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自主学习意识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fsdfsdfsfas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在各个环节有目的地激励、鼓舞学生,使他们产生内驱力,体验成功的乐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创设学生生疑的种种条件,引导学生在不易产生疑问处设疑,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促进学生智能的发展,使他们成为真正意义上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 语文教学 自主学习意识 培养
  
  语文教学应该是一个不断探索与创造的过程,是最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那么怎样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呢?我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作了以下一些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一、营造宽松愉悦的的课堂气氛,促使学生主动参与语文学习。
  任何教育方式的实施,教育成果的体现,都必须通过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才能展示出来。学生能否主动地参与,关键是有无宽松的教学环境。心理学研究表明,在不拘束的情况下,学生的大脑皮层容易进入兴奋状态,思维活动容易活跃起来,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各项活动。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发扬民主,努力在师生之间建立起一种平等、民主亲切和谐的关系,创造出一种自由宽松生动愉快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好学、乐学、会学,使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或创设问题情境,促使学生积极思维;或变换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或予以热情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处在和谐的教学环境中,使学生的主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二、积极应用科学的激励机制,充分满足学生的成功欲。
  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的奥秘不在传说传授,而在激励呼唤和鼓舞。”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在各个环节有目的地激励、鼓舞学生,使他们产生内驱力。教师经常给学生以信任的目光,创设各种表扬的情境,常用鼓励性的语言,激励学生,使学生不仅感到老师的信任与尊重,而且体验成功的乐趣,从而更加主动地学习。有一次,课上完后,还有几分钟的时间,我要求学生们背诵李贺的诗《雁门太守行》,背下的就举手示意,结果第一个举手的竟是一位大家公认的学困生,他很流畅地将这首诗背下来,我又有意识地叫他到黑板上默写,结果准确无误。全班同学报以热烈的掌声。我抓住这个时机对他进行了鼓励表扬:“你真棒!原来你的识记能力这么强,老师相信,只要你努力,把自己潜能充分发挥出来,你一定会成为语文最好的学生。”此后,只要他有一点进步,即使是微不足道的,我也郑重地进行表扬、鼓励,而他的学习认真了,成绩也有了明显的提高。这件事对我的启示深刻:教师要多给学生一些鼓励和支持,少一些批评和指责,多给他们创造一些成功的机会。教师要对学生特别是后进生的即使很小的成功也要及时给予肯定、鼓励和表扬,让他们在获得成功的体验中不断得到满足,使之逐步看到自己的价值和力量,产生奋发进取的内在动力。
  三、巧设情境,着力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古人云:“学贵有疑。”可见,质疑是治学的关键。宋代理学家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都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巴尔扎克说:“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毫无异议的是问号。”有问题才会去求解答。知识、能力就是在不断疑问、不断地寻找答案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教师可以利用适当的时机对学生进行激励,使他们充分认识质疑对于读书学习的重要性。教师应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之积极主动地探索,从而引导学生通过自己有针对性的学习主动,而不是被动地获取知识,在真正意义上促进学生潜能的发展。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呢?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握学习的重点难点,明确方向目标。教师要指导学生在整体把握文章的基础上,深入到篇章之中,引导学生产生疑问,并且创设学生生疑的种种条件,启发他们积极思维。其次,教师应引导学生在不易产生疑问处设疑。教学中,有些课文或课文中有些词语,学生读时一晃而过,不觉有问题,而这些地方又往往是理解课文的关键所在。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故意设疑,让学生于无意处发现蕴藏的“真金”。比如在讲《孔乙己》这篇小说时,文中写到孔乙己到酒店喝酒,前后两次付钱时不同的动作描写:“排出九文大钱”和“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在学生看来“排”和“摸”只是两种不同的动作而已。我就此提出了下列问题让学生思考:两次付钱除了两种不同的动作之外,还有没有不同的地方?学生说,钱数不同,第一次“九文”,第二次“四文”。接着我又让同学们做付钱时的“排”和“摸”两种动作进一步体会。最后让同学们考虑这两个动词的作用。很多学生认识到了“排”和“摸”两个动词反映了当时的孔乙己两种不同的心理,揭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因此,教学中,教师在不易产生疑问处设疑,可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英国教育家斯宾塞曾说:“应当引导学生自己讨论,自己推论,给他们讲得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去发现得应该尽量多些。”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尤其应引导学生积极发现问题,启发学生主动置疑问题。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努力创造宽松愉悦的教学环境,善于运用激励性的语言,满足学生的成功欲,使学生不断努力、不断成功,求知探索欲望更加强烈,进而主动地学习,成为真正意义上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张吉武主编.中学语文教学参考.陕西师范大学杂志社出版,1999.
其他文献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对语文课堂教学的评价更加关注学生是否学得精彩,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和主人,教师只是学生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和参与人,教师的作用好像并不重要。但是,学生的心智还不能“自能读文”,离不开教师的“扶”与“导”。大量事实证明,教师越是导之有方、导之得法,学生的主体地位越能充分发挥。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即是教师实现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监管与调控。  一、调控学习的方向  所谓调控学习的方向,
该文以四川地区碳酸盐岩地层井漏的普通规律为基础,结合川东地区高陡构造的地质特性,分析了高陡构井漏的特点,并对高陡构造井漏进行了分类,归纳总结出不同类型井漏的处理方法和技
人类已进入信息时代,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发展,正在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学习方式。在小学教学中,教师适时恰当地选用信息技术来辅助教学,以形象具体的“图、文、声、像”创设教学的文体化情境,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清晰化,使学生的思维活跃,兴趣盎然地参与教学活动,使其重视实践操作,科学地记忆知识,有助于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思考,使教学由以教师以教
会议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这首诗道出了革命志士崇高的人生价值观,然而今天在许多青少年的身上存在着对生命的淡漠甚至冷酷,花季的凋零让人痛惜、痛心,归根结底,是当今学生生命意识淡薄,不尊重生命,包括不尊重自己的生命和他人的生命,没有意识到生命权是一种独立的人格权。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语文不仅仅是一种交际工具,也是人类文化的载体。同时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具性
摘 要: 在初中语文教育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学生开展合作性学习活动,充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合作精神、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教学 合作性学习 优化措施    人的成功不仅在于智力因素,而且在于非智力因素。许多事情的完成,需要人的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因此,与人之间的交流和与他人的合作便是很重要的能力。合作性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
描述了××井在钻进井漏、起下钻外溢井喷的复杂情况下,四次桥架堵漏失效后,如何通过关井观察及计算分析井底不同回压下漏失情况,找出准确的平衡漏(气)层压力数据。然后以此为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