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约20年前,我们一家再次重返故乡。与往时不同的是,我们一家将在“故乡”这片土地上常住下来。用我父亲的话说,叫“落叶归根”。
然而“故乡”于我,终究是一个模糊的概念。
在我成长的记忆里,童年是在黔桂交界的一座矿山度过的。在那里,我经历了人生最初的启蒙和无忧无虑的少年时光。我的父亲是一名煤矿掘进工人,从事煤炭挖掘工作逾三十年。在他的职业生涯中,亲历了无数次透水、塌方、瓦斯泄漏等诸多险情,所幸每一次都能逢凶化吉、全身而退。直到那座矿山濒临倒闭,父亲不得不率领我们一家挑担推车回到桂西北故乡雅楼村。
我从小随父亲在矿区生活,所有记忆都与矿山有关。现在的故乡,没有我成长的印记,没有熟悉的山岗、玩伴,甚至我的生活、语言都与之格格不入。这里的一切,都使我感到无比痛苦和困惑。那一年,我14岁,从矿山中学转学到故乡的那所乡村中学就读,上初二。说实话,我极不喜欢这个地方,甚至这里的一切都让我感到厌恶。比如:贫瘠的土地、脏兮兮的村道、目光呆滞的人群,以及夜幕下,酒徒们划拳打码的欢呼声,以及那些粗俗不堪的玩笑……我时常有种逃离的渴望。
我认为我不属于这里。语言上的隔阂,最终使我产生了害怕与人交流的障碍,内心时常感到焦躁不安,却又无能为力。
整个夏天,我埋头在燥热的房间里读书,实在憋闷得慌,就在昏暗的房间里走个来回。有时候,我会选一些美妙的文章段落读给自己听,甚至自己陪自己说话,以便打发漫长而困顿的夏日时光。恍惚中,我看到另一个“我”的身影,他就安坐在我的对面,静默地看我,也不说话,这让我感到无比欣喜,却又惊心。我甚至怀疑自己的脑子坏掉了,眼前竟生出种种幻象。我一次次逃离,又一步步陷落,最后逼近斗室的方寸之地,我内心构建的世界不断收紧、挤压,压抑、困惑,以及内心的焦虑压迫着我,我挣扎、呐喊,渴望突围,挣脱束缚……可是,我所有的努力,终究是一种徒劳。
直到有一天,我走出房间,走进村子边的那座小树林。那是个人迹罕至的林子,杂生着各种灌木。那个静默的夏天,响彻的蝉鸣震颤整片树林。我埋头在小树林里走个来回,耳朵里是震天动地的蝉声。在那盛大的喧嚣里,我分明聆听到了自己内心的声音。内心的阴郁一扫而空,我仿佛找到了某个契合心灵的隐秘据点,让我得以聚存心中所有的烦扰,犹如囚徒挣脱枷锁,呼吸到自由清新的空气。那是长久的抑郁之后,心头怒放的花朵。如同漫长的黑夜尽头,投射出一线黎明的曙光。我把自己袒露在阳光和风中,让阳光透射我的身体,让清风涤荡所有的阴霾。那一片天地,寄存了我青春期所有的焦虑、惆怅与困惑。当我重新走回房间,内心显露的已是另一番风景。
我终于开始写作。在那个月光凄迷的夜晚,萤虫低伏在草床中鸣唱,房梁上稻垛累积,厚实而温暖。我伏在床沿,透过窗纸,我看到流水般的月光流过窗台,静穆、安详,让人心灵感到无比宁静。那样的月色,那样的星光,那样的故乡,流动着梦幻般的色彩,凄美迷离,使人陷入无限的遐想。那一夜,我的笔头蘸着窗前的月光写下生平第一首诗。从此,我的心灵开启一扇窗。那是点亮内心的一盏明月,照亮孤独、寂寞,释放出宁静。我开始拼命地写,写内心的渴望与向往,写另一个故乡和村庄,以及内心一闪而过的风景。我不知道段落和句子的区别,也不知道诗歌是一种怎样的体裁。只隐约感知,那些文字分行错落之后,会呈现另外一种不同的阅读效果,更轻易抵近内心、震颤灵魂。
当我无意间意识到写作的非凡魅力,禁不住为之兴奋。文字给了我心灵的慰藉,灵魂的依托,使我茫然不知所措的内心变得安静。我开始写作那些分行的文字,捕捉心头一闪而过的花火,把心中的苦闷、欢喜、惆怅,抑或青春期的萌动汇集笔端,写入纸片……
如今,转瞬已逾10年光景,如今看来,当时对诗的初始认识竟是如此纯粹,那些内心隐秘的想法,无论悲喜,都具备了诗的属性,同时暗合了自己一直以来对诗的理解。
后来,我离开了故乡到外求学,如今在城市生活。我依然痴迷于那些黄昏时分、暮色降临时候的静默氛围。当暮色降临,我喜欢到走廊站站,眺望远处传来的光亮。此时,缓慢的、泛着青灰色光芒的夜色,开始笼罩我的全身,悄然溢满我的房间。夜幕的幽冥中,一种静穆的错觉在四周漫开,这正是我所渴望的写作氛围和状态。几年来,我的窗子一直这么敞开着,在微凉的晚风里颤抖摇晃,仿佛是这座城市一只深邃未眠的眼睛。直到夜幕初起,星光滴落纸上,我开始在这样的空间和时间里写作。那些浅淡、幽暗,沾染着夜色的诗行,与我内心洋溢的色彩非常接近。现在,夜色在不断堆积,在我的身旁有一些东西,书籍、茶杯、几张破旧的桌椅,以及从郊外采回的野花,它們在夜色的濡染下,慢慢失去了最初的色泽。我知道,那些缓慢的光阴,也会消磨掉人们脸上的青春,包括那些沉浸在时光中的事与物,都将在一个不确定的时间,隐遁到某个无人知晓的地方。这是夜晚给我带来的启示。
如今,我离开故乡多年。在记忆深处,依然飘荡着故乡事物:含香的稻垛、闪亮的炉膛,透出微微烟火的味道……那些旧年影像清晰可辨,仿佛近在咫尺,又如此寂寞遥远。所有成长的印记,快乐抑或忧伤,都沉落在心灵底片上,凝固为石,风干成心中的影像。对于这座生活的城市,我说不上喜欢还是厌恶,因为我必须在这座钢筋混凝土构建的空间里,找寻一个栖身之所,同时还须要像一只麻雀一般觅食,抑或歌唱。我时常以一个局外人的身份,冷眼打量这座城市的繁华与腐朽,当我走在暗影丛生的霓虹灯下,抑或穿行在奔忙的人群中,我依然感到孤单,这种心灵体验和不确定性,让我更容易接近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们内心深处面临的复杂情感和生活状态。
从乡村到城市,一种“泛城市”的心理状态始终压迫着我。通过诗作,我试图在内心世界,建构一个故乡。当我走在路上,或是流浪远方,唯有诗行,能够给我带来些许心灵的温暖。更多时候,我在内心做着无声的抵抗,试图用文字诠释一个陌路者对于前途的迷茫和惶恐,以及内心面临的种种焦虑。我以纸和笔为杖,行走在这座城市的边缘,试探性地使用“幽暗的词语”接近这座城市的荒蛮。甚至尝试用“冷抒情”的方式做一些无谓的抗争。矛盾与困惑日益消解了我的自信,我像一个懵懂的孩童,在自己构建的诗意版图里迷失方向,甚至找不到返程的路径。
夜色微凉。远处山顶上的灯塔透射出微弱的灯光,将小城的喧嚣与沉闷稀释到有限的高度。在冷酷与静穆并存的夜晚,现代建筑又将城市的夜色切割成有棱角的静默。透过稀薄的夜的星空,我推开锈损的门窗,望向窗外四角的星空,在微凉的键盘上敲下这些似是而非的文字:渴望在内心找寻一个平衡的支点。
然而“故乡”于我,终究是一个模糊的概念。
在我成长的记忆里,童年是在黔桂交界的一座矿山度过的。在那里,我经历了人生最初的启蒙和无忧无虑的少年时光。我的父亲是一名煤矿掘进工人,从事煤炭挖掘工作逾三十年。在他的职业生涯中,亲历了无数次透水、塌方、瓦斯泄漏等诸多险情,所幸每一次都能逢凶化吉、全身而退。直到那座矿山濒临倒闭,父亲不得不率领我们一家挑担推车回到桂西北故乡雅楼村。
我从小随父亲在矿区生活,所有记忆都与矿山有关。现在的故乡,没有我成长的印记,没有熟悉的山岗、玩伴,甚至我的生活、语言都与之格格不入。这里的一切,都使我感到无比痛苦和困惑。那一年,我14岁,从矿山中学转学到故乡的那所乡村中学就读,上初二。说实话,我极不喜欢这个地方,甚至这里的一切都让我感到厌恶。比如:贫瘠的土地、脏兮兮的村道、目光呆滞的人群,以及夜幕下,酒徒们划拳打码的欢呼声,以及那些粗俗不堪的玩笑……我时常有种逃离的渴望。
我认为我不属于这里。语言上的隔阂,最终使我产生了害怕与人交流的障碍,内心时常感到焦躁不安,却又无能为力。
整个夏天,我埋头在燥热的房间里读书,实在憋闷得慌,就在昏暗的房间里走个来回。有时候,我会选一些美妙的文章段落读给自己听,甚至自己陪自己说话,以便打发漫长而困顿的夏日时光。恍惚中,我看到另一个“我”的身影,他就安坐在我的对面,静默地看我,也不说话,这让我感到无比欣喜,却又惊心。我甚至怀疑自己的脑子坏掉了,眼前竟生出种种幻象。我一次次逃离,又一步步陷落,最后逼近斗室的方寸之地,我内心构建的世界不断收紧、挤压,压抑、困惑,以及内心的焦虑压迫着我,我挣扎、呐喊,渴望突围,挣脱束缚……可是,我所有的努力,终究是一种徒劳。
直到有一天,我走出房间,走进村子边的那座小树林。那是个人迹罕至的林子,杂生着各种灌木。那个静默的夏天,响彻的蝉鸣震颤整片树林。我埋头在小树林里走个来回,耳朵里是震天动地的蝉声。在那盛大的喧嚣里,我分明聆听到了自己内心的声音。内心的阴郁一扫而空,我仿佛找到了某个契合心灵的隐秘据点,让我得以聚存心中所有的烦扰,犹如囚徒挣脱枷锁,呼吸到自由清新的空气。那是长久的抑郁之后,心头怒放的花朵。如同漫长的黑夜尽头,投射出一线黎明的曙光。我把自己袒露在阳光和风中,让阳光透射我的身体,让清风涤荡所有的阴霾。那一片天地,寄存了我青春期所有的焦虑、惆怅与困惑。当我重新走回房间,内心显露的已是另一番风景。
我终于开始写作。在那个月光凄迷的夜晚,萤虫低伏在草床中鸣唱,房梁上稻垛累积,厚实而温暖。我伏在床沿,透过窗纸,我看到流水般的月光流过窗台,静穆、安详,让人心灵感到无比宁静。那样的月色,那样的星光,那样的故乡,流动着梦幻般的色彩,凄美迷离,使人陷入无限的遐想。那一夜,我的笔头蘸着窗前的月光写下生平第一首诗。从此,我的心灵开启一扇窗。那是点亮内心的一盏明月,照亮孤独、寂寞,释放出宁静。我开始拼命地写,写内心的渴望与向往,写另一个故乡和村庄,以及内心一闪而过的风景。我不知道段落和句子的区别,也不知道诗歌是一种怎样的体裁。只隐约感知,那些文字分行错落之后,会呈现另外一种不同的阅读效果,更轻易抵近内心、震颤灵魂。
当我无意间意识到写作的非凡魅力,禁不住为之兴奋。文字给了我心灵的慰藉,灵魂的依托,使我茫然不知所措的内心变得安静。我开始写作那些分行的文字,捕捉心头一闪而过的花火,把心中的苦闷、欢喜、惆怅,抑或青春期的萌动汇集笔端,写入纸片……
如今,转瞬已逾10年光景,如今看来,当时对诗的初始认识竟是如此纯粹,那些内心隐秘的想法,无论悲喜,都具备了诗的属性,同时暗合了自己一直以来对诗的理解。
后来,我离开了故乡到外求学,如今在城市生活。我依然痴迷于那些黄昏时分、暮色降临时候的静默氛围。当暮色降临,我喜欢到走廊站站,眺望远处传来的光亮。此时,缓慢的、泛着青灰色光芒的夜色,开始笼罩我的全身,悄然溢满我的房间。夜幕的幽冥中,一种静穆的错觉在四周漫开,这正是我所渴望的写作氛围和状态。几年来,我的窗子一直这么敞开着,在微凉的晚风里颤抖摇晃,仿佛是这座城市一只深邃未眠的眼睛。直到夜幕初起,星光滴落纸上,我开始在这样的空间和时间里写作。那些浅淡、幽暗,沾染着夜色的诗行,与我内心洋溢的色彩非常接近。现在,夜色在不断堆积,在我的身旁有一些东西,书籍、茶杯、几张破旧的桌椅,以及从郊外采回的野花,它們在夜色的濡染下,慢慢失去了最初的色泽。我知道,那些缓慢的光阴,也会消磨掉人们脸上的青春,包括那些沉浸在时光中的事与物,都将在一个不确定的时间,隐遁到某个无人知晓的地方。这是夜晚给我带来的启示。
如今,我离开故乡多年。在记忆深处,依然飘荡着故乡事物:含香的稻垛、闪亮的炉膛,透出微微烟火的味道……那些旧年影像清晰可辨,仿佛近在咫尺,又如此寂寞遥远。所有成长的印记,快乐抑或忧伤,都沉落在心灵底片上,凝固为石,风干成心中的影像。对于这座生活的城市,我说不上喜欢还是厌恶,因为我必须在这座钢筋混凝土构建的空间里,找寻一个栖身之所,同时还须要像一只麻雀一般觅食,抑或歌唱。我时常以一个局外人的身份,冷眼打量这座城市的繁华与腐朽,当我走在暗影丛生的霓虹灯下,抑或穿行在奔忙的人群中,我依然感到孤单,这种心灵体验和不确定性,让我更容易接近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们内心深处面临的复杂情感和生活状态。
从乡村到城市,一种“泛城市”的心理状态始终压迫着我。通过诗作,我试图在内心世界,建构一个故乡。当我走在路上,或是流浪远方,唯有诗行,能够给我带来些许心灵的温暖。更多时候,我在内心做着无声的抵抗,试图用文字诠释一个陌路者对于前途的迷茫和惶恐,以及内心面临的种种焦虑。我以纸和笔为杖,行走在这座城市的边缘,试探性地使用“幽暗的词语”接近这座城市的荒蛮。甚至尝试用“冷抒情”的方式做一些无谓的抗争。矛盾与困惑日益消解了我的自信,我像一个懵懂的孩童,在自己构建的诗意版图里迷失方向,甚至找不到返程的路径。
夜色微凉。远处山顶上的灯塔透射出微弱的灯光,将小城的喧嚣与沉闷稀释到有限的高度。在冷酷与静穆并存的夜晚,现代建筑又将城市的夜色切割成有棱角的静默。透过稀薄的夜的星空,我推开锈损的门窗,望向窗外四角的星空,在微凉的键盘上敲下这些似是而非的文字:渴望在内心找寻一个平衡的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