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改已有多年,虽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然而令人关注的教育评价问题还未有根本解决。在一些地区,尤其是农村教育,考分仍然是评价教学质量的主要标准……
注重分数,我们失去了什么?
刚回到家,在上一年级的女儿便吵闹:“还得给我买‘金练’!”
“前天,你爸爸不是给你买过了吗?”妻不解。
“那是数学‘金练’,还得买语文‘金练’!”女儿气嘟嘟的。
听了女儿的话,我眉头紧锁,一种深深的忧思袭上心头。其实,一年级苏教版语数教材(上册)基本是在幼儿园所学内容的基础上作复习、巩固,并适当地学一些新知识。比如数学教材,绝大多数的内容是10以内加减法,孩子们在幼儿园早已学过,因而,一年级上学期的知识,对于这些上过幼儿园的孩子来说,一点也不难学。女儿虽然刚满6岁,但是对10以内加减法早已相当熟练,20以内的加减法也已“基本掌握”。试问,还有必要去反复做那些枯燥的所谓“金练”作强化训练吗?对于这些刚入学的儿童,整天做这些练习题(称之为“垃圾”可能过之)究竟有多大作用,除了能培养孩子的“做题能力”(为了应试),还有什么用处?
出于这种想法,在女儿第一次提出购买“数学金练”时,我们就决定不买。可女儿说,“金练”要作为每天晚上的数学作业,到最后,全班同学仅女儿一人未买了。“再难不能难为孩子啊!”无奈,我还是给女儿买了“数学金练”,这次的“语文金练”也是不得不买!
自从上了小学,女儿每天晚上回到家就成了“大忙人”,做完了语文做数学,写完了拼音写数字,“从a写到x,每个拼音写一行(八遍)”,“从1写到10,每个数字写一行”……孩子每天放下书包就趴在桌子上写作业,这孩子做事又认真,每个字都要写整齐,稍有不好就擦掉重写。写完书面作业,然后是读课本,“从第几页读到第几页”,写完、读完后再由家长签字作证,否则第二天孩子会挨批的。因而,乖巧的女儿从来不敢大意,做家长更是半点马虎不得,做完这些作业,没有个把小时是不行的……如今又购买了“语文金练”,可想而知,女儿一定会更“忙乎了”……
虽然上级要求学校不准给学生购买练习资料,但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教师让学生以“自愿”的态度去“主动”购买,似乎“合情合理”;虽然几年前轰轰烈烈地开展“减负”,可是近年来,“减负”的声浪掀过之后,在“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呼声中,仍有学生被大量的家庭作业压得喘不过气来……
购买练习册、布置机械性练习作业,搞这些强化训练,其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了应试,为了获取高分。取得高分就是提高教学质量吗?我们知道学生的素质是综合性的,绝非一张试卷可以检测出来的,书面检测到的内容极为有限,如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绝非书面可测,用一张试卷定胜负,论高低是极为不合理的。
然而上级对学校教学质量的评价,考分似乎依然是关键的方面。拿去年的毕业考试说吧,某班的语文平均分为92.5分,这个分数应当相当不错了,可是,其它两班平均分分别为:93.5分、92.8分,就是这1分之差,他们失败了!败在这1分之下……试问,这相差的1分,究竟能说明什么?难道多考了1分的,教学质量就高吗?低了1分的,学生素质低吗?那个考分低一些的班级特别注重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让学生广泛阅读经典名著,读科普书,读同龄人的文章,读一切有意义的书,包括报刊、杂志等;常让学生课余开展有意义的活动,打球、滑冰、游玩、养花、养鱼等,丰富生活体验:坚持写日记、读写笔记,磨炼自己的笔头……
渐渐地,学生的语言丰富了,有话可说了,有事可写了,阅读和写作能力逐渐增强了。学生爱语文,在校园里,常常看到他们捧书阅读的身影……去年,该班三十余名同学中,有十余人的作文发表于省级以上报刊,约计二十余篇,学生的语文素养明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意识用考分能准确量化吗?这样的班级,考分虽然低一些,难道能说它的教学质量差吗?
然而,我们的“指挥棒”就是如此,我们的评价方法就是如此,为了追求高人1分,哪怕是半分的效果,于是,有些老师便“唯分是追”,千方百计抓分,甚至于牺牲学生的身心发展为代价。上述购买“金练”、布置大量作业的现象便自然出现了。要知道,在老师们看来,学生写错一个拼音可能就扣了1分,这一分就可能决定教学质量的优劣。为了保证学生不出错,就只有强化训练,可是我们知道,孩子是容易犯错的,即使反复练习,也有学生会出错,这种机械训练会有怎样的价值?对学生的素质有多少提高呢?
像女儿这些新入学的儿童,当他们刚刚跨入学校大门,就被应试教育的枷锁束缚,每当看到,那天真可爱的孩子在灯光下伏案一遍遍重复着单调的训练,就像看到花儿遭遇霜打,看着孩子身上那天生的灵性被摧残、消磨,我心中就不无悲哀!
不可否认,素质教育的评价是一个难题,至今仍未解决,究竟如何正确评价教学质量仍需研究。然而可以肯定的是,教学评价只注重于考分的做法必定是错误的。这并不是要放弃考试,关键是我们如何考试,如何看待分数?本人认为,我们要取消按分数高低排位的做法,同时,将学生其他方面的素质纳入教学质量的考评。
若是如此,想必学校中的“金练”现象必定会悄然消失……
注重语数,我们忽视了什么?
一日,女儿对我说道:“我最讨厌体育课!整天都是做语文作业!”
“体育课怎么会做语文作业呢?”我不解地问。
“有的体育课,语文老师就来上语文;有时候,体育老师还给我们布置语文作业!我都烦死了!我们不能到操场上玩……”女儿撅着小嘴说。
看着女儿气恼的表情,我似乎想象到了这样的情景:孩子们伏在课桌上做着枯燥乏味的练习,窗外有同学在操场上自由地玩耍,而他们得不到这些本应当属于他们的乐趣。他们像笼中之鸟,被笼所囚,只能梦想着外面的五彩世界,心中是多么的无奈……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的确有一些学校、一些老师将体育课之类的所谓“副科”改成“语数训练课”,以求考取高分。
现在提到“教学质量”,人们似乎想到的是语数成绩,可是先有人想到学生音体美的素质、品德修养、劳动科技水平……“致力于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尽人皆知,可是为何“提高教学质量”就仅仅是提高“智育”的质量,学生其他方面的质量就被忽视了呢?
出现这种现象,其根源还在我们的教育评价,现在上级部门对学校教学质量的评价仍注重语、数这些所谓主科,那些所谓副科便被忽视。正所谓“好钢用在刀刃上”,所以常识课就成了“被人遗忘的角落”,成了“后娘生的”,即便是学校不挤占常识课的教学时间,能够做到严格执行课程表,可是常识课的教学质量如何呢?一些老师还不是到课堂上“潇洒走一回”,教学效果不佳。试问,一个小学毕业生,具有多少音乐素养?掌握多少体育技能?绘画能力提高多少?科学知识掌握如何?我曾对六年级学生提问:“为什么把鸡蛋放入浓度大的盐水里,鸡蛋会飘浮?”这个三年级科学课的知识,竟有不少同学答不上。
现在校外各种特长班似乎特别火暴,究其原因,一方面因家长望子成龙,想让孩子有所特长,另一方面也跟我们的学校教育有关。倘若学校教育注重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真正把副科放到与语数同等的位置,纳入教学质量的“范畴”,切实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发展孩子的兴趣特长,那么,还会有那么多家长牺牲休息时间,花费大量金钱送孩子去培养特长吗?现在,农村家长对学生全面发展认识还不够,但是,不可否认一些年轻家长已觉醒,如果家长们不能满意我们的教育,那么,我们的教育失去的就不仅是质量,将会是教育本身!注重语数,我们忽视的是家长关注的目光……
应当承认,农村教师师资力量还很薄弱,常识课缺少专职教师的现象普遍存在,许多学校常识课是由语数老师兼职。我们呼吁,上级部门重视教师素质的提高,尤其是专职教师的培养,不要动辄以“教师超编,下岗分流”的言论相威,以“末位淘汰制”的方式相逼。否则,提高教学质量只能是“天方夜谭”“痴人说梦”!
注重分数,我们失去了什么?
刚回到家,在上一年级的女儿便吵闹:“还得给我买‘金练’!”
“前天,你爸爸不是给你买过了吗?”妻不解。
“那是数学‘金练’,还得买语文‘金练’!”女儿气嘟嘟的。
听了女儿的话,我眉头紧锁,一种深深的忧思袭上心头。其实,一年级苏教版语数教材(上册)基本是在幼儿园所学内容的基础上作复习、巩固,并适当地学一些新知识。比如数学教材,绝大多数的内容是10以内加减法,孩子们在幼儿园早已学过,因而,一年级上学期的知识,对于这些上过幼儿园的孩子来说,一点也不难学。女儿虽然刚满6岁,但是对10以内加减法早已相当熟练,20以内的加减法也已“基本掌握”。试问,还有必要去反复做那些枯燥的所谓“金练”作强化训练吗?对于这些刚入学的儿童,整天做这些练习题(称之为“垃圾”可能过之)究竟有多大作用,除了能培养孩子的“做题能力”(为了应试),还有什么用处?
出于这种想法,在女儿第一次提出购买“数学金练”时,我们就决定不买。可女儿说,“金练”要作为每天晚上的数学作业,到最后,全班同学仅女儿一人未买了。“再难不能难为孩子啊!”无奈,我还是给女儿买了“数学金练”,这次的“语文金练”也是不得不买!
自从上了小学,女儿每天晚上回到家就成了“大忙人”,做完了语文做数学,写完了拼音写数字,“从a写到x,每个拼音写一行(八遍)”,“从1写到10,每个数字写一行”……孩子每天放下书包就趴在桌子上写作业,这孩子做事又认真,每个字都要写整齐,稍有不好就擦掉重写。写完书面作业,然后是读课本,“从第几页读到第几页”,写完、读完后再由家长签字作证,否则第二天孩子会挨批的。因而,乖巧的女儿从来不敢大意,做家长更是半点马虎不得,做完这些作业,没有个把小时是不行的……如今又购买了“语文金练”,可想而知,女儿一定会更“忙乎了”……
虽然上级要求学校不准给学生购买练习资料,但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教师让学生以“自愿”的态度去“主动”购买,似乎“合情合理”;虽然几年前轰轰烈烈地开展“减负”,可是近年来,“减负”的声浪掀过之后,在“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呼声中,仍有学生被大量的家庭作业压得喘不过气来……
购买练习册、布置机械性练习作业,搞这些强化训练,其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了应试,为了获取高分。取得高分就是提高教学质量吗?我们知道学生的素质是综合性的,绝非一张试卷可以检测出来的,书面检测到的内容极为有限,如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绝非书面可测,用一张试卷定胜负,论高低是极为不合理的。
然而上级对学校教学质量的评价,考分似乎依然是关键的方面。拿去年的毕业考试说吧,某班的语文平均分为92.5分,这个分数应当相当不错了,可是,其它两班平均分分别为:93.5分、92.8分,就是这1分之差,他们失败了!败在这1分之下……试问,这相差的1分,究竟能说明什么?难道多考了1分的,教学质量就高吗?低了1分的,学生素质低吗?那个考分低一些的班级特别注重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让学生广泛阅读经典名著,读科普书,读同龄人的文章,读一切有意义的书,包括报刊、杂志等;常让学生课余开展有意义的活动,打球、滑冰、游玩、养花、养鱼等,丰富生活体验:坚持写日记、读写笔记,磨炼自己的笔头……
渐渐地,学生的语言丰富了,有话可说了,有事可写了,阅读和写作能力逐渐增强了。学生爱语文,在校园里,常常看到他们捧书阅读的身影……去年,该班三十余名同学中,有十余人的作文发表于省级以上报刊,约计二十余篇,学生的语文素养明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意识用考分能准确量化吗?这样的班级,考分虽然低一些,难道能说它的教学质量差吗?
然而,我们的“指挥棒”就是如此,我们的评价方法就是如此,为了追求高人1分,哪怕是半分的效果,于是,有些老师便“唯分是追”,千方百计抓分,甚至于牺牲学生的身心发展为代价。上述购买“金练”、布置大量作业的现象便自然出现了。要知道,在老师们看来,学生写错一个拼音可能就扣了1分,这一分就可能决定教学质量的优劣。为了保证学生不出错,就只有强化训练,可是我们知道,孩子是容易犯错的,即使反复练习,也有学生会出错,这种机械训练会有怎样的价值?对学生的素质有多少提高呢?
像女儿这些新入学的儿童,当他们刚刚跨入学校大门,就被应试教育的枷锁束缚,每当看到,那天真可爱的孩子在灯光下伏案一遍遍重复着单调的训练,就像看到花儿遭遇霜打,看着孩子身上那天生的灵性被摧残、消磨,我心中就不无悲哀!
不可否认,素质教育的评价是一个难题,至今仍未解决,究竟如何正确评价教学质量仍需研究。然而可以肯定的是,教学评价只注重于考分的做法必定是错误的。这并不是要放弃考试,关键是我们如何考试,如何看待分数?本人认为,我们要取消按分数高低排位的做法,同时,将学生其他方面的素质纳入教学质量的考评。
若是如此,想必学校中的“金练”现象必定会悄然消失……
注重语数,我们忽视了什么?
一日,女儿对我说道:“我最讨厌体育课!整天都是做语文作业!”
“体育课怎么会做语文作业呢?”我不解地问。
“有的体育课,语文老师就来上语文;有时候,体育老师还给我们布置语文作业!我都烦死了!我们不能到操场上玩……”女儿撅着小嘴说。
看着女儿气恼的表情,我似乎想象到了这样的情景:孩子们伏在课桌上做着枯燥乏味的练习,窗外有同学在操场上自由地玩耍,而他们得不到这些本应当属于他们的乐趣。他们像笼中之鸟,被笼所囚,只能梦想着外面的五彩世界,心中是多么的无奈……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的确有一些学校、一些老师将体育课之类的所谓“副科”改成“语数训练课”,以求考取高分。
现在提到“教学质量”,人们似乎想到的是语数成绩,可是先有人想到学生音体美的素质、品德修养、劳动科技水平……“致力于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尽人皆知,可是为何“提高教学质量”就仅仅是提高“智育”的质量,学生其他方面的质量就被忽视了呢?
出现这种现象,其根源还在我们的教育评价,现在上级部门对学校教学质量的评价仍注重语、数这些所谓主科,那些所谓副科便被忽视。正所谓“好钢用在刀刃上”,所以常识课就成了“被人遗忘的角落”,成了“后娘生的”,即便是学校不挤占常识课的教学时间,能够做到严格执行课程表,可是常识课的教学质量如何呢?一些老师还不是到课堂上“潇洒走一回”,教学效果不佳。试问,一个小学毕业生,具有多少音乐素养?掌握多少体育技能?绘画能力提高多少?科学知识掌握如何?我曾对六年级学生提问:“为什么把鸡蛋放入浓度大的盐水里,鸡蛋会飘浮?”这个三年级科学课的知识,竟有不少同学答不上。
现在校外各种特长班似乎特别火暴,究其原因,一方面因家长望子成龙,想让孩子有所特长,另一方面也跟我们的学校教育有关。倘若学校教育注重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真正把副科放到与语数同等的位置,纳入教学质量的“范畴”,切实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发展孩子的兴趣特长,那么,还会有那么多家长牺牲休息时间,花费大量金钱送孩子去培养特长吗?现在,农村家长对学生全面发展认识还不够,但是,不可否认一些年轻家长已觉醒,如果家长们不能满意我们的教育,那么,我们的教育失去的就不仅是质量,将会是教育本身!注重语数,我们忽视的是家长关注的目光……
应当承认,农村教师师资力量还很薄弱,常识课缺少专职教师的现象普遍存在,许多学校常识课是由语数老师兼职。我们呼吁,上级部门重视教师素质的提高,尤其是专职教师的培养,不要动辄以“教师超编,下岗分流”的言论相威,以“末位淘汰制”的方式相逼。否则,提高教学质量只能是“天方夜谭”“痴人说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