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曾在学校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每当我在校门口值班,有百分之七八十的孩子都主动问好,可是在我调入这所学校的五年里,没有一个孩子在校外遇到我而主动打招呼的。
一次和同事谈起孩子的教育问题,同事说,自己的孩子在家里什么事都不干,可是在学校,几乎每件事情都抢着干。其他同事听后都笑了,表示自己的孩子也是如此。
一位从事校外教育培训的老师说他以前在学校工作时从不备课,不布置回家作业,虽然在学校考核中经常垫底,可是学生成绩却在年级中保持领先。因为常年考评不佳,职务晋升和评先评优“没戏”,他干脆辞职下海,办起了培训学校。如今功成名就,很多孩子慕名前来求学。
由此可见,我们的教育评价有时太过关注一些显性因素。这当然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教育是复杂的,有些因素是看不着摸不到的,还有些看到摸到的并不一定是“真相”。
因此,教育需引进隐性的评价。这里所谓的隐性评价,就评价内容而言,是指对隐形内容的评价。这些隐性内容可以是一些无法显现的内容,例如潜隐性知识。也可以是一些无法评价的内容,例如还没有明确的评价标准的内容。有时我们往往把一些评价做得过于简单。我们把评价一名学生是否礼貌,定位为是否主动向老师问好。这样的评价会造成孩子们的简单操作、被动行为,甚至会产生副作用。有的孩子问好的话中没有诚意,有的孩子只是聊以应付,还有的孩子认为只要在校内向老师问好就可以了,校外大可以假装不认识。其实,教育学生懂礼貌不能仅关注学生行为,更重要的是要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向老师问好,不仅要听孩子说出来,还要听孩子是怎样想的,是否心甘情愿,这样才能评价学生是否尊敬师长。
在电影《叫我第一名》中,主人公患上了妥瑞症,在应聘学校的过程中遭到了很多校长的拒绝。但是有一位校长问他:“你要当怎样的老师?”他回答道:“就算学生与众不同,也要给他们与众不同的机会。”校长从中看到了他乐观的精神和对儿童教育的热爱之情,最后同意他到学校任教。主人公也不负厚望,最终获得了全美年度最佳教师的荣誉。由此可见,对一些隐性内容,我们可以用比较“隐晦”的问题,从多方面进行评价,有时反而能得出相对真实的评价。
而从评价形式看,隐性评价是指采用比较不明显的方式进行评价。这样的评价不被对象所知晓,有时能够得出相对正确的判断。教育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有些教师抱怨,在某些荣誉评定中,往往集中于教师的论文发表方面,好像判断一个教师是否优秀,不是看平时的工作,主要看教师的论文写作水平。对于学生的评价也一样,判断一名孩子是否优秀,主要看他能否在主学科考试中出类拔萃,能否遵从学校纪律。于是孩子们在学校表现得很乖,可是一到家里就判若两人了。其实如果我们换一种方式,可能看到他们真实的一面。特级教师于漪曾说,当初她评特级教师的时候,是一个专家团队专门来到她的教室,看她是怎样上课、备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的。这样整整折腾了一个礼拜,经过全面的评议,才给予了她这个荣誉。美国最佳教师雷夫在谈起自己获奖的情况时说道,有几天他经常发现一个陌生人在校外,拿一个记录本在作笔记,并且询问相关的老师和学生。后来他才知道,这是评委之一。正是这种当事人不知情的评价方式,才能做出相对全面公正的评价,并得到大家的认同。
笔者认为,隐性评价要求我们有一颗阅读孩子的心。有时孩子的心需要我们去品读,去认同,去理解。记得有一次,我在教学中让孩子欣赏悉尼歌剧院这个建筑,蔚蓝的大海和几片白帆形状的大楼让孩子们惊叹不已。这时后排一只手作举起状,而他竟然是从不举手的张同学,他的答案也令人惊奇:“我好像听到了歌剧的声音!”孩子们感到不屑,发出嘘声,这让张同学涨红了脸。我知道,一个半大的孩子最遭受不起的就是班级同学的轻视了。再说,他今天能够举手,这是多么难得的事,此时如果再受挫折,可能就会彻底打击他的自信心了。该怎么办呢?我来不及犹豫,说:“有一位著名的画家曾经说过,‘建筑是凝固的音乐’。今天你也说了相同的话,了不起!”同学们的眼光有些异样了,仿佛张同学和画家站到了相同的高度。此时,看到部分同学还是有些将信将疑,我就仿照悉尼歌剧院的形状画了三道弧线,形成了三个不同的节奏线。“让我们一起唱一唱吧!”我提议道。同学们的声音由低而高,由散乱而整齐,真是奇妙!《欢乐颂》的曲调在教室里回荡起来。壮丽的色彩,崇高的美感,音乐和画面相互协调,仿佛间我们感到建筑物在旋转,上升,一种伟大的感觉油然而生。课后,我由衷地说,“你的艺术感觉很敏锐!”在孩子们羡慕的眼神中,我看到了这位孩子的自信。
隐性评价要求我们运用好评价技巧。好的评价能够在关键时刻,用看似不经意的只言片语改变孩子的一生。它所起到的作用有时比丰厚的物质奖励,或刻意的全班表扬也要好上一千倍。记得那是一个放学的时间,我和几位老师去开会,经过我所教的班级。看到几个孩子正在出黑板报,其中画插图的学生正是班中的后进生王某。一位老师用明褒实贬的口气说:“看不出,王某的画还不错啊!”我看到他的笔停了一下,知道孩子听到了。于是我说:“可不是!他可是我的得意门生啊!”“不错不错!”老师们寒暄着走了过去。若干年后,王某成为了一名中学美术教师。有一次他来看我,说,那一天老师们的对话给了他很大的触动,从此以后他再也不敢马虎学习了,因为自己是老师的得意门生,可不能丢脸啊!听到这里,我忽然有所感悟,有时候某些看似不正规的评价,夸张的语言,产生的效果可能更好。我们有不少表扬学生的行为,有的是在全校大会上,有的印在精美的奖状上面,但这样的评价有时太正规了,反而难以起到明显的作用。
作为教育者,对孩子的评价要从全面的角度,既要看到显性一面,也要看到隐形一面。记得一天下暴雨,顷刻间学校门口一片“汪洋大海”,正值放学时间,很多孩子都只能趟着水塘回家。这时我看到一个胖乎乎的身影,在水中玩得不亦乐乎,仔细一辨别,居然是班中最顽皮的小皮。他若无其事地踩着水,还不时从水中掏出一些东西。我想他肯定又干坏事了,于是三步并作两步走了过去。走近一看,我的脸红了:小皮居然从周围搬来了砖块,放在了低洼处。见此情状,一些低年级的小朋友顺势就踩着砖块回家了。我感动了,这么多路过的学生都没有做的事情,一个平常在我眼中的“皮”孩子却做到了。我很想狠狠地在班中表扬他一番。看着他忙碌的身影,我的思绪一下子又滑向了远方。他认识到自己所做的事情的意义吗?也许不知道。就像他有时欺负同学,也仅仅是因为好玩一样。如果我夸大他做的这件事情的价值,可能孩子会产生不好意思的情绪,再也不敢这样玩了。我们教育的意义,就在于让孩子发现,哪些“玩”是好的,哪些“玩”是不好的。后来,我对他的教育彻底改变了方针,他做了坏事,当然是“玩”错了,需要接受批评。做了好事,当然是“玩”对了,应该加以表扬。小皮就在这种看似无意的批评和表扬中,学会了正确选择。
当然,隐性评价的“隐”是相对的,还需要和显性评价结合起来,如此才能评得其所。
(作者单位:苏州市吴江区盛
泽实验小学 江苏苏州 215228)
责任编辑 余志权
一次和同事谈起孩子的教育问题,同事说,自己的孩子在家里什么事都不干,可是在学校,几乎每件事情都抢着干。其他同事听后都笑了,表示自己的孩子也是如此。
一位从事校外教育培训的老师说他以前在学校工作时从不备课,不布置回家作业,虽然在学校考核中经常垫底,可是学生成绩却在年级中保持领先。因为常年考评不佳,职务晋升和评先评优“没戏”,他干脆辞职下海,办起了培训学校。如今功成名就,很多孩子慕名前来求学。
由此可见,我们的教育评价有时太过关注一些显性因素。这当然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教育是复杂的,有些因素是看不着摸不到的,还有些看到摸到的并不一定是“真相”。
因此,教育需引进隐性的评价。这里所谓的隐性评价,就评价内容而言,是指对隐形内容的评价。这些隐性内容可以是一些无法显现的内容,例如潜隐性知识。也可以是一些无法评价的内容,例如还没有明确的评价标准的内容。有时我们往往把一些评价做得过于简单。我们把评价一名学生是否礼貌,定位为是否主动向老师问好。这样的评价会造成孩子们的简单操作、被动行为,甚至会产生副作用。有的孩子问好的话中没有诚意,有的孩子只是聊以应付,还有的孩子认为只要在校内向老师问好就可以了,校外大可以假装不认识。其实,教育学生懂礼貌不能仅关注学生行为,更重要的是要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向老师问好,不仅要听孩子说出来,还要听孩子是怎样想的,是否心甘情愿,这样才能评价学生是否尊敬师长。
在电影《叫我第一名》中,主人公患上了妥瑞症,在应聘学校的过程中遭到了很多校长的拒绝。但是有一位校长问他:“你要当怎样的老师?”他回答道:“就算学生与众不同,也要给他们与众不同的机会。”校长从中看到了他乐观的精神和对儿童教育的热爱之情,最后同意他到学校任教。主人公也不负厚望,最终获得了全美年度最佳教师的荣誉。由此可见,对一些隐性内容,我们可以用比较“隐晦”的问题,从多方面进行评价,有时反而能得出相对真实的评价。
而从评价形式看,隐性评价是指采用比较不明显的方式进行评价。这样的评价不被对象所知晓,有时能够得出相对正确的判断。教育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有些教师抱怨,在某些荣誉评定中,往往集中于教师的论文发表方面,好像判断一个教师是否优秀,不是看平时的工作,主要看教师的论文写作水平。对于学生的评价也一样,判断一名孩子是否优秀,主要看他能否在主学科考试中出类拔萃,能否遵从学校纪律。于是孩子们在学校表现得很乖,可是一到家里就判若两人了。其实如果我们换一种方式,可能看到他们真实的一面。特级教师于漪曾说,当初她评特级教师的时候,是一个专家团队专门来到她的教室,看她是怎样上课、备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的。这样整整折腾了一个礼拜,经过全面的评议,才给予了她这个荣誉。美国最佳教师雷夫在谈起自己获奖的情况时说道,有几天他经常发现一个陌生人在校外,拿一个记录本在作笔记,并且询问相关的老师和学生。后来他才知道,这是评委之一。正是这种当事人不知情的评价方式,才能做出相对全面公正的评价,并得到大家的认同。
笔者认为,隐性评价要求我们有一颗阅读孩子的心。有时孩子的心需要我们去品读,去认同,去理解。记得有一次,我在教学中让孩子欣赏悉尼歌剧院这个建筑,蔚蓝的大海和几片白帆形状的大楼让孩子们惊叹不已。这时后排一只手作举起状,而他竟然是从不举手的张同学,他的答案也令人惊奇:“我好像听到了歌剧的声音!”孩子们感到不屑,发出嘘声,这让张同学涨红了脸。我知道,一个半大的孩子最遭受不起的就是班级同学的轻视了。再说,他今天能够举手,这是多么难得的事,此时如果再受挫折,可能就会彻底打击他的自信心了。该怎么办呢?我来不及犹豫,说:“有一位著名的画家曾经说过,‘建筑是凝固的音乐’。今天你也说了相同的话,了不起!”同学们的眼光有些异样了,仿佛张同学和画家站到了相同的高度。此时,看到部分同学还是有些将信将疑,我就仿照悉尼歌剧院的形状画了三道弧线,形成了三个不同的节奏线。“让我们一起唱一唱吧!”我提议道。同学们的声音由低而高,由散乱而整齐,真是奇妙!《欢乐颂》的曲调在教室里回荡起来。壮丽的色彩,崇高的美感,音乐和画面相互协调,仿佛间我们感到建筑物在旋转,上升,一种伟大的感觉油然而生。课后,我由衷地说,“你的艺术感觉很敏锐!”在孩子们羡慕的眼神中,我看到了这位孩子的自信。
隐性评价要求我们运用好评价技巧。好的评价能够在关键时刻,用看似不经意的只言片语改变孩子的一生。它所起到的作用有时比丰厚的物质奖励,或刻意的全班表扬也要好上一千倍。记得那是一个放学的时间,我和几位老师去开会,经过我所教的班级。看到几个孩子正在出黑板报,其中画插图的学生正是班中的后进生王某。一位老师用明褒实贬的口气说:“看不出,王某的画还不错啊!”我看到他的笔停了一下,知道孩子听到了。于是我说:“可不是!他可是我的得意门生啊!”“不错不错!”老师们寒暄着走了过去。若干年后,王某成为了一名中学美术教师。有一次他来看我,说,那一天老师们的对话给了他很大的触动,从此以后他再也不敢马虎学习了,因为自己是老师的得意门生,可不能丢脸啊!听到这里,我忽然有所感悟,有时候某些看似不正规的评价,夸张的语言,产生的效果可能更好。我们有不少表扬学生的行为,有的是在全校大会上,有的印在精美的奖状上面,但这样的评价有时太正规了,反而难以起到明显的作用。
作为教育者,对孩子的评价要从全面的角度,既要看到显性一面,也要看到隐形一面。记得一天下暴雨,顷刻间学校门口一片“汪洋大海”,正值放学时间,很多孩子都只能趟着水塘回家。这时我看到一个胖乎乎的身影,在水中玩得不亦乐乎,仔细一辨别,居然是班中最顽皮的小皮。他若无其事地踩着水,还不时从水中掏出一些东西。我想他肯定又干坏事了,于是三步并作两步走了过去。走近一看,我的脸红了:小皮居然从周围搬来了砖块,放在了低洼处。见此情状,一些低年级的小朋友顺势就踩着砖块回家了。我感动了,这么多路过的学生都没有做的事情,一个平常在我眼中的“皮”孩子却做到了。我很想狠狠地在班中表扬他一番。看着他忙碌的身影,我的思绪一下子又滑向了远方。他认识到自己所做的事情的意义吗?也许不知道。就像他有时欺负同学,也仅仅是因为好玩一样。如果我夸大他做的这件事情的价值,可能孩子会产生不好意思的情绪,再也不敢这样玩了。我们教育的意义,就在于让孩子发现,哪些“玩”是好的,哪些“玩”是不好的。后来,我对他的教育彻底改变了方针,他做了坏事,当然是“玩”错了,需要接受批评。做了好事,当然是“玩”对了,应该加以表扬。小皮就在这种看似无意的批评和表扬中,学会了正确选择。
当然,隐性评价的“隐”是相对的,还需要和显性评价结合起来,如此才能评得其所。
(作者单位:苏州市吴江区盛
泽实验小学 江苏苏州 215228)
责任编辑 余志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