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研究的我国电力企业安全管理体系,纠正了传统的安全管理理念,不再以单一的生产管理和生产产量作为安全管理的唯一目的,在我国电力企业安全管理体系存在突出问题的基础上,从技术和管理两个体系方面对我国电力企业安全管理体系进行构建;通过着眼于一个小的分支系统的安全管理,构建出我国电力企业安全管理体系的配套措施,对其进行危险因素分析辨识,进行安全管理综合评价。
关键词:电力企业;安全管理;配套措施
一、文献综述
美国于20世纪70年代制定的《联邦电力安全与健康法》,比其以前任何一部约束电力安全工业的法律都更加的全面和严格,同时它也是美国联邦政府对全国电力安全与健康实行监督和管理的最高法律。它重申了电工健康与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伤亡和职业病,电力经营者对电力中出现的不安全和有害因素负主要责任。大卫C.耐斯基先生和布鲁斯.瓦兹曼对电力安全管理体系的研究得出这样的结论:监管效果不佳的原因除了政府监管机构组织监督不力的责任外,企业的安全管理体制更具有责任,此外还介绍了他们有关零伤害设计的先进安全生产管理技术和理念。R.V.罗曼尼教授提出的以韦布尔分布确定事故平均周期、每天的危险率、安全性指数法用来增强安全管理的理论研究水平,确保安全管理体系本质安全化。澳大利亚的A.R.格材和Boal.WilliamM,JohnPencavel通过对煤矿生产中员工和企业的具体研究发现:电力自身的安全管理水平和电力企业员工的安全管理素质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BoalWilliamM做了调查分析得出:电力安全管理它不是靠单一力量就可以解决的,而是需要多方力量进行综合协调努力才能完成的,安全管理需靠你我他。
W.KipViscusi、JohnM.Vernon和JosephE.Harrington在其著作中阐述了增强安全管理体系效能关键的措施是制定更好的政策。Bowles认为:安全管理体系的奖惩措施在一定阶段内可以加强安全管理的监督和效用,但是时间的因素会使其变得效率松动。经过研究发现安全监督管理体制的罚款和奖励与事故数量呈现反比例关系,因此得出结论:奖罚激励机制是实现电力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举措。演化安全生产管理机制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安全管理体系的研究仅仅靠单一的个人技术管理或者片面的企业管理都是不够完善的,在经济发展迅猛的信息时代,安全管理在法治化、责任化与信息制度化下,需要对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做好定期的安全评价,采取技术和管理相结合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最终来实现安全本质化的目标。
二、安全管理人员分工不明,责任意识不强
我国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组织存在缺陷,部门与部门之间存在职责重叠,管理部门与生产经营部门对安全生产工作未能进行统一认识,导致安全生产无法落实。事故发生以后,出现问题之时,以致相互推倭,责任不能落实,无法进行合理惩处。
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监察人员监察力度不够,安全生产意识不强,有些人员更是只关心产量,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国家安全方针政策仅仅停留在口头上,把国家政策、安全生产制度和安全防范措施置若罔闻,只讲实际生产收益,特别是有一些电力企业业搞外包承包制,承包单位更是一味追求产量,把安全效益忘的一干二净。部分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只求自己在任时不出事故,安全生产工作处于松懈状态时,没有把安全隐患及早消灭于萌芽状态,间接导致了后期事故的发生。还有一些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虽一直牢抓安全生产,但其防范事故的设备设施比较老旧,不能预防事故发生;传统的管理体制不能满足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的需要,导致了生产事故的发生。
在电力企业企业问题上,国家从上到下,政府、评价部门与企业有制订过一些安全责任体系框架,但是大多仅仅停留在表面工作上,很少发现有百分之百落实的情况。电力企业业中,领导忙于业务,监管人员忙于事务,企业员工忙于劳务,没有把时间精力花费在安全管理体系工作的研究上来,更没有主动请缨对过往类似事故原因进行分析调查,即使是调查,也仅仅只是对表面直接原因进行整理,没有对深层次的原因进行发掘,安全生产工作的开展不能胸有成竹,对各项规定不能烂熟于心,难于实现安全底层工作的开展与指导。
三、安全管理费用相对不足
许多电力企业在运行之前往往不会考虑安全投入成本,而是把安全专项资金和安全投入资金以最低消耗作为企业资本运营的最佳投资方法,孰不知安全投入成本不足将会直接导致安全监管无法正常开展,各项预警和预防体系不能发挥功效,还会使得我国电力企业安全理论的研究不能满足电力企业事故发生的理论安全需求。
例如某电力公司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劳动保护用品质量差或者根本就无任何防护用品。如:在维修设备时,用气泵拆卸或紧固螺栓时,气泵过粗过大,气泵在使用中飞速旋转,工人在使用中没有任何防护用品,当较大螺母用气泵拆卸到一半时,螺母就会飞出,砸到工人身上,后果极为严重。
有些情况是安全防范设施存在,但未能有效利用,仍有事故不断发生。原因是安全教育培训力度不够。每年企业虽会举行各种各样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但实际工作时与培训要求时相差甚远。其最主要原因是大多数安全教育培训都走是过场,虽然钱也花了,工作也做了,但起不到实际应有的作用。尤其是考试未能严格要求,很多企业员工作弊抄袭,安全知识未能牢记在心。因此,实效性很差。其次,电力企业基层生产人员与中层以上管理人员相比,培训甚少,企业并没有提高全体职工的安全防范意识和安全操作技能。再次,个别企业自培自训,完全依靠个人经验进行安全教育,导致培训体系不完整,很多问题不能给出科学合理解释,导致受培训员工对培训不重视,不信任,安全培训工作的开展虎头蛇尾,作用难以凑效。
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它需要多个部门分支系统的紧密配合,才能发挥实效。企业的各个部门都要对安全生产工作高度重视,努力加强电力企业企业生产工作中的安全意识,落实主体责任,促进安全发展。同样,安全管理人员职责必须不偏不废,相互补充,抓好抓牢安全生产管理各个方面的工作,才能保证我国电力企业安全生产顺利进行。 四、安全管理体系构建配套措施
我国电力企业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与发展是一个不断创新发展和推进实施的动态过程,要健全我国电力企业安全管理体系,使安全工作达到一个新的水平,必须做好我国电力企业安全管理体系构建的加强措施。
(一)突出安全监察体制程序化、制度化、法律化
安全监察要做好日常监察化工作,对于现场管理监察,事故发生调查监察以及职业危害检测监察等等,这些工作涉及到安全的公正性,具有深重要的意义,首先对对安全的事故分析调查,找专家评价等,事关安全的各项指标都要纳入到监察体系范围中来,对安全员,安全班长,安全主任,安全总监,安全副总等都要责其各司其职,发挥好岗位作用。再次,努力融入到组织中来,通过组织使得安全工作产生应有的巨大功效。使安全监督更加有效,安全检查更加彻底,是的安全管理步入科学化、信息化、系统化、一体化、现代化。
(二)建立电力企业安全管理信息化监控系统
我国电力企业安全管理体系存在着庞杂性,以及不能及时愈发性,不明确性和不精准性,以过往经验为主要指导的旧的安全管理体系已经难以迎合现在的安全状况形式,这就要求我们需要建立和使用好安全事故数据库,认真努力开发当代事故原因数字化分析系统,同时也能对未来事故的各项指标因素下可以综合预测发生可能性的数字化电力软件,把电子计算机的使用引入到安全智能领导上面来,掌握信息安全指标,强化安全生产工作。一套完整的电力企业监控系统不仅要包括对重大危险源的辨识、预测、评价、控制与防治等技术监控,还应该包括对特别重大事故的类似分析研究与风险分析监控研究。
(三)安全技术创新
加强国家电力企业安全技术创新,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方法达到设备现代化与高度集约化生产,减少员工用人成本,降低事故发生概率,努力推动我国新技术的发展与拓展,做好理论创新,技术创新,科技创新,依靠强大的现代化安全管理手段集中实现好我国电力企业的高效率化、规模化和密集建设化生产。持续引入新的技术方法水平、新的设施设备,极大地提高我国电力企业井下设备的使用水平与作业能力。
(四)加强安全奖惩,努力营造安全环境氛围
加强安全激励体制的有效落实,必须从两个方面对其进行奖励,一个是思想方面,一个是奖金方面。安全绩效考核要直接跟着两块挂钩,很多企业都以物质为辅,精神为主的激励方式,例如授予“安全生产先进文明工作者”或者是“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但也有极少数矿企进行物资奖金激励的方式,因此合理使用安全激励方法,采取金条加棒子的物质激励和职位级别获得提升的精神激励,两者互为补充,相互促进,从而最大限度地挖掘员工的内部潜能和提升员工工作生产积极性。
(五)改革安全战略思维
我国电力企业安全管理必须抓好安全战略管理,我们必须在安全战略上藐视敌人,安全战术上重视敌人,安全战略管理分为长期规要,中长期规要,中期规要,短期规要,近期规要等。战略管理的基本核心在于实现好安全管理目标。安全管理目标顾名思义就是求安全,防止危险发生,杜绝灾害的产生,以安全为最终目的;环境管理目标为系统周围环境平衡化,不失衡,无有危险源和重大隐患,安全环境一片和谐与祥和;行为管理目标就是管住自己的行为,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都要熟于心,烂于心。做到不伤害自己同时也不能伤害别人。促进我国电力企业安全管理发生质变,重“产”目标变为重“人”目标,在管理职能的调整上,安全管理享有更高的权利,单独直线式划分管理,谋划矿企员工幸福安全一体化,把安全看作幸福的基石,将幸福作为安全的归宿,如此才是安全管理体系对企业、对国家最大的益处。
参考文献
[1]薛玉峰.再探发电厂本质安全管理[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S2)
[2]薛玉峰.发电厂本质安全管理探索[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S2)
[3]闵聿华.作业环境本质安全管理工作初探[J].电力安全技术.2014(09)
[4]黄幼茹.坚持不懈地打造本质安全型电力企业第4讲发电企业本质安全管理体系[J].电力安全技术.2013(04)
[5]黄幼茹.坚持不懈地打造本质安全型电力企业第5讲发电企业本质安全管理体系[J].电力安全技术.2013(05)
关键词:电力企业;安全管理;配套措施
一、文献综述
美国于20世纪70年代制定的《联邦电力安全与健康法》,比其以前任何一部约束电力安全工业的法律都更加的全面和严格,同时它也是美国联邦政府对全国电力安全与健康实行监督和管理的最高法律。它重申了电工健康与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伤亡和职业病,电力经营者对电力中出现的不安全和有害因素负主要责任。大卫C.耐斯基先生和布鲁斯.瓦兹曼对电力安全管理体系的研究得出这样的结论:监管效果不佳的原因除了政府监管机构组织监督不力的责任外,企业的安全管理体制更具有责任,此外还介绍了他们有关零伤害设计的先进安全生产管理技术和理念。R.V.罗曼尼教授提出的以韦布尔分布确定事故平均周期、每天的危险率、安全性指数法用来增强安全管理的理论研究水平,确保安全管理体系本质安全化。澳大利亚的A.R.格材和Boal.WilliamM,JohnPencavel通过对煤矿生产中员工和企业的具体研究发现:电力自身的安全管理水平和电力企业员工的安全管理素质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BoalWilliamM做了调查分析得出:电力安全管理它不是靠单一力量就可以解决的,而是需要多方力量进行综合协调努力才能完成的,安全管理需靠你我他。
W.KipViscusi、JohnM.Vernon和JosephE.Harrington在其著作中阐述了增强安全管理体系效能关键的措施是制定更好的政策。Bowles认为:安全管理体系的奖惩措施在一定阶段内可以加强安全管理的监督和效用,但是时间的因素会使其变得效率松动。经过研究发现安全监督管理体制的罚款和奖励与事故数量呈现反比例关系,因此得出结论:奖罚激励机制是实现电力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举措。演化安全生产管理机制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安全管理体系的研究仅仅靠单一的个人技术管理或者片面的企业管理都是不够完善的,在经济发展迅猛的信息时代,安全管理在法治化、责任化与信息制度化下,需要对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做好定期的安全评价,采取技术和管理相结合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最终来实现安全本质化的目标。
二、安全管理人员分工不明,责任意识不强
我国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组织存在缺陷,部门与部门之间存在职责重叠,管理部门与生产经营部门对安全生产工作未能进行统一认识,导致安全生产无法落实。事故发生以后,出现问题之时,以致相互推倭,责任不能落实,无法进行合理惩处。
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监察人员监察力度不够,安全生产意识不强,有些人员更是只关心产量,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国家安全方针政策仅仅停留在口头上,把国家政策、安全生产制度和安全防范措施置若罔闻,只讲实际生产收益,特别是有一些电力企业业搞外包承包制,承包单位更是一味追求产量,把安全效益忘的一干二净。部分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只求自己在任时不出事故,安全生产工作处于松懈状态时,没有把安全隐患及早消灭于萌芽状态,间接导致了后期事故的发生。还有一些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虽一直牢抓安全生产,但其防范事故的设备设施比较老旧,不能预防事故发生;传统的管理体制不能满足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的需要,导致了生产事故的发生。
在电力企业企业问题上,国家从上到下,政府、评价部门与企业有制订过一些安全责任体系框架,但是大多仅仅停留在表面工作上,很少发现有百分之百落实的情况。电力企业业中,领导忙于业务,监管人员忙于事务,企业员工忙于劳务,没有把时间精力花费在安全管理体系工作的研究上来,更没有主动请缨对过往类似事故原因进行分析调查,即使是调查,也仅仅只是对表面直接原因进行整理,没有对深层次的原因进行发掘,安全生产工作的开展不能胸有成竹,对各项规定不能烂熟于心,难于实现安全底层工作的开展与指导。
三、安全管理费用相对不足
许多电力企业在运行之前往往不会考虑安全投入成本,而是把安全专项资金和安全投入资金以最低消耗作为企业资本运营的最佳投资方法,孰不知安全投入成本不足将会直接导致安全监管无法正常开展,各项预警和预防体系不能发挥功效,还会使得我国电力企业安全理论的研究不能满足电力企业事故发生的理论安全需求。
例如某电力公司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劳动保护用品质量差或者根本就无任何防护用品。如:在维修设备时,用气泵拆卸或紧固螺栓时,气泵过粗过大,气泵在使用中飞速旋转,工人在使用中没有任何防护用品,当较大螺母用气泵拆卸到一半时,螺母就会飞出,砸到工人身上,后果极为严重。
有些情况是安全防范设施存在,但未能有效利用,仍有事故不断发生。原因是安全教育培训力度不够。每年企业虽会举行各种各样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但实际工作时与培训要求时相差甚远。其最主要原因是大多数安全教育培训都走是过场,虽然钱也花了,工作也做了,但起不到实际应有的作用。尤其是考试未能严格要求,很多企业员工作弊抄袭,安全知识未能牢记在心。因此,实效性很差。其次,电力企业基层生产人员与中层以上管理人员相比,培训甚少,企业并没有提高全体职工的安全防范意识和安全操作技能。再次,个别企业自培自训,完全依靠个人经验进行安全教育,导致培训体系不完整,很多问题不能给出科学合理解释,导致受培训员工对培训不重视,不信任,安全培训工作的开展虎头蛇尾,作用难以凑效。
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它需要多个部门分支系统的紧密配合,才能发挥实效。企业的各个部门都要对安全生产工作高度重视,努力加强电力企业企业生产工作中的安全意识,落实主体责任,促进安全发展。同样,安全管理人员职责必须不偏不废,相互补充,抓好抓牢安全生产管理各个方面的工作,才能保证我国电力企业安全生产顺利进行。 四、安全管理体系构建配套措施
我国电力企业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与发展是一个不断创新发展和推进实施的动态过程,要健全我国电力企业安全管理体系,使安全工作达到一个新的水平,必须做好我国电力企业安全管理体系构建的加强措施。
(一)突出安全监察体制程序化、制度化、法律化
安全监察要做好日常监察化工作,对于现场管理监察,事故发生调查监察以及职业危害检测监察等等,这些工作涉及到安全的公正性,具有深重要的意义,首先对对安全的事故分析调查,找专家评价等,事关安全的各项指标都要纳入到监察体系范围中来,对安全员,安全班长,安全主任,安全总监,安全副总等都要责其各司其职,发挥好岗位作用。再次,努力融入到组织中来,通过组织使得安全工作产生应有的巨大功效。使安全监督更加有效,安全检查更加彻底,是的安全管理步入科学化、信息化、系统化、一体化、现代化。
(二)建立电力企业安全管理信息化监控系统
我国电力企业安全管理体系存在着庞杂性,以及不能及时愈发性,不明确性和不精准性,以过往经验为主要指导的旧的安全管理体系已经难以迎合现在的安全状况形式,这就要求我们需要建立和使用好安全事故数据库,认真努力开发当代事故原因数字化分析系统,同时也能对未来事故的各项指标因素下可以综合预测发生可能性的数字化电力软件,把电子计算机的使用引入到安全智能领导上面来,掌握信息安全指标,强化安全生产工作。一套完整的电力企业监控系统不仅要包括对重大危险源的辨识、预测、评价、控制与防治等技术监控,还应该包括对特别重大事故的类似分析研究与风险分析监控研究。
(三)安全技术创新
加强国家电力企业安全技术创新,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方法达到设备现代化与高度集约化生产,减少员工用人成本,降低事故发生概率,努力推动我国新技术的发展与拓展,做好理论创新,技术创新,科技创新,依靠强大的现代化安全管理手段集中实现好我国电力企业的高效率化、规模化和密集建设化生产。持续引入新的技术方法水平、新的设施设备,极大地提高我国电力企业井下设备的使用水平与作业能力。
(四)加强安全奖惩,努力营造安全环境氛围
加强安全激励体制的有效落实,必须从两个方面对其进行奖励,一个是思想方面,一个是奖金方面。安全绩效考核要直接跟着两块挂钩,很多企业都以物质为辅,精神为主的激励方式,例如授予“安全生产先进文明工作者”或者是“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但也有极少数矿企进行物资奖金激励的方式,因此合理使用安全激励方法,采取金条加棒子的物质激励和职位级别获得提升的精神激励,两者互为补充,相互促进,从而最大限度地挖掘员工的内部潜能和提升员工工作生产积极性。
(五)改革安全战略思维
我国电力企业安全管理必须抓好安全战略管理,我们必须在安全战略上藐视敌人,安全战术上重视敌人,安全战略管理分为长期规要,中长期规要,中期规要,短期规要,近期规要等。战略管理的基本核心在于实现好安全管理目标。安全管理目标顾名思义就是求安全,防止危险发生,杜绝灾害的产生,以安全为最终目的;环境管理目标为系统周围环境平衡化,不失衡,无有危险源和重大隐患,安全环境一片和谐与祥和;行为管理目标就是管住自己的行为,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都要熟于心,烂于心。做到不伤害自己同时也不能伤害别人。促进我国电力企业安全管理发生质变,重“产”目标变为重“人”目标,在管理职能的调整上,安全管理享有更高的权利,单独直线式划分管理,谋划矿企员工幸福安全一体化,把安全看作幸福的基石,将幸福作为安全的归宿,如此才是安全管理体系对企业、对国家最大的益处。
参考文献
[1]薛玉峰.再探发电厂本质安全管理[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S2)
[2]薛玉峰.发电厂本质安全管理探索[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S2)
[3]闵聿华.作业环境本质安全管理工作初探[J].电力安全技术.2014(09)
[4]黄幼茹.坚持不懈地打造本质安全型电力企业第4讲发电企业本质安全管理体系[J].电力安全技术.2013(04)
[5]黄幼茹.坚持不懈地打造本质安全型电力企业第5讲发电企业本质安全管理体系[J].电力安全技术.20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