难联系生活,就望文生义创设情境,但有时情境的创设未能突出数学学习主题,导致课堂学习时间和学生的思维过多地被纠缠于无意义的人为设定。但许多时候,我们教师还津津乐道于这样的“情境”,自以为是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应用能力,其实,既浪费时间,又窒息学生本该活跃的思维。问题情境目标应该是:1. 找准切入点——生活经验、已有知识;2. 境的创设,情的激发——能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产生解决问题的欲望;3. 问题的难度适宜——提高学生的参与度;4. 教的思路、学的思路与知识产生、发展思路统一。5. 必要时,也可以开门见山。
二、课堂教学目标的有效性
教学目标尽可能明确与具体,贴切教学内容,反映学生的学习行为,切忌泛泛而谈。以便检测教师的工作效益。但是并不能简单地说量化就是好的、科学的。应该科学地对待定量与定性、过程与结果的结合,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业成就与教师的工作表现。因此,有效教学既要反对拒绝量化,又要反对过于量化。教学目标的可测性和量化能减少教學的随意性。
三、合作探究的有效性
合作精神是时代对人的基本要求,真实生活中的任何一件事情、任何一项任务,都必须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合作才能得以完成,得以实现。而学生的合作学习必须建立在个体“合作需要”的基点上方可有效。即个体在问题解决中,处于“愤”“悱”迷惑之时,陷于苦求不得之处,再开始小组合作学习,才有价值,有成效。否则,小组合作要么是组内优生一言堂,其他学生唯命是从,要么一哄而起,讨论流于形式。
我们的课堂也是如此,教师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大家讨论讨论,分小组验证验证……”可实际上呢?讨论的问题经常是没有思考性,启发性和探索性。教师的问题一提出,大部分学生已经把手高高举起,可教师还在说:“你们商量商量。”小组合作明显的成为一种累赘的形式。还有些合作,学生刚刚要进入交流状态,老师却宣布合作结束,因为下课的时间要到了。更有些讨论,学生分工不明,研究的问题不清,盲目的一哄而起,为的是有一片“热闹”的局面,其结果,只能是用个别优等生的回答代替小组讨论的结果……
这种形式化的课堂上,教学的有效性就会受到质疑。教学的有效性,就是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确实进步或发展。课堂教学毕竟是一种有目的的、讲求效益的活动,教学就是要学生掌握知识、习得技能、发展智力、形成态度和相应的品质,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学生学到什么、得到什么是任何教学都必须要追问和考虑的。而课堂表面的热闹和热烈可能损害教学的内在功能,学生不做深入的思考,随心所欲,胡猜乱想,甚至固执己见,失之偏颇,这样的课堂上展现的是学生虚假的主体性,失却的是教师价值引导、智慧启迪、思维点拨的神圣职责,而要解决课堂有效性的问题关键在于既要真正提升学生的主体性,又要努力发挥好教师引领的作用。
四、课堂评价的有效性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适时地对学生进行肯定、表扬,使学生体验成功的愉悦,树起信心的风帆是十分必要的,尤其是当学生智慧的火花闪现之时,教师要不惜言词,大加赞赏,这更能震撼学生的心灵,奋发学习的激情。然而,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及时地进行客观评价、指正,使其明确努力的方向也必不可少。可是,课堂上,部分教师为了鼓励学生的积极性,不论问题是否具有挑战性,只要学生发了言,不是说“好极了”,就是说“棒极了,很聪明,你真行……”这样下去,表扬就会失去应有的价值,特别是在这种一味表扬的怂恿下,有些学生会产生思想的惰性,觉得自己“想一点,说一句”就可获得“超值”的嘉奖。成功只有在失败的衬托下才显得更加耀眼光彩,表扬也只有在客观评价指正下才更有价值和张力。只有在客观的基础上,坚持鼓励为主的原则,才是富有魅力的有价值的评价!
高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是在有效的教学时间内体现出的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教学要讲求效率,教学方法要讲求效果。面对新课改,教师要尽最大可能采用效果最好、效率最高的教学方法,让课堂的每一分钟都体现出价值!
(作者单位:广东省紫金中学 517400)
关键词:高中数学;有效性;教师;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2-0039
有效教学的核心就是教学的效益,即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是高效、低效还是无效?
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因此,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惟一指标。
今天来探讨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十分重要和有意义。怎样做到有效或高效?笔者有以下几点看法仅供参考:
一、问题情境的有效性
近几年,“问题情境”在数学教学领域成为出现率较高的一个名词。它使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更贴近学生的社会生活,符合学生的认知经验,使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情境中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体现数学学习的价值。然而,创设的情境必须为我们的数学教学服务。如果只是为了联系生活而牵强附会的话,那么情境就失去了其自身应有的价值,同时也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在教学时,教师有些知识点的讲解,觉得很难联系生活,就望文生义创设情境,但有时情境的创设未能突出数学学习主题,导致课堂学习时间和学生的思维过多地被纠缠于无意义的人为设定。但许多时候,我们教师还津津乐道于这样的“情境”,自以为是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应用能力,其实,既浪费时间,又窒息学生本该活跃的思维。问题情境目标应该是:1. 找准切入点——生活经验、已有知识;2. 境的创设,情的激发——能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产生解决问题的欲望;3. 问题的难度适宜——提高学生的参与度;4. 教的思路、学的思路与知识产生、发展思路统一。5. 必要时,也可以开门见山。
二、课堂教学目标的有效性
教学目标尽可能明确与具体,贴切教学内容,反映学生的学习行为,切忌泛泛而谈。以便检测教师的工作效益。但是并不能简单地说量化就是好的、科学的。应该科学地对待定量与定性、过程与结果的结合,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业成就与教师的工作表现。因此,有效教学既要反对拒绝量化,又要反对过于量化。教学目标的可测性和量化能减少教學的随意性。
三、合作探究的有效性
合作精神是时代对人的基本要求,真实生活中的任何一件事情、任何一项任务,都必须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合作才能得以完成,得以实现。而学生的合作学习必须建立在个体“合作需要”的基点上方可有效。即个体在问题解决中,处于“愤”“悱”迷惑之时,陷于苦求不得之处,再开始小组合作学习,才有价值,有成效。否则,小组合作要么是组内优生一言堂,其他学生唯命是从,要么一哄而起,讨论流于形式。
我们的课堂也是如此,教师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大家讨论讨论,分小组验证验证……”可实际上呢?讨论的问题经常是没有思考性,启发性和探索性。教师的问题一提出,大部分学生已经把手高高举起,可教师还在说:“你们商量商量。”小组合作明显的成为一种累赘的形式。还有些合作,学生刚刚要进入交流状态,老师却宣布合作结束,因为下课的时间要到了。更有些讨论,学生分工不明,研究的问题不清,盲目的一哄而起,为的是有一片“热闹”的局面,其结果,只能是用个别优等生的回答代替小组讨论的结果……
这种形式化的课堂上,教学的有效性就会受到质疑。教学的有效性,就是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确实进步或发展。课堂教学毕竟是一种有目的的、讲求效益的活动,教学就是要学生掌握知识、习得技能、发展智力、形成态度和相应的品质,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学生学到什么、得到什么是任何教学都必须要追问和考虑的。而课堂表面的热闹和热烈可能损害教学的内在功能,学生不做深入的思考,随心所欲,胡猜乱想,甚至固执己见,失之偏颇,这样的课堂上展现的是学生虚假的主体性,失却的是教师价值引导、智慧启迪、思维点拨的神圣职责,而要解决课堂有效性的问题关键在于既要真正提升学生的主体性,又要努力发挥好教师引领的作用。
四、课堂评价的有效性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适时地对学生进行肯定、表扬,使学生体验成功的愉悦,树起信心的风帆是十分必要的,尤其是当学生智慧的火花闪现之时,教师要不惜言词,大加赞赏,这更能震撼学生的心灵,奋发学习的激情。然而,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及时地进行客观评价、指正,使其明确努力的方向也必不可少。可是,课堂上,部分教师为了鼓励学生的积极性,不论问题是否具有挑战性,只要学生发了言,不是说“好极了”,就是说“棒极了,很聪明,你真行……”这样下去,表扬就会失去应有的价值,特别是在这种一味表扬的怂恿下,有些学生会产生思想的惰性,觉得自己“想一点,说一句”就可获得“超值”的嘉奖。成功只有在失败的衬托下才显得更加耀眼光彩,表扬也只有在客观评价指正下才更有价值和张力。只有在客观的基础上,坚持鼓励为主的原则,才是富有魅力的有价值的评价!
高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是在有效的教学时间内体现出的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教学要讲求效率,教学方法要讲求效果。面对新课改,教师要尽最大可能采用效果最好、效率最高的教学方法,让课堂的每一分钟都体现出价值!
(作者单位:广东省紫金中学 517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