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多媒体辅助教学具有传统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优势,能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注入了新的活力。但“一分为二”的思考,却也发现应用多媒体教学有利亦有弊。广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心理特点、教学内容、学生实际等诸多因素去综合考虑,趋利避弊,做到适量、适度、适当,才能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的目的。
【关键词】 多媒体 辅助教学 “冷”与“热” 趋利避弊
【中图分类号】 G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6(b)-0174-01
一代伟人毛泽东主张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问题,在《矛盾论》里提出了“对立统一”的认知规律。其实凡事有利就有弊。正所谓“弊兮利所依,利兮弊所伏”。随着现代化教育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利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已被中小学各科教师广泛应用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勿庸置疑,多媒体计算机辅助小学数学教学以它直观、形象、生动的演示功能,能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注入了新的活力,具有传统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优势。但在具体课堂的应用中,冷静地观察、对比,再回首传统教学,却也发现了一些值得深思的问题。
1 “热”了学习兴趣,“冷”了学习效果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引导学生对数学具有良好的兴趣和动机,在数学学习中获得快乐和享受,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但决不是那种表面上的热闹,形式上的为兴趣而兴趣的做法。例如,一位教师教学“连减”时,把例题设计成一段影像片:孙悟空大闹天宫,偷吃七仙女采摘的蟠桃,场面精彩,效果逼真,就似在看电视连续剧《西游记》一样。然后教师提出问题:“七仙女采摘的蟠桃还剩几个?”学生根据动画片直观地作出回答。课后我问学生这节课的学习内容,学生能把整个故事生动地复述出来,可问这节课学到什么,学生的回答却五花八门。整节课学生的兴趣是调动起来了,但教学效果如何,我却不敢恭维。
2 “热”了课件制作,“冷”了教材分析
小学数学教材是数学课程标准的具体化,是依据数学课程标准编写的系统地阐述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它是实现小学数学教育目标的重要工具,是这门学科进行教与学的主要材料,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教师备课,首先要认真分析、研读教材,在正确领会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设计课堂教学。因此,认真钻研教材是备好课、上好课的核心环节。然而,有些教师在备课(尤其是上公开课)时,却把主要精力花在了课件素材的收集与制作上,而且热衷于选择比较复杂的技术来制作,似乎只有这样才能反映其水平。实际上,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取决于软件的使用是否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否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否有利于课堂教学效果的改进。应该留出更多的时间钻研教材,领会编者意图,把课备得更充分些,这样就更能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
3 “热”了屏幕显示,“冷”了粉笔板书
计算机也与黑板一样是一种教学工具,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也只是一种教学手段。屏幕不能替代必要的板书,古老的黑板和粉笔依然有其独特的魅力。例如,一位教师教学“分数应用题的比较”时,将4道例题逐一出示在屏幕上,让学生解答,解答完后老师提问:“比较各题的解法有什么不同,思路上有什么相同点?”
由于屏幕上只留下了最后一题,老师在制作课件时又没有将这四道题放在一张片子上,学生一时无法将这四道题从整体上进行比较,老师只好又把课件从头放一遍。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对这四道题能在黑板上留下点痕迹,定会在学生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效果就会大不一样。
4 “热”了课件演示,“冷”了学具操作
尽管现代化教学手段有很多优势,但是它不能完全替代传统教学手段,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根据学科、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恰当地选择相应的教学手段,灵活运用,不能盲目地抛弃传统教学手段。对于那些不易被学生接受的教学内容,使用多媒体技术,就容易创设一种身临其境的教学情境,从而化难为易。但对那些在现实生活中易感知、通过直观演示就能轻易实现的教学内容,还是应该采用传统教学手段来完成教学任务。例如,一位教师教学“分米、厘米、毫米的认识”时,为了让学生建立1厘米的概念,用课件在屏幕上出示了一把放大的尺子图,借助课件演示任意放大,就会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一种错误的表象。教学时,可以借助传统教学手段,让学生在尺子上找出1厘米,再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1厘米有多长,用手比一比1厘米有多长,在纸上画出1厘米长的线段,举出生活中1厘米长的物体等,然后再用尺子去验证,1厘米的概念就会深深地印在学生的脑海中。
5 “热”了视听效果,“冷”了独立思考
有的教师认为,多媒体课件集声音、图象、文字等多种信息于一体,最大程度地满足了学生的视听等感官需要,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于是在课件中集中了大量声音、图象等信息,从导入新课到讲授新知,再到巩固练习,每个环节都运用多媒体。尤其是有些教师把界面色彩搞得纷繁复杂,以为这样就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其实反而使学生眼花缭乱,注意力被鲜艳的色彩所吸引,而忽略了课堂教学应着重掌握的知识,不利于学生独立思考。其实,我们完全可以先让学生运用学具自己动手剪一剪、拼一拼,想一想该怎样转化和推导。再组织全班学生交流,然后再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演示验证。如果学生通过剪拼,自己推导出了面积公式,便会获得一种强烈的成就感,同时又给学困生降低了思维的难度,从而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所进步。
总之,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利弊兼而有之。虽然多媒体具有形象、直观、生动,声、光、色、形兼备,动静有机结合等诸多优点,有利于优化教学效果。然而,课堂是动态的,学生是有个体差异的,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不是制胜法宝,多媒体技术也不可能是万能钥匙。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心理特点、教学内容、学生实际等诸多因素去综合考虑,趋利避弊,做到适量、适度、适当,从而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关键词】 多媒体 辅助教学 “冷”与“热” 趋利避弊
【中图分类号】 G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6(b)-0174-01
一代伟人毛泽东主张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问题,在《矛盾论》里提出了“对立统一”的认知规律。其实凡事有利就有弊。正所谓“弊兮利所依,利兮弊所伏”。随着现代化教育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利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已被中小学各科教师广泛应用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勿庸置疑,多媒体计算机辅助小学数学教学以它直观、形象、生动的演示功能,能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注入了新的活力,具有传统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优势。但在具体课堂的应用中,冷静地观察、对比,再回首传统教学,却也发现了一些值得深思的问题。
1 “热”了学习兴趣,“冷”了学习效果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引导学生对数学具有良好的兴趣和动机,在数学学习中获得快乐和享受,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但决不是那种表面上的热闹,形式上的为兴趣而兴趣的做法。例如,一位教师教学“连减”时,把例题设计成一段影像片:孙悟空大闹天宫,偷吃七仙女采摘的蟠桃,场面精彩,效果逼真,就似在看电视连续剧《西游记》一样。然后教师提出问题:“七仙女采摘的蟠桃还剩几个?”学生根据动画片直观地作出回答。课后我问学生这节课的学习内容,学生能把整个故事生动地复述出来,可问这节课学到什么,学生的回答却五花八门。整节课学生的兴趣是调动起来了,但教学效果如何,我却不敢恭维。
2 “热”了课件制作,“冷”了教材分析
小学数学教材是数学课程标准的具体化,是依据数学课程标准编写的系统地阐述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它是实现小学数学教育目标的重要工具,是这门学科进行教与学的主要材料,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教师备课,首先要认真分析、研读教材,在正确领会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设计课堂教学。因此,认真钻研教材是备好课、上好课的核心环节。然而,有些教师在备课(尤其是上公开课)时,却把主要精力花在了课件素材的收集与制作上,而且热衷于选择比较复杂的技术来制作,似乎只有这样才能反映其水平。实际上,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取决于软件的使用是否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否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否有利于课堂教学效果的改进。应该留出更多的时间钻研教材,领会编者意图,把课备得更充分些,这样就更能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
3 “热”了屏幕显示,“冷”了粉笔板书
计算机也与黑板一样是一种教学工具,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也只是一种教学手段。屏幕不能替代必要的板书,古老的黑板和粉笔依然有其独特的魅力。例如,一位教师教学“分数应用题的比较”时,将4道例题逐一出示在屏幕上,让学生解答,解答完后老师提问:“比较各题的解法有什么不同,思路上有什么相同点?”
由于屏幕上只留下了最后一题,老师在制作课件时又没有将这四道题放在一张片子上,学生一时无法将这四道题从整体上进行比较,老师只好又把课件从头放一遍。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对这四道题能在黑板上留下点痕迹,定会在学生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效果就会大不一样。
4 “热”了课件演示,“冷”了学具操作
尽管现代化教学手段有很多优势,但是它不能完全替代传统教学手段,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根据学科、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恰当地选择相应的教学手段,灵活运用,不能盲目地抛弃传统教学手段。对于那些不易被学生接受的教学内容,使用多媒体技术,就容易创设一种身临其境的教学情境,从而化难为易。但对那些在现实生活中易感知、通过直观演示就能轻易实现的教学内容,还是应该采用传统教学手段来完成教学任务。例如,一位教师教学“分米、厘米、毫米的认识”时,为了让学生建立1厘米的概念,用课件在屏幕上出示了一把放大的尺子图,借助课件演示任意放大,就会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一种错误的表象。教学时,可以借助传统教学手段,让学生在尺子上找出1厘米,再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1厘米有多长,用手比一比1厘米有多长,在纸上画出1厘米长的线段,举出生活中1厘米长的物体等,然后再用尺子去验证,1厘米的概念就会深深地印在学生的脑海中。
5 “热”了视听效果,“冷”了独立思考
有的教师认为,多媒体课件集声音、图象、文字等多种信息于一体,最大程度地满足了学生的视听等感官需要,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于是在课件中集中了大量声音、图象等信息,从导入新课到讲授新知,再到巩固练习,每个环节都运用多媒体。尤其是有些教师把界面色彩搞得纷繁复杂,以为这样就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其实反而使学生眼花缭乱,注意力被鲜艳的色彩所吸引,而忽略了课堂教学应着重掌握的知识,不利于学生独立思考。其实,我们完全可以先让学生运用学具自己动手剪一剪、拼一拼,想一想该怎样转化和推导。再组织全班学生交流,然后再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演示验证。如果学生通过剪拼,自己推导出了面积公式,便会获得一种强烈的成就感,同时又给学困生降低了思维的难度,从而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所进步。
总之,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利弊兼而有之。虽然多媒体具有形象、直观、生动,声、光、色、形兼备,动静有机结合等诸多优点,有利于优化教学效果。然而,课堂是动态的,学生是有个体差异的,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不是制胜法宝,多媒体技术也不可能是万能钥匙。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心理特点、教学内容、学生实际等诸多因素去综合考虑,趋利避弊,做到适量、适度、适当,从而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