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的特殊与非特殊内涵(下)

来源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agra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四、何为审美和谐现 在我们来考察音乐中的审美和谐的构想。和谐的思想在广义上贯穿整个艺术史,也贯穿音乐艺术史。柏拉图甚至将和谐列于善之前:“善--很美,但是没有和谐也就没有任何美。”文艺复兴时期的理论家阿尔贝蒂∞将和谐提升为美的前提条件:“如果说有什么比美的完整面貌更加神奇耀眼的话,那就是和谐,它无疑是所有魅力和美丽的源泉。”
其他文献
音乐史采用一套特殊的方法与方法论重建音乐的过去,它使用大量不同来源和内容的既有材料。音乐是一种稍纵即逝的艺术,且通常不会以最初的声响表达形式被存留和记录。我们手头通常有书写记谱、文学作品、诗歌和图像所呈现的资料,这些资料通常零散地保存在不同的文化及社会环境中,我们在其语境下以不同的角度来捕捉音乐事件。这就意味着想要重建音乐,我们不得不提出许多假设和推测,在我们的脑海中(以我们的音乐视角和声音投射)建构音乐假定的特征和意义,并且接受音乐保持着的形式。
“阿图西一蒙特威尔第”之争这一历史事件(1598—1608)在西方音乐历史上曾引发激烈的争论,在对争论背景、过程,以及攻辩双方主要观点的考察与梳理的过程中,试图客观呈现事件的始末;并通过对当代评论的分析和审视,展现争论双方对“现代”一词在理解和使用上的分歧,以及美学理念的差异。同时,从更广阔的社会文化层面进行考察,这一争论似乎还与商业利益(出版社之间的竞争)、宗教压力(来自天主教会对世俗的压力)、社会秩序,乃至对性别和性观念的新的态度等有着密切关联。
把音乐表演作为“阐释”的观念在19世纪40年代之前是不存在的,然而我们总是不加思索地使用这个词作为对过去任何时期音乐享有特权的表演的同义语。追寻这一隐喻的历史和史前背景以及它的用法,不仅可以显现那些被它遮蔽的更丰富多彩的过去音乐的创造模式,也可以阐明当下“复古主义”音乐表演的关学困境。这个隐喻的局限启示我们“超越阐释”,去理解音乐表演中更偏重于经验和直觉的观念。‘
舞者通过夸张、极端的动作召唤祖先。祖先们漫长而神秘的仪式,净化了大地,使之在随后献祭被选中的少女及其献祭的舞蹈后焕发出春日的生机。这些极度紧张的运动总使我想到米开朗基罗那些巨大的人物画像(西斯廷教堂穹顶壁画《最后的审判》),安东尼·布代勒雕塑的赫拉克勒斯(《带弓的男人》),《创世纪》及古老传说中的巨人(瓦格纳也在《莱茵的黄金》中提及他们),还有——(为什么不提及呢?)——那些史前的巨兽。
第八届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2012年10月30日在云南昆明揭晓。本届评选的范围为2010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之间公开出版发行的文艺评论著作和在报纸、杂志、图书上公开发表的文艺评论文章,涵盖文学、戏剧、电影、音乐、关术、曲艺、舞蹈、民间文艺、摄影、书法、杂技、电视12个艺术门类。
期刊
在西方概念中,民主宪政的前提是民主必须通过选举和演讲,存在于国家机关之外。而中国的宪政理论家则开始阐述另一种截然不同的观点:民主宪政的前提,也可以是民主通过集体代议制决策,存在于国家机关和政治机器之内。最近,胡鞍钢就围绕集体领导制,阐述了一种社会主义民主理论。本文讨论了胡鞍钢的理论及其为中国共产党在中国政治体制中的作用所做的辩护。重点关注集体行动与民主理论的结合,其前提是如何演变的,而且是如何应用于中国当代体制的运行中的。围绕集体领导制的发展,旨在将中国共产党内部民主结构加以理论化,并由此进一步将中国政府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界的史料建设早已硕果累累,但具体到科幻文学,则相关史料远未得到充分清理,凭借坚实的史料基础别开生面的研究更是不多见。从史料学的视角考察与科幻文学有关的学术资源和成果,或可为从事中国科幻研究的学界同仁提供一点线索和参考。本文将中国科幻文学史分为清末民初、民国中后期、十七年时期、黄金时代、新时期等五个阶段。在逐一考察和评析了各阶段的史料状况、搜集整理工作以及相关研究的进展之后,我们发现,目前每个阶段的史料整理都存在严重不足。今后应以书目、作品选、研究资料为核心,切实推进史料建设,为中国科幻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