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习居诗漫谈

来源 :星星·诗歌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gqzgx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意象是不是一只大象?
  意象是诗的灵魂和质地。读一首诗,意象和文字技巧主导了风格和阅读方向。我认为意象必须精准,必须秾纤合度。精准地以文字勾勒心中所想,意象不贫乏也不花哨。要让意象开展,却不沦为断线的风筝,要做到能收到放,大开大阖。说实在,要谈论“意象”以及如何书写,绝非一朝一夕就能达成的功夫。有些作品,常常出现的问题就是意象的经营,要么薄弱,要么花哨,中庸之道全凭长期以来大量阅读和思考,以书写累积经验。
  我一直很喜欢王弼的一段话,足以道尽何谓意象:“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言生于象,故可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意以象尽,象以言着。故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
  要表达意境,表达心中浮现的景致,就必须有个景象或象征物让我们寄寓。不然,海洋何以温柔?月光何以思乡?可以说,借由景象或象征物的摹写,重新建立起脑海中的画面。而,这景象或象征物要如何跃然眼前,栩栩如生?就必须修辞,使其历历在目,清晰可辨。所以,我们借由修辞,回溯脑中的画面。这是互为表里的关系,意念因为景象或象征物得以呈现,这仰赖的媒介就是修辞语言。这是我对于“意象”的初步定义:你心中所想表达的画面,托生于景象或象征物,再以修辞呈现。
  “得象而忘言,得意而忘象”属于意象的经营,这并不是说意象与修辞的表达必须两两相忘。事实上,它们应该是我前面所提,互为表里的关系。我们用文字表达意象,却不被文字所局限。不过度使用意象,也不因为文字技巧的绚丽而遮蔽了意象。两者必须相辅相成,试想,美好的意象却没有适当的文字开展,或是空有绮艳的词藻,却没有丰盈的意象支持,岂不可惜。
  拥戴修辞,还是反修辞?
  若说修辞和意象是互为表里的关系。那么,该用什么修辞语汇让意象附丽于上长出血肉,就是所有为诗者值得细细推敲的问题。诗的修辞决定作品的造型,我认为作品就是我们的脸,要做什么造型,端看写作者(造型师)的巧思。修辞必须和意象配合,试想,分明是小家碧玉的脸,却浓妆艳抹犹如京剧花旦,在质地上就不适合。当然,也可以反其道而行,用意象相悖的词汇书写,但这比较危险,还是得经过长期的书写经验累积,以免失所附丽。修辞让诗的灵魂更加透亮,借由修辞,让意象更清晰。
  书写应该有着策略性,并经过设计。
  也曾听过有些诗人提倡“反修辞”,我认为修辞是不能“反”的,毕竟修辞为意象服务,意象必须附丽于修辞之上,才能跃然纸上。我们应该反对的是浮滥粗糙的修辞,反对过度造作的修辞,反对技巧拙劣的修辞,反对华而不实的修辞,而不是反对修辞本身。文字技巧重要吗?我听过很多诗人说不重要,但我认为文字技巧非常重要,甚至可以上升到“技艺”的高度。有手工技艺卓越的匠人,当然也有文字技艺卓越的诗人,这和诗意绝对不相悖。
  浅谈台湾近年来的小诗运动
  近几年,台湾风行写小诗,从只有一行的“独行诗”,到行之有年的两行诗,甚至蔚为风潮的“新诗截句”。小诗必须在十行内开展,并达到完整度,我认为讲究的是通透灵巧,具体而微。十行写出一个小宇宙,像万花筒般炫目轻盈并具备应有的完整度,也是高难度的挑战。
  我常常听台湾很多诗人说小诗最好写,长诗最难写。但我不如此认为,事实上我认为没有所谓“好写”的作品,端看各家擅长罢了。我也常说,要看一个诗人的文字技艺,就看他最长和最短的诗,若能架构长诗的大气磅礡,驾驭小诗的灵巧通透,我才认可这是一位技艺卓越的诗人。
  对于四行的新诗截句,有些诗人选择从旧作撷取修改为四行小诗,有些诗人直接就写四行。我认为若要写截句,一开始就得将架构限制在四行内。在我看来撷取修改旧作,意味此诗只这四行有价值,其余都是糟粕。若如此,为何一开始不就写四行诗呢?再者,若一首诗只能撷取出四行,为诗者必当好好自省,是否自己过度挥霍了修辞语言而致糟蹋。
  令我着迷的长诗,及文学奖的长诗评审经验
  前几年我一头埋进长诗的创作里,写了十几首百行以上的长诗,深深明白长诗的魅力迷人之处犹如设计精妙的巧连环。正巧前些年也受第四届喜菡诗奖邀请,作为评审,我对于长诗的评选标准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架构、叙事手法、修辞语汇、意象和创意,总共这五个层面加总来看最后呈现的完整度。而这也是我一贯读诗的标准。
  我认为长诗独有的迷人特质就是架构和叙事手法,也是使得长诗吸引人往下阅读,以及脱颖而出、与众不同的关键决胜点。因为是长诗征选,所以有三分之二的参赛作品,在架构方面过于松散。更甚者犹如分行散文,诗意尽无;平铺直叙,文字的精炼度和密度大幅降低。而进入决审的参赛作品,大致上都在架构上皆具有均匀且细致的分布,由此高下立见。“集中,包覆,托高,收拢。”乍听之下犹如女性内衣广告词,却是我对于架构的层次的形容。
  例如当我读洛夫《石室之死亡》时,便惊叹洛老写作长诗的技艺,此首诗共有六十四节,环环相扣,每节长度和段落皆不同。可单独赏读,也可整体综观。诗中散布的各个意象连贯开展犹如锦缎,像巧连环的工艺,每个小节都能顺利衔接;连接开解与否都是丰富完整的作品。我认为,这才是成功的长诗。
  不只叙事,更是说一个好故事
  真正的好诗也应该具备强烈的叙事性,这里的“叙事”,不单单只是叙述一件事情,更是说一个好故事。或许有人会问,诗就是诗,不是散文或小说,还需要讲故事吗?当然需要,叙事手法能适当地呈现氛围,写悲伤难道只能直接写“我”的悲伤吗?难道要直接写出那些悲伤的词语吗?
  大可不必。写自身的悲伤,多的是第二人称或第三人称,多的是借由有形的景物或看似无关的他者烘托悲伤的氛围。行文不见得非要理智的论说,带点“故事”性,会更引人入胜。毕竟人是情感的动物,理性的论述固然有条不紊,但我认为柔软细腻的文字更能够打动人心。尤其是诗,作为密度高且最为精炼的文体,当然有更多表现手法。
  对于“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我认为这是“热眼直观”,将读者逐步带入作者的内心世界。进行创作的时候,“我”可以适时出现,但应将读者也当成“我”那般叙事。而较于热眼直观的“我”,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的叙事手法,更像是冷眼旁观。书写情境和现象,这里的“你”或“他”,可以是有所指涉的对象,也可以是写作者自己。而这样的人称如果是作者本身,往往会使得作品呈现冷静的抒情,毕竟抽离主观的我,更能以旁观的角度去看自己,和自己对话。而有指涉的“你”或“他”,則能使读者进行深度思考,诗的氛围也能有所不同。
  关注现场,但不必进入现场
  每个诗人都应该关注诗歌现场,但我认为关注却不必进入诗歌现场。适度地抽离能培养写作者的观察能力,提升鉴赏能力,更能够保持自身的纯粹。一个优秀的诗人必须保有纯粹,那才是诗歌的本质。过好生活,就不愁没有好诗,就像每次访谈或演讲,总有人问我灵感怎么来?我的回答是不依靠灵感;我认为生活中充满写作的素材,“大块假我以文章”正是最好的批注。许多的细节和微小的感受,都来自对生活的观察和热情。我常常抬头看天空、夕阳、道旁不起眼的花草虫类,有点闲人的感觉。
  这些就是我灵感的来源:留心生活,品味生活,甚而玩味生活。更何况是生命中每个值得纪录的感动,每个让你觉得如梦似幻的当下,我总将这些生命的吉光片羽戏称为“魔术时刻”。与其进入诗歌现场,不如进入生活本身。当你回到生活,诗就会回到你。
其他文献
我从未这样快活过  从未 因黄昏喝了两杯酒  而让此夜四处充满  鲜葡萄的色泽和味道  可以什么都不想 什么都想  像一阵风离开九顶山  在女贞树上 瞬间  变成了一匹吃足草料的马  我被疲惫围在它的核心  仿佛有一种想法  是我赖以脱困的出路  星光微弱  此刻 它是我的一部分  稍后,将是春天的一部分  推荐语  诗人写诗,是与永恒拔河。通过酒释放自己,正如尼采所说的狄俄尼索斯酒神精神。換一种
期刊
在泉水中打马 在泉水的深处  遇见她 白衣似雪 隐忍如铁  之上 五马归槽 守土成仁  百柱成庙 万法归宗 谁又能以此质押自己?  于是,在溪水中種花,在光阴慢的  青山下,洒扫内心,不让它乱如麻  这步步生莲的漫山遍野  这恒河沙数的古道繁华  这深山浅黛 这谁也不敢抄袭的  普天下弘法 仍然热烈 无法冷却  推荐语  在这首诗中,清澈是全诗的灵魂,百柱庙的万法,光阴慢的溪水中种花,内心的洒扫,
期刊
在深夜里擦亮眼镜的人,容易被景物的外观所迷惑  “阿贝尔,你到这里来。”  “不,我拒绝,你又要拿你的镜子照我。”  我那不太令人满意的样子,眉宇间  透露的忧虑和不自信,时刻在夸大着痛苦  “马尔索,我觉得不能呼吸了。”  “谁?天呐,这是每个人都要做的最正常的事情了。”  床将变成夜晚的仪式,桌椅都会伸长起  明天的細腿。遥远的电流点亮了,萤火像星星。  “来看看吧,这就是你呢。”  在明亮的
期刊
大约20年前,我们一家再次重返故乡。与往时不同的是,我们一家将在“故乡”这片土地上常住下来。用我父亲的话说,叫“落叶归根”。  然而“故乡”于我,终究是一个模糊的概念。  在我成长的记忆里,童年是在黔桂交界的一座矿山度过的。在那里,我经历了人生最初的启蒙和无忧无虑的少年时光。我的父亲是一名煤矿掘进工人,从事煤炭挖掘工作逾三十年。在他的职业生涯中,亲历了无数次透水、塌方、瓦斯泄漏等诸多险情,所幸每一
期刊
它有力的腿,它乌黑的甲壳  像星星点缀于这漫无生机的舞台  一个平庸的年代,连恶  也成为虚荣。它们这时间之沙的骑士  生命像沙一样流走  像是徒劳,像是上帝之手的精妙  带着对大地的羞怯,它们  一代代繁衍,但从不命名  因为它们自己就是一个地球。  ——节选自《屎壳郎》  在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交界处的边缘,也就是我们种植的梭梭林中,可以看到的生命中最多的是蜣螂,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屎壳郎。
期刊
1  将近一百年前,哈佛大学诞生了著名的诺顿讲座,讲座的主题是“最广泛意义上的诗意”。1967年,诺顿讲座迎来博尔赫斯先生——他的“诺顿六讲”后来在中国出版时书名叫做《博尔赫斯谈诗论艺》——博尔赫斯开篇即说,他快要七十岁了,他把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贡献给了文学,不过他能告诉大家的还是只有满腔的困惑。博尔赫斯的话,当然含有谦逊的成分,事实上他的“诺顿六讲”娓娓道来,收放自如,并非只有满腔困惑,而是充满
期刊
我认为诗是一时的然而又是庄严的产物,是孤独与相互关切、感情与行动,一个人的内心活动与大自然的神秘启示,成对地构成的。我还同样坚信,通过我们把现实与梦想永远结合在一起的活动,一切——人及其形影、人及其态度、人及其诗歌——都将日益广泛地一致起来;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把现实与梦想结合起来,融为一体。我现在以同样的心情说,经过这么多年之后,我仍然不知道,在渡过湍急河流的时候,在绕着牛的颅骨跳舞的时候,在高山
期刊
阳历八月底,黑龙江松嫩平原已经全面进入了秋天,而且已是晚秋时节。  这里的地理特征酷似美国中西部大平原,蓝天,白云,田野,河流,湖泊,石油磕头机,永远的地平线……视野一望无边,车子开在公路上,开在田畴之间,有一种坦坦荡荡的流畅。车子一直开着,那真是有“在路上”的感觉。  我和一位女友结伴一起飞去看望那里的一位朋友,朋友的母亲刚去世不久,他回乡为病危的母亲送终并服丧。我们到达的第二天,另一位朋友也闻
期刊
1  天蓝,云白,湖靛,稻黄  四周都是地平线  是一年一熟的空旷  在这里,感觉地球是平的  土地只能用极目远眺  来丈量  地下的油,被散落野外的机械装置  用鞠躬的方式  抽上来  2  请指给我看,那条江在哪里  那条用船把一个恰博旗的少年运往远方的大江  北边是上过的小学,南边是上过的中学  一个人的童年和少年  中间隔着一大片稻田  倘有一封信要寄往  上世纪八十年代  该写什么地址和
期刊
大自然是人生欢乐和智慧的源泉,也是诗人永恒的话题。路也近几年的诗歌,越来越走向一种辽阔和大气,这与她不断出游,并在出游中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入思考有着密切关系。  印象中,路也是一个在路上的诗人。在路上,意味着脚步没有停止,头脑没有停止,心灵也没有停止。在路上,也赋予诗人新的不断的灵感,推動她的诗歌走向更远的地平线。我们可以从路也的诗中,不断读到一些地名,有的是我们熟悉的,有的是我们陌生的,但都带着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