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4年10月29日,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古路坝的山坳里,人山人海,热闹非凡。母校西北工业大学旧址纪念建碑揭幕仪式正在举行。“国立西北工学院旧址”九个大字由“两院”院士、原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师昌绪题写。八十多岁的师昌绪精神焕发,西北工业大学校长姜澄宇、书记叶金福等领导参加了纪念碑揭幕。我左手端着照相机,右肩背着摄像机,手里拿着笔和本,“上蹿下跳”忙得不亦乐乎。西工大的老师问:“你毕业后做什么工作?”我说,我都成“江南名记”了,记者的“记”。我毕业后一直从事新闻宣传工作,大小也算个“记者”,像我这样三十年从事这个工作的,在航空系统可不多见。汉中,自古被誉为“西北的小江南”,我这个“江南名记”当之无愧吧?听了我的一番话,大家笑得前仰后合。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五十之年,忽焉已至。”离开西工大已经三十一年,我的年龄也已五十有五。1976年大学毕业时,我和马中平(现任陕西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是站在火车上到达汉中的。火车站只有两间破旧的平房。街道也很狭窄,我感觉它没有西安市的一个小巷子大。基地各个厂分布在山沟里。面对这样的现状,我心中充满了豪情壮志,一心想大显身手,干出点名堂来。
那时候,基地主任刘亚欣很重视宣传,他亲自为报纸题写报头。我被当做“笔杆子”留下来办报当编辑。编辑者,为他人做嫁衣裳也,这一做就是三十多年。我粗略的估算了一下,每期报纸以五万字计算,一年一百二十万,三十年,文字在三千六百万以上,真是筑起了一座文字的“山”呀!
我自己从给各报刊写“小豆腐块”开始,逐渐到写通讯,写散文,写诗,三十多年来,也有数百篇文章见诸各种报纸杂志。2002年,由我主编的六十万字的《双航之歌》出版。
上世纪八十年代,我们的报纸更名为《汉中航空报》,我做总编。虽然管理工作要占用我不少的精力,但我还是坚持笔耕不辍。同时,积极培养后备力量。其间,我每年都要到基层厂区讲课,培养通讯员队伍,鼓励他们给报纸写稿,这样,以《汉中航空报》为轴心,形成了一支近二百人的通讯员队伍。他们中有许多人文化程度不高,也是从写“豆腐块”开始,现在成了“小作家”,加入了市、省乃至国家一级的作家组织,许多人还出了自己的作品集。有时候我想,自己虽然“出息”不大,但培养了一批“有出息”的人。他们称我为“老师”时,内心颇有几分得意。许多人把《汉中航空报》称为“作家的摇篮”,也常常激起我内心的自豪感。
这些年来,成就别人的同时,也“成就”了我自己。1999年,我曾做过《人民日报》的特约记者,现在是《中国航空报》的特约记者,也担任了陕西省的新闻工作者协会、陕西省社科联、陕西省企业文化协会的常务理事。发表过多篇消息、通讯以及文学作品、社会科学研究作品,还从事过电视片的拍摄和制作。国防科工委在汉中地区扶贫时,我制作了五个专题片;大型纪录片《三线人》,汉中航空工业部分就是由我策划、撰稿和拍摄的,去年和今年,在中国教育电视台播出过两次。
从《汉中航空报》总编岗位上退下来以后,我又加入了陕西省新闻出版局报刊审读员的行列,从编报到评报,虽然工作内容有所不同,但都是和报纸打交道,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在延续编辑记者的生涯。
综观我这三十多年,用一个“记”字概括是最贴切不过了。用笔、用镜头、用心去记录我国航空工业发展的足迹,去记录生活中点滴的美,虽然有时候很累,有时候很苦,但我无怨无悔。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五十之年,忽焉已至。”离开西工大已经三十一年,我的年龄也已五十有五。1976年大学毕业时,我和马中平(现任陕西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是站在火车上到达汉中的。火车站只有两间破旧的平房。街道也很狭窄,我感觉它没有西安市的一个小巷子大。基地各个厂分布在山沟里。面对这样的现状,我心中充满了豪情壮志,一心想大显身手,干出点名堂来。
那时候,基地主任刘亚欣很重视宣传,他亲自为报纸题写报头。我被当做“笔杆子”留下来办报当编辑。编辑者,为他人做嫁衣裳也,这一做就是三十多年。我粗略的估算了一下,每期报纸以五万字计算,一年一百二十万,三十年,文字在三千六百万以上,真是筑起了一座文字的“山”呀!
我自己从给各报刊写“小豆腐块”开始,逐渐到写通讯,写散文,写诗,三十多年来,也有数百篇文章见诸各种报纸杂志。2002年,由我主编的六十万字的《双航之歌》出版。
上世纪八十年代,我们的报纸更名为《汉中航空报》,我做总编。虽然管理工作要占用我不少的精力,但我还是坚持笔耕不辍。同时,积极培养后备力量。其间,我每年都要到基层厂区讲课,培养通讯员队伍,鼓励他们给报纸写稿,这样,以《汉中航空报》为轴心,形成了一支近二百人的通讯员队伍。他们中有许多人文化程度不高,也是从写“豆腐块”开始,现在成了“小作家”,加入了市、省乃至国家一级的作家组织,许多人还出了自己的作品集。有时候我想,自己虽然“出息”不大,但培养了一批“有出息”的人。他们称我为“老师”时,内心颇有几分得意。许多人把《汉中航空报》称为“作家的摇篮”,也常常激起我内心的自豪感。
这些年来,成就别人的同时,也“成就”了我自己。1999年,我曾做过《人民日报》的特约记者,现在是《中国航空报》的特约记者,也担任了陕西省的新闻工作者协会、陕西省社科联、陕西省企业文化协会的常务理事。发表过多篇消息、通讯以及文学作品、社会科学研究作品,还从事过电视片的拍摄和制作。国防科工委在汉中地区扶贫时,我制作了五个专题片;大型纪录片《三线人》,汉中航空工业部分就是由我策划、撰稿和拍摄的,去年和今年,在中国教育电视台播出过两次。
从《汉中航空报》总编岗位上退下来以后,我又加入了陕西省新闻出版局报刊审读员的行列,从编报到评报,虽然工作内容有所不同,但都是和报纸打交道,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在延续编辑记者的生涯。
综观我这三十多年,用一个“记”字概括是最贴切不过了。用笔、用镜头、用心去记录我国航空工业发展的足迹,去记录生活中点滴的美,虽然有时候很累,有时候很苦,但我无怨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