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课程改革进展来看,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基础》主题教育模式是价值多元化背景下体现出其对《基础》课程研究所基于的道德哲学和道德心理学基础上之必然性,并呈现出个性化、生命化、交融性和实践性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价值多元化;主题教育模式;道德哲学基础; 道德心理学基础
一、《基础》教学改革之研究现状
《基础》课程是2006年国家教育部“两课”课程改革中率先改革的课程。《基础》课程首先必须坚定落实宏观改革精神,另一方面,面对新教材进行新的教育模式的创建、优化教学方法也是非常重要的课题。目前,从《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进展来看,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教学理念得到提升。一些学者提出了新的理念,如“实践教学要需要经过两个飞跃:一是实现从社会的外在力量到受教育者主体的内在力量,即精神力量的飞跃;二是实现从受教育者主体的内在力量到客观化、外在化的行为实践的飞跃”;[1]“实现生命化课堂:学生感受到人文关怀,老师感受到职业的生命价值”[2]等等。同时学习西方国家在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中的可鉴之处,如“突出重点、多层次教学;渠道广泛的教育途径;显隐结合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3],“应当高度重视受教育者的价值和主体地位,人是教育中最基本的着眼点,满足人自身生活、发展需要,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教育的最高目的”[4]等等。这些新的理念必将对进一步的《基础》教育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
教学方法得到创新:绝大多数思政教学者已经认识到《基础》课程应该一改以往填鸭式的理论灌输教学方式,《基础》教学方法呈现多样化的趋势。目前所提倡的教学方法有:案例教学法、小组讨论法、辩论法、学生演讲法、多媒体教学法等等,注重课堂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增强教学效果。
教学实践得到重视:在对《基础》的教学研究中,教学实践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专家讲座、社会调查、法律咨询、影视赏析等各种实践方式得到广泛的研究与应用,第二课堂的开辟促进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一步理解《基础》教学内容。
考试方法得到完善。在考试方法的研究中,也摒弃了传统的考前背记、考后忘记的单调考试方式,更加重视对学生综合学习水平的测评,增加平时考察的比重。卷面考试侧重案例分析,让同学依据自身的人生体验,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对各种社会现象进行分析;平时成绩由作业、课堂表现以及实践表现综合组成,把学习的过程与结果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激发了学生平时学习的积极性。
笔者认为,对于《基础》的教学改革在研究上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而且在一些高校的教学实际中也得到了有效的应用。但是可能存在的问题是,首先,由于某些原因如课时的紧张、实践条件的局限,某些高校还存在着教学实际与教学研究成果脱节的现象;其次,就某特定的高校教学而言,并没有将这几个方面体系化,有可能注重教学方法却忽略了教学实践,有可能重视了课内外教学却没有在考试结果中得到体现,而更普遍的问题是教学理念的不明確;最后,在提倡教学方法、教学实践化多样化的过程,过于迎合学生兴趣,却渐渐淡化了教师的重要作用,没有真正达到教书育人的作用。针对这样的问题,研究《基础》课程体系化的教育模式并付诸实践是当下一个重要的课题。
在当下价值多元化背景下高校的《基础》课程面临着新的思想道德教育任务。价值多元化是承认多种价值观念存在的合理性。对于个体而言,价值多元实则是对个人利益、个人需求的承认,承认人类所追求各种目的的合理性。人的自我追求与社会之目的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矛盾,如何合理保持其张力是其问题的关键。由于人的生存基础所发生的重大变化,人必须以一种新的生存理念去实现人的全面转型,即在保持自我独立个性的同时要与他人兼容、与社会共进,促使这一转型的实现既是当代道德教育无可逃脱的历史使命,更是当前新品德课程实施的一项任务[5]。
道德教育在其根基上至少需要道德哲学与道德心理学两个领域的方法论支撑,在价值多元化背景下尤其不可脱离其理论根基。哲学借助理性的思考获得理想和信仰,心理学则使哲学的论证纳入一个科学的精致的结构,对道德教育来说,二者不可或缺[6]。后者在现实的道德教育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于前者,从哲学的视角关照道德教育以及对道德教育之哲学方法论基础的觉识都已有悠久的历史。但是,道德哲学和道德教育的没有得到真正联姻是当今道德教育领域一个无法规避的事实。《基础》教育模式之探究就是在价值多元化背景下致力于思考《基础》教学方法之道德哲学意义上的方法论问题,而主题教育模式体现出其道德哲学和道德心理学基础上之必然性。
二、主题教育模式之必然性
(一)紧扣教育之道德哲学教育基础
道德哲学本身是一个包含目的、意志、兴趣在内的价值系统,目的在于根据特定的理论框架去关照既存的事实和人类经验,从而在理性层次上确定应当如何的实践原则。从这个意义上来讲,道德哲学对于道德教育是最为根本的因素。“大多数一般性的教育问题归根结底是哲学本身的问题”[7],甚至“所有的教育问题最终都是哲学问题”[8]。主题教育模式重视在当下道德多元化背景下构建道德教育之价值指向、目的追求和方法论框架的融合,从而为具体的教学方法体系提供道德哲学之基础。
价值指向:在保证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指向之一元性要求的基础之上呈现次级价值文化的多元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信息网络化时代的到来,给传统的价值观带来了冲击,同时也向以传统“主流价值”为支柱的学校道德教育提出了挑战。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的学校教育的四大支柱为: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其中“学会共同生活”的含义可理解为:在一元价值社会中,人们的价值取向具有普遍性和一致性,即存在着一种社会“主流价值”,通俗地说就是,对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社会有一个比较明确、一致的观点。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大是大非问题一元化的前提下,对于善恶的辨别有时是相对的、多元的、多样的。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环境成长下的人们对价值的选择和判断呈现多样化的标准,因此,学校教育尤其是学校道德教育必须作出反应。主题教育模式在主导思想上旗帜分明,教育方向上坚守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原则,但是也应当承认次级道德的相对性和次级价值多元化从而提倡价值多元化。可见,价值多元化并不等于道德评价的无标准、无尺度,我们仍然生活在一个共同的社会中,社会也必须让每个具有不同价值取向的人开展合作。由此可见在普遍价值的基础上,我们要通过尊重他人、了解他人去理解不同的价值取向,从而学会共处与合作。主题教育模式宣扬社会的普遍价值,并支持参与社会共同生活的观念,将学校思想修养教育带入了另一片新天地。反过来,我们更需要承认、尊重价值多元化,但是强调学生自主选择价值观的同时,必须坚持一定的共性价值标准,即既符合人类公认的道德准则,又符合优秀中华传统美德和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
目的追求:在研究《基础》课程主题教育模式具体措施的过程中,应当要注意以先进、科学的教育理念作为指导,实现“双结合”。 首先是“以人为本,教书—育人相结合”,即立足于以人为本,坚持教书与育人的结合,使知识传授、思想引领、人生导航并举,造就思想修养好、法律意识强的高素质人才。其次,“显隐融通,课内—课外相结合”,即突出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融通并重,坚持课内教学和课外教学相结合。课内教学注重知识的传授与理解,课外教学强调知识的应用与实践;课内教学采用新颖的教学方法,课外教学辅以丰富的实践活动。通过课内与课外教学的结合,突破传统课堂教学的局限,在开阔的空间下引领学生成长。以“双结合”教育理念为指导,通过主题教育方法,并渗透于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形成新的教学模式。
方法论框架: 主题教育模式在方法论上强调四点要求。
首先,教学方法向教育理念的提升。《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不在于如何教学,而在于如何教育。教学是方法层次,教育是目的层次;教学是凝固的,教育是流动的;教学是短期影响,教育是长期效应。这是一种理念上的提升,教学向教育的转化促动《基础》全方位的教学模式的创新和改变。
其次,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主题教育模式反对灌输教育,突出学生的主体性。重视学生的主体性体现了对道德主体自由意志的尊重,美国著名道德哲学家弗兰克纳曾指出,“从道德上讲,任何道德原则都要求社会本身尊重个人的自律和自由。道德是为了人而产生,但不能说人是为了体现道德而生存”。9因此,《基础》教学应该开放,应该以促进学生的道德思维能力,特别是独立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发展学生自己的道德观和自觉增强法律意识为目的。《基础》教育承认学生的道德发展是一个连续的、有自己特定规律的过程,服从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杜威曾指出:“没有一种学科,它本身自然的或者不顾及学习者的发展阶段,就具有固有的教育价值。”[10]《基础》强调主体性更意味着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理智活动和实践获得道德上的成熟。没有主体的参与与实践,就不可能有真正道德的发展,而且即使有主体的参与但不是自觉自愿的参与,也不可能有真正道德的发展。
再次,发挥教师的主导性。重视体现学生主体性的同时切忌不可以忽略或者放松教师的主导性作用,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作为《基础》之受教育主体的青少年受多元化价值观念冲击最大,对新鲜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心,但自身的价值观尚未完全成形,自我理性能力还没有达到非常成熟的程度,在有些情况下并不能清晰地辨别真正的是非善恶,甚至有时候为了彰显自己的个性出现一些价值观问题上的偏向性思想与行为。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主导性作用就应该发挥出来,对大学生的思想动向进行正向地积极地引导,否则思想政治课程就失去了教育的意义了。教师的主导性在德育过程中是一种事实性的存在,并且体现出一种价值论的意义。教师的价值观、教育能力、个人素质以及人格魅力全方位向学生渗透,重视自身的主导性作用,才能更好地发挥积极的教育作用。
最后,提倡思想修养教育的多端性。一方面,思政教育的理论研究需要多学科的合作,从多学科整合的视角寻求道德教育研究之合理的方法论基础,是当代道德教育理论家孜孜以求的目标。思修教育的研究可以涉及到哲学、心理学、文化学、社会学、宗教和历史等,尤以前二者研究的成果最多,只有多学科的通力合作,才能研究出符合思政教育的一套理论方法。另一方面,思政教育同样需要全方位的教育环节。提升大学生的思想境界、道德修养和法律意识绝对不是通过教研室单枪匹马就可以胜任的,还需要其他教育者尤其是和学工线上的思政工作者包括家长和整个社会的密切合作,多环节、多角度、多层面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渗透。
(二)紧扣《基础》主题教育模式之道德心理学基础
相比较于道德哲学,道德心理学基本上属于科学研究范畴,目的在于对学生道德的精神状态、发展变化的规律进行客观、准确地描述,引导着道德教育的具体操作。那么问题就是集中于两方面:首先,深入分析当代大学生在思想道德修养培养与法律意识培养方面的心理特征问题,其次,从道德心理学的角度探讨更易于接受和更有效的教学方法。
我国著名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家张增杰(1913-1986)认为,我国大学生的心理面貌可以从其心理发展所达到的水平、主要心理特点的两面性以及内心矛盾三个基本方面来加以考察[11]。根据张增杰的研究,大学生一般性心理特点一般处于走向成熟而又没有完全成熟的过程之中。具体表现在其积极性和消极性的交融性:富有理想,向往真理,但若缺乏正确理想指导时容易迷信错误的、自以为是的“新知识”或“新思潮”;精力充沛,朝气蓬勃但容易滥用充沛的精力与蛮干;想象丰富、求知欲强,喜欢创新,但易急于求成;精力旺盛使大学生十分自信,有很强的自我实现的冲动,但忍耐力和承受挫折的能力较差;自我意识增强,个性逐渐稳定,社会化程度有很大提高,具有很强的独立性要求和成人感,但是自主能力还有待完善。
主题教育模式紧扣当下大学生心理发展方面折射出的关键问题,一方面可以根据大学生的思想动态设计针对性强的明确的主题内容解决当代大学生思想方面的普遍问题,根据大学生的主要心理矛盾和现实困境开展各种主题活动;另一方面,在主题模式下灵活应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体系,以提高大学生学习兴趣,更乐于接受正面的引导,从而达到教育目的。
当代大学生在道德法律学习的过程中,越来越不适应传统说教式的学习方法,结合大学生的学习心理特征,尽可能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体系,提高教学效果。主题教育模式可以分为三个方面,每一方面既紧扣教学内容,又考虑到大学生的心理接受兴趣。
课堂主题教学方法:充分利用课堂的教学时间,开展多样化的有效的教学方法。主题教育模式框架下,除了沿袭传统的优秀教学方法,如案例法、讨论、辩论等,还可以精心设计主题情景表演。每一个主题如何去规划、如何设计、如何指导,是值得研究的环节,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在寓教于乐中真正达到教育目的。
课外主题教学活动:“主题教育活动的基本含义,是指把具有一定特征的某种基本思想作为核心内容,并在活动中使其得到充分体现的一系列思想政治教育活动。”[12]主题教育模式重视课外设计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课外主题教育可以采用主题影视欣赏、主题书籍阅读、热点主题讨论、学生主题讲演和主题实践活动等方式,将这几个环节很好地整合,成为一个连贯的、互补的一体化模式。
主题教育评估研究:主题教育模式下的《基础》评价突破过去单一、僵化的考试方式,使教学考核多样化,力求更合理更科学地评价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效果,所以对学生的评价體系既包括期末考核成绩,也包括平时实践成绩,既包括显性成绩,即最终的成绩,也包括隐性成绩,即利用学校的一些有益平台,如校报、院报以及各个社团,提供给表现突出的学生更多的自我展示的空间与平台。
课堂主题教学方法、课外主题教学活动、主题教育评估充分考虑到大学生的心理学习特征,激发学习兴趣,构成一体化的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模式,
三、主题教育模式之趋势
主题教育模式是开放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的,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主题教育应当日趋个性化、人文化,增强其交融性和实践性。
个性化:教学方法应该新颖、不断创新。充分尊重学生主体的个性化和多样化发展。
人文化:教学活动所闪现的不仅仅是科学的光芒,也有人性的魅力。感悟教学内容的人文意蕴;教师就自己的生命体验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把学生作为一个有血有肉、有灵魂、有智慧、有情感、有个性的独特的主体来教育。
交融性:积极展开动态生成的教学过程,努力营造民主宽松的教学气氛。主题化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还是师生的互动,学生获得的不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还有融入课堂中后所获得的成功之喜悦和创造之幸福。
实践性: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不是干巴巴的说教,不是知识的强制灌输,更不是脱离观察生活的“大而空”,而是融入生命体验的“细而微”。《基础》课程应该给学生留有余地,让学生带着思考、带着问题、带着对社会生活的体验激情走出课堂。
总之,《基础》主题教育模式具有理论上具有优先性,同时在实践中具有极强的可行性:主题教育模式有益于在多元化价值背景下紧扣思想主旋律,有利于切实围绕困扰大学生的各种典型问题进行讨论;《基础》新教材主题明确,适合主题教育模式;从实践效果上来看,主题教育模式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近几年《基础》课程一直在尝试主题教育模式的研究并付诸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對笔者所在学校09级学生的调查分析来看,对主题教育模式的满意度达到98%;在对外校学生的调查分析来看,期望度和感兴趣的达到100%。主题教育模式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关注青少年的生理心理特点,结合青少年面临的现实性问题,是提高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的重要途径。总体可见,《基础》主题教育模式值得重视与不断的探讨和完善。
[参考文献]
1.王滨有,贾少英.“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实践教学的思考.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2.
2.王晓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堂教学的价值追求.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9:82-83.
3.杨连生,王金萍.美国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对我们的启示.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2,25(4):19-21.
4.姜博,王林.中外德育的比较与启示.时代教育,2008-6:100.
5.李荆.论价值多元化社会对新品德课程实施的要求.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06-3,13(1):81.
6.鲁洁,王逢贤.德育新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9(2):2.
7.陈友松.当代西方教育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1982,28.
8.蒋晓.美国教育工作者的教育哲学探析.外国教育动态.1988,(6):38.
9.[美]威廉·K·弗兰克纳.善的求索——道德哲学导论.黄伟合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247.
10.赵祥麟,王承绪译.杜威教育论著选.363.
11.黄希庭,郑涌.当代中国大学生心理特点与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20.
12.詹海鸿.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提高德育工作实效.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8,12,51.
[作者简介]郭玉宇(1978—),女,江苏盐城人,南京医科大学医政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思政教育、生命伦理学;郭咏,女,南京医科大学医政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政教育。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研究课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主题教育模式研究》成果之一,项目批准号:SGSY2009YB077。
[关键词]价值多元化;主题教育模式;道德哲学基础; 道德心理学基础
一、《基础》教学改革之研究现状
《基础》课程是2006年国家教育部“两课”课程改革中率先改革的课程。《基础》课程首先必须坚定落实宏观改革精神,另一方面,面对新教材进行新的教育模式的创建、优化教学方法也是非常重要的课题。目前,从《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进展来看,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教学理念得到提升。一些学者提出了新的理念,如“实践教学要需要经过两个飞跃:一是实现从社会的外在力量到受教育者主体的内在力量,即精神力量的飞跃;二是实现从受教育者主体的内在力量到客观化、外在化的行为实践的飞跃”;[1]“实现生命化课堂:学生感受到人文关怀,老师感受到职业的生命价值”[2]等等。同时学习西方国家在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中的可鉴之处,如“突出重点、多层次教学;渠道广泛的教育途径;显隐结合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3],“应当高度重视受教育者的价值和主体地位,人是教育中最基本的着眼点,满足人自身生活、发展需要,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教育的最高目的”[4]等等。这些新的理念必将对进一步的《基础》教育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
教学方法得到创新:绝大多数思政教学者已经认识到《基础》课程应该一改以往填鸭式的理论灌输教学方式,《基础》教学方法呈现多样化的趋势。目前所提倡的教学方法有:案例教学法、小组讨论法、辩论法、学生演讲法、多媒体教学法等等,注重课堂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增强教学效果。
教学实践得到重视:在对《基础》的教学研究中,教学实践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专家讲座、社会调查、法律咨询、影视赏析等各种实践方式得到广泛的研究与应用,第二课堂的开辟促进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一步理解《基础》教学内容。
考试方法得到完善。在考试方法的研究中,也摒弃了传统的考前背记、考后忘记的单调考试方式,更加重视对学生综合学习水平的测评,增加平时考察的比重。卷面考试侧重案例分析,让同学依据自身的人生体验,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对各种社会现象进行分析;平时成绩由作业、课堂表现以及实践表现综合组成,把学习的过程与结果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激发了学生平时学习的积极性。
笔者认为,对于《基础》的教学改革在研究上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而且在一些高校的教学实际中也得到了有效的应用。但是可能存在的问题是,首先,由于某些原因如课时的紧张、实践条件的局限,某些高校还存在着教学实际与教学研究成果脱节的现象;其次,就某特定的高校教学而言,并没有将这几个方面体系化,有可能注重教学方法却忽略了教学实践,有可能重视了课内外教学却没有在考试结果中得到体现,而更普遍的问题是教学理念的不明確;最后,在提倡教学方法、教学实践化多样化的过程,过于迎合学生兴趣,却渐渐淡化了教师的重要作用,没有真正达到教书育人的作用。针对这样的问题,研究《基础》课程体系化的教育模式并付诸实践是当下一个重要的课题。
在当下价值多元化背景下高校的《基础》课程面临着新的思想道德教育任务。价值多元化是承认多种价值观念存在的合理性。对于个体而言,价值多元实则是对个人利益、个人需求的承认,承认人类所追求各种目的的合理性。人的自我追求与社会之目的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矛盾,如何合理保持其张力是其问题的关键。由于人的生存基础所发生的重大变化,人必须以一种新的生存理念去实现人的全面转型,即在保持自我独立个性的同时要与他人兼容、与社会共进,促使这一转型的实现既是当代道德教育无可逃脱的历史使命,更是当前新品德课程实施的一项任务[5]。
道德教育在其根基上至少需要道德哲学与道德心理学两个领域的方法论支撑,在价值多元化背景下尤其不可脱离其理论根基。哲学借助理性的思考获得理想和信仰,心理学则使哲学的论证纳入一个科学的精致的结构,对道德教育来说,二者不可或缺[6]。后者在现实的道德教育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于前者,从哲学的视角关照道德教育以及对道德教育之哲学方法论基础的觉识都已有悠久的历史。但是,道德哲学和道德教育的没有得到真正联姻是当今道德教育领域一个无法规避的事实。《基础》教育模式之探究就是在价值多元化背景下致力于思考《基础》教学方法之道德哲学意义上的方法论问题,而主题教育模式体现出其道德哲学和道德心理学基础上之必然性。
二、主题教育模式之必然性
(一)紧扣教育之道德哲学教育基础
道德哲学本身是一个包含目的、意志、兴趣在内的价值系统,目的在于根据特定的理论框架去关照既存的事实和人类经验,从而在理性层次上确定应当如何的实践原则。从这个意义上来讲,道德哲学对于道德教育是最为根本的因素。“大多数一般性的教育问题归根结底是哲学本身的问题”[7],甚至“所有的教育问题最终都是哲学问题”[8]。主题教育模式重视在当下道德多元化背景下构建道德教育之价值指向、目的追求和方法论框架的融合,从而为具体的教学方法体系提供道德哲学之基础。
价值指向:在保证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指向之一元性要求的基础之上呈现次级价值文化的多元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信息网络化时代的到来,给传统的价值观带来了冲击,同时也向以传统“主流价值”为支柱的学校道德教育提出了挑战。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的学校教育的四大支柱为: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其中“学会共同生活”的含义可理解为:在一元价值社会中,人们的价值取向具有普遍性和一致性,即存在着一种社会“主流价值”,通俗地说就是,对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社会有一个比较明确、一致的观点。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大是大非问题一元化的前提下,对于善恶的辨别有时是相对的、多元的、多样的。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环境成长下的人们对价值的选择和判断呈现多样化的标准,因此,学校教育尤其是学校道德教育必须作出反应。主题教育模式在主导思想上旗帜分明,教育方向上坚守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原则,但是也应当承认次级道德的相对性和次级价值多元化从而提倡价值多元化。可见,价值多元化并不等于道德评价的无标准、无尺度,我们仍然生活在一个共同的社会中,社会也必须让每个具有不同价值取向的人开展合作。由此可见在普遍价值的基础上,我们要通过尊重他人、了解他人去理解不同的价值取向,从而学会共处与合作。主题教育模式宣扬社会的普遍价值,并支持参与社会共同生活的观念,将学校思想修养教育带入了另一片新天地。反过来,我们更需要承认、尊重价值多元化,但是强调学生自主选择价值观的同时,必须坚持一定的共性价值标准,即既符合人类公认的道德准则,又符合优秀中华传统美德和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
目的追求:在研究《基础》课程主题教育模式具体措施的过程中,应当要注意以先进、科学的教育理念作为指导,实现“双结合”。 首先是“以人为本,教书—育人相结合”,即立足于以人为本,坚持教书与育人的结合,使知识传授、思想引领、人生导航并举,造就思想修养好、法律意识强的高素质人才。其次,“显隐融通,课内—课外相结合”,即突出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融通并重,坚持课内教学和课外教学相结合。课内教学注重知识的传授与理解,课外教学强调知识的应用与实践;课内教学采用新颖的教学方法,课外教学辅以丰富的实践活动。通过课内与课外教学的结合,突破传统课堂教学的局限,在开阔的空间下引领学生成长。以“双结合”教育理念为指导,通过主题教育方法,并渗透于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形成新的教学模式。
方法论框架: 主题教育模式在方法论上强调四点要求。
首先,教学方法向教育理念的提升。《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不在于如何教学,而在于如何教育。教学是方法层次,教育是目的层次;教学是凝固的,教育是流动的;教学是短期影响,教育是长期效应。这是一种理念上的提升,教学向教育的转化促动《基础》全方位的教学模式的创新和改变。
其次,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主题教育模式反对灌输教育,突出学生的主体性。重视学生的主体性体现了对道德主体自由意志的尊重,美国著名道德哲学家弗兰克纳曾指出,“从道德上讲,任何道德原则都要求社会本身尊重个人的自律和自由。道德是为了人而产生,但不能说人是为了体现道德而生存”。9因此,《基础》教学应该开放,应该以促进学生的道德思维能力,特别是独立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发展学生自己的道德观和自觉增强法律意识为目的。《基础》教育承认学生的道德发展是一个连续的、有自己特定规律的过程,服从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杜威曾指出:“没有一种学科,它本身自然的或者不顾及学习者的发展阶段,就具有固有的教育价值。”[10]《基础》强调主体性更意味着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理智活动和实践获得道德上的成熟。没有主体的参与与实践,就不可能有真正道德的发展,而且即使有主体的参与但不是自觉自愿的参与,也不可能有真正道德的发展。
再次,发挥教师的主导性。重视体现学生主体性的同时切忌不可以忽略或者放松教师的主导性作用,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作为《基础》之受教育主体的青少年受多元化价值观念冲击最大,对新鲜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心,但自身的价值观尚未完全成形,自我理性能力还没有达到非常成熟的程度,在有些情况下并不能清晰地辨别真正的是非善恶,甚至有时候为了彰显自己的个性出现一些价值观问题上的偏向性思想与行为。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主导性作用就应该发挥出来,对大学生的思想动向进行正向地积极地引导,否则思想政治课程就失去了教育的意义了。教师的主导性在德育过程中是一种事实性的存在,并且体现出一种价值论的意义。教师的价值观、教育能力、个人素质以及人格魅力全方位向学生渗透,重视自身的主导性作用,才能更好地发挥积极的教育作用。
最后,提倡思想修养教育的多端性。一方面,思政教育的理论研究需要多学科的合作,从多学科整合的视角寻求道德教育研究之合理的方法论基础,是当代道德教育理论家孜孜以求的目标。思修教育的研究可以涉及到哲学、心理学、文化学、社会学、宗教和历史等,尤以前二者研究的成果最多,只有多学科的通力合作,才能研究出符合思政教育的一套理论方法。另一方面,思政教育同样需要全方位的教育环节。提升大学生的思想境界、道德修养和法律意识绝对不是通过教研室单枪匹马就可以胜任的,还需要其他教育者尤其是和学工线上的思政工作者包括家长和整个社会的密切合作,多环节、多角度、多层面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渗透。
(二)紧扣《基础》主题教育模式之道德心理学基础
相比较于道德哲学,道德心理学基本上属于科学研究范畴,目的在于对学生道德的精神状态、发展变化的规律进行客观、准确地描述,引导着道德教育的具体操作。那么问题就是集中于两方面:首先,深入分析当代大学生在思想道德修养培养与法律意识培养方面的心理特征问题,其次,从道德心理学的角度探讨更易于接受和更有效的教学方法。
我国著名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家张增杰(1913-1986)认为,我国大学生的心理面貌可以从其心理发展所达到的水平、主要心理特点的两面性以及内心矛盾三个基本方面来加以考察[11]。根据张增杰的研究,大学生一般性心理特点一般处于走向成熟而又没有完全成熟的过程之中。具体表现在其积极性和消极性的交融性:富有理想,向往真理,但若缺乏正确理想指导时容易迷信错误的、自以为是的“新知识”或“新思潮”;精力充沛,朝气蓬勃但容易滥用充沛的精力与蛮干;想象丰富、求知欲强,喜欢创新,但易急于求成;精力旺盛使大学生十分自信,有很强的自我实现的冲动,但忍耐力和承受挫折的能力较差;自我意识增强,个性逐渐稳定,社会化程度有很大提高,具有很强的独立性要求和成人感,但是自主能力还有待完善。
主题教育模式紧扣当下大学生心理发展方面折射出的关键问题,一方面可以根据大学生的思想动态设计针对性强的明确的主题内容解决当代大学生思想方面的普遍问题,根据大学生的主要心理矛盾和现实困境开展各种主题活动;另一方面,在主题模式下灵活应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体系,以提高大学生学习兴趣,更乐于接受正面的引导,从而达到教育目的。
当代大学生在道德法律学习的过程中,越来越不适应传统说教式的学习方法,结合大学生的学习心理特征,尽可能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体系,提高教学效果。主题教育模式可以分为三个方面,每一方面既紧扣教学内容,又考虑到大学生的心理接受兴趣。
课堂主题教学方法:充分利用课堂的教学时间,开展多样化的有效的教学方法。主题教育模式框架下,除了沿袭传统的优秀教学方法,如案例法、讨论、辩论等,还可以精心设计主题情景表演。每一个主题如何去规划、如何设计、如何指导,是值得研究的环节,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在寓教于乐中真正达到教育目的。
课外主题教学活动:“主题教育活动的基本含义,是指把具有一定特征的某种基本思想作为核心内容,并在活动中使其得到充分体现的一系列思想政治教育活动。”[12]主题教育模式重视课外设计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课外主题教育可以采用主题影视欣赏、主题书籍阅读、热点主题讨论、学生主题讲演和主题实践活动等方式,将这几个环节很好地整合,成为一个连贯的、互补的一体化模式。
主题教育评估研究:主题教育模式下的《基础》评价突破过去单一、僵化的考试方式,使教学考核多样化,力求更合理更科学地评价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效果,所以对学生的评价體系既包括期末考核成绩,也包括平时实践成绩,既包括显性成绩,即最终的成绩,也包括隐性成绩,即利用学校的一些有益平台,如校报、院报以及各个社团,提供给表现突出的学生更多的自我展示的空间与平台。
课堂主题教学方法、课外主题教学活动、主题教育评估充分考虑到大学生的心理学习特征,激发学习兴趣,构成一体化的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模式,
三、主题教育模式之趋势
主题教育模式是开放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的,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主题教育应当日趋个性化、人文化,增强其交融性和实践性。
个性化:教学方法应该新颖、不断创新。充分尊重学生主体的个性化和多样化发展。
人文化:教学活动所闪现的不仅仅是科学的光芒,也有人性的魅力。感悟教学内容的人文意蕴;教师就自己的生命体验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把学生作为一个有血有肉、有灵魂、有智慧、有情感、有个性的独特的主体来教育。
交融性:积极展开动态生成的教学过程,努力营造民主宽松的教学气氛。主题化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还是师生的互动,学生获得的不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还有融入课堂中后所获得的成功之喜悦和创造之幸福。
实践性: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不是干巴巴的说教,不是知识的强制灌输,更不是脱离观察生活的“大而空”,而是融入生命体验的“细而微”。《基础》课程应该给学生留有余地,让学生带着思考、带着问题、带着对社会生活的体验激情走出课堂。
总之,《基础》主题教育模式具有理论上具有优先性,同时在实践中具有极强的可行性:主题教育模式有益于在多元化价值背景下紧扣思想主旋律,有利于切实围绕困扰大学生的各种典型问题进行讨论;《基础》新教材主题明确,适合主题教育模式;从实践效果上来看,主题教育模式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近几年《基础》课程一直在尝试主题教育模式的研究并付诸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對笔者所在学校09级学生的调查分析来看,对主题教育模式的满意度达到98%;在对外校学生的调查分析来看,期望度和感兴趣的达到100%。主题教育模式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关注青少年的生理心理特点,结合青少年面临的现实性问题,是提高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的重要途径。总体可见,《基础》主题教育模式值得重视与不断的探讨和完善。
[参考文献]
1.王滨有,贾少英.“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实践教学的思考.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2.
2.王晓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堂教学的价值追求.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9:82-83.
3.杨连生,王金萍.美国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对我们的启示.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2,25(4):19-21.
4.姜博,王林.中外德育的比较与启示.时代教育,2008-6:100.
5.李荆.论价值多元化社会对新品德课程实施的要求.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06-3,13(1):81.
6.鲁洁,王逢贤.德育新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9(2):2.
7.陈友松.当代西方教育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1982,28.
8.蒋晓.美国教育工作者的教育哲学探析.外国教育动态.1988,(6):38.
9.[美]威廉·K·弗兰克纳.善的求索——道德哲学导论.黄伟合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247.
10.赵祥麟,王承绪译.杜威教育论著选.363.
11.黄希庭,郑涌.当代中国大学生心理特点与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20.
12.詹海鸿.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提高德育工作实效.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8,12,51.
[作者简介]郭玉宇(1978—),女,江苏盐城人,南京医科大学医政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思政教育、生命伦理学;郭咏,女,南京医科大学医政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政教育。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研究课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主题教育模式研究》成果之一,项目批准号:SGSY2009YB077。