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利用聚焦离子束技术将金属线栅结构加工到一个工作在1550 nm波段的标准单模光纤的端面。金属线栅选用的金属是金,周期为 200 nm,尺寸远小于入射光的波长。根据有效介质理论,通过金属线栅结构的透射光为偏振光。TE模式和TM模式的反射率对比度为13.7 dB,其对比度和灵敏度可满足弹光效应和法拉第磁光效应引起的偏振性变化的检测要求。基于金属线栅结构,得到了灵敏度为0.237 rad/N的压力传感器和灵敏度为0.06022°/A的电流传感器。
【机 构】
:
南京大学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固体微结构国家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93南京大学(苏州)高新技术研究院,江苏苏州215123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聚焦离子束技术将金属线栅结构加工到一个工作在1550 nm波段的标准单模光纤的端面。金属线栅选用的金属是金,周期为 200 nm,尺寸远小于入射光的波长。根据有效介质理论,通过金属线栅结构的透射光为偏振光。TE模式和TM模式的反射率对比度为13.7 dB,其对比度和灵敏度可满足弹光效应和法拉第磁光效应引起的偏振性变化的检测要求。基于金属线栅结构,得到了灵敏度为0.237 rad/N的压力传感器和灵敏度为0.06022°/A的电流传感器。
其他文献
Optical whispering gallery mode (WGM) microresonators have attracted great attention due to their remarkable properties such as extremely high quality factor, small mode volume, tight confinement of modes, and strong evanescent field. All these properties
搜集整理了大气粒子观测资料,运用米氏理论,从求解Mueller矩阵入手,计算并分析了可见光和红外波段大气体散射的偏振度特性。结果表明,大气体散射总体上为正偏振,前向散射不改变入射光的偏振状态,后向散射存在轻微的负偏振;大气线偏振度随散射角分布比较平滑,随着尺度参数的减小趋于瑞利散射的情况;散射尺度参数和粒子复折射指数是大气线偏振度的决定因子;在可见光与近红外波段,雾线偏振度随波长变化较小,随散射角呈“多峰”形式分布,在120°,140°和180°达到极大值;在红外波段,气溶胶线偏振度随波长变化较小,随散射
为提高测量设备无关量子密钥分配协议的性能,研究了基于多晶体指示源和脉冲位置调制的测量设备无关量子密钥分配协议。在多晶体指示源下,比较了有脉冲位置调制和无脉冲位置调制下测量设备无关量子密钥分配协议性能的优劣。仿真结果表明,引入脉冲位置调制可以提高该协议的密钥生成率并增大安全传输距离。并且,随着时隙的增加,密钥生成率逐渐提高,安全传输距离也逐渐增大。随后,进一步地分析了探测器在不同探测效率下,安全传输距离与密钥生成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探测器探测效率越高,密钥生成率越高,安全传输距离越长。
设计了一种大功率白光LED照明灯具的封装结构,通过有限元计算,分析其稳态工作下的温度场分布,并通过温度测试实验表明,器件上测试点温度76.0℃,散热器外壳温度71.0℃,误差分别为2.6%和2.3%,理论计算与实验结果基本吻合。在此基础上,结合灯具各构件的温度场分布与传热学原理,提出了一种新的散热封装结构,为大功率LED的散热优化方案提供了有效依据。
We demonstrate a configuration optimization process of an off-axis parabolic mirror to maximize the focused peak intensity based on a precise knowledge of the tight focusing properties by using a full vector-diffraction theory and obtain an optimum config
提出了一种高光谱Mueller矩阵成像(HMMI)方法,实现了空间、光谱和Mueller矩阵图像的同步一体化获取。详细讨论了高光谱Mueller矩阵成像的原理以及双折射干涉器剪切干涉成像过程,对偏振态发生器/偏振态分析器进行了联合优化设计,给出了系统的定标方法。为验证仪器的性能,在实验室对目标进行光谱Mueller矩阵成像,证明了利用所提方法快速获取光谱图像和Mueller矩阵图像的可行性。所提方法具有光谱分辨率高、偏振调制快等优点,为光谱Mueller矩阵成像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介绍了一种利用光栅的多缝衍射分光代替传统转角法的角度测量的微透镜焦距测量方法。平行光入射通过光栅后,由于光栅的衍射效应,在光栅后面将形成各级衍射光。通过测量光栅多缝衍射的±1级光斑和0级光斑的中心距,且由于光栅多缝衍射原理±1级和0级衍射光间的转角由光栅周期和测量光源的波长决定,可通过转角法测量焦距原理完成对微透镜焦距的测量。由于转角由系统参数决定,同时利用图像清晰度函数对光斑进行定焦,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用于微透镜焦距测量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由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测量效率和测量精度,同时可用于阵列数较多
We describe a new algorithm in a cost effective polarization division multiplexing (PDM) system. Without modifying the existing transmitter, receiver electronics, or softwares, we use a special optical scheme to demultiplex the signal multiplexed and imp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