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去年查了个‘地条钢’,比你批个钢铁项目震动可大多了。”
2017年全国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的话虽然意指“宏观部门不仅要会审批,更要学会监管”,但从中足见2016年来中央整治“地条钢”的力度。
就在今年年初,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林念修表示,“‘地条钢’必须‘归零’,这是绝对不能容忍的。”他同时明确了取缔“地条钢”的“大限”——2017年6月30日。
什么是“地条钢”?为何15年前就曾设过淘汰“大限”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发现,1999年12月,“地条钢”一词就曾出现在当时的国家经贸委发布的《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的目录(第二批)》中,“生产地条钢或开口锭的工频炉”出现在“落后生产工艺装备”的名单中,其淘汰期限为2000年。
2002年6月2日,国家经贸委发布第三批《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的目录》,“地条钢”被列入“落后產品”名单,淘汰期限为2002年7月1日。但这份目录中并没有对何谓“地条钢”作出界定。
同年,国家质检总局还曾致函国家经贸委,建议对“地条钢”作出解释。此后,在国家经贸委《关于地条钢有关问题的复函》中,对“地条钢”作出如下定义:指以废钢铁为原料,经过感应炉等熔化,不能有效地进行成分和质量控制生产的钢及以其为原料轧制的钢材。
所谓感应炉,指利用感应电热效应使金属物料加热或熔化的电炉,根据输入电源频率可分为工频炉(50Hz或60Hz)、中频感应炉(150Hz~10000Hz)和高频感应炉(10000Hz以上)三种,钢铁领域应用较多的为工频和中频感应炉。正因为这两种感应炉与“地条钢”生产关系密切,此后屡次成为被淘汰的对象。
南京工业大学一位冶金工程专家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在钢铁生产过程中,炼钢是严格的“冶炼”过程,而不是单纯的“熔化”过程。“地条钢”因其生产设备及工艺极其落后,生产所用原料均为成分复杂的废旧回收钢铁,通过感应炉熔化,随意加入一些矿石流进铸铁槽内浇铸而成,其产品带有明显的气泡、裂缝和小马蜂窝,质量低劣、极易断裂。
上述专家表示,由于生产工艺落后,原材料未经处理,熔炼过程中废气、废渣直接排放,还会造成环境的严重污染。而这些“地条钢”用于建筑装修工程时,必然会极大地危害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其实,国家对“地条钢”的整治力度一直不减,在“地条钢”被列入“落后产品”名单两年后,2004年6月,国家发改委等 7 部门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打击“地条钢”建筑用材非法生产销售行为的紧急通知》;2005年,国家发改委发布《钢铁产业发展政策》,明确提出要加快淘汰并禁止新建中频感应炉等落后工艺技术装备;2011年4月,国家发改委发布《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用于地条钢、普碳钢、不锈钢冶炼的工频和中频感应炉”被列入淘汰名录,且属于“国家产业政策已明令淘汰或立即淘汰”的类别。
但“地条钢”却一直难以铲除,以非法身份游走在生产和流通监管的灰色地带,并以“贴牌”“冒牌”生产等形式在钢材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
“地条钢”产能或达8000万吨以上;只需“拉闸断电”,缘何屡禁不绝?
中国到底有多少“地条钢”?
有专家估计,产能至少在8000万吨以上。而全国工商联冶金商会顾问刘勇昌2016年10月曾在一篇文章中透露,据有关机构调研, 中国现有中频炉钢厂约70家,产能在1亿吨左右。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院长李新创在接受人民日报采访时表示,安阳钢铁一年生产的螺纹钢只有不到150万吨,而在河南一个省,一年销售的安钢品牌螺纹钢就超过了850万吨,“一些‘地条钢’产品假冒正规品牌流入市场,不仅加剧了产能过剩,还造成了‘劣币驱逐良币’的怪现象。”
南京财经大学中国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闫海峰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地条钢”屡禁不止的原因,一方面是“地条钢”的存在有其市场,生产者、经营者、使用者,甚至有些监管者均有利可图,销售一吨“地条钢”有数百元甚至上千元的净利润,正是在经济利益驱动下、低成本的支撑下,“地条钢”具备了存在的空间和市场。
有数据显示,目前钢铁行业水平较高的企业生产一吨钢材的环保成本在200元左右,水平一般的也超过120元,但一些“地条钢”生产几乎没有什么环保投入。
据一位原“地条钢”厂老板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介绍,“地条钢”厂之所以选择在夜间生产,不仅是为了躲避工商、质监和环保等部门的查处,还因为夜里电费相对便宜。而在钢材价格连年上涨的旺季,用废钢生产的各类“地条钢”,一吨利润高达千元,一晚上就可获利上万元,用“地条钢”拉成的螺纹、角钢等利润还要更高,即使是钢价平淡的年份,生产“地条钢”因为不需报批、审核,不存在一些制度和交易成本等,其生产成本比正规钢材要少30%以上,因此,其利润在一般年份也要达到每吨数百元,赢利依然可观。
除了生产“地条钢”确实有利可图外,闫海峰表示,另一方面的原因是某些地方政府态度暧昧,甚至暗中倾力对其保护,没有下定决心取缔。一些“地条钢”经营者把自己打扮成“有功之臣”,甚至还被评为“地方发展功臣”,负责人还被地方政府选为“政协委员”,企业也被评为“纳税大户”,有些乡镇政府甚至将其当作“摇钱树”和“唐僧肉”。
重庆市检察院2006年向媒体披露的一起案件显示,重庆某县一名县领导、一名县经贸委官员和一名县质监局官员,3人在收受“地条钢”厂老板好处费后,除了通风报信,还多次给执法部门打招呼,要求不处罚“地条钢”,或从轻处罚,“罚点款就算了”。此前,每次执法部门前往“突袭”,工厂都能准确获得情报,马上停产关门,执法人员连续多次扑空。
闫海峰表示,“地条钢”生产时需消耗大量电力,有数据显示,炼制每吨“地条钢”所消耗的电量高达700~800千瓦时。因此,整治“地条钢”最简单、最有效的措施,就是切断电力供应。“以前很多时候地方政府没有真正拉闸断电,若要动真格打击,就应将设备捣毁、拉闸断电,让其无法生产。” “地条钢”成“红线”,今年6月底前全面取缔
2016年2月发布的《国务院关于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对生产地条钢的企业,要立即关停,拆除设备,并依法处罚。”
2016年钢铁去产能的任务为“压减粗钢产能4500万吨左右”。钢铁行业资深专家袁斌认为,按照国务院去产能进度安排,如果不发生意外因素,去年底前完成上述任务基本没问题。但意料之外的是,去年下半年受到多种因素影响,钢铁煤炭价格出现过快上涨,个别企业违规新增产能,相关各方因此面临着稳供应和去产能的两难选择。
全国工商联冶金商会顾问刘勇昌亦在署名文章中指出,2016年2月初,由于建筑钢材市场低迷,加上进口铁矿石价格下跌,高炉—转炉工藝成本降低,中频炉钢厂失去竞争力,几乎全部停产;但到7月份,随着建筑钢材需求增长,铁矿石价格上涨,中频炉钢厂产量快速上升,达到年产钢5000万吨的水平,预计中频炉钢厂2016年产量在4000万吨左右。
袁斌表示,在此情况下,央视在2016年7月底曝光江苏华达钢铁有限公司顶风违法违规生产销售“地条钢”的问题,取缔“地条钢”成为去产能和稳供应的重要抓手。
2016年10月,工信部印发《钢铁工业调整升级规划(2016—2020年)》,明确要求全面取缔生产“地条钢”的中频炉、工频炉产能,并依法严肃查处“地条钢”生产企业,包括采用中频炉、工频炉进行炼钢的企业。
2016年10月,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召开2016年第四季度信息发布会时,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迟京东介绍, 为了了解“地条钢”的具体情况,10月下旬国家发改委等相关部门已经派出调研组,首站前往江苏摸底“地条钢”的生产情况。
2016年年底,各省份纷纷排查、整治“地条钢”。江苏共在徐州、 连云港等10个地市发现“地条钢”企业63家,合计产能1233万吨。四川省经过排查,也发现了1500万吨“地条钢”产能,山东、河北、湖南、湖北、广东、福建等地也存在“地条钢”产能。
“地条钢”正成钢铁业去产能“红线”;工信部等18家单位展开专项督查
进入2017年,“地条钢”成为钢铁去产能的“红线”。
今年1月初,中钢协2017年理事(扩大)会议上,发改委副主任林念修表示,要在今年6月30日前全面取缔“地条钢”。
今年3月27日,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和脱困发展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召开钢铁去产能工作会议,认为必须从5个方面将钢铁去产能工作推向深入,其中坚决依法取缔“地条钢”是一个重要方面。
这次会议为钢铁去产能设置“三条线”,其中第二条线便是“红线”,彻底取缔“地条钢”。
目前,全面取缔“地条钢”的整治行动正在推动落实中。《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从国家发改委获悉,今年5月2日至5月25日,工信部、国土资源部、环保部、住建部等18个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组织开展全国范围内的取缔“地条钢”专项督查活动,一共兵分九路,对已上报存在“地条钢”企业的29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进行督查。
本次督查方案称,若发现存在上报“地条钢”清单之外的“地条钢”企业、在产“地条钢”企业、违规新上电弧炉或转炉冶炼设备、组织实施严重滞后于处置计划进度等问题,部际联席会议将在全国范围进行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上报国务院。
国家发改委5月18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今年全国共退出钢铁产能3170万吨,完成年度任务的63.4%。
国家发改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兼新闻发言人孟玮强调,钢铁去产能数据不包括违法的“地条钢”产能。对“地条钢”,各地区已基本完成摸底排查工作,排查发现的“地条钢”产能已停产。目前发改委正加强督促检查,确保6月30日前彻底取缔“地条钢”。
长江证券研报指出,全国中频炉产能在1.1亿~1.2亿吨左右,截至目前,查处中频炉行动中合计涉及中频炉产能达9322万吨。
业内认为,目前“地条钢”清除已见成效,东北证券研报分析称,1—4 月份钢铁行业用电量增长7.5%,增速比一季度回落了5.3 个百分点,4 月份用电更是出现负增长,这一方面固然是因为环保限产所致,另一方面亦有中频炉使用减少带来的作用。近期废钢价格更是持续回落,5 月份上海废钢价格最低达到1330 元,相比二三月高点急速下跌15.29%。
浙江元立金属制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叶新华认为,在今年6月底彻底出清取缔“地条钢”的行业大背景下,必须切实防止“地条钢”换个马甲以另类姿态再次浮出水面。他担心过去“地条钢”生产企业多用中频炉或工频炉冶炼,在国家明令全面取缔“地条钢”后,这些企业有很大可能会改上大电炉,形成新增产能,破坏市场供求平衡关系。因为以前是非法、地下生产,现在换个马甲浮出水面变成合法合规企业了,这该怎么办?因此,国家有关部门应对此保持警惕,采取有力的治理举措彻底根治。否则出清“地条钢”、钢铁去产能的成绩很可能会大打折扣。
2017年全国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的话虽然意指“宏观部门不仅要会审批,更要学会监管”,但从中足见2016年来中央整治“地条钢”的力度。
就在今年年初,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林念修表示,“‘地条钢’必须‘归零’,这是绝对不能容忍的。”他同时明确了取缔“地条钢”的“大限”——2017年6月30日。
什么是“地条钢”?为何15年前就曾设过淘汰“大限”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发现,1999年12月,“地条钢”一词就曾出现在当时的国家经贸委发布的《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的目录(第二批)》中,“生产地条钢或开口锭的工频炉”出现在“落后生产工艺装备”的名单中,其淘汰期限为2000年。
2002年6月2日,国家经贸委发布第三批《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的目录》,“地条钢”被列入“落后產品”名单,淘汰期限为2002年7月1日。但这份目录中并没有对何谓“地条钢”作出界定。
同年,国家质检总局还曾致函国家经贸委,建议对“地条钢”作出解释。此后,在国家经贸委《关于地条钢有关问题的复函》中,对“地条钢”作出如下定义:指以废钢铁为原料,经过感应炉等熔化,不能有效地进行成分和质量控制生产的钢及以其为原料轧制的钢材。
所谓感应炉,指利用感应电热效应使金属物料加热或熔化的电炉,根据输入电源频率可分为工频炉(50Hz或60Hz)、中频感应炉(150Hz~10000Hz)和高频感应炉(10000Hz以上)三种,钢铁领域应用较多的为工频和中频感应炉。正因为这两种感应炉与“地条钢”生产关系密切,此后屡次成为被淘汰的对象。
南京工业大学一位冶金工程专家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在钢铁生产过程中,炼钢是严格的“冶炼”过程,而不是单纯的“熔化”过程。“地条钢”因其生产设备及工艺极其落后,生产所用原料均为成分复杂的废旧回收钢铁,通过感应炉熔化,随意加入一些矿石流进铸铁槽内浇铸而成,其产品带有明显的气泡、裂缝和小马蜂窝,质量低劣、极易断裂。
上述专家表示,由于生产工艺落后,原材料未经处理,熔炼过程中废气、废渣直接排放,还会造成环境的严重污染。而这些“地条钢”用于建筑装修工程时,必然会极大地危害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其实,国家对“地条钢”的整治力度一直不减,在“地条钢”被列入“落后产品”名单两年后,2004年6月,国家发改委等 7 部门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打击“地条钢”建筑用材非法生产销售行为的紧急通知》;2005年,国家发改委发布《钢铁产业发展政策》,明确提出要加快淘汰并禁止新建中频感应炉等落后工艺技术装备;2011年4月,国家发改委发布《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用于地条钢、普碳钢、不锈钢冶炼的工频和中频感应炉”被列入淘汰名录,且属于“国家产业政策已明令淘汰或立即淘汰”的类别。
但“地条钢”却一直难以铲除,以非法身份游走在生产和流通监管的灰色地带,并以“贴牌”“冒牌”生产等形式在钢材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
“地条钢”产能或达8000万吨以上;只需“拉闸断电”,缘何屡禁不绝?
中国到底有多少“地条钢”?
有专家估计,产能至少在8000万吨以上。而全国工商联冶金商会顾问刘勇昌2016年10月曾在一篇文章中透露,据有关机构调研, 中国现有中频炉钢厂约70家,产能在1亿吨左右。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院长李新创在接受人民日报采访时表示,安阳钢铁一年生产的螺纹钢只有不到150万吨,而在河南一个省,一年销售的安钢品牌螺纹钢就超过了850万吨,“一些‘地条钢’产品假冒正规品牌流入市场,不仅加剧了产能过剩,还造成了‘劣币驱逐良币’的怪现象。”
南京财经大学中国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闫海峰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地条钢”屡禁不止的原因,一方面是“地条钢”的存在有其市场,生产者、经营者、使用者,甚至有些监管者均有利可图,销售一吨“地条钢”有数百元甚至上千元的净利润,正是在经济利益驱动下、低成本的支撑下,“地条钢”具备了存在的空间和市场。
有数据显示,目前钢铁行业水平较高的企业生产一吨钢材的环保成本在200元左右,水平一般的也超过120元,但一些“地条钢”生产几乎没有什么环保投入。
据一位原“地条钢”厂老板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介绍,“地条钢”厂之所以选择在夜间生产,不仅是为了躲避工商、质监和环保等部门的查处,还因为夜里电费相对便宜。而在钢材价格连年上涨的旺季,用废钢生产的各类“地条钢”,一吨利润高达千元,一晚上就可获利上万元,用“地条钢”拉成的螺纹、角钢等利润还要更高,即使是钢价平淡的年份,生产“地条钢”因为不需报批、审核,不存在一些制度和交易成本等,其生产成本比正规钢材要少30%以上,因此,其利润在一般年份也要达到每吨数百元,赢利依然可观。
除了生产“地条钢”确实有利可图外,闫海峰表示,另一方面的原因是某些地方政府态度暧昧,甚至暗中倾力对其保护,没有下定决心取缔。一些“地条钢”经营者把自己打扮成“有功之臣”,甚至还被评为“地方发展功臣”,负责人还被地方政府选为“政协委员”,企业也被评为“纳税大户”,有些乡镇政府甚至将其当作“摇钱树”和“唐僧肉”。
重庆市检察院2006年向媒体披露的一起案件显示,重庆某县一名县领导、一名县经贸委官员和一名县质监局官员,3人在收受“地条钢”厂老板好处费后,除了通风报信,还多次给执法部门打招呼,要求不处罚“地条钢”,或从轻处罚,“罚点款就算了”。此前,每次执法部门前往“突袭”,工厂都能准确获得情报,马上停产关门,执法人员连续多次扑空。
闫海峰表示,“地条钢”生产时需消耗大量电力,有数据显示,炼制每吨“地条钢”所消耗的电量高达700~800千瓦时。因此,整治“地条钢”最简单、最有效的措施,就是切断电力供应。“以前很多时候地方政府没有真正拉闸断电,若要动真格打击,就应将设备捣毁、拉闸断电,让其无法生产。” “地条钢”成“红线”,今年6月底前全面取缔
2016年2月发布的《国务院关于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对生产地条钢的企业,要立即关停,拆除设备,并依法处罚。”
2016年钢铁去产能的任务为“压减粗钢产能4500万吨左右”。钢铁行业资深专家袁斌认为,按照国务院去产能进度安排,如果不发生意外因素,去年底前完成上述任务基本没问题。但意料之外的是,去年下半年受到多种因素影响,钢铁煤炭价格出现过快上涨,个别企业违规新增产能,相关各方因此面临着稳供应和去产能的两难选择。
全国工商联冶金商会顾问刘勇昌亦在署名文章中指出,2016年2月初,由于建筑钢材市场低迷,加上进口铁矿石价格下跌,高炉—转炉工藝成本降低,中频炉钢厂失去竞争力,几乎全部停产;但到7月份,随着建筑钢材需求增长,铁矿石价格上涨,中频炉钢厂产量快速上升,达到年产钢5000万吨的水平,预计中频炉钢厂2016年产量在4000万吨左右。
袁斌表示,在此情况下,央视在2016年7月底曝光江苏华达钢铁有限公司顶风违法违规生产销售“地条钢”的问题,取缔“地条钢”成为去产能和稳供应的重要抓手。
2016年10月,工信部印发《钢铁工业调整升级规划(2016—2020年)》,明确要求全面取缔生产“地条钢”的中频炉、工频炉产能,并依法严肃查处“地条钢”生产企业,包括采用中频炉、工频炉进行炼钢的企业。
2016年10月,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召开2016年第四季度信息发布会时,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迟京东介绍, 为了了解“地条钢”的具体情况,10月下旬国家发改委等相关部门已经派出调研组,首站前往江苏摸底“地条钢”的生产情况。
2016年年底,各省份纷纷排查、整治“地条钢”。江苏共在徐州、 连云港等10个地市发现“地条钢”企业63家,合计产能1233万吨。四川省经过排查,也发现了1500万吨“地条钢”产能,山东、河北、湖南、湖北、广东、福建等地也存在“地条钢”产能。
“地条钢”正成钢铁业去产能“红线”;工信部等18家单位展开专项督查
进入2017年,“地条钢”成为钢铁去产能的“红线”。
今年1月初,中钢协2017年理事(扩大)会议上,发改委副主任林念修表示,要在今年6月30日前全面取缔“地条钢”。
今年3月27日,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和脱困发展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召开钢铁去产能工作会议,认为必须从5个方面将钢铁去产能工作推向深入,其中坚决依法取缔“地条钢”是一个重要方面。
这次会议为钢铁去产能设置“三条线”,其中第二条线便是“红线”,彻底取缔“地条钢”。
目前,全面取缔“地条钢”的整治行动正在推动落实中。《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从国家发改委获悉,今年5月2日至5月25日,工信部、国土资源部、环保部、住建部等18个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组织开展全国范围内的取缔“地条钢”专项督查活动,一共兵分九路,对已上报存在“地条钢”企业的29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进行督查。
本次督查方案称,若发现存在上报“地条钢”清单之外的“地条钢”企业、在产“地条钢”企业、违规新上电弧炉或转炉冶炼设备、组织实施严重滞后于处置计划进度等问题,部际联席会议将在全国范围进行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上报国务院。
国家发改委5月18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今年全国共退出钢铁产能3170万吨,完成年度任务的63.4%。
国家发改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兼新闻发言人孟玮强调,钢铁去产能数据不包括违法的“地条钢”产能。对“地条钢”,各地区已基本完成摸底排查工作,排查发现的“地条钢”产能已停产。目前发改委正加强督促检查,确保6月30日前彻底取缔“地条钢”。
长江证券研报指出,全国中频炉产能在1.1亿~1.2亿吨左右,截至目前,查处中频炉行动中合计涉及中频炉产能达9322万吨。
业内认为,目前“地条钢”清除已见成效,东北证券研报分析称,1—4 月份钢铁行业用电量增长7.5%,增速比一季度回落了5.3 个百分点,4 月份用电更是出现负增长,这一方面固然是因为环保限产所致,另一方面亦有中频炉使用减少带来的作用。近期废钢价格更是持续回落,5 月份上海废钢价格最低达到1330 元,相比二三月高点急速下跌15.29%。
浙江元立金属制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叶新华认为,在今年6月底彻底出清取缔“地条钢”的行业大背景下,必须切实防止“地条钢”换个马甲以另类姿态再次浮出水面。他担心过去“地条钢”生产企业多用中频炉或工频炉冶炼,在国家明令全面取缔“地条钢”后,这些企业有很大可能会改上大电炉,形成新增产能,破坏市场供求平衡关系。因为以前是非法、地下生产,现在换个马甲浮出水面变成合法合规企业了,这该怎么办?因此,国家有关部门应对此保持警惕,采取有力的治理举措彻底根治。否则出清“地条钢”、钢铁去产能的成绩很可能会大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