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分析了“卓越工程师”认证在地方性普通本科院校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意义,以工程专业认证的角度科学剖析了现阶段电气工程专业实验教学环节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从人才培养理念、培养模式、校企互动、教师素质、教学环节等多方面进行阐述,围绕构建区域特色的教学体系进行了研究和探讨,以期能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工程认证电气工程实验教学
一、引言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是国家教育部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项目,也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对促进高等教育面向社会需求培养人才,全面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和引导。
地方性普通本科院校是指的地市级别行政区域的普通本科院校,根据相关统计数据,这样的学校全国共有近300所,占比35%,覆盖了全国近70%的地级行政区域,与地方产业和社会经济发展联系密切,其办学水平直接影响到该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与众多重点及省会中心城市高校相比,地方性普通本科院校由于受到地理条件、区域经济、师资力量、教学设施、生源质量等限制,大多整体实力偏弱。如何完成“卓越工程师”工程认证,已经成为摆在地方院校面前一个亟需解决的课题。
随着我国社会迈入工业信息化时代,国家电力、能源行业及其相关的产业链中对复合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需要这些人才既掌握扎实理论知识又具有丰富实践操作能力。因此,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地方性本科院校如何培养出符合时代需求的电气工程专业人才已经成为新的挑战。
本文分析了“卓越工程师”认证在地方性普通本科院校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意义,以工程专业认证的角度科学剖析了现阶段电气工程专业实验教学环节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从人才培养理念、培养模式、校企互动、教师素质、教学环节等多方面进行阐述,围绕构建区域特色的教学体系进行了研究和探讨,旨在为后续研究者提供新的思路。
二、地方性普通高等院校开展“卓越计划”工程认证的必要性
“卓越计划”工程认证的要求已经逐步成为当今工科类专业教育的质量高低的衡量标准,不论是985、211高校还是民办职业技术院校,都在全力推广“卓越计划”。地方性本科院校唯一占领这一工程教育的制高点,发挥出体现区域特色的工程教学辐射能力,才能在强手如云的高校竞争环境中觅得一席之地。电气工程专业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旨在将地方性普通本科院校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达到或者优于认证水平要求。为了满足工程认证的条件要求,需要在电气工程专业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培养方案设置、实验仪器设备配置、学生学科竞赛以及毕业生源质量等方面展开工作。同时还强调发挥出地方院校电气工程专业的专业特色与地域特色,以期破解多校专业单一化趋同性这一难题。限于专业建设时间不长、地域分布不均匀等方面的不足,多数地方院校电气工程专业在实验教学、实验室配置、师资队伍等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与短板,通过面向“卓越计划”工程认证的教育环境建设,可以将这些不足与短板及时弥补。因此,充分利用开展工程认证的时代契机,压缩高校发展的地方性不平衡,本科院校开展工程认证教育具有现实必要性。
三、剖析现阶段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一)校内实验教学环节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国内多数院校的电气工程专业不论在实验教学形式上还是传统教学模式上,都很难紧跟产业技术要求。多数实验教学还是照本宣科的模式,开展的多数是一些验证性的实验教学项目。他们的实验教学基本上保持原有的教学内容和模式,没有地方院校电气工程专业的特色发展。所培养的学生实践操作水平技能较低,难以适应电力系统行业的基本要求。缺乏了工程专业认证的驱动,这些学校的教学课程设定后就更新较慢,同一课程的实验项目一做就是10多年,无法紧跟时代脚步,实验教学内容滞后于科技发展的潮流。由此可见,现阶段的实验教学距离工程认证下的实验教学最终目标有很大差距。
(二)工程实践训练环节
不同于普通义务教育,大学阶段的电气工程教学的展开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与师资力量的投入。一方面,要保持实践设备的时代先进性;另一方面,又要维持实践教学师资力量的优越性。正是这两个基本要求,拉开了地方性普通本科院校电气工程专业与985、211高校的差距。随着高校扩招规模的增加,相关实验教学所用的设备仪器长期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在数量上也会出现供不应求的困局。没有雄厚的地方政府财政支持,地方性普通本科院校很难在实验教学设备仪器配置上做到及时更新。缺乏了硬件支撑,工程实践就难以优质保障电气工程人才的培养。
(三)实验教学考核环节
电气工程专业的教学考核制度直接决定着实验教学的开展。前面分析的目前地方院校面临的在实验教学模式上的困境,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就是教学考核制度方面的设置不够完善,不够健全。多数考核注重的还是一些表面因素,工程素质的考核就难以落到实处。他们在实验教学内容设置上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存在一定的偏差,也使得考核制度在设置上更注重于专业理论知识和教学,对于实践操作的考核细节难以逐一落实。实验考核制度必须进行全方位的改革与创新,才能紧跟新时代的要求,逐步适应工程教育认证的大环境。
(四)师资队伍建设环节
“重理论,轻实践”一直是影响工程认证师资队伍培养的顽疾。受限于地域条件,地方性普通本科院校很难吸引一流的人才落脚,如何破解这一难题是当前多数地方性本科院校共同面临的问题。纵观现状,在地方性普通本科院校电气工程教学的师资队伍中,同时具备实验理论知识和工程实践操作技能的教师严重匮乏,优秀的师资力量亟需大力充實。 四、工程认证背景下电气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改革研究
国家大力推进工程认证教育已是大势所趋,地方性普通院校需要更加重视工程教育服务国家发展战略,更加密切联系工业界,重视学生综合工程素质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要完成上述目标,针对前面分析出的问题所在,笔者认为地方性普通本科院校需要努力做好以下4点:
1.加强实验设备仪器配置,实现教育-工业界的无缝结合
首先,要以实际实践环境为基础,理论知识为辅,按照工程认证的课程设置要求,及时配置满足工程认证需求的设备仪器。为此,就要对现有的知识结构与培养方案进行梳理重构,突出体现行业发展的新要求。围绕工程认证,大力度改革、完善学校在教学资源的配置,在资金配置上必须有政策性倾向,这样才能使得在教学配置上满足教学基本要求。
2.健全学校实验教学体制,切实响应工程教育服务国家的发展战略
在设置电气工程专业课程、定制学生培养方案时,要从国家和社会对此专业人才的需求进行分析,时刻以学生为主体,切实解决学生的就业现实问题。按照既定的培养方案,在教育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上的勇敢突破、善于创新与改变。在工程认证的背景下,重点强调实践教学的必要性,处处围绕工程认证这一核心思想,确保学生能够满足以后的工作需求。
3.完善教学考核制度,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工程认证背景下,就要改变教学考核制度的设置旨在监督检查学生的学习状况这一不足。衡量电气工程专业的学生的知识技能水平,一方面要抓住理论知识考核这一基本点不放松,同时要突出加强实践操作能力的考核力度,加强学生工程师素质能力的考核,考核的形式可以多元化。教师既可以在课堂结束马上进行针对性的单元考核,也可以开展阶段性学生自主学习的考核,教师布置课题,学生查阅资料完成实践要求并进行考核,保留期末的课程考核。这样的设置,既可以实时动态监督学生学习过程,又可以系统全面地评价一个学生在某一课程上最终的学习成果。
4.引进复合型师资力量,弥补产业需求与教育内容的差异
卓越工程师工程认证的需要以理论教学体系为依据,突出工程师素质的培养为核心。教学过程要以实践教学体系为载体,这就需要完善的师资配备为后盾。师资队伍的专业知识和综合水平直接决定了一个学校教学水平的高低。通过引进高质量人才、联合企业生产活动培育现有师资等措施才能保证学校的教育质量。另外,学校应该制定有针对性的人才引进政策吸引电气工程专业高质量人才参与教学活动,通过柔性引进的方式,让这些优秀的师资队伍愿意去带动教学实践工作。现有教师还应该自主地提升自身的专业学识,积极参与到企业的生产活动中,逐步形成与时俱进的教学现代化发展模式。安排教师到相关领域中的企业单位中进行培训,校企联动培育师资力量。与时俱进,是地方本科院校电气工程专业实验教学发展的宗旨,也是地方本科院校电气工程专业办出地方特色的唯一出路。本文中提出的一系列改革方案需要真正落实到各个教学实践中,只有这样才能相应工程认证要求,培养出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为地方性本科院校电气工程专业的发展打开一片新天地。
参考文献:
[1]姚勇,李丽娜.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与研究.教育教学论坛,2016,(03):16.
[2]王亚飞,李学华.基于个性化培养的“卓越计划”工程实践教学模式.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6,(05):15.
[3]李玲,闫毅志.电气工程机自动化专业开放式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创新.中国电力教育,2011,(21).
[4]章广清,高亮,罗萍萍,江玉蓉.工程认证背景下电气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改革研究.教育教学论坛,2017,(04):05.
本文受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Y201635569)資助。
【关键词】工程认证电气工程实验教学
一、引言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是国家教育部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项目,也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对促进高等教育面向社会需求培养人才,全面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和引导。
地方性普通本科院校是指的地市级别行政区域的普通本科院校,根据相关统计数据,这样的学校全国共有近300所,占比35%,覆盖了全国近70%的地级行政区域,与地方产业和社会经济发展联系密切,其办学水平直接影响到该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与众多重点及省会中心城市高校相比,地方性普通本科院校由于受到地理条件、区域经济、师资力量、教学设施、生源质量等限制,大多整体实力偏弱。如何完成“卓越工程师”工程认证,已经成为摆在地方院校面前一个亟需解决的课题。
随着我国社会迈入工业信息化时代,国家电力、能源行业及其相关的产业链中对复合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需要这些人才既掌握扎实理论知识又具有丰富实践操作能力。因此,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地方性本科院校如何培养出符合时代需求的电气工程专业人才已经成为新的挑战。
本文分析了“卓越工程师”认证在地方性普通本科院校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意义,以工程专业认证的角度科学剖析了现阶段电气工程专业实验教学环节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从人才培养理念、培养模式、校企互动、教师素质、教学环节等多方面进行阐述,围绕构建区域特色的教学体系进行了研究和探讨,旨在为后续研究者提供新的思路。
二、地方性普通高等院校开展“卓越计划”工程认证的必要性
“卓越计划”工程认证的要求已经逐步成为当今工科类专业教育的质量高低的衡量标准,不论是985、211高校还是民办职业技术院校,都在全力推广“卓越计划”。地方性本科院校唯一占领这一工程教育的制高点,发挥出体现区域特色的工程教学辐射能力,才能在强手如云的高校竞争环境中觅得一席之地。电气工程专业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旨在将地方性普通本科院校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达到或者优于认证水平要求。为了满足工程认证的条件要求,需要在电气工程专业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培养方案设置、实验仪器设备配置、学生学科竞赛以及毕业生源质量等方面展开工作。同时还强调发挥出地方院校电气工程专业的专业特色与地域特色,以期破解多校专业单一化趋同性这一难题。限于专业建设时间不长、地域分布不均匀等方面的不足,多数地方院校电气工程专业在实验教学、实验室配置、师资队伍等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与短板,通过面向“卓越计划”工程认证的教育环境建设,可以将这些不足与短板及时弥补。因此,充分利用开展工程认证的时代契机,压缩高校发展的地方性不平衡,本科院校开展工程认证教育具有现实必要性。
三、剖析现阶段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一)校内实验教学环节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国内多数院校的电气工程专业不论在实验教学形式上还是传统教学模式上,都很难紧跟产业技术要求。多数实验教学还是照本宣科的模式,开展的多数是一些验证性的实验教学项目。他们的实验教学基本上保持原有的教学内容和模式,没有地方院校电气工程专业的特色发展。所培养的学生实践操作水平技能较低,难以适应电力系统行业的基本要求。缺乏了工程专业认证的驱动,这些学校的教学课程设定后就更新较慢,同一课程的实验项目一做就是10多年,无法紧跟时代脚步,实验教学内容滞后于科技发展的潮流。由此可见,现阶段的实验教学距离工程认证下的实验教学最终目标有很大差距。
(二)工程实践训练环节
不同于普通义务教育,大学阶段的电气工程教学的展开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与师资力量的投入。一方面,要保持实践设备的时代先进性;另一方面,又要维持实践教学师资力量的优越性。正是这两个基本要求,拉开了地方性普通本科院校电气工程专业与985、211高校的差距。随着高校扩招规模的增加,相关实验教学所用的设备仪器长期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在数量上也会出现供不应求的困局。没有雄厚的地方政府财政支持,地方性普通本科院校很难在实验教学设备仪器配置上做到及时更新。缺乏了硬件支撑,工程实践就难以优质保障电气工程人才的培养。
(三)实验教学考核环节
电气工程专业的教学考核制度直接决定着实验教学的开展。前面分析的目前地方院校面临的在实验教学模式上的困境,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就是教学考核制度方面的设置不够完善,不够健全。多数考核注重的还是一些表面因素,工程素质的考核就难以落到实处。他们在实验教学内容设置上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存在一定的偏差,也使得考核制度在设置上更注重于专业理论知识和教学,对于实践操作的考核细节难以逐一落实。实验考核制度必须进行全方位的改革与创新,才能紧跟新时代的要求,逐步适应工程教育认证的大环境。
(四)师资队伍建设环节
“重理论,轻实践”一直是影响工程认证师资队伍培养的顽疾。受限于地域条件,地方性普通本科院校很难吸引一流的人才落脚,如何破解这一难题是当前多数地方性本科院校共同面临的问题。纵观现状,在地方性普通本科院校电气工程教学的师资队伍中,同时具备实验理论知识和工程实践操作技能的教师严重匮乏,优秀的师资力量亟需大力充實。 四、工程认证背景下电气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改革研究
国家大力推进工程认证教育已是大势所趋,地方性普通院校需要更加重视工程教育服务国家发展战略,更加密切联系工业界,重视学生综合工程素质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要完成上述目标,针对前面分析出的问题所在,笔者认为地方性普通本科院校需要努力做好以下4点:
1.加强实验设备仪器配置,实现教育-工业界的无缝结合
首先,要以实际实践环境为基础,理论知识为辅,按照工程认证的课程设置要求,及时配置满足工程认证需求的设备仪器。为此,就要对现有的知识结构与培养方案进行梳理重构,突出体现行业发展的新要求。围绕工程认证,大力度改革、完善学校在教学资源的配置,在资金配置上必须有政策性倾向,这样才能使得在教学配置上满足教学基本要求。
2.健全学校实验教学体制,切实响应工程教育服务国家的发展战略
在设置电气工程专业课程、定制学生培养方案时,要从国家和社会对此专业人才的需求进行分析,时刻以学生为主体,切实解决学生的就业现实问题。按照既定的培养方案,在教育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上的勇敢突破、善于创新与改变。在工程认证的背景下,重点强调实践教学的必要性,处处围绕工程认证这一核心思想,确保学生能够满足以后的工作需求。
3.完善教学考核制度,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工程认证背景下,就要改变教学考核制度的设置旨在监督检查学生的学习状况这一不足。衡量电气工程专业的学生的知识技能水平,一方面要抓住理论知识考核这一基本点不放松,同时要突出加强实践操作能力的考核力度,加强学生工程师素质能力的考核,考核的形式可以多元化。教师既可以在课堂结束马上进行针对性的单元考核,也可以开展阶段性学生自主学习的考核,教师布置课题,学生查阅资料完成实践要求并进行考核,保留期末的课程考核。这样的设置,既可以实时动态监督学生学习过程,又可以系统全面地评价一个学生在某一课程上最终的学习成果。
4.引进复合型师资力量,弥补产业需求与教育内容的差异
卓越工程师工程认证的需要以理论教学体系为依据,突出工程师素质的培养为核心。教学过程要以实践教学体系为载体,这就需要完善的师资配备为后盾。师资队伍的专业知识和综合水平直接决定了一个学校教学水平的高低。通过引进高质量人才、联合企业生产活动培育现有师资等措施才能保证学校的教育质量。另外,学校应该制定有针对性的人才引进政策吸引电气工程专业高质量人才参与教学活动,通过柔性引进的方式,让这些优秀的师资队伍愿意去带动教学实践工作。现有教师还应该自主地提升自身的专业学识,积极参与到企业的生产活动中,逐步形成与时俱进的教学现代化发展模式。安排教师到相关领域中的企业单位中进行培训,校企联动培育师资力量。与时俱进,是地方本科院校电气工程专业实验教学发展的宗旨,也是地方本科院校电气工程专业办出地方特色的唯一出路。本文中提出的一系列改革方案需要真正落实到各个教学实践中,只有这样才能相应工程认证要求,培养出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为地方性本科院校电气工程专业的发展打开一片新天地。
参考文献:
[1]姚勇,李丽娜.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与研究.教育教学论坛,2016,(03):16.
[2]王亚飞,李学华.基于个性化培养的“卓越计划”工程实践教学模式.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6,(05):15.
[3]李玲,闫毅志.电气工程机自动化专业开放式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创新.中国电力教育,2011,(21).
[4]章广清,高亮,罗萍萍,江玉蓉.工程认证背景下电气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改革研究.教育教学论坛,2017,(04):05.
本文受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Y201635569)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