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赣江新区是第18个国家级新区,近年来紧紧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坚持高端化、市场化、产业化,通过与中科院、中国中医科学院等机构、人才合作,先后引进15家创新平台,呈现了组建主体多样化、运行模式市场化等特征。目前尚存在创新链培育、提升产业链不足等问题,后期应结合新区实际,从合作对象、建设模式、项目支持等方面着手,打造新区创新发展新高地。
关键词:创新平台 中医药 市场化
创新是新区的灵魂和生命,创新平台是新区创新的支撑和抓手。赣江新区在党工委、管委会的高位推动、强力领导下,克服了硬件设施建设相对滞后、新生事物落地经验缺乏等重重困难,先后引进15家创新平台,中药大科学装置预研中心、道地药材质量评价研究中心等8家已建成运营,获得省级及以上政府扶持资金达4.91亿元。其中中央、省级扶持资金分别为1.25亿元、3.66亿元,获风险投资、战略投资等市场化资金3200余万元,中药大科学装置预研中心获批直管区唯一省重点实验室。为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提出建议,我们全面梳理了创新平台的相关情况,现形成报告如下:
一、创新平台呈现的特点
(一)组建主体多样化
项目牵头组建主体主要分为国内大院大所、龙头企业、高端人才团队和本地高校事业单位四类。一是由国内大院大所牵头主办。如中科院牵头组建的中药大科学装置预研中心、设立的孵化平台江西国科医药工程科技研究院,中国中医科学院牵头组建的中国中医科学院健康研究院等,该类项目平台高、投资大,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大力支持。二是由龙头企业投资建设。如由上市公司江西三鑫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组建的中药结肠透析研发中心,该类项目市场化程度高,所需支持仅限于场地、已出台的普惠政策,运行机制灵活。三是由人才团队牵头组建。如国家海外引进高层次人才陶虎博士团队组建的智能生物传感器研究院、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团队组建的智慧物联研究院、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终身教授杨春虹组建的光生物技术研究院等。该类项目科技含量高、专业性强、支持费用不高。四是与本地高校事业单位合作的项目。如省医疗器械检测中心为省药监局的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中药制造工艺与装备技术创新中心、热敏灸总部为新区与江西中医药大学合作共建。该类项目人才、设备落地的本土优势明显,所需支持相对较大。
(二)運行模式市场化。
根据创新平台实际需要和新型研发机构的标准,打破传统研究院事业单位运作模式,成立了形式多样的运行主体,基本采取理事会、董事会决策制和院长、总经理负责制。其中,智能生物传感器研究院、智慧物联研究院等9家平台注册成立市场化运作独立公司法人。中药制造工艺与装备技术创新中心、热敏灸总部由科创城管委会的平台公司—建投公司与江西中医药大学的平台公司江西汇中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合作共建,采取“股份投资”模式。中药大科学装置预研中心注册成立无行政级别、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作为运营实体,新区参照中科院管理体系,在人事管理、政府采购等方面充分授权,目前其招聘工作人员均为聘用制。道地药材质量评价研究中心注册为机制更加灵活的“无级别、无编制、无经费”的“三无”事业单位,授权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管理。
(三)人才集聚高端化
创新平台是人才、技术等各类创新要素集聚的最大抓手,高层次人才在创新平台落地运营后迅速形成1—10、10—100的集聚效应。一方面,创新平台牵头组建者多是高端人才,如中药大科学装置预研中心项目牵头人梁鑫淼研究员,系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百千万人才,目前也入选了我省的“双千计划”;工业过程智能研究院法人余艾冰教授,系澳大利亚科学院院士、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智能生物传感器研究院创始人陶虎博士,系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的国家海外引进高层次人才。另一方面,创新平台投入运营后迅速集聚人才,其中中药大科学装置预研中心截至目前已签约员工186人,其中研究人员174人(副高以上及博士49人),占比93.5%。中国中医科学院健康研究院已招聘40余名工作人员。目前,已投入运营的8家创新平台共集聚科研人员240多名,博士或副研究员以上高层次人才85人。直管区博士以上高层次人才从体制调整前的7人增加至84人,增长12倍。
(四)引进聚焦产业化
坚持围绕中医药种植、检测、研发、制造、装备全产业链条,紧盯“中医药+”“+中医药”两大方向,15家创新平台有11家均为中医药领域创新平台。光生物技术研究院,致力通过光生物技术提高药用植物的有效成分,从源头上提高药材的有效性。中药大科学装置预研中心项目将在精准饮片、精准配方颗粒、精准方剂、创新药物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技术引领和成果转化。道地药材质量评价研究中心,通过汇聚中药材大数据资源,开展道地药材质量评价和质量标准研究,打造权威中药材检测平台和中药材认证体系,培育中药材大品种,促进中药资源产业化。中药制造工艺与装备技术创新中心项目,致力突破中药制药行业的技术瓶颈,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中药制药装备共性、前沿关键技术的集成创新中心。中药结肠透析研发中心重点围绕中药结肠透析医疗器械、慢性肾病中药制剂、肠内营养相关产品等方面进行研发和应用。国科医药工程技术研究院,集科技研发、科技孵化、科技服务、科技投资等功能为一体,目前研究院与中科院理化所的合作项目已落地,正在深入推进与中科院自动化所、中科院大学的合作。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依托创新链培育产业链还有待时日
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要遵循科技成果转化的科学规律,都有一个转化周期和成功概率的问题。尤其是生物医药领域,新药研发、医疗器械报批长则十余年、快也要三五年,科技成果产业化的道路可以说路漫漫其修远兮。从目前运营的平台情况看,只有5项科研成果正在实施产业化,其中智能生物传感器研究院孵化的“高性能植入式柔性脑电极”项目已生产样品,正在申报三类医疗器械认证。工业过程智能研究院孵化的3D打印可降解骨骼项目正在进行小批量代工生产,氧化钒智能玻璃涂料项目已和上市公司合作完成中试,计划建立实验线进行批量产品。除此之外,墨尔本海外创新招商中心已引进创新个性化眼保健服务平台项目,在新区注册成立项目公司,后续拟将养老日常监测系统等澳大利亚科技型企业项目在新区设立公司实施产业化。其他大部分平台还处在刚运行或还未运行的状态,在招兵买马、添置设备的阶段,离科技成果产业化也还有很长的一段距离。 (二)借力创新链提升产业链融通协作还不足
创新平台助推产业高质量发展,一条路径是将自身科技成果转化为产品,孵化面向市场的科技型企业;另一条路径是与现有企业深度合作,帮助企业转型升级、提升产品竞争力,这也是创新平台短期内实现自给自足的有效路径。但是,现有的创新平台与现有企业对接还不深入,科研和市场的联系还不够紧密,没有在产品研发、设计、检测等领域,积极与企业开展多形式、多层面的合作,特别是在行业共性技术、关键核心技术、新兴产业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推广方面没有取得理想的合作效果。目前除中药大科学装置预研中心与华润江中合作的“清肺排毒汤”项目,国科医工与杏林白马合作共建科研孵化平台外,其他创新平台与企业开展合作较少,没有将资源整合起来,形成共建互赢。
(三)与高校合作存在的体制机制束缚较多
近年来,我们先后与部分高校开展合作,项目推进相对缓慢。这里面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科技成果的权属和市场化问题。有的科技成果可能是职务发明,要对外合作,涉及到学校和科研人员所有权、使用权、后期转化收益的界定比较复杂;有的虽然不是职务发明,但一旦走向市场也要受学校的约束。同时高校往往对自身科技成果敝帚自珍,对按市场规律评判科技成果心理上有抵触。二是科研设备的国有资产问题。高校的科研设备都是国有资产,在共建创新平台中这些设备如何按市场原则高效使用,往往争议较大。高校更多的还是按保守的做法,以避免国有资产流失为由,只能将相关设备异地共享使用。
(四)海外引才项目落地困难
近年来,新区先后在美国、德国、英国等地区设立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中心,在澳大利亚设立墨尔本海外创新招商中心,但落地实质性运行的项目太少。其中,墨尔本海外创新招商中心多次组织引荐澳大利亚科学院、工程院院士、诺贝尔化学奖提名奖获得者汤华燊院士及著名眼科专家何明光教授来新区考察,并与多家眼科医院对接探讨MYEYES系统如何入驻医院,同时计划辅导孵化3家公司。虽然墨尔本海外招商中心开展了诸多工作,但就工作实效来说,目前仅有一个项目落户新区。落地困难主要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国外的科技成果在国内转化的制度衔接问题。比如有的项目在澳洲已获得相应知识产权或资质,但要在国内得到认可,可能还要走相应的审批程序;二是本土企业在产学研合作方面的承载能力有限。有的海外項目在寻找本土企业合作的过程中碰壁,大多数企业基本上还是采取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的方式柔性引进人才,缺乏让海外高端人才施展才华的空间和平台。
三、下一步工作建议
(一)合作对象要以市场为导向、以应用为底色。
科研院所合作既要有“面子”,也要有“底子”。大院大所是我国科技创新的中坚力量,有“国字号”背景,能出形象出成绩。建议继续加强与国内大院大所的合作,依托大院大所争创更多的国家级、省级科技创新平台。同时,要注重与有产业化经验、有大企业合作经验的院所合作,尽量缩短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借助大院大所迅速提升新区相关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公司法人合作既要有研发,又要有市场。科研院所建设的创新平台,虽能依靠其已有的科研体系在科技创新上独当一面,但在市场化运作时还是会受原有体制的束缚。公司一般已建立企业管理制度,有相对成熟的市场化运作团队和一定的客户资源、社会资源、资金资源、渠道资源等。对省内外生物医药龙头企业的研发中心,愿意落户新区并承诺将相应成果就地产业化的,建议进一步加强对接、积极引进。人才团队既要懂专业,也要懂经营。有些人才懂技术,不懂市场和管理,这样难以将科技成果市场化、产业化。下一步建议着力加强对有市场运营经验的人才团队的合作和培养,初步实现“把人引进来,把技术传下去,把效益产出来”。
(二)建设模式要坚持企业化运营、专业化管理
创新平台的建设要坚持市场化运营,尽可能选择公司模式作为运营主体,如确需事业单位也尽量采用“三无”新型研发机构的模式。一是单独组建实体运营公司。按照公司法人治理模式,构建相应的技术、市场、管理、人事团队,让专业的人做专业事。二是与政府平台公司合作。如中药制造工艺与装备技术创新中心、热敏灸总部等项目,均与新区的平台公司签署了相关合作协议,明确股权比例、收益分配等,走市场化的合作道路。三是引进社会资本合作。依托现有平台,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充分撬动、吸纳行业内外各类社会资本,推进项目研发和成果转化。如智慧物联研究院公司引进上市公司国泰集团投资控股。
(三)平台引进要依托专业力量开展第三方评估
生物医药产业专业性强、监管制度文件多,研发、生产、流通和使用每个链条都有不同的细分领域。市场上的项目五花八门、鱼龙混杂,新区又是大部门、扁平化管理,生物医药专业人才短缺,在平台引进中有必要依托专业力量评估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建议依托引进的创新平台搭建中医药为主的生物医药专家库,由新区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充分发挥创新平台人才以才引才、以才聚才的优势。同时,逐步建立由生物医药专家库专家、金融(投资)界专业人才和法律界资深律师组成的第三方评价体系,根据项目需要,启动专家分析评估,其得出的评估结论作为项目进区与否的重要参考。当然,引进创新平台从专业上评估只是其中的一方面,有的平台引进还要综合发展大局、社会影响等其他因素统筹考虑。
(四)科技生态要引进孵化类、创投类机构
一方面,科技孵化项目是加速培育一批创新企业的重要抓手。新区作为国家双创示范基地,虽然有腾讯、北大、清华等10家国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但总体来说规模不大、质量不高,尤其是独角兽、瞪羚型企业欠缺。下一步,建议用好用活国家双创示范基地的金字招牌,加快推动科创城公共研发中心二期、万创科技城等科技创新载体建设,积极引入国内一流的生物医药、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等创新主体,助推科研成果转移转化以及产业化、市场化,加快培育孵化科技型企业。另一方面,资金是支撑创新发展的根本保障。科技创新要转移转化最终实现产业化,政府支持鼓励只是前期引导,更多还是要通过市场的力量,通过第三方创投机构“投资+孵化”等模式,让资本市场去检验创新的成果,优胜劣汰,强者愈强,以资金链强力助推创新链打造产业链,助推打造独角兽(潜在)、瞪羚企业(潜在)、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在新区遍地开花的科技生态圈。
(刘仁羿、谢沐,赣江新区创新发展局。李丽萍,赣江新区创新发展局改革组)
关键词:创新平台 中医药 市场化
创新是新区的灵魂和生命,创新平台是新区创新的支撑和抓手。赣江新区在党工委、管委会的高位推动、强力领导下,克服了硬件设施建设相对滞后、新生事物落地经验缺乏等重重困难,先后引进15家创新平台,中药大科学装置预研中心、道地药材质量评价研究中心等8家已建成运营,获得省级及以上政府扶持资金达4.91亿元。其中中央、省级扶持资金分别为1.25亿元、3.66亿元,获风险投资、战略投资等市场化资金3200余万元,中药大科学装置预研中心获批直管区唯一省重点实验室。为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提出建议,我们全面梳理了创新平台的相关情况,现形成报告如下:
一、创新平台呈现的特点
(一)组建主体多样化
项目牵头组建主体主要分为国内大院大所、龙头企业、高端人才团队和本地高校事业单位四类。一是由国内大院大所牵头主办。如中科院牵头组建的中药大科学装置预研中心、设立的孵化平台江西国科医药工程科技研究院,中国中医科学院牵头组建的中国中医科学院健康研究院等,该类项目平台高、投资大,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大力支持。二是由龙头企业投资建设。如由上市公司江西三鑫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组建的中药结肠透析研发中心,该类项目市场化程度高,所需支持仅限于场地、已出台的普惠政策,运行机制灵活。三是由人才团队牵头组建。如国家海外引进高层次人才陶虎博士团队组建的智能生物传感器研究院、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团队组建的智慧物联研究院、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终身教授杨春虹组建的光生物技术研究院等。该类项目科技含量高、专业性强、支持费用不高。四是与本地高校事业单位合作的项目。如省医疗器械检测中心为省药监局的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中药制造工艺与装备技术创新中心、热敏灸总部为新区与江西中医药大学合作共建。该类项目人才、设备落地的本土优势明显,所需支持相对较大。
(二)運行模式市场化。
根据创新平台实际需要和新型研发机构的标准,打破传统研究院事业单位运作模式,成立了形式多样的运行主体,基本采取理事会、董事会决策制和院长、总经理负责制。其中,智能生物传感器研究院、智慧物联研究院等9家平台注册成立市场化运作独立公司法人。中药制造工艺与装备技术创新中心、热敏灸总部由科创城管委会的平台公司—建投公司与江西中医药大学的平台公司江西汇中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合作共建,采取“股份投资”模式。中药大科学装置预研中心注册成立无行政级别、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作为运营实体,新区参照中科院管理体系,在人事管理、政府采购等方面充分授权,目前其招聘工作人员均为聘用制。道地药材质量评价研究中心注册为机制更加灵活的“无级别、无编制、无经费”的“三无”事业单位,授权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管理。
(三)人才集聚高端化
创新平台是人才、技术等各类创新要素集聚的最大抓手,高层次人才在创新平台落地运营后迅速形成1—10、10—100的集聚效应。一方面,创新平台牵头组建者多是高端人才,如中药大科学装置预研中心项目牵头人梁鑫淼研究员,系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百千万人才,目前也入选了我省的“双千计划”;工业过程智能研究院法人余艾冰教授,系澳大利亚科学院院士、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智能生物传感器研究院创始人陶虎博士,系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的国家海外引进高层次人才。另一方面,创新平台投入运营后迅速集聚人才,其中中药大科学装置预研中心截至目前已签约员工186人,其中研究人员174人(副高以上及博士49人),占比93.5%。中国中医科学院健康研究院已招聘40余名工作人员。目前,已投入运营的8家创新平台共集聚科研人员240多名,博士或副研究员以上高层次人才85人。直管区博士以上高层次人才从体制调整前的7人增加至84人,增长12倍。
(四)引进聚焦产业化
坚持围绕中医药种植、检测、研发、制造、装备全产业链条,紧盯“中医药+”“+中医药”两大方向,15家创新平台有11家均为中医药领域创新平台。光生物技术研究院,致力通过光生物技术提高药用植物的有效成分,从源头上提高药材的有效性。中药大科学装置预研中心项目将在精准饮片、精准配方颗粒、精准方剂、创新药物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技术引领和成果转化。道地药材质量评价研究中心,通过汇聚中药材大数据资源,开展道地药材质量评价和质量标准研究,打造权威中药材检测平台和中药材认证体系,培育中药材大品种,促进中药资源产业化。中药制造工艺与装备技术创新中心项目,致力突破中药制药行业的技术瓶颈,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中药制药装备共性、前沿关键技术的集成创新中心。中药结肠透析研发中心重点围绕中药结肠透析医疗器械、慢性肾病中药制剂、肠内营养相关产品等方面进行研发和应用。国科医药工程技术研究院,集科技研发、科技孵化、科技服务、科技投资等功能为一体,目前研究院与中科院理化所的合作项目已落地,正在深入推进与中科院自动化所、中科院大学的合作。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依托创新链培育产业链还有待时日
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要遵循科技成果转化的科学规律,都有一个转化周期和成功概率的问题。尤其是生物医药领域,新药研发、医疗器械报批长则十余年、快也要三五年,科技成果产业化的道路可以说路漫漫其修远兮。从目前运营的平台情况看,只有5项科研成果正在实施产业化,其中智能生物传感器研究院孵化的“高性能植入式柔性脑电极”项目已生产样品,正在申报三类医疗器械认证。工业过程智能研究院孵化的3D打印可降解骨骼项目正在进行小批量代工生产,氧化钒智能玻璃涂料项目已和上市公司合作完成中试,计划建立实验线进行批量产品。除此之外,墨尔本海外创新招商中心已引进创新个性化眼保健服务平台项目,在新区注册成立项目公司,后续拟将养老日常监测系统等澳大利亚科技型企业项目在新区设立公司实施产业化。其他大部分平台还处在刚运行或还未运行的状态,在招兵买马、添置设备的阶段,离科技成果产业化也还有很长的一段距离。 (二)借力创新链提升产业链融通协作还不足
创新平台助推产业高质量发展,一条路径是将自身科技成果转化为产品,孵化面向市场的科技型企业;另一条路径是与现有企业深度合作,帮助企业转型升级、提升产品竞争力,这也是创新平台短期内实现自给自足的有效路径。但是,现有的创新平台与现有企业对接还不深入,科研和市场的联系还不够紧密,没有在产品研发、设计、检测等领域,积极与企业开展多形式、多层面的合作,特别是在行业共性技术、关键核心技术、新兴产业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推广方面没有取得理想的合作效果。目前除中药大科学装置预研中心与华润江中合作的“清肺排毒汤”项目,国科医工与杏林白马合作共建科研孵化平台外,其他创新平台与企业开展合作较少,没有将资源整合起来,形成共建互赢。
(三)与高校合作存在的体制机制束缚较多
近年来,我们先后与部分高校开展合作,项目推进相对缓慢。这里面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科技成果的权属和市场化问题。有的科技成果可能是职务发明,要对外合作,涉及到学校和科研人员所有权、使用权、后期转化收益的界定比较复杂;有的虽然不是职务发明,但一旦走向市场也要受学校的约束。同时高校往往对自身科技成果敝帚自珍,对按市场规律评判科技成果心理上有抵触。二是科研设备的国有资产问题。高校的科研设备都是国有资产,在共建创新平台中这些设备如何按市场原则高效使用,往往争议较大。高校更多的还是按保守的做法,以避免国有资产流失为由,只能将相关设备异地共享使用。
(四)海外引才项目落地困难
近年来,新区先后在美国、德国、英国等地区设立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中心,在澳大利亚设立墨尔本海外创新招商中心,但落地实质性运行的项目太少。其中,墨尔本海外创新招商中心多次组织引荐澳大利亚科学院、工程院院士、诺贝尔化学奖提名奖获得者汤华燊院士及著名眼科专家何明光教授来新区考察,并与多家眼科医院对接探讨MYEYES系统如何入驻医院,同时计划辅导孵化3家公司。虽然墨尔本海外招商中心开展了诸多工作,但就工作实效来说,目前仅有一个项目落户新区。落地困难主要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国外的科技成果在国内转化的制度衔接问题。比如有的项目在澳洲已获得相应知识产权或资质,但要在国内得到认可,可能还要走相应的审批程序;二是本土企业在产学研合作方面的承载能力有限。有的海外項目在寻找本土企业合作的过程中碰壁,大多数企业基本上还是采取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的方式柔性引进人才,缺乏让海外高端人才施展才华的空间和平台。
三、下一步工作建议
(一)合作对象要以市场为导向、以应用为底色。
科研院所合作既要有“面子”,也要有“底子”。大院大所是我国科技创新的中坚力量,有“国字号”背景,能出形象出成绩。建议继续加强与国内大院大所的合作,依托大院大所争创更多的国家级、省级科技创新平台。同时,要注重与有产业化经验、有大企业合作经验的院所合作,尽量缩短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借助大院大所迅速提升新区相关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公司法人合作既要有研发,又要有市场。科研院所建设的创新平台,虽能依靠其已有的科研体系在科技创新上独当一面,但在市场化运作时还是会受原有体制的束缚。公司一般已建立企业管理制度,有相对成熟的市场化运作团队和一定的客户资源、社会资源、资金资源、渠道资源等。对省内外生物医药龙头企业的研发中心,愿意落户新区并承诺将相应成果就地产业化的,建议进一步加强对接、积极引进。人才团队既要懂专业,也要懂经营。有些人才懂技术,不懂市场和管理,这样难以将科技成果市场化、产业化。下一步建议着力加强对有市场运营经验的人才团队的合作和培养,初步实现“把人引进来,把技术传下去,把效益产出来”。
(二)建设模式要坚持企业化运营、专业化管理
创新平台的建设要坚持市场化运营,尽可能选择公司模式作为运营主体,如确需事业单位也尽量采用“三无”新型研发机构的模式。一是单独组建实体运营公司。按照公司法人治理模式,构建相应的技术、市场、管理、人事团队,让专业的人做专业事。二是与政府平台公司合作。如中药制造工艺与装备技术创新中心、热敏灸总部等项目,均与新区的平台公司签署了相关合作协议,明确股权比例、收益分配等,走市场化的合作道路。三是引进社会资本合作。依托现有平台,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充分撬动、吸纳行业内外各类社会资本,推进项目研发和成果转化。如智慧物联研究院公司引进上市公司国泰集团投资控股。
(三)平台引进要依托专业力量开展第三方评估
生物医药产业专业性强、监管制度文件多,研发、生产、流通和使用每个链条都有不同的细分领域。市场上的项目五花八门、鱼龙混杂,新区又是大部门、扁平化管理,生物医药专业人才短缺,在平台引进中有必要依托专业力量评估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建议依托引进的创新平台搭建中医药为主的生物医药专家库,由新区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充分发挥创新平台人才以才引才、以才聚才的优势。同时,逐步建立由生物医药专家库专家、金融(投资)界专业人才和法律界资深律师组成的第三方评价体系,根据项目需要,启动专家分析评估,其得出的评估结论作为项目进区与否的重要参考。当然,引进创新平台从专业上评估只是其中的一方面,有的平台引进还要综合发展大局、社会影响等其他因素统筹考虑。
(四)科技生态要引进孵化类、创投类机构
一方面,科技孵化项目是加速培育一批创新企业的重要抓手。新区作为国家双创示范基地,虽然有腾讯、北大、清华等10家国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但总体来说规模不大、质量不高,尤其是独角兽、瞪羚型企业欠缺。下一步,建议用好用活国家双创示范基地的金字招牌,加快推动科创城公共研发中心二期、万创科技城等科技创新载体建设,积极引入国内一流的生物医药、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等创新主体,助推科研成果转移转化以及产业化、市场化,加快培育孵化科技型企业。另一方面,资金是支撑创新发展的根本保障。科技创新要转移转化最终实现产业化,政府支持鼓励只是前期引导,更多还是要通过市场的力量,通过第三方创投机构“投资+孵化”等模式,让资本市场去检验创新的成果,优胜劣汰,强者愈强,以资金链强力助推创新链打造产业链,助推打造独角兽(潜在)、瞪羚企业(潜在)、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在新区遍地开花的科技生态圈。
(刘仁羿、谢沐,赣江新区创新发展局。李丽萍,赣江新区创新发展局改革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