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审美教育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针对学生情况加强语文阅读教学中审美教育,可使阅读教学达到优化,帮助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培养学生对文字的热爱,增加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语文 阅读教学 审美熏陶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声情并茂的朗读,有利于把课文的深刻含义和丰富的情感表达出来,取得分析讲解难以收到的效果。审美教育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针对学生情况加强语文阅读教学中审美教育,可使阅读教学达到优化,帮助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培养学生对文字的热爱,增加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教学效率。那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应该如何“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逐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呢?
一 、 在教材中体察美
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说过,“美无处不在,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我们使用的教材蕴涵着美,充满了美,篇篇落笔为画,脱笔为诗。教师就要挖掘课文中美的内容,让学生感受自然美,鉴赏社会美,领略艺术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1. 赏心悦目的自然美
如《富饶的西沙群岛》、《美丽的小兴安岭》、《桂林山水》等,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赏心悦目、令人陶醉的自然美。教师可抓住课文中丰富多彩的自然美,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唤起学生对大自然的爱,激起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爱,提高感受美、识别美的能力。
2. 催人奋进的社会美
如《钓鱼的启示》《落花生》《掌声》《一次成功的实验》《巨人的花园》《长城》等等。它们从不同的角度陶冶学生的情操,教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活。教学时注意品词品句,拨动学生情感的琴弦,铸造美的心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 美不胜收的艺术美
如《火烧云》《颐和园》《清明上河图》《林海》《卖火柴的小女孩》等,不仅有丰富的内涵美,而且在语言、结构、意境、风格等方面各具特色,令人回味无穷。我们应深入钻研教材,要善于发掘教材的审美因素,或将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并在教学时通过自己的讲课艺术引导学生去发现、感知和欣赏,才能逐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 在情境创设中欣赏美
任何一种自然美,都是由多种多样的形式、因素构成的。我们在教学中,配合现行的多媒体来创设审美情境,可以把音、像、文字融为一体,使教学内容情境化,增强了教材的艺术感染力,营造美的情境和美的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参与活动,让他们在美的熏陶中感受美、欣赏美。如《庐山云雾》图文并茂,文质兼美,是融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于一体的美育好教材。在教学时,可以首先运用课件,引导学生欣赏画面。通过欣赏,让学生初步感受庐山云雾的瞬息万变。再引导学生熟读深思,深入了解庐山云雾的特点,学生边感情朗读语句,边欣赏画面,进一步创设情境交融的意境,把学生带入美好的境界中。最后,播放音乐,引导学生美读课文,畅谈感受。这样,学生不仅多感官地感受了庐山云雾之美,还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同时培养了他们爱美的情趣和审美的能力,也激发了他们对祖国山河的无限热爱和赞美。
三、 在想象中感受美
小学儿童已经具有初步的审美能力,他们对美有一种积极的心理倾向和趋向性。但小学生感性经验不足,知识水平、理解能力有限,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审美实践时,审美情境的创设是十分重要的。教学中根据文本展现课文意境,使文本内容的美以有声有色有形的具体途径展示在学生面前,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使语文教学变得“有趣”“美”“活”了,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这样就把文字美和内容美联系起来感染学生,起到陶情益智的作用。
在审美欣赏中,想象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学中,教师要反复引导学生根据课文的语言描绘,在头脑中想象出各种人物、情节、环境,并且通过想象,设身处地的体验人物的处境和思想情感,内心活动。
四、 在评析品味中欣赏美
文学语言最富有表现力,它有着悠久的人类文明历史,丰富的文化积淀,能传达出难以言传的微妙的细节和感受。教材中的课文涉及古今中外的社会生活及历史风貌。教材中的名篇也往往因为有了一些感情色彩浓厚、个性鲜明、含义深刻的字词,才成为古今文人吟诵的佳作。
教学中教师可抓住这些“点睛”之笔,引导学生进行推敲体会,进入作品的意境。如《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抓住“绿”字,让学生换词对比,便不难领悟这句诗描绘的是一幅万物生机勃勃、绿满江南的春光画卷。再如《五彩池》这篇课文使用了大量的比喻,把美丽神奇的五彩池描写得生动形象,赞美了可爱的大自然,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无限热爱。课文用词准确,语句优美,句法整齐,富有诗情画意。是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好教材。所以在学生理解内容、领会作者意图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欣赏课文,要求他们怀着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用赞美抒情的语调朗读课文,展开丰富的想象,进入角色做到融情于声。学生通过品味课文的语言美,增强对自然美的认识和感受,理解以情写景的词句,感知课文中的优美意境。因此教学中教师要运用恰当的手段,引导学生品评课文培养他们欣赏美的能力。
五、 在说写中创造美
激励学生创造美,既是语文教学的目的,也是审美教育的最高境界。在教学中,加强读与写的结合,是培养学生表达美、创造美的有效手段之一。当学生理解了美的实质之后,往往会产生表达美的感受的欲望,这是一种创造性活动。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是语文教师的天职。只要坚持在教学中向学生渗透美,学生的审美情趣就会得到提高,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进而去创造美。
总之,只要我们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自觉地渗透美育意识,持之以恒地引导学生进行“审美的锻炼”,那么学生的审美情趣、审美能力会不断提高,学生的人格也会在美的熏陶感染中不断完善。
【关键词】语文 阅读教学 审美熏陶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声情并茂的朗读,有利于把课文的深刻含义和丰富的情感表达出来,取得分析讲解难以收到的效果。审美教育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针对学生情况加强语文阅读教学中审美教育,可使阅读教学达到优化,帮助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培养学生对文字的热爱,增加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教学效率。那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应该如何“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逐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呢?
一 、 在教材中体察美
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说过,“美无处不在,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我们使用的教材蕴涵着美,充满了美,篇篇落笔为画,脱笔为诗。教师就要挖掘课文中美的内容,让学生感受自然美,鉴赏社会美,领略艺术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1. 赏心悦目的自然美
如《富饶的西沙群岛》、《美丽的小兴安岭》、《桂林山水》等,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赏心悦目、令人陶醉的自然美。教师可抓住课文中丰富多彩的自然美,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唤起学生对大自然的爱,激起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爱,提高感受美、识别美的能力。
2. 催人奋进的社会美
如《钓鱼的启示》《落花生》《掌声》《一次成功的实验》《巨人的花园》《长城》等等。它们从不同的角度陶冶学生的情操,教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活。教学时注意品词品句,拨动学生情感的琴弦,铸造美的心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 美不胜收的艺术美
如《火烧云》《颐和园》《清明上河图》《林海》《卖火柴的小女孩》等,不仅有丰富的内涵美,而且在语言、结构、意境、风格等方面各具特色,令人回味无穷。我们应深入钻研教材,要善于发掘教材的审美因素,或将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并在教学时通过自己的讲课艺术引导学生去发现、感知和欣赏,才能逐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 在情境创设中欣赏美
任何一种自然美,都是由多种多样的形式、因素构成的。我们在教学中,配合现行的多媒体来创设审美情境,可以把音、像、文字融为一体,使教学内容情境化,增强了教材的艺术感染力,营造美的情境和美的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参与活动,让他们在美的熏陶中感受美、欣赏美。如《庐山云雾》图文并茂,文质兼美,是融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于一体的美育好教材。在教学时,可以首先运用课件,引导学生欣赏画面。通过欣赏,让学生初步感受庐山云雾的瞬息万变。再引导学生熟读深思,深入了解庐山云雾的特点,学生边感情朗读语句,边欣赏画面,进一步创设情境交融的意境,把学生带入美好的境界中。最后,播放音乐,引导学生美读课文,畅谈感受。这样,学生不仅多感官地感受了庐山云雾之美,还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同时培养了他们爱美的情趣和审美的能力,也激发了他们对祖国山河的无限热爱和赞美。
三、 在想象中感受美
小学儿童已经具有初步的审美能力,他们对美有一种积极的心理倾向和趋向性。但小学生感性经验不足,知识水平、理解能力有限,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审美实践时,审美情境的创设是十分重要的。教学中根据文本展现课文意境,使文本内容的美以有声有色有形的具体途径展示在学生面前,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使语文教学变得“有趣”“美”“活”了,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这样就把文字美和内容美联系起来感染学生,起到陶情益智的作用。
在审美欣赏中,想象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学中,教师要反复引导学生根据课文的语言描绘,在头脑中想象出各种人物、情节、环境,并且通过想象,设身处地的体验人物的处境和思想情感,内心活动。
四、 在评析品味中欣赏美
文学语言最富有表现力,它有着悠久的人类文明历史,丰富的文化积淀,能传达出难以言传的微妙的细节和感受。教材中的课文涉及古今中外的社会生活及历史风貌。教材中的名篇也往往因为有了一些感情色彩浓厚、个性鲜明、含义深刻的字词,才成为古今文人吟诵的佳作。
教学中教师可抓住这些“点睛”之笔,引导学生进行推敲体会,进入作品的意境。如《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抓住“绿”字,让学生换词对比,便不难领悟这句诗描绘的是一幅万物生机勃勃、绿满江南的春光画卷。再如《五彩池》这篇课文使用了大量的比喻,把美丽神奇的五彩池描写得生动形象,赞美了可爱的大自然,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无限热爱。课文用词准确,语句优美,句法整齐,富有诗情画意。是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好教材。所以在学生理解内容、领会作者意图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欣赏课文,要求他们怀着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用赞美抒情的语调朗读课文,展开丰富的想象,进入角色做到融情于声。学生通过品味课文的语言美,增强对自然美的认识和感受,理解以情写景的词句,感知课文中的优美意境。因此教学中教师要运用恰当的手段,引导学生品评课文培养他们欣赏美的能力。
五、 在说写中创造美
激励学生创造美,既是语文教学的目的,也是审美教育的最高境界。在教学中,加强读与写的结合,是培养学生表达美、创造美的有效手段之一。当学生理解了美的实质之后,往往会产生表达美的感受的欲望,这是一种创造性活动。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是语文教师的天职。只要坚持在教学中向学生渗透美,学生的审美情趣就会得到提高,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进而去创造美。
总之,只要我们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自觉地渗透美育意识,持之以恒地引导学生进行“审美的锻炼”,那么学生的审美情趣、审美能力会不断提高,学生的人格也会在美的熏陶感染中不断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