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管理干部“读研”在地方高校已成为普遍现象。某省属高校对管理干部“读研”的调查显示,该校40岁以下的管理干部中,56.6%的人正在通过各种形式读研,其余除具有硕士以上学历学位外,均有进一步提高学历学位的打算。
针对管理干部中出现的“读研”热,是“堵”还是“疏”,各地方高校的做法不尽相同。有的高校“睁一只限闭一只眼”,不提倡、不限制,学校不支付任何费用,任其自由发展,疏于管理;有的高校以“堵”为主,管理干部考研,除满足学校规定的管理工作年限外,“读研”后,要么自己找校内教学单位接收(主要指考上博士的),要么离岗走人。
如何看待管理干部“读研”现象,是高校必须认真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笔者认为,首先要分析管理干部“读研”热出现的主客观原因,然后“对症下药”。
高校管理干部发展平台越来越窄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从客观上讲,随着高校之间竞争不断加剧,人才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虽然素质、能力与学历学位不能完全画等号,但在目前高校还没有更科学严谨的人才评价方法的情况下,学历学位在某种程度上成为评判一个人是否是人才的重要标准。例如,即使你工作能力再强、水平再高,假如没有博士学位的话,没有哪一所高校会把你当作人才引进。而且,各高校对教学科研人员均制定了详细的培养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而对管理干部队伍的建设多是含糊的要求和笼统的目标,并难以落实,管理干部感到前途渺茫。从主观方面讲,在高校内部,无论是职称评定还是职务晋升,都与学历学位有密切的联系。如晋升教授职称必须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具有博士学位的人员晋升教授可不受副教授任职年限的限制;高校选任中层干部时对学历学位也有明确要求,关键管理岗位一般要求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学位,此外,个人收入也与学历学位紧密相连。上述主客观制约因素,促使管理干部自觉地进入考研大军。
管理干部读研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某省属高校人事处长认为,管理干部读研有两个弊端,一是不利于管理队伍的稳定。一旦管理干部学历提高后,从事管理工作的思想就不稳固。二是稀释人才培养经费。高校对管理干部“读研”采取“堵”的政策属无奈之举。也有人认为,管理干部读研利大于弊。理由是,高校的管理者在学校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中层以上管理者,他们的思路同创新型制度环境的建设密切相关。在目前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地方高校要提高核心竞争力,必须进行机制体制创新,而体制机制创新要求管理者具有很高的管理水平和理论素养。因此,对管理干部的培养必须提到议事日程,加大力度。
笔者认为,两种观点都有一定道理。但在目前形势下,还是应该以“疏”为主,积极鼓励管理干部结合本职工作读研。在管理干部读研问题上,要树立科学的管理理念,制定科学的培养规划,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这样一方面有利于提高管理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另一方面可以使高校管理干部队伍保持相对稳定。
高校要实现科学发展,必须以科学化的管理为依托,而高校科学化管理的关键在于建设和拥有一支思想素质高、懂教育、擅管理、结构合理、具有创新意识的管理干部队伍。因此,必须转变传统的把管理干部看作“万金油”,人人都能做管理工作的思维定式,在实际工作中,扭转对管理人员重使用、轻培养,重要求、轻关怀的现象,把管理工作及管理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到事关高校推进内涵式发展、增强竞争能力和发展潜力的高度来认识。
针对管理干部中出现的“读研”热,是“堵”还是“疏”,各地方高校的做法不尽相同。有的高校“睁一只限闭一只眼”,不提倡、不限制,学校不支付任何费用,任其自由发展,疏于管理;有的高校以“堵”为主,管理干部考研,除满足学校规定的管理工作年限外,“读研”后,要么自己找校内教学单位接收(主要指考上博士的),要么离岗走人。
如何看待管理干部“读研”现象,是高校必须认真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笔者认为,首先要分析管理干部“读研”热出现的主客观原因,然后“对症下药”。
高校管理干部发展平台越来越窄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从客观上讲,随着高校之间竞争不断加剧,人才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虽然素质、能力与学历学位不能完全画等号,但在目前高校还没有更科学严谨的人才评价方法的情况下,学历学位在某种程度上成为评判一个人是否是人才的重要标准。例如,即使你工作能力再强、水平再高,假如没有博士学位的话,没有哪一所高校会把你当作人才引进。而且,各高校对教学科研人员均制定了详细的培养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而对管理干部队伍的建设多是含糊的要求和笼统的目标,并难以落实,管理干部感到前途渺茫。从主观方面讲,在高校内部,无论是职称评定还是职务晋升,都与学历学位有密切的联系。如晋升教授职称必须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具有博士学位的人员晋升教授可不受副教授任职年限的限制;高校选任中层干部时对学历学位也有明确要求,关键管理岗位一般要求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学位,此外,个人收入也与学历学位紧密相连。上述主客观制约因素,促使管理干部自觉地进入考研大军。
管理干部读研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某省属高校人事处长认为,管理干部读研有两个弊端,一是不利于管理队伍的稳定。一旦管理干部学历提高后,从事管理工作的思想就不稳固。二是稀释人才培养经费。高校对管理干部“读研”采取“堵”的政策属无奈之举。也有人认为,管理干部读研利大于弊。理由是,高校的管理者在学校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中层以上管理者,他们的思路同创新型制度环境的建设密切相关。在目前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地方高校要提高核心竞争力,必须进行机制体制创新,而体制机制创新要求管理者具有很高的管理水平和理论素养。因此,对管理干部的培养必须提到议事日程,加大力度。
笔者认为,两种观点都有一定道理。但在目前形势下,还是应该以“疏”为主,积极鼓励管理干部结合本职工作读研。在管理干部读研问题上,要树立科学的管理理念,制定科学的培养规划,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这样一方面有利于提高管理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另一方面可以使高校管理干部队伍保持相对稳定。
高校要实现科学发展,必须以科学化的管理为依托,而高校科学化管理的关键在于建设和拥有一支思想素质高、懂教育、擅管理、结构合理、具有创新意识的管理干部队伍。因此,必须转变传统的把管理干部看作“万金油”,人人都能做管理工作的思维定式,在实际工作中,扭转对管理人员重使用、轻培养,重要求、轻关怀的现象,把管理工作及管理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到事关高校推进内涵式发展、增强竞争能力和发展潜力的高度来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